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故事之——京东方:8.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时刻

京东方有如海啸般的崛起,加上天马、华星光电等其他企业的发展,使中国半导体显示器工业到2013-2014年时已呈现出强劲的赶超之势,推动全球半导体显示器工业格局的大变。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改变了全球产业的成本结构,也成为参与塑造新技术演进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自从上世纪50年代的半导体革命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发展半导体类工业中获得的成功,而京东方的崛起也标志着在半导体革命以后的电子核心元器件工业中,中国第一次出现能够影响全球市场格局的企业。

“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1年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开端之年。从2004-2005年上广电、京东方和昆山的三条5代线投产到2010年,中国工业在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的产能份额基本未变。但从2011年开始,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产能份额开始迅速强劲上升,而且还在继续扩大。

2011-2016年期间,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工业之中,中国大陆工业是唯一持续扩大产能份额的,而其余三地工业的产能份额都在收缩。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中国大陆工业的产能在2016年超过台湾工业——

主宰了全球半导体显示器市场近20年的日、韩和中国台湾“铁三角”将从此成为历史记忆。

即使中国大陆半导体显示工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有了明显的扩大,称其为“崛起”还需要其他限制条件。任何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按照领先者/主导者的路径形成结构性的竞争条件,如技术变化方向、成本结构等等。如果后进者能够在一个已经出现的工业中“崛起”,那么这种“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后进者能够重塑这个工业的竞争条件。

作为一个反例,中国彩色显像管工业当年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从来没有能够影响全球显像管工业的竞争条件,因为它是一个在技术上依附于外国工业,并只能供应本土用户的工业。因此,中国彩管工业尽管曾经的规模很大,但从来没有在全球市场上“崛起”过。

那么,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成长是否改变了全球工业的竞争条件?它是否在规模和市场份额迅速和明显扩大的同时改变了全球产业的成本结构?是否成为塑造未来技术演进的一支力量?

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把目光回到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的竞争和演进过程中去。


2011:亏损一泻千里

2011年是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重要的一年,或者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的开端。在这一年,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第一个事件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日、韩和中国台湾主要厂商的液晶面板业务全部亏损,整个行业“被前所未有的悲观气氛所笼罩”。第二个事件是,京东方的8.5代线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相继投产,加上当时京东方的6代线已经量产,中国工业“突然”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只是在许多人眼里属于前途未卜。第三个事件是以三星和LG为先导,主要国际厂商开始高调向 AM-OLED等新技术产品进军,拉开了影响未来产业格局的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序幕。

中国工业故事之——京东方:8.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时刻

理解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关键是回答两个问题:上述三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是,那又是怎样的联系?回答这两个问题要先从描述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的亏损状况开始。

三星电子的液晶面板业务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陷入亏损,继而在2011年的四个季度里连续亏损。在2011年9月5—6日举行的“中国北京2011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三星电子公司液晶事业部副社长昔俊亨用“阴云密布”四个字来形容当时全球液晶工业的环境,称全行业已经在液晶周期的汹涌波涛中挣扎了好几个季度,仍然没有爬出亏损的深渊。2011年,三星液晶面板业务预计营收为23万亿韩元(约合1292亿元人民币),亏损超过15万亿韩元。

台湾企业在2011年遭遇了自1998年台湾“液晶元年”以来最惨重的一次亏损。2011年,奇美(群创光电)遭受净亏损644.4亿元新台币,连续第三年亏损。友达在2010年实现小幅度盈利后,在2011年连续4个季度亏损,全年亏损614.47亿元新台币,创该公司的历史记录。友达当年不仅决定暂停其8.5代线从20K到60K的产能扩充计划,而且无限期推迟在大陆昆山建设8.5代线的项目。此外,瀚宇彩晶和中华映管也都在2011年亏。

日本液晶显示工业遇到的危机早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夏普的10代线于2010年初正式量产,在该财年实现了2.4亿美元的净利润。但好景不长,夏普在2011财创下了自成立以来99年经营史上最大规模的亏损,亏损额高达3760亿日元(47亿美元);2012财年的净亏损继续暴增至5453亿日元。

其他日本企业的 TFT-LCD业务更是风雨飘摇。东芝旗下的东芝移动显示器由于连年亏损,东芝开始收缩液晶面板业务,计划关闭部分生产线。日立显示器在2006-2010年期间持续亏损,致使日立集团产生剥离亏损液晶业务的念头。索尼与三星合资的S-CD公司连续7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60亿美元。

从上面的描述看,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业绩不尽相同,亏损期也有长有短,但无论如何,日、韩和中国台湾主导厂商在2011年的全体亏损是一个罕见的事件,也是全球液晶面板工业从1990年代末形成日、韩和中国台湾三角格局以来的第一次,说明这个事件具有特殊意义。

“生不逢时?”

2011年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是,中国企业的三条高世代线在价格持续下跌的2010—2011年期间相继建成投产。2010年9月,京东方的合肥6代线建成投产,一个月后实现量产,并在2011年4月达到满产;2011年6月,京东方的北京8.5代线投产,同年9月开始量产,并在2012年7月底实现满产:华星光电在深圳的8.5代线于2011年8月投产,并在2012年9月实现满产(100K/月)。中国工业扩张的势头不仅如此,京东方在2011年8月还宣布要在鄂尔多斯建设一条5.5代 AM-OLED生产线,而她的合肥8.5代线也在那年悄悄地恢复建设。不过,在当时全球 TFT-LCD工业一片“哀鸿遍野”的状况下,中国财经媒体称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是“生不逢时”。

中国工业故事之——京东方:8.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时刻

鄂尔多斯建设一条5.5代 AM-OLED生产线

OLED:新一轮技术竞争?

第三件大事是韩国双雄在2010—2011年的价格下跌中,率先发动了新的技术竞争——2011年8月8日,LGD的CEO权英寿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LGD计划率先于2012年小批量生产OLED面板并将其用于LG电子的5.5英寸电视产品;2013年则凭借采用8代大尺寸玻璃基板的产线生产OLED面板,并开始对OLED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投资,投资金额将达28亿美元;此后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量产。不过,动作更生猛的还是三星。2011年5月31日移动显示公司(Samsung Mobile Display,即三星电子与三星SDI的合资公司,当时与三星电子的液晶面板事业部是分立的)宣布,它在韩国投资21亿美元建设的5.5代 AM-OLED生产线提前两个月进入量产;6月2日,三星移动显示又宣布它的第8代AM-OLED面板试验线(在原有的 TFT-LCD生产线上改造而成)将于2012年5月投入使用。

三星和LG率先将OLED产业化的消息震动业内,两大巨头的果断行动让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OLED对LCD的替代即将来临。中国财经媒体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来显示自己的“聪明”。2011年8月24日的《每日经济新闻》分析说:“就在中国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还陶醉在刚刚投产的8.5代LCD面板线中时,LGD近目表示拟投资283亿美元(合180亿人民币)批量生产下一代面板OLED…一边是投入巨资的LCD面板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另一边是革新技术又走到门前。中国企业跟还是不跟?跟,意味着还没有在LCD面板上实现盈利,却又要耗巨资进入OLED领域;不跟,一旦OLED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后,中国企业又将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但中国财经媒体的报道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决定韩国双雄发起新技术竞争的动力,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甚至也不是因为世界上已经有了性能明显超过“旧技术”的新技术,而是因为这两个全球老大也同样在“传统的”液晶面板业务上遭遇了亏损。就技术而言,OLED与液晶相比确有优势(能提供对比度更高的图像、显示屏更薄、可以柔性等),但也有劣势(因制造工艺复杂而更加昂贵、性能不稳定等),所以自问世十几年来一直处于实验室阶段。

韩国双雄既不是OLED技术的发明者,也不是其产品的最早推出者,仅从技术因素出发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它们在那个时点“突然”决定把OLED作为对液晶的替代而产业化。能够解释这个行动的只有经济因素——如果韩国双雄认为2010-2011年的价格下跌不仅仅是现有格局下的一次市场周期性变化,而是反映出液晶面板业竞争条件的结构性变化,那么它们感受到的就不只是需求不振的短期阵痛,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保持传统优势的长期威胁。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韩国双雄发起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动机就不是因为已经拥有先进技术,而是因为在传统优势变得岌岌可危时,力图通过率先开发使用新技术的产品而在市场上赢得新的优势,只是这种动机也就留下韩国双雄对OLED技术前景做出误判的伏笔。

“中国威胁”

是谁让韩国双雄感受到威胁呢?日本工业肯定不是,中国台湾工业也因人泥潭“而不足为虑”。那这种威胁就只有来自在2010-2011年显示出强劲扩张势头的中国工业。韩国企业领导人自己说的话表明了这一点。2012年8月24日,韩国《东亚日报》援引 LG Display代表韩相范的话说:“最有威胁力的对手是中国……我们需要通过标新立异防止他们的追赶”。 如果中国工业真是构成了这样的威胁,就必须满足一个限制条件——除非中国工业的扩张势头与同时发生的价格持续下跌有联系。为确定这种联系,我们必须追问2010—2011年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

从2010年5月到2011年11月,全球液晶面板的市场价格连续下跌了19个月(其间在2011年4—5月短暂回暖了一下便继续大幅下降)。这一轮液晶周期的价格下跌在持续时间上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当它持续了5个月时就已经被认为是“反常”的了,何况实际是持续了19个月。

为什么这一轮价格下跌的时间会如此之长?进入2010年后,由于受到欧洲债务危机、日本3·15大地震以及美国信用等级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增长再次放缓,导致价格从该年5月开始下跌,并一直持续到2011年11月。

问题是,如果这轮价格下跌完全是由市场需求波动所决定的,就不可能持续如此之久——即使是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那样剧烈的冲击,液晶面板的价格下跌也才持续了10个月。不仅如此,虽然欧美市场的需求放缓,但2010-2012年的中国市场对液晶面板的需求持续走高。以中国液晶面板进口额为例:2010年比上年大增33.7%;2011年在基数较高的基础上比上年再增近0.9%;:2012年又比上年增6.6%尽管这一年中国企业的高世代线已经大量供货。因此,虽然是需求波动引发了这一轮的价格下跌,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价格下跌会持续如此之久。

如果把这一轮价格下跌之后的价格趋势也纳入视野,我们就发现其真正的“反常”之处:在这一轮价格下跌之后,特别是在经历了2010年6——11月和2011年6-11月两次大幅度的价格陡降之后,

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价格再也无法回到接近原来的水平——即此后任何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都只能以更低的某个水平为新的“基准”(或均衡点)而无论供求关系如何。

这种价格波动的基准水平的“位移”,说明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力量只能来自供给方面。在2010—2012年期间,全球市场供给方面的明显变化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扩张。恰恰是在这一轮价格下跌期间,中国工业经历了两次新建高世代期,第一次是京东方的6代线于2010年9月投产(10月量产,并在2011年4月达到满产),第二次是京东方的8.5代线和华星光电的8.5代线分别于2011年6月和8月投产(并分别于2012年7月和9月达到满产),而这两次投产期与价格持续下跌中的两次陡降在时间上高度吻合。

中国工业故事之——京东方:8.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时刻

如果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扩张改变了产业的成本结构,全球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就不可避免国工业扩张和价格基准“位移”的同时发生,恰恰说明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的成本结构确实随着中国工业的扩张而发生了变化。

当价格下降到较低水平致使大多数国际厂商亏损的时候,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却能够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上赢利(2012和2013年),说明它们比在位的国际厂商更适应新的价格基准。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预示着这个工业的市场竞争条件被永远改变,从此每一家业内企业都必须接受新的“宿命”。只不过这一次中国企业扮演的角色是新“宿命”的促成者,而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日韩企业放弃OLED

正如新技术领先者三星和LG所经历的,转向具有更高附加值潜力新技术的过程没有那么容易,至少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三星和LG都在产品研发中遇到困难,与此同时,最令人意外的是,在大尺寸OLED技术的开发遇到困难的同时,液晶技术仍然在高速发展。低温多晶硅、氧化物、高分辨率、窄边框、低功耗、透明显示等新技术的应用,使 TFT-LCD在产品性能和成本竞争力方面不断提升,在大尺寸领域以4K×2K的超高清技术最为典型,而在小尺寸领域则以高ppi值最为典型,这些突破使得 AM-OLED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2014年5月,媒体上出现“日韩企业放弃OLED电视”的传言。2014年5月9日,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三星电子更改了计划,近期趋势也证明它承认之前的判断有误。

到目前为止,业内无人否认OLED显示技术的性能优势,也无人否认OLED替代液晶的前景,但同样肯定的是,业内已经无人相信OLED能够很快替代液晶,本书反复强调的主题:新技术刚出现时往往是粗糙的,需要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而这个改进过程是创新的主要内容。

回顾液晶工业史,以液晶显示替代CRT显像管的想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而液晶显示器真正大规模地替代CRT显像管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才实现的,前后花了漫长的40-50年时间。液晶对于CRT显像管与OLED对于液晶之间的替代不同,是后两种技术同属半导体显示(即都需要TFT的控制),所以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因此多种显示技术并存才可能是未来长期的状态。

即使OLED显示最后替代掉液晶显示,这个过程也比人们所想象的更“漫长”。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也迅速加入了OLED技术的研发,于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不仅在规模上成长起来并改变了产业成本结构,而且主动参与到新技术演进的过程之中。

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时刻

毫无疑问,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已经崛起。由于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是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的,所以这个事件令国际竞争对手、中国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感到“意外”。于是,这个工业为什么能够崛起?为什么能够改变全球产业的成本结构?以及为什么能够迅速参与新技术的演进?就成为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中国企业的战略行动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起的决定性因素——所有那不利于这个工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如缺乏技术和产业基础以及社会的漠等)是被企业的战略行动所克服的,而所有那些有利于这个工业发展的结构性条件(如下游工业提供的市场潜力、社会提供融资的能力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被企业的战略行动所发掘或动员起来的。

推动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崛起的第一个战略行动就是中国企业以自主建线的方式坚决扩张。

京东方是中国显示器工业中第一个自主建线的企业,进入该工业后经历过两轮亏损,但一直不为各种困难和非议所动,在一种不同寻常信念的支持下坚持到迎来大规模扩张的时刻。值得指出的是,京东方在完成第一轮扩张之后(以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的建成为标志)仍然坚持扩张继续建设鄂尔多斯5.5代 AM-OLED线、合肥8.5代线和重庆8.5代线。当时液晶面板市场的价格持续走低,韩国双雄又发起了新一轮的技术竞争,而京东方自己还未走出亏损状态,所以做出继续扩张的决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东升之所以没有被各种流言所左右,正如“‘寡人’王东升”所分析的,是因为他在“太上老君的炉子”里被炼过。

经历过两次技术替代和进入液晶工业之后的磨难,京东方的决策者早已成熟起来,何况他们还发展出一个关于自己企业的“理论”。全行业亏损和新一轮技术竞争的“乱局”,恰恰就是王东升提出“半导体显示”概念的背景。在甚至连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发起者都被技术的不确定性搞得迷茫之时,王东升以这个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毫不犹豫地坚持完成第二轮的扩张,于是世界大变。

第二个战略行动是中国企业按照不同于领先者的既有方式和路径进行扩张。在 TFT-LCD工业的产能被普遍认为已经过剩的条件下,为什么京东方(以及华星光电)的高世代线投产后能够迅速赢利?如前所述,液晶面板价格在2010—2011年一路走低,友达、奇美、夏普的亏损甚至延续到2012年,所以京东方的“坚决扩张”行动并不自动保证新增产线和产能可以在当时的市场情况下盈利。如果当时京东方也沿袭主导厂商的模式去争夺传统市场(电脑和电视等),那么她就是一个成熟市场的晚到者,她的全部产线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会拖得更长,亏损状态就可能持续,至少不会迅速扭亏为盈。京东方从2012年开始的盈利,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实施“战略转型”而实现的,即转向中小尺寸显示屏。

2010年之后,半导体显示器的主要需求变化是智能移动终端市场的兴起。而在全球显示器企业中,京东方是最早针对移动终端市场而调整生产线结构的企业之一。除了本来就设计为生产小尺寸产品的4.5代线之外,京东方成功地使5代线全面转向移动类产品,这是5代线在2012—2013年成为高赢利生产线的关键;当6代线刚刚实现满产满销,京东方就开始调整产线,并从2011年末开始出货移动类产品;到2013年,京东方甚至使用8.5代线生产移动类产品。

这个“战略转型”的实质目标不在与生产多大的显示屏,而是为了保证四条生产线能够全部满产满销。转向移动类产品是使5代线和6代线满产的关键,而把它们原来生产的电视屏和部分电脑屏转到8.5代线生产,也保证了后者的满产满销。调整产线的产品结构要比外人想象的难得多,首先要能够开发出产品来,然后还要调整设备并保证良率。由于涉及营销、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各个方面所以产线的调整只能是战路目标和决心的结果。

第三个战略行动是中国企业在扩大的产业基础上迅速向新技术进军。“技术落后”曾经是许多中国“聪明人”贬低甚至指责京东方的主要理由,他们或者说京东方正在建设的生产线已经落后,或者说京东方在OLED技术“山雨欲来”时不应该再建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些“聪明人”的逻辑——如果是善意的话,是京东方应该先掌握先进的技术,然后再扩大生产能力。这种逻辑其实也是反映了直线式思维,认为先有技术才有工业,或先掌握技术才能发展工业。但与这些“聪明人”的预期正好相反,京东方的技术进步是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扩张之后加速的,而且速度之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因为从企业层次上讲,一个企业如果想参与某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就必须进入这个工业,发展和建立起相应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能力。在现实世界中,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工业过程去掌握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发生于中国企业采取一系列战略行动的过程。在起点上,这个过程的未来结果是高度不确定的,因为影响结果的多种因素(包括国际竞争对手的行为、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等)都在发生随机变化。但由于中国企业朮其是京东方的战略行动,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在一个看上去并非那么有利的环境和阶段中却轰然崛起。


本文选编自路风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篇幅所限,内容有删节,注释略。

以上内容版权,修改更新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新场学院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