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離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科技中心還有多遠?

沙漏遺愛

深圳離真正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還有多少距離?我很喜歡深圳,我覺得深圳不能過於自我滿足,撇開光鮮的高樓大夏和城市基礎設施,深圳離真正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差距不是一點點。

第一比如金融,深圳看上去高樓大廈,倫敦都是小破房子。不過倫敦一天光是外匯交易就3萬億美元(世界40%以上的份額),1.5萬億美元金融衍生品交易(世界50%以上),歐洲90%的對沖基金,還有黃金,保險,原油等交易。深圳各種金融機構大廈很氣派,不過深圳真正和倫敦,紐約這類的國際金融中心比,真正的實力有多少呢?

第二科技,深圳看似科技公司非常多,研發投入巨大。不過除了少數幾個領域之外,真正的核心科技又有多少呢?不要說和硅谷比,深圳很多方面甚至不如韓國。比如去年華為某款新品,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就被人卡了脖子,華為號稱中國的驕傲尚且如此,其實所謂的高科技公司可想而知。

深圳雖然有一些比較牛的軟體公司,但比起微軟,英特爾,ARM,高通之類的有核心技術公司差距不是一點點。所以我覺得不要被表面上的那些高樓大廈給迷惑了。就像奢侈品,很多買奢侈品的人其實看上去光鮮,不過很多都不是真正有錢的,真正有錢的往往很低調。

深圳離真正的國際金融、科技中心還有多少距離?綜上觀之,尚存不小差距。我覺得深圳現在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夯實基礎,一步一個腳印,因為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國際金融中心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國際資本借貸、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


至於全球科技中心嘛,個人認為可以如此定義:如果某個國家的科學成果數佔同期世界總數的25%以上,這個國家就可以稱為全球科技中心。


中國稱得上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目前估計就只有香港一個了。香港有自己獨立的金融系統,國際上的資金只要遵守香港的金融規則,就可以在香港自由進出。中國的深圳,上海,甚至北京,頂多只能稱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因為國內的資本市場都沒有開放,國際上的資本都不能自由的進入中國大陸。


至於科技中心,雖然經過了30多年的建設,深圳的市場經濟得到飛速發展,GDP 排名全國第三,在高新技術的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深圳仍然存在著基礎科學研究不足的短板,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力量的薄弱導致了科研和市場轉化之間的後勁不足。目前深圳的高科技行業,除了少量公司擁有拿得出手的國際科技專利以為,絕大多數公司都是高科技產品的裝配車間而已。深圳頂多就是在中國的科技轉化為應用方面有了優勢,談不上是真正的科技中心的。


儘管30多年來,深圳的城市建設搞得很漂亮,但那也只是促進了深圳房地產和設計市場的繁榮。深圳要成為金融中心,就要學習借鑑香港的金融制度,形成合適中國國情的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深圳想要成為科技中心,就要形成要制定獨創的科學發展戰略和鼓勵原始創新的科技政策,大力倡導自由探索的學術氛圍,並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悶頭幹活的驢

深圳,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科技研發中心和科技產品製造中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效率稍有低下,就會被其他人無情的超越,比起國外那些老邁的所謂科技中心來說,超高的效率正是深圳最大的王牌,一浪浪年輕而富有激情的深圳人正在不分晝夜的追趕世界先進科技的頂尖。這種追趕是群體性的,源發性的,效率比起硅谷的那些大公司來說,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深圳只是中國的一個城市而已,不可能科技發展面面俱到,可一提起深圳的科技水平,總有一些人自覺不自覺的把全世界的科技公司加起來跟深圳比,就如同拿中國製造同所有外國製造一併比一樣,膚淺而自賤。

韜光養晦沒有什麼不好,埋頭奮進當然是優秀品質,但孩子大了,絕對不能大腳穿小鞋。你是什麼樣的實力,就應當享有什麼樣的地位。奪了冠軍當然要掛金牌,難道還掛銅牌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