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临死才肯立太子刘弗陵?

解焱


汉武帝为什么临死才肯立太子刘弗陵?

  这个问题,咱们心里其实都隐约明白,那就是汉武帝到临死时才立太子刘弗陵,真的是因为没得选了!题主也说了,是才肯立,一个肯字,猜透了汉武帝的用心,儿子们都差不多了,没得选了,必须立,他快薨了,躲不过去了,没办法,只能立。

  在汉武帝所有的儿子里面,卫太子刘据,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刘据为人宽厚,深得民心(当时主要还是臣心),他接触政事多年,知朝廷弊端,完全可以把汉武留的烂摊子收拾好,可惜汉武自己作怪,属下作妖,生生地把个继承人给作死了,顺带着几万人都做了炮灰。

  人死不能复生,就算汉武再虔诚,又下罪己诏的,又建思子宫的,但也不能把刘据给弄回来,汉武帝选择接班人面临的困境就是: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蚤薨,钩弋子年五六岁……(剧照图)

  刘弗陵的哥哥们不是早死就是找死,只有他年纪不大,还没有什么明显犯错误的机会,汉武帝也不想冒险,所以才选了刘弗陵。

  汉武帝很想立刘弗陵吗?个人觉得也不是啊,是没办法了,他没有活一万岁的技能,只能立继承人。他直到死前两天才下诏立太子,此时刘弗陵才八岁,死前一天,汉武帝任命几位顾命大臣。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霍光接受任命时,都不知道自己要辅佐谁,汉武帝此时才说是少子,明眼人都清楚,这是汉武帝实在是拖到没办法了,才肯松口——权力真的是个好东西,汉武帝临死都不想放手。

  当然了,此前其实汉武帝也是做了一些铺垫工作的,说什么刘弗陵“类我”,感叹他生的与众不同,很喜欢他,想立他为太子啊什么的,都是为了刘弗陵以后好掌控群臣。他也给刘弗陵配备了一套托孤的班子,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这些人有什么特别呢?咱们看啊,有能决策的中枢大臣,有掌兵权的御林军,有负责监督的内臣等,有兵有权有钱,而且他们可以相互制衡。为了杜绝外戚——这个是汉武帝一生最怕的事情之一,他直接下令留子去母,杀掉钩弋夫人,这就更保险了。

  就这样,虽然汉武帝犯了错,选人的时候也不得不矮子里拔将军,但好在算是选对了人,配齐了班子,刘弗陵成功地接过了帝国指挥棒,交了一份令百姓较满意的答案,虽然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是有点惨。但生而为人,又有谁一生平顺喜乐呢?做汉武帝这样人物的儿子,是要付出代价的。

抛砖引玉了,期待朋友们的关注哈。


叶之秋


汉武帝到死才肯定立刘弗陵为太子,有汉武帝个人私欲,也有权衡利弊的考虑,综合看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戾太子刘据的惨剧,让汉武帝悔青了肠子,他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太子之位既尊贵又险恶,如果过早立刘弗陵为太子,难保不重蹈覆辙,为了避免不在出现下一个巫蛊之祸,太子还是到死才立得好;

第二,出于对继承者的考量,说难听点,没得选。汉武帝除了刘弗陵之外,尚有四子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bó),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并非一开始属意刘弗陵,而是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发现剩下这几个实在不成器,比如次子刘旦,太子刘据尸骨未寒,史书记载“而燕王旦上书,原归国入宿卫。武帝怒,立斩其使者於北阙”,这赤裸裸的野心,搁谁都受不了,何况汉武帝。到头来,最后发现刘弗陵这小儿子倒像自己,于是有了立储之意,但念头仍未定,直至临终才下定主意;

第三,大概就是强权君主的权力欲吧,不到闭眼不撒手。





纸上烟云


之前立过太子,是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陷害,刘据起兵反抗,兵败逃亡,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尽。刘据是他尽心培养的接班人,巫蛊案后汉武帝非常自责,撑了二年就驾崩了,所以才在临终前立刘弗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