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在国内的汽车消费市场上,豪华品牌阵营的奔驰、宝马、奥迪是雷打不动的“三驾马车”,三者长期且稳定的齐头并进,可谓是“马蹄扬起尘飞扬”,让其他豪华品牌望尘莫及。虽然三者进入中国以及开始合资生产的时间不同,但都非常重视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从频繁的产品更新换代就可见一斑。

然而,即使三者都能及时地看清市场趋势并作出回应,总是有其中一个会更快。因而被合称为“BBA”的奔驰、宝马、奥迪,在多年的竞争中形成了“你唱罢来我登场”的局面,其销量排名也在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断交替, 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就有中型SUV级别的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这三款车型都曾在各自车型换代的时期,在同级别中“称王”,而后来“篡位”的,无一例外都是“上新”的另外两个对手。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与中型级别SUV的“你来我往”相似,BBA旗下的紧凑级别SUV之间,也在争得“你死我活”。近年来,早先换代的宝马X1,在销量上反超了之前稳居第一的奥迪Q3,而性价较低的奔驰GLA总是排在三者的末位。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而在今年3月完成换代的奥迪Q3,用了5个月时间都未能反超X1,到底是何原因使得产品力升级的奥迪Q3仍然屈居于宝马X1之后呢?笔者认为,两者在内外饰方面换代的思路不同,是其主要原因。

在宝马X1换代之前,同样都是定位年轻化的SUV,老款奥迪Q3之所能在销量上压制X1,除了拥有更多时尚的外观配色外,其更符合国人对SUV审美的车身造型也功不可没,皆因老款Q3是基于大众的“招牌”SUV车型——途观的平台打造的。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而老款X1却与宝马3系共享平台,采用了前置后驱的发动机布局,导致了其车身比例更像是一台两厢轿车而不是SUV,加上高度不足,使得X1无法给国人以SUV“高大”的观感,即使外观的细节处理比老款Q3更具年轻化特质,其轿车化的外观,仍被众多想买SUV的消费者“一票否决”。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被动挨打的老款X1用了4年时间,发现了国内更多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家用SUV而不是运动SUV。于是X1在换代时便“一不做二不休”,利用更换UKL平台的契机,将车身尺寸进行了“越级式”的扩大,尤其是在长度方面提高了10cm以上。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车身尺寸上的变化,不仅扭转了消费者对X1“不像SUV”的固有印象,随之带来车内乘坐空间的大幅提高,也打破了目标受众年轻化的限制,得到了受众群体更为庞大、注重车辆空间实用性的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或许是“受累”于宝马在设计语言上的顽固不化,以及受限于紧凑级别的定位,相比尺寸上的大改特改,换代后的X1在外观设计方面并未与上代车型拉开太大差距。内饰的改动更是聊胜于无,风格仍然是老气横秋。其中最明显的改变是,换代后的X1把机械手刹换成了电子手刹,同时把电子挡杆“退化”成了机械档杆,此举也令X1彻底失去了“宝马的味道”。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诚然,宝马此举的目的是,在提高配置实用性的同时兼顾生产成本,但在失去了“后驱”这块金字招牌后,连标志性的“小鸡腿”也放弃了,还如何称得上是宝马呢?

笔者认为,宝马X1内外饰换代的出发点,完全取决于国内消费者对SUV的期望。通过抹掉宝马突出的产品特质,将重点放在提高车型的SUV属性和实用性上,以迎合消费者的胃口。虽然失去了一部分追求个性和操控的年轻消费者,却得到了国内市场的认可。毕竟在国人的观念中,SUV就得像换代后的X1一样,“又大又能装(人)”。

与宝马X1扩大车身尺寸、维持内外饰风格不变的换代方式不同,奥迪Q3换代的主旋律则是“内外兼修”(此处的“内外”单指内外饰)。

相比起老款圆润、中庸的造型,新款Q3在外观的设计上,运用了奥迪最新的家族语言。前脸的进气格栅从六边形“进化”为八边形,同时提供了直瀑式、点阵式两种不同的格栅设计样式。配合其凶悍的大灯造型以及重心往后的侧面造型,使其在“小Urus”奥迪Q8未入华之前,成为了品牌旗下外观最具“战斗力”的SUV。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内饰方面,新款Q3为了去除老款的“廉价感”,将中控屏从悬浮式换为了内嵌式,并换装了具备液晶显示效果和阻尼旋钮的空调面板,配合大量平直、锋利的线条,营造出了满满的科技感。

在加强了内外饰的设计感之后,新款Q3对车身尺寸也进行了更改,但与换代后的X1的变化相比,简直是班门弄斧。在对轴距进行了77mm的“拉长”之后,新款Q3虽然在尺寸方面在同级别仍然是中上水平,但长度和轴距方面,对比X1仍然有很大差距。加上其后排空间局促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使得“又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国内消费者选择车型时,新款Q3常常因为“车内空间比X1小”、“看起来比X1小”的问题而被放弃。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笔者认为,换代后的宝马X1,在满足了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拉高了国内消费者对该级别SUV车型的外形和空间的期望值。而新款奥迪Q3虽然在发动机稳定性和内外饰设计方面比X1表现更佳,但只因其尺寸和空间不如X1,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只能成为国内大多数消费者的第二选择。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奥迪Q3:为何尾随“偏科生”宝马X1迟迟不能反超

结语:

假如把国内豪华紧凑级SUV的竞争比作一次考试,新款Q3在每个科目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而换代后的宝马X1则是一名“偏科生”,除了在国内消费者最看重的科目中考了满分外,其它科目都是中下水平。新款Q3在综合产品力方面无疑比X1表现得更为出色,但当下国人略有偏颇的购车观念,导致了其无法通过更新换代,实现对X1的快速反超。

即便如此,新款Q3上市后每月5000台的稳定销量仍然可圈可点,主要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群体的日趋年轻化,因为年轻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的尺寸和空间外,对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同样看重。但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成熟,决定了大部分国人的购车观念,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但笔者仍然希望,市场上出现更多像新款Q3这样产品力均衡发展的车型,而不是充斥着像宝马X1一样,过度迎合国人喜好、在产品力方面严重“偏科”的“特供”车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