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一說是怎麼形成的?

休閒人談歷史

歷史上其實並無“借荊州”之事,荊州下轄七郡,赤壁之戰後曹劉孫三方各佔一部分,為了共同對抗曹操,孫權妥協後將自己掌握的半個南郡與劉備掌握的半個江夏郡進行了交換。而在曹操戰略中心轉移後,雙方就荊州的歸屬問題產生了矛盾,之後劉備將長沙、桂陽兩郡當作南郡和江夏郡還給了孫權。

借荊州其實是交換南郡和江夏郡

荊州當時下轄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七郡。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實際上是被曹操、孫權、劉備三方共同瓜分了。孫權佔據南陽郡,孫權佔有江夏郡和南郡的北部,而劉備則佔有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以及長沙、桂陽、武陵、零陵四郡之地。

劉備當時屯兵公安,雖然在赤壁之戰後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但其實並不利於發展,於是他先後兩次向孫權提出用自己佔據的江夏郡南部換取孫權手上的南郡北部,但由於南郡乃是戰略要地,因此孫權極不情願。

由於此時曹操的戰略重心仍處於江南,孫權為了和劉備聯手對抗曹操,於是在魯肅的勸說下做出了妥協,同意了劉備的提議。孫權之所以同意,我認為主要出於三點考慮:

  1. 地理形勢對孫權不利。赤壁之戰後曹操對江南並不死心,建安十四年(209年),“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淮南地區直接遭受曹操的威脅,同時孫權所佔據的南郡和江夏郡北部處在劉備和曹操的夾擊之下,形勢對其極為不利。
  2. 讓劉備成為對抗的曹操的主力。在讓出南郡北部後,劉備等於擁有了整個南郡,從而讓劉備站穩腳跟,與東吳一起抵禦曹操。如果曹操一旦南下,由於南郡的戰略意義遠大於江夏郡,所以劉備將成為對抗曹操的主力。


  3. 孫權抽手趁機吞併交州。我猜測這應該是孫權讓出利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赤壁之戰一年後,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遣交州刺史步騭揮師南征,交趾太守士燮率領眾兄弟接受孫氏管制,交州就此落入了孫權手中。


曹操重心轉移後孫劉雙方對荊州展開爭奪

建安十六年(211年)之後,曹操的戰略重心開始偏向西北地區,向關中和西涼用兵。

而孫權在徹底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後國力大增,加上沒有了曹操這個威脅,孫權和劉備開始圍繞荊州展開了爭奪。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西進奪取益州,孫權便以諸葛瑾為使討還南郡,劉備自然不會答應。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則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而此時曹操卻出兵漢中,直接威脅了劉備的益州北部,劉備為了避免父輩收地,不得不與孫權議和,將長沙和桂陽兩郡作為交換還給了孫權。

至此,荊州七郡仍然被三方瓜分,但格局發生變化,曹操仍然佔據南陽郡,而孫權則佔據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劉備佔據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但由於荊州地區在長江上游,直接威脅東吳腹地,因此東吳其實對劉備佔據的三郡之地還是虎視眈眈的,這也是之後呂蒙奪取荊州的根本所在。


香茗史館

所謂借荊州一詞,最先出於袒護吳國的《江表傳》一書。正史中只有分荊州一說,而怎麼分以及在其間雙方達成過什麼協議,則為後來爭奪荊州埋下伏筆。



第一次分荊州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分到了江北的重鎮襄陽、樊城,孫權分到了荊州的中心江陵,而劉備則多去了大半個荊州的土地。三家形成了犬牙交錯的對峙局面,而孫權在其中是最為不利的,因為江陵已經被曹劉完全包圍起來了。


‘二分荊州’:長沙、江夏(夏口)、桂陽以東歸孫權;南郡、陵零、武陵以西歸劉備。這次劃分表面上看孫權得了便宜(土地變大了),實際上實惠給了劉備。劉備得以佔據了隆中對戰略的荊州之軍北伐曹魏的出口——江陵重鎮,且在荊州之地形成了一個極為完整的版圖體系。與劉備相比,孫權就是得了點偏遠土地,曹操則是眼巴巴看著人間分贓而無能為力。

所以“借荊州”一說其實頗為用詞不當,而之所以吳人會有這個說法,則是雙方在兩次劃分荊州時,存在著某些私密協議。


瀟瀟公子麟

劉備借荊州,赤壁之戰後是影響很大事情。可真實為荊州原來是劉表地盤,只有南郡的一部分佈在江南是在孫權勢力範圍。是赤壁

之戰前後,當時長江荊州以劉表,東吳孫權,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和關中馬超韓遂都在逐鹿中原。劉備在汝南的樊城,被曹操在新野戰敗逃亡江夏。本身無力呈強,投靠人家劉表的兒子劉琦,劉琮投降曹操後,又靠了孫權。曹操席捲劉表張繡後的荊州大地後。又威脅江東的吳權要求人家孫權投降,很多人都認為孫權不敢抵抗曹操,會殺掉劉備投降,孫權卻當時是年少無名。要借劉備大名而共同抗曹,孫權令周瑜為抗曹總帥,把大部主力人馬布置在赤壁,扺抗曹操,孫權才允許劉備得到江南的江夏讓劉備駐紮人馬和帶來的十萬人員存留,戰後也成了孫家女婿,被孫權任命荊州都督,己經成為孫家的一部分軍事力量,並在戰後,接受長沙,桂陽,零陵,武陵郡的投降。那時荊州最大是南陽郡,在曹操手中。但最重要江南北的有江陵城的南郡,是孫權半個,曹操半個。隔江對峙。南部南郡周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攻打江北的江陵,自己中箭受傷還是沒有拿下,江陵城仍然在曹仁手裡,周瑜受傷後就撒兵後,曹操人馬在馬超韓遂的軍事壓力下,全部自動放棄長江邊江陵城地區的軍事力量,稍稍走了,回北方鬥馬超去了。只有襄樊城還有軍力。剩下都調到北方和馬超幹仗去了。關羽是捷足先登得首先到江陵城,從而也得到江北南郡,孫權周瑜當然不幹,東吳的魯肅基於戰略考慮,勸說孫權將讓先劉備住下沒有要回,為得是可使劉備面臨曹操的壓迫,更是為了讓劉備頂替東吳在荊州方面對抗曹軍打擊鋒芒。曹操打敗馬超又西取得關中漢中,沒有繼續率軍直接去取益州時,東吳又感到了沒有南郡整個東吳,就會在被劉備和曹操襄陽的包圍之下更無安全。又派魯肅來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向西可以進取益州,向東可以進擊江東的南郡。當時劉備以劉表的兒子劉琦荊州刺吏,已經接管投降得到長沙,武陵,零陵,桂林。加上關羽得江陵的南郡,都是劉備的地盤。又戰敗劉璋得了益州。力量比孫權還強大。孫權看劉備成勢了,不會在再給自己在手下當官,不是自己的都督了,當然要地盤趕人員,使魯肅去和劉備談判,來討要荊州南郡。雙方為此劍撥弩張,關係緊張,都準備要以武力決定勝負。曹操順利拿下漢中,自己沒有去攻打益州。叫張郃去拿益州,張郃兵少被張飛絆住,無法前進。劉備擔心丟掉益州。不得已向孫權求和,才被迫以長沙桂陽兩郡換得南郡暫時安寧,以湘水為界東屬孫權,西面的南郡,零陵,武陵屬自己。

《資治通鑑卷六十六》記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權以瑜領南太守,屯據江陵,程普領江夏太守治沙羨,會劉琦卒,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代瑜領瑜領兵,令程普南群太守。魯肅勸權以荊冊借劉備,與共拒曹探權從之。“《三國志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茫筆於地。“《三國志程普傳》“權分荊州與劉備復還領江夏“。很古文義多意。孫權借荊州給歷史沒有的事情。是周瑜攻打江陵沒有攻下。關羽卻得到了。孫權是被魯肅說通,想借助劉備力量和劉備大名聯合抗曹意思。孫權早先給了劉備落腳地,給了南岸的江夏,不是劉備真借到了。孫權周瑜要得不是江南那塊地,要得江北南郡,得到整個荊州,是的劉備成為人家女婿,自己又請求加入孫權的軍事力量,成為荊州都督後,才還得荊州五郡不是借得,是佔領了又何必再借哩,周瑜沒有打下江陵,關羽沒費勁就得到江陵城得南郡,都不用借得。是魯肅先前要孫權藉助劉備名望和力量兩家不要打仗。聯合起來,孫劉共抗曹操,應該是藉助劉備意思。不是劉備真要借地盤,劉備是人家孫權的都督,在人家鍋裡吃飯長大強勢後,要分家另過,人家要地盤不要人,趕他們走時把地盤放下。劉備接收過去獲得所有一切,孫權認為都是自己的。而劉備以為是自己的,一切是劉表遺產,自己是當然繼承者,當然不給。卻為了不傷和氣,說等到拿涼州再還。孫權當然大怒。兩人都準備戰爭爭奪,但劉備因為要保益州,劉備要快去益州,才達湘水協議。這個脅議暫時保孫劉表面聯盟,為孫權進攻合肥準備時間和軍力。更為劉備西去四川提供安全保證,在劉備一舉趕走打敗張郃,追擊陽平關後,也又想奪取漢中,忘記荊州卻被曹操孫權掂記南郡。曹操又一次捨去漢中,去奪荊州。先派于禁七軍去匯合曹仁要滅關羽,可是天降大雨二十多天江水洪流被關羽決堤淹了七軍,于禁被俘,龐德被殺,襄陽胡修傳方都降了,使關羽聲勢大振,還包圍曹仁的樊城,城崩塌人少卻不功成,還又大敗於徐晃十二支精兵之下,又在麥城之中因為關羽反對劉備稱王背叛劉備,劉備不救。十多萬大軍一夜之間逃跑,只有剩下關羽父子幾十人了。也在逃跑路上被孫權的小兵殺了,荊州的南郡,在關羽不接受劉備授予前將軍時喊出了大丈天不與老兵列,的分裂叛離糜芳土仁為了保命就投降孫權,孟達也投降曹操,到220年,劉備的荊州就沒有一塊地方了。巨大武裝力量也遭受巨大損失。從根本說是劉備在選擇漢中,和主動放棄救關羽荊州南郡,是隻顧眼前不求長遠必然失敗結果,曹操主動捨棄江陵漢中從而打贏得了馬超,打贏關羽的勝利。和曹操相比,劉備就似揀芝麻丟西瓜了。孫權在此時比較理智,始終掌握主動權對劉備,對曹操。沒有進行戰爭,沒有用武力,過去武力沒有得到地盤通過關羽妄行亂為都得到比預想要更多地方。也夷陵之戰的勝利獲得更大主動性。


ww3721

這一切都是魯肅這位外交家一手締造的,諸葛亮有混賴之意,就算周瑜不說,魯肅怎麼會不知道?不過魯肅考慮到大局戰略,還是頂著東吳這邊的壓力,把荊州南郡借給了劉備,結為唇齒,制約曹操。

而周瑜虛有其名,除了赤壁一戰名聲大噪(若無東風,連環計將使東吳滅於曹操之手,火燒曹營也就成了個笑話),其餘真沒有出彩的地方。雖然有計謀卻只關乎小局,眼光只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不考慮戰略大局。假如孫權不聽魯肅苦勸,強攻荊州,劉備固然不敵,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操在一旁虎視眈眈,伺機而動,劉備也反咬一口,東吳就存在顛覆的危險,更何況荊州?

不過話又說回來,荊州是諸葛亮劉備憑本事借出來的,憑什麼要還?只是諸葛亮不願與東吳鬧翻,鬧翻還真不是東吳的對手,同時也給魯肅一個臺階下,所以面對東吳這個無理的要求,諸葛亮讓劉備寫了一個借據。魯肅也很無奈,不過為了不顯示自己在這件事上的無能,回到東吳見到孫權便信誓旦旦的分析局勢利害,並擔保一定會要回來。

這件事上可以看出,魯肅這個人還是很牛的,知道和諧的重要性。而周瑜這個人還是很差勁的,城池被別人搶先奪走了,那就是別人的了,管你啥事。這位老兄非得認為是荊州本來應該被我攻取的,反而被你搶先攻打下來了,你應該打下來之後還給我。簡直是臭不要臉。既生瑜,何生亮?想必這傢伙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視過高了吧!

一點愚見,沒有深入研究過,只是看過幾遍三國演義這本書,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指正包涵




路克蜜

不是借荊州,而是借了荊州南郡(江陵)。

赤壁大戰後,曹操雖然暫時退走,但本身軍事力量並未損失太多,還依舊佔據荊州北部南陽、襄陽兩郡,隨時可以捲土重來。

此時,江東佔領江夏郡一部分、南郡、武陵。劉備則佔領荊州南部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在地理上被江東軍隊隔開了與曹軍的接觸線。

江東深切感受到曹軍壓力,不願自己擋在劉備前面。而這時候劉備自身也很難受,荊南三郡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無法支持劉備的發展。

周瑜死後,魯肅基於戰略考慮竭力勸說孫權達成協議,將南郡江陵借給劉備養兵。所以借荊州是借荊州南郡及確認劉備可分得武陵和桂陽兩郡(之前孫權任命全柔為桂陽太守) ,而孫權則收回部分長沙郡的土地。


張勇達州

劉備那是借分明就是想佔,,愛著面子數借,,為什麼哪?因為,城裡有金銀,有美女有物資,,也有個落腳點不是,,軍事要地,謀大事者必先謀一城,小目標,再一個城裡有幾個騷娘們可以隨便玩,,讓你你借不借,我這是通俗解釋,,我不想用歷史解釋還有書面解釋哪些都是粉飾過得謊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