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相傳這枚象徵最高權力的玉璽採用和氏璧製成,就是完璧歸趙中的那個和氏璧。根據史書記載,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制傳國玉璽

在秦統一中國以前,國家最高的統治者是王,也被稱為天子,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都是周天子,而天下的象徵是九鼎,所以才有問鼎中原的成語。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於是各取一個字,自稱皇帝,而嬴政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所以叫秦始皇。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從九鼎到傳國玉璽,開啟2000年封建帝制

秦始皇統一以後,做了很多事情來鞏固統治,比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另外就是把和氏璧做成了玉璽,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徵,而後世的各朝皇帝都以得到傳國玉璽作為政權合法的依據,否則即便坐了江山,也會被譏笑為白板皇帝。

現代人都沒見過傳國玉璽,只能通過史書記載來推測傳國玉璽的樣子,但是對於傳國玉璽的流傳卻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接過秦朝傳國玉璽

從秦朝手裡接過傳國玉璽的是劉邦,他是從子嬰手裡拿到的,傳國玉璽也就成了漢傳國璽。王莽篡漢的時候,王莽奪得了玉璽,這個過程還被摔了一下缺了一個角,王莽用黃金補齊的,其後又回到漢朝宗室,最終被劉秀所得。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孫堅在洛陽皇宮井中打撈出傳國玉璽

到了東漢末年三國,傳國玉璽曾經被孫堅、孫策、袁術所得,袁術因此還稱帝,被曹操截獲後又歸到漢獻帝手裡,曹丕篡漢以後,得到了傳國玉璽,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司馬氏學習曹魏建立晉朝,傳國玉璽到了西晉的手裡。

之後經過西晉司馬炎、前趙劉曜、後趙石勒(加刻“天命石氏”)、冉魏冉閔,後被東晉的將領騙過來,又回到了東晉皇帝手裡。後至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玉璽經劉宋劉裕、南齊蕭道成、南梁蕭衍被南梁漢帝侯景所奪,後又輾轉到了陳武帝陳霸先手中,隋文帝楊堅滅陳,後被隋朝收入囊中。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後世想象中的傳國玉璽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蕭後帶著攜隋煬帝孫楊政道及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到了唐太宗的時候,派李靖討伐突厥,蕭皇后又帶著楊政道回到唐朝,玉璽就到了唐太宗手裡。

五代十國,後梁朱全忠廢唐哀帝奪璽,後唐李存勗滅後梁,後晉高祖石敬瑭引軍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舉族與皇太后曹氏自燔於玄武樓,傳國玉璽就此失蹤,後來雖然多有記載發現傳國玉璽,但都沒有得到證實,傳國玉璽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後世想象中的傳國玉璽

直到宋哲宗趙煦紹聖四年(1097年),有農民掘地得一寶印,送至京師,經蔡京辨識,確認為秦制傳國璽。雖然記載靠譜,但是以蔡京的遺臭萬年的人品,基本上可以確認是造假祥瑞來撈政治資本。三十年後,金俘徽宗、欽宗二帝,此寶璽被金人擄去,再無消息。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後世仿刻傳國玉璽印文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權相伯顏從民間購得寶玉。經辯認刻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是又被確認為秦璽。此是最後一次比較可靠的傳國玉璽現身。但伯顏曾將元朝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忽必烈權相伯顏

歷史記載,元曾經將很多璽印磨平,重刻。因此,即使這一方玉璽是真的,那麼也可能遭此磨難。

當然,即使如此玉璽的傳說還在繼續。傳說明廷朱元璋和朱棣十多次北伐的一個目的之一,就是對蒙古窮追猛打,以期奪取傳國玉璽。然而,朱氏大明最終還是沒能拿到這個傳說中的玉璽。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皇太極從北元林丹汗手中奪得“傳國玉璽”

清皇太極的時候,敗蒙古林丹汗。傳說林丹汗獻傳國玉璽於皇太極,當時皇太極出迎百里舉辦迎寶受寶大典,搭幄設案,陳香擺燭,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皇太極親自捧著從多爾袞手裡接來的玉璽,率眾拜天,行三跪九叩頭大禮。禮畢落位,皇太極傳諭兩側眾:“此玉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

自此,皇太極依仗這一傳國玉璽,順利完成了由大汗到皇帝的轉變歷程。此璽12.5釐米見方,鈐文“制誥之寶”,皇太極時一直使用。有記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今存《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封莊妃冊文》上即鈐用此寶。現今能看到的順治帝聖旨基本都鈐此“制誥之寶”。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康熙御製滿漢兩種文字的“制誥之寶”

奇怪的是,這方傳國玉璽在大清入關康熙朝後竟突然停止了使用。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自幼學習漢族傳統文化,估計在他看來,假貨登不了大雅之堂,這玩意擺在面前就跟笑話一樣。後面所有文件上都改用滿漢兩種文字的“制誥之寶”。

那原來皇太極那個假貨哪兒去了呢?清內務府宮中活計檔中,有這麼一段記載:“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交白玉製誥之寶一方傳旨交啟祥宮將寶上字磨去,欽此。”原來,乾隆皇帝將當年造假的證據一勞永逸地銷燬了。

傳國玉璽最後怎麼樣了,還有可能再找到嗎?

乾隆御製二十五方寶璽,珍藏於故宮交泰殿中

不僅如此,乾隆皇帝在《卞和獻玉說》中,認為和氏璧傳國璽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意思歷朝歷代不過造假而已。自己更是大大方方刻了幾十塊各種玉璽。現今存在各個博物館的多是當時所作。看來乾隆是看透了這個玩意,不僅要從實物上銷燬,還想要在文化中銷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