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頰炎?

芥末育兒

另外,如果是典型的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是很容易區分的,怕就是現在好多手足口都耍流氓,不典型啊,也只在嘴巴里面起疹子的。

如果是典型的手足口,那麼在孩子的手、足、臀、口會出現皰疹,表現如下:

就是上面的皮疹的樣子,如果在手足口臀都出現皮疹,那肯定是手足口病而不是皰疹性咽峽炎,因為後者只在嘴巴里面出現。

如果只有嘴巴里面的皮疹,典型的也可以區分下,對於手足口病,多出現在嘴巴的前段和口周,比如舌頭、頰粘膜,唇齒側和硬鄂上;而皰疹性咽峽炎出現在嘴巴的後段,就是在軟顎、扁桃體和懸雍垂上,還是有點區別的,大家看下皰疹性咽峽炎的表現:


兒科醫生孔令凱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發病和傳播途徑都相似,又都同屬於腸道病毒感染,但“皰疹性咽峽炎不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往往會和水痘、丘疹性蕁麻疹、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口腔炎、猩紅熱等混淆,既然你問到手足口及皰疹性咽頰炎的區別,那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吧~

高發群體

手足口病:6個月~5歲兒童

皰疹性咽峽炎:1~7歲的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

高發季節

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時在4~7月,其次是秋季

皰疹性咽峽炎:夏秋季節

起病原因

手足口病:以柯薩奇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重症手足口病多由EV71感染引起。

皰疹性咽峽炎:多由柯薩奇A組病毒引起。


出疹特徵

手足口病:大米狀的橢圓形白色水皰,周圍有紅暈,看起來比較乾癟,不癢。

皰疹性咽峽炎:咽峽部黏膜長了灰白色的小皰疹或者淺表潰瘍,會很痛。

出疹位置

手足口病:多見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軀幹很少。

皰疹性咽峽炎:口腔內咽峽部,僅在口腔內

傳染性

手足口病: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空氣、飲食和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

皰疹性咽峽炎:傳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可直接經由腸道、呼吸道傳播,也可間接經汙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傳播。

其他症狀

手足口病:低熱,還有流涕、厭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高熱、流口水、不愛吃飯,嗓子痛,症狀嚴重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嘔吐甚至抽搐。


從以上可以看出: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嘴裡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足、臀部等;另一區別是,手足口病除了皰疹外,易引起病毒性肺炎、腦炎,而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手足口病發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份,但根據北京疾控中心連續幾周的提醒,手足口病報告病例數一直位居前5名,所以也有必要再講一講。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

它和皰疹性咽峽炎是“近親”——引起這兩種疾病的病毒非常相似,甚至有些是相同。區別在於,

手足口病主要表現在手、足和口部這些部位出現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顧名思義主要表現於口腔出現皰疹。

手足口病的典型皰疹症狀

育學園診所的馬紅秋醫生提醒家長:

手足口病除皰疹外,還會出現一般病毒感染的表現,如發熱、沒有力氣、渾身痛、咽痛等等,家長對症護理即可。

  • 飲食上,小寶寶不會說,可能會因為咽痛而抗拒喝奶喝水,不願吃東西,可以吃流質和半流質的,偏涼一些的食物。

  • 護理上,如果寶寶出現發熱,及時給予退熱藥。

通常來說,口腔的皰疹1周左右就會恢復。手足的皰疹,可能會持續10天左右,甚至會在皰疹處出現皮膚脫皮。

如果發現寶寶有異常表現,如高熱不退、精神狀態不好,要及時就診。

醫生提醒

手足口病通常有3-5天的潛伏期,攜帶病毒並不一定有症狀,所以要注意衛生勤洗手。

另外,疫苗接種是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我國已經上市了針對EV71這種病毒的手足口疫苗(重症病例多是由EV71這種病毒引起),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接種。


崔玉濤育學園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因相同,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最常見病原體是EV71和科薩奇病毒A16,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絕大部份是EV71,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種類更多,去年北京有兩起科薩奇A6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聚集病例,其他地區也有科薩奇A10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聚集病例。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都是可以傳染的,都是學齡前兒童多見,都會發熱,都有皰疹或者皮疹。


顧名思義,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只在咽峽部位出現,兒童表現為發熱,因為沒有手足部位皮疹,也沒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很多家長不知道病因,稍大一點孩子會說咽痛,家長用手電觀察咽部不難看到皰疹,不能表達的兒童因為咽部疼痛而拒絕進食,或者進食的時候因為疼痛而哭鬧,家長不明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去看看咽部,不難診斷,嚴重的喝水都拒絕,家長會非常焦慮。

和皰疹性咽峽炎最大不同,就是手足口病會有少數人合併腦炎,甚至因為神經源性肺水腫繁殖心肺功能受損,甚而危及生命。

皰疹性咽峽炎通暢不會有更多併發症,只要度過了咽痛不能進食的兩三天,就沒事了。所以手足口被列為傳染病,但是皰疹性咽峽炎就不是傳染病,可是兩者其實都是可以傳染的疾病,而且病原體都是腸道病毒,被皰疹性咽峽炎的感染者傳染了,也可能就會表現手足口病,在幼兒園,皰疹性咽峽炎也需要嚴格管理。


感染科李侗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44454915c203b7d504be8188123b23b\

積木育兒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都是兒科的常見病,很多時候家長,醫生都喜歡把它們聯繫在一起。說到區分的話,就必然得去了解一下這兩種疾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了。

不同點:病原方面,雖然是有腸道病毒引起的,而且不是單一病毒,但是引起手足口的主要是柯薩奇病毒的A16亞型,而引起皰疹性咽頰炎的是另外幾個亞型。當然,除了柯薩奇病毒,還有EV71也是主要引起手足口病毒的病原。 症狀方面,二者之間最大的一個不同在於手足口病的皰疹除了口腔還有手,腳,屁股等部位,皰疹性咽頰炎就是口腔。另外,手足口病的發熱一般不高,皰疹性咽頰炎的發熱情況有高熱有低熱,高熱的有時能燒好幾天,所以積極退熱,防止熱性驚厥等等就很重要了,如果高熱不退還要考慮是否有細菌感染,要不要使用抗生素。病情輕重程度方面,手足口病除了普通病例,還有可能出現重症病例,合併心肌炎,肺炎,腦炎等等,甚至導致死亡。皰疹性咽頰炎則少有重症病例。

經過上面的比較,大家可以瞭解大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最大區別就是是不是隻有口腔出現皰疹。臨床上,在手,足等部位出現皮疹前,往往會把手足口病診斷為皰疹性咽頰炎,其實不算誤診。mm


小蘋果兒科醫生

手足口病(HFMD)由腸道病毒引起,常見體徵和症狀包括髮熱、噁心嘔吐、感覺疲勞、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及嬰幼兒的煩躁不安。一兩天後在手腳和嘴上,偶爾在臀部和腹股溝,可能會出現斑丘疹,隨後轉為皰疹。它的體徵和症狀通常在病毒感染後3-6天出現,皮疹對兒童來說很少發癢,但對成年人來說可能會非常癢。大約一個星期,皮疹就會自行消失。

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通過親密接觸,呼吸道和感染者的糞便傳播。柯薩奇病毒 A16是最常見的原因,腸道病毒71是第二常見原因,其次是菌株腸道病毒。通常可以根據症狀進行診斷,也可以檢測到咽喉或糞便樣本中的病毒。

洗手可以防止此病傳播,感染者不應該去上班,日託或學校。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或疫苗可用,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可以使用簡單的止痛藥物,如布洛芬或麻醉性口腔凝膠。手足口病發生在世界各地,經常發生在託兒所或幼兒園的小型疫情中,自1997年以來,亞洲發生了大規模的疫情。通常發生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五歲以下的兒童多見,但偶爾也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且主要是柯薩奇病毒引起的口腔感染,主要影響兒童。但是,偶爾會發生在青少年和成年人身上。

症狀包括突然發燒喉嚨痛,頭痛,食慾不振等。在發病的兩天內,平均4或5個(但有時多達20個)直徑1至2mm的灰色腫塊形成並發展成紅色囊泡,並且在24小時內變成小的潰瘍,一般在7天內痊癒。這些病變最常出現在扁桃體支柱(鄰近扁桃體),而且還會出現在軟顎,扁桃體,懸雍垂或舌頭上。通常以糞-口途徑或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十月呵護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097374689451053421, "vid": "v020049a0000bbo1j5i7u0r58fu98ck0\

米果兒

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都屬於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徵為急起的發熱和喉痛,在軟顎的後部、咽、扁桃體等處可見紅色的暈斑,周圍有特徵性的水皰疹或白色丘疹。一般來說,皰疹性咽峽炎是疾病如手足口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急性EV病毒感染)、口腔單純皰疹病毒-1型感染、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疾病表現的一部分。

什麼是走足口病?

它與手足口病有什麼關係?

它和手足口病的關係很緊密。首先,可以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可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其次,不少手足口病患兒會出現咽峽部皰疹、潰瘍,也就是存在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類似,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也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

如何區分這二者?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常見於嬰幼兒,這兩種傳染病都是由常見的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表現症狀有很多類似之處。例如都會出現咽喉痛、口腔內皰疹等症狀,很多家長很迷惑,如何區分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呢?

第一,兩者的發病位置不同,皰疹性咽峽炎僅僅在口腔內出現皰疹或局部潰瘍的症狀,不會有身體其他部位的皮疹,也很少伴有發熱等全身不適症狀。但是手足口病的大多數孩子先是口腔裡有皰疹,逐漸發展到手、腳心、臀等部位有明顯皮疹症狀,同時患兒伴有發熱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