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 帕金森患者,到底應該怎麼服藥?


「專家說」 帕金森患者,到底應該怎麼服藥?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還無法治癒,藥物是最基本的治療手段,帕友們常諮詢用藥問題。為此,我們用訪談的方式,特別邀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專科主任陳玲教授前來釋疑。


帕友網:帕金森病人一旦確診後,是不是需要立即服藥?


陳玲:是的。一旦確診,需要立即治療。治療在早期的時候,藥物治療是首選。藥物治療西藥治療是最重要的。中醫也有它的優勢,特別對一些出汗或者便秘、睡眠欠佳等非運動症狀來說,中醫中藥的效果不錯。就是說,中醫跟西醫相結合的治療對患者很有必要。


帕友網:西醫為主?


陳玲:西醫為主,中醫為輔,我覺得貫穿始終的都是西醫為主,服西藥為主,中藥在不同的階段起不同的作用,就看那個時候的非運動症狀是什麼。有的時候可以用一些中醫去調理。比如說出汗,西醫沒有什麼好的藥治療出汗;比如,大便排得不那麼好,中醫有些藥物在補氣這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就可以幫助排便。所以說,中醫補充了一些治療作用。


出現了運動併發症之後,我們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其實也是一個補充,它是補充了在病情進展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西藥不能達到一個持續的效果時,就用手術的方法。但手術有嚴格的條件,而且不是什麼都能解決。


有時候需要考慮康復治療,比如走路不穩,步態不好,平衡不好,講話不好,吞嚥不好,可以用康復的方法去治療,但這也是一個輔助治療。


帕友網:採取康復手段治療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吃藥了?


陳玲:那肯定不行。

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最主要的手段,它是一個金標準。換句話說,帕金森患者需要終生服藥。只不過,在治療的過程中想讓患者的一些症狀改善得更好,而這些藥物有時候不能達到這個目標,那就可以靠輔助的治療,比如剛才我們說的手術以及康復等輔助治療手段。藥物方面,貫穿始終的是西藥治療,是口服的藥物治療,中藥只是根據症狀的不同來做不同的藥物調整。


帕友網:明白了,帕金森就是一個需要堅持吃藥的病。但是有的患者總覺得吃藥就會有副作用,能不能吃一陣停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減少藥的副作用?


陳玲:其實帕金森病跟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類似,這些內科系統疾病都需要長期堅持用藥,這樣才能改善疾病。帕金森病也是如此,它不可能用這些治療方法把這個疾病根治了,對我們醫生來說,在患者漫長的病程中,需要調整他用藥的種類和時間,以及劑量,讓患者達到一個非常平穩的改善水平。因為帕金森病藥物調整是非常複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可能用藥有效時間越來越短,不能從頭到尾都只用一種藥,可能要加減其它藥。加減其它藥會帶來患者症狀上的改變,出現一個新的問題,又要用新的藥物去調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跟患者共同商量,看看到底什麼副作用是最難受的,也是最不容易解決的,我們瞭解清楚後,就會針對患者具體的情況去用藥,每種藥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都不會特別大,重要的是緩解病情。


我國指南,國外的指南等,都很好地告訴了醫生們在什麼年齡應該選什麼樣的藥物,可以避免它帶來的副作用。具體到每一個個人,可能要醫生跟患者商量,從藥物的有效性、副作用,還有不同藥在當地的可及性,還有患者的經濟條件等去選擇合理的用藥,這樣的話,只要患者和醫生能在用藥方面達成一致,就會有較好的依從性,會很好地去用藥,也能達到我們最佳的治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