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皎然禪師:一碗茶湯的禪味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仲夏,湖州妙喜寺。清晨,皎然禪師獨自坐在禪房裡,煎水煮茗。


禪房裡很靜,能聽見風吹竹梢的聲音。窗外芭蕉已展葉,飽滿的綠直延伸至窗紙上,禪房裡一片清涼。


茶芽細嫩,呈金黃色。微火烤炙後,放在石臼裡搗碎,然後入碾。碾後過羅,然後就可以煮茶了。

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煮茶是件雅事,必須親自作為。風爐裡炭火正熾,鐵釜中泉水微動,素潔的雪色茶碗已經抹拭乾淨,茶几上一塵不染,爐香嫋嫋,淡淡的檀香味飄散在禪房裡,有一種遠離塵囂的靜謐之韻。

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鐵釜裡水聲響動,彷彿松濤吹拂,這是初沸水的聲音。禪師放腿下了禪坐,掀開釜蓋,拿起竹製茶勺,從鐵釜裡舀取一勺沸水,倒在熟盂裡,以備煎茶時止沸用。又舀起一勺沸水,衝燙茶碗。茶末已經備好,取出茶則,量取一人分量,看看鐵釜裡,騰波躍浪,水已近三沸。他迅速將茶末投在鐵釜中心,用茶則輕輕攪動,一縷清香立刻溢滿禪房,那是初春山林的味道。他拿起茶勺,從熟盂裡舀起一勺溫水,添在沸騰的茶湯裡用以止沸。然後端離鐵釜到茶几上,靜待片刻,茶湯就已煎好。

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茶湯呈黃綠色,澄澈清亮。一層細細的青白色茶沫漂浮在茶碗上,透出清幽的香氣。輕啜一口,如同甘露,身心頓覺清涼。


真是好茶啊。皎然禪師心裡嘖嘖嘆奇。


茶是越地友人送來的剡溪團茶,他還分送了湖州刺史崔石一餅,不知催侯品嚐過沒有?


一碗茶湯落肚,頓覺神清氣朗,倦意盡消。

再飲一碗,清人肌骨,彷彿細雨洗塵一樣,有一種瀟瀟灑灑的感覺。

飲完第三碗,山河大地一片清明,煩惱塵勞如風吹散。真是一碗神奇的茶湯啊,這種境界只有坐禪時才能得到,想不到從一碗茶湯裡就輕易體味到了,讓人欣喜不已。

茶是天地日月的精華,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無盡藏。不僅能清人心神,還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對於坐禪特別有幫助。這樣的清高之物,可惜世人知道的並不多,整天沉溺在酒桌上,醉生夢死。

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唉,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原本就是天地萬物的自在規律,是因果所使然,絕非人力所可感化。佛陀所謂"佛度有緣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皎然禪師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每每讀來,感慨不已。

皎然,唐代著名詩僧、茶人,為後人留下400多首詩歌,收編在《全唐詩》裡,有7卷之多。

皎然禪師出身名門(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後裔),在文學、詩歌、禪宗、茶道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是第一個提出茶道概念的人,和茶聖陸羽是忘年交。不僅如此,皎然禪師所說的茶道,其實是和禪宗密不可分的,後世所謂的"茶禪一味",最早的源頭應該在皎然禪師這裡。但他又不以茶道宗匠自居,因為茶味是密不可說的,正如禪味不可說一樣的道理。

一碗茶湯的真味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甚至對陸羽所著《茶經》,皎然禪師也不以為意。他曾在《飲茶歌送鄭容》詩中說:"雲山童子調金鐺,楚人茶經虛得名。"一碗茶湯飲完了,茶湯四相也就不存在了,世人所追求的滋味、香氣其實只是內心的分別執著而已,真正說起來,沒有妄想心在起作用。或者只有迴歸自心自性,才能真正品飲出一碗茶湯的真味。

所謂一碗茶湯的真味,也就是自性的滋味,也就是禪悅之味。

公元2011年仲夏,長安冷香齋。一千兩百年後的清晨,我趺坐在清涼茶室裡,心裡一片清明。窗外有雨,瀟瀟灑灑地散落在粗陶盆中睡蓮葉面上,珍珠一樣晶瑩。

沒有皎然禪師,沒有崔石使君,也沒有楚人陸羽。我端起"殘雪"茶碗,默默啜飲。

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一片茶葉的故事】為您解答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問題,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