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文|吳俊宇

移動業務外,它在今年似乎逐漸梳理出了一條面向未來10年的主線——“雲+AI”。

人們總是按照市值去思考一家公司的價值。然而,市值畢竟不是唯一評判因素。

如果你從一家公司的資源調度能力、社會影響力乃至業務創新能力去審視會發現,市值重要,但沒那麼重要——這才是無形資本。

按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的觀點,回顧過去100多年的企業史,只有兩家企業在長時間保持比較高的投資資本收益率。一家是通用電氣,一家是IBM。

前者在一百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著近20%的投資資本收益率。後者從1990年到1993年連續虧損,幾乎沒人認為IBM還能夠復甦,但是郭士納接手IBM之後想的是如何提高IBM的價值創造能力,把IBM從製造商向服務商轉型。

百度的“雲+AI”業務正在為百度夯實基礎,把百度拉到服務商的角色,

夜色之濃,莫過於黎明前之黑暗。當下的百度,正處於“蟄伏”的最後時刻。

別看市值,看價值

KeyCorp在10月21日的一份報告中將百度的目標價調至149.00美元,並設定了增持評級。

和KeyCorp做出增持評級的機構很多。

摩根大通在今年7月的一份報告中對百度股票給予了增持評級。里昂證券在7月8日的一份報告中則是對百度設定了138.00美元的目標價,並給予該股買入評級。瑞士信貸在7月17日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評級為跑贏大盤。

根據美國投資市場分析媒體Marketbeat的報道,只有兩位投資分析師做出了賣出評級,11位給予了持有評級,10位給予了買入評級。百度目前的平均目標共識價為165.57美元。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11月7日發佈第三季度財報之後,百度第三季度營收超出市場預期,盤後漲超6%,股價一度抵達114.55美元。

從美國專業投資研究機構Simply Wall St預測模型來看,百度當下股價在110美元左右,但未來1-3年的公允價值應該在美220元左右。也就是說,百度被低估了。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從其他關鍵數據也可以看出百度被低估的事實。

百度目前市盈率只有16。然而,互動媒體和服務行業平均市盈率為25.9。按照一家信息流廣告公司的邏輯去審視百度都會發現,這家公司當前估值偏低。

從歷史看,百度五年市盈率平均值為30,上市以來市盈率中值為35。阿里市盈率為46,騰訊為39。雖然從市值維度看,BAT已經不成立了,但BAT的概念不僅僅是市值概念,更是社會影響力、資源調度能力以及社會大眾心智接受度的概念。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互動媒體和服務行業平均市盈率普遍偏低,何況你還不能安全按照一家信息流廣告公司的邏輯去評價百度。

雖然從當下營收結構來看,百度主要營收依舊來自於廣告。但翻開Q3財報會發現,百度toB成績取得突破進展,泛互聯網、工業、智能城市、物流等行業正在不斷落地。

智能雲和AI業務表現亮眼,二者緊密配合正在形成合力。

你如果把百度放到AI企業這個賽道去審視會發現,情況更有意思。

國內外一些代表性人工智能企業的市盈率都相當高,科大訊飛180左右,亞馬遜100左右,海康威視市盈率偏低也在45左右。

正常情況下,AI公司市盈率普遍在100左右。

我們必須關注百度“雲+AI”的增長情況。

從營收結構看,百度營收結構在不斷優化。此季度相比於2018年三季度,Baidu Core所佔總營收的比重正在小幅收窄。也就是說核心廣告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營收比重正在悄然增長。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今年9月,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發佈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在第二季度,百度智能雲增速高達92%,增速領先行業前三甲。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百度未來1至3年的業績如何?根據Simply Wall St上31位分析師的估計,預計年收益增長是32.8%。這個數據相當可觀。

“雲+AI”的主線

下個10年,支撐百度成為鼎盛時期的通用和IBM,底盤在哪裡?

當然是百度的“雲+AI”業務。“雲+AI”正在逐漸逆轉百度當前所處的局勢。它像是百度的湘軍。湘軍的特點是“結硬寨,打呆仗”,一城一池、一營一寨鞏固戰場。

“雲+AI”也是如此。它需要一個一個細分行業去深挖、去紮根,一座一座城市去談判、去落地。“雲+AI”的紮實之處在於,“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它不像toC業務在空中“扔炸彈”,只能如陸軍一般只能漸進式挺進。

百度的toB業務落地速度正在逐漸加快。落地速度加快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上。一是戰略層面,二是業務層面。

戰略層面,百度去年到今年9月先後進行了兩次戰略升級,明確了“雲+AI”主線。

去年12月18日,百度智能雲升級為事業群組,同時承載AI to B和雲業務的發展。這是繼當時騰訊和阿里面向toB戰略架構調整後的積極應對。

今年9月2日,“雲+AI”戰略進一步升級,百度試圖打通整合內部資源,加速推動AI工業化進程。百度試圖建成以人工智能為中樞、以大數據為依託、以雲計算為基礎的ABC三位一體深度結合的智能雲。

事實上,目前BAT企業在做toB生意的過程之中都面臨著資源整合的問題。根據36氪的報道,騰訊做產業互聯網,始終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企業客戶為什麼不選SAP、Salesforce……以及國內經營多年的用友、金蝶,乃至華為。

最後騰訊toB能對外輸出的強項分為三種:流量、能力、數據。它的核心邏輯其實是C2B。它需要雲整合其他toC產品,把流量、能力、數據開放給企業客戶。

對百度而言,同樣需要回答這個問題。百度的優勢在於,AI技術積澱多年,百度可以“AI為先云為先”。

在這個邏輯下,兩次戰略升級之後,百度逐漸明晰“雲+AI”的B端戰略打法。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基礎技術體系、百度智能雲統一向CTO體系彙報。

在業務層面,百度正在把AI技術標準化、規模化、自動化,開放給各行各業。

百度大腦升級為“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以飛槳深度學習平臺為基礎底座,以百度智能云為載體,結合5G等技術,通過提供,加快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

我之前在《百度的AI工廠》一文中就曾提到,AI技術和智能經濟要實現批量生產、提高效率、物廉價美。

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其實是AI時代的“工廠”,裡面有一條條生產線,百度大腦則是AI時代的“生產機器”。百度智能雲也在Q3季度推進AI工業化,和各垂直領域合作伙伴,加速AI與產業融合。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在這裡可能需要重點提一下飛槳。

深度學習的生態圈裡核心一層就是這類深度學習平臺。一個好的軟件框架有很多因素,包括性能、成本、穩定性、社區支持等等。

一個好的框架意味著整代整代的能力提升,它幾乎相當於“AI生產線”的整代翻新。

IDC《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份額調研》報告中就提到過世界深度學習平臺綜合市場份額排名。百度的飛槳作為國內唯一自主研發的集深度學習核心框架、工具組件、服務平臺為一體的深度學習平臺,用戶認知度達46.4%,高頻使用率達32.7%。

這個數據比較可觀,也將成為百度未來面對其他競爭對手時的核心競爭力。

合作伙伴只需要在百度雲端買來百度的“生產機器”,就可以在百度的“工廠”裡直接展開“工業大生產”。

另外兩組關鍵數據也非常有意思——一組關於AI人才,另一組關於AI調用規模。

百度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47億元人民幣(6.56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主要原因是人員相關費用增加。

這塊費用增長很可能是百度研究院在今年不斷在外部尋求AI人才的結果。

今年6月底,百度研究院完整公佈了新的架構,七大實驗室——包括大數據實驗室(BDL)、商業智能實驗室 (BIL)、認知計算實驗室(CCL)、深度學習實驗室(IDL)、量子計算研究所(IQC)、 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和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

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商業智能、量子計算等一批研究人才不斷被引入。有人就有一切,百度的AI人才依舊猛將如雲。

百度研究院英文官網有一個欄目名為People,專門公開了百度目前最頂尖的AI研究人才。這將是百度未來10年應對競爭的最寶貴財富。

在今年10月,百度CTO王海峰曾透露,百度AI大生產平臺已經開放216項能力,每天調用次數已過萬億,上面有150多萬開發者。

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呢?阿里雲棲大會上透露的人工智能調用規模是,每天超過1萬億次。

從這個關鍵數據看,百度和阿里其實並駕齊驅。

未來在“雲+AI”的戰場,百度依舊不遑多讓。

下個通用和IBM

我在前文就提到,根據31位分析師的估計,百度未來1至3年的預計年收益增長是32.8%。這部分增長不可能靠傳統業務而來。

其實歸根究底,還是“雲+AI”業務帶來的價值增長。

中金公司在今年8月的一份研報中就預測,2020年百度的稅前利潤將迅速回升,而且這個數據還將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增長,並在未來趨於穩定。

不止是增長—從百度Q3財報看“雲+AI”未來

這也是toB業務非常明顯的特徵之一——資本佔用金額相對較低,但毛利率相對較高,利潤穩定。這種“賣水”業務長期可靠。

這類業務資本佔用金額相對較低,但毛利率相對較高,而且長期穩定。容易逐漸拉高投資資本收益率,利潤率。這是IBM、通用當年的邏輯,也是百度今天的邏輯。

實打實的數據之外,百度身上還有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索羅提出了一個名叫“索羅模型”的概念。

他解釋成,一個國家的增長主要是由勞動力還有資本來驅動的,對那些勞動力跟資本不能解釋的部分,他給了一個叫法,叫“全要素生產率”。

對企業來說也是如此。用戶和資本無法驅動的那些因素,企業的無形價值——它能給用戶、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投資資本收益率。

我想,是不斷引入的AI人才,是企業實打實的技術研究,還有百度自身積累多年的品牌基礎、公眾認知度以及社會資源調度能力,乃至一家企業能夠在“至暗時刻”穿越週期的底蘊。

BAT不只是數據,更是心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