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臨死才肯立太子劉弗陵?

解焱


漢武帝為什麼臨死才肯立太子劉弗陵?

  這個問題,咱們心裡其實都隱約明白,那就是漢武帝到臨死時才立太子劉弗陵,真的是因為沒得選了!題主也說了,是才肯立,一個肯字,猜透了漢武帝的用心,兒子們都差不多了,沒得選了,必須立,他快薨了,躲不過去了,沒辦法,只能立。

  在漢武帝所有的兒子裡面,衛太子劉據,其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劉據為人寬厚,深得民心(當時主要還是臣心),他接觸政事多年,知朝廷弊端,完全可以把漢武留的爛攤子收拾好,可惜漢武自己作怪,屬下作妖,生生地把個繼承人給作死了,順帶著幾萬人都做了炮灰。

  人死不能復生,就算漢武再虔誠,又下罪己詔的,又建思子宮的,但也不能把劉據給弄回來,漢武帝選擇接班人面臨的困境就是:衛太子敗,而燕王旦、廣陵王胥多過失,寵姬王夫人男齊懷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蚤薨,鉤弋子年五六歲……(劇照圖)

  劉弗陵的哥哥們不是早死就是找死,只有他年紀不大,還沒有什麼明顯犯錯誤的機會,漢武帝也不想冒險,所以才選了劉弗陵。

  漢武帝很想立劉弗陵嗎?個人覺得也不是啊,是沒辦法了,他沒有活一萬歲的技能,只能立繼承人。他直到死前兩天才下詔立太子,此時劉弗陵才八歲,死前一天,漢武帝任命幾位顧命大臣。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呢?霍光接受任命時,都不知道自己要輔佐誰,漢武帝此時才說是少子,明眼人都清楚,這是漢武帝實在是拖到沒辦法了,才肯鬆口——權力真的是個好東西,漢武帝臨死都不想放手。

  當然了,此前其實漢武帝也是做了一些鋪墊工作的,說什麼劉弗陵“類我”,感嘆他生的與眾不同,很喜歡他,想立他為太子啊什麼的,都是為了劉弗陵以後好掌控群臣。他也給劉弗陵配備了一套託孤的班子,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這些人有什麼特別呢?咱們看啊,有能決策的中樞大臣,有掌兵權的御林軍,有負責監督的內臣等,有兵有權有錢,而且他們可以相互制衡。為了杜絕外戚——這個是漢武帝一生最怕的事情之一,他直接下令留子去母,殺掉鉤弋夫人,這就更保險了。

  就這樣,雖然漢武帝犯了錯,選人的時候也不得不矮子裡拔將軍,但好在算是選對了人,配齊了班子,劉弗陵成功地接過了帝國指揮棒,交了一份令百姓較滿意的答案,雖然他本人的人生經歷,是有點慘。但生而為人,又有誰一生平順喜樂呢?做漢武帝這樣人物的兒子,是要付出代價的。

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哈。


葉之秋


漢武帝到死才肯定立劉弗陵為太子,有漢武帝個人私慾,也有權衡利弊的考慮,綜合看來,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戾太子劉據的慘劇,讓漢武帝悔青了腸子,他算是徹底看明白了,太子之位既尊貴又險惡,如果過早立劉弗陵為太子,難保不重蹈覆轍,為了避免不在出現下一個巫蠱之禍,太子還是到死才立得好;

第二,出於對繼承者的考量,說難聽點,沒得選。漢武帝除了劉弗陵之外,尚有四子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bó),太子劉據死後,漢武帝並非一開始屬意劉弗陵,而是經過一段時間考察,發現剩下這幾個實在不成器,比如次子劉旦,太子劉據屍骨未寒,史書記載“而燕王旦上書,原歸國入宿衛。武帝怒,立斬其使者於北闕”,這赤裸裸的野心,擱誰都受不了,何況漢武帝。到頭來,最後發現劉弗陵這小兒子倒像自己,於是有了立儲之意,但念頭仍未定,直至臨終才下定主意;

第三,大概就是強權君主的權力慾吧,不到閉眼不撒手。





紙上煙雲


之前立過太子,是衛子夫的兒子劉據,在巫蠱之亂中被江充、蘇文等佞臣陷害,劉據起兵反抗,兵敗逃亡,因拒絕被捕受辱而自盡。劉據是他盡心培養的接班人,巫蠱案後漢武帝非常自責,撐了二年就駕崩了,所以才在臨終前立劉弗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