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被譽為“水中人蔘”,我們應該怎樣種植才能高產?

平昌川哥


茭白被譽為“水中人參”,可它卻沒有人參那樣的功效,只是樣子跟人參有點相似而已。雖然茭白沒有人參那麼多功效,但它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補虛健體的作用。

茭白作為我們經常食用的蔬菜,高產種植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應該怎麼種植茭白,才能達到高產呢?下面我就具體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品種選擇】:

茭白要想高產,品種選擇非常重要,我們最好選擇雙季茭白進行種植。因為雙季茭白可以收穫兩季,產量比單季茭白更高,抵抗風險的能力比單季茭白強。


二【選地整地】:

1】選地:種植茭白的土地,一定要保證供水方便,茭白是非常耗水的植物,跟水稻類似。可以選擇水田,泥塘等土地進行茭白種植。

2】整地:種植茭白的土地,要進行翻耕,翻耕後進行曬田,可以多曬幾天,減少病蟲害感染幾率。施底肥:土地翻耕後,要施加底肥,底肥一般就用農家肥,如豬糞,牛糞等等。底肥要撒均勻,然後再次進行翻耕,把底肥埋入泥土中,再整平。



3】加固田埂:茭白對水的需求量非常大,要想茭白高產必須保證水分供應。那麼加固田埂就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加固田埂後,可以防止水資源流失。


三【選種移栽】:

1】選種:茭白是無性繁殖的植物,不能夠進行播種育苗,只能去老茭白的植株上,進行分株移栽。我們要去無病蟲感染,生長比較健壯的老茭白植株上,進行分株,當做種苗,這樣才能保證種苗優良,提高產量。

2】分株:茭白分株時,要用刀,帶泥土進行切割。這樣切割出來的茭白種苗,更容易成活。種苗的葉子要用刀割掉,減少養分消耗,及蒸騰作用。

3】移栽:茭白移栽可以選擇在春季3-4月份,春季雨水充足,溫度適宜,茭白更容易成活。茭白都是一個位置種植一根,它會自己長出很多分株,每根茭白種植的行距1m,株距0.5m即可。栽種深度不宜太深,茭白種苗插在泥土中不倒即可。


四【田間管理】:

1】灌溉:茭白在移栽後,田間保持5cm左右深度的水即可,可以防止茭白倒伏。茭白生長中期,水份需求量大,可保持10cm深度的水即可。在茭白生長旺盛,產茭的時候,要保證16cm左右的水深。在夏季高溫天氣,可以加深水深,並定期換水,可以達到給茭白降溫的作用。

2】除草:茭白生長過程中,田間會生長很多的雜草,如果不及時清除,會分走茭白的養分,讓茭白生長髮育不良。這些雜草,可以直接人工拔除,或者踩入田中,讓它腐爛,可以當做茭白的肥料。或者使用除草劑,如除草醚,乙草胺等進行除草,除草劑濃度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配比,不可濃度太高。

3】施肥:茭白種苗移栽後半個月,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施肥,第二次施肥,主要還是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氮肥進行施加。氮肥可以促進茭白種苗的莖葉生長,農家肥可以提供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及持久的肥力。第三次施肥在產茭時期,產茭時期施肥量要更大,還是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加鉀肥,少量鈣肥。鉀肥可以促進茭白膨大,鈣肥可以防止茭白開裂。


4】病蟲害管理:

1.茭白主要蟲害就是蚜蟲,會吸食茭白的汁液,造成茭白根部發黑,影響茭白生長。要時刻查看茭白苗根部有無蚜蟲生長,有少量蚜蟲,就要及時使用樂果乳劑進行噴灑防治。

2.茭白鏽病,葉斑病,一般是茭白種植太密集,通風光照不好導致。要合理進行栽種,不要太密集,及時祛除老葉,增加通風光照進行防治。如果已經發病,要及時噴灑藥物進行防治。

3.茭白紋枯病,是在夏季容易發生的病害,夏季溫度高,溼度大,容易導致茭白髮病。在夏季要保持合理的水深,大概15cm,有利於茭白降溫,還要定期換水,防止病毒滋生,這樣才能防止茭白紋枯病的發生。

五【茭白高產要點】:

以上就是茭白完整的種植技術,要想茭白高產,必須要注意以下的技術要點。

1】:選擇雙季茭白,可以收穫兩季,產量更高,風險小。

2】:選擇水源充足的田地,進行茭白種植,有利於茭白生長。

3】:多使用農家肥,可以促進茭白的膨大,讓茭白多結果。

4】:選擇健壯,無病蟲害感染的種苗進行移栽。

5】:選擇在春季進行茭白移栽,有利於茭白的成活。

6】:茭白要保證肥水供應,施肥3-4次,第一次在移栽之前,底肥,第二次在茭白分株時期,第三次在茭白快速生長期,第四次在茭白產茭時期。

7】:多查看茭白生長狀況,發現有病蟲害感染,及時噴灑藥物進行控制。

8】:及時清除田間雜草,保證茭白營養供應。

上面就是茭白種植技術,以及高產的技術要點,掌握以上的技術,我相信你的茭白肯定能夠豐收。


惠農天地


茭白品種選擇):

(1):成長我們都是要求品種要上市早,抗病強的,茭墩內沒有雜株,要求每有雄株,具體的辦法有:第一種茭白在收穫後,我們要從大田種挖出茭白的根部,在用刀把帶泥的的小墩茭白最為種苗,每畝大田要準備1200-1300茭墩作為備用,然後我們在把茭墩的分苗,選苗,然後及時的進行移栽。

(茭白大田準備):

(1):加高加固田埂:茭白在生長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水分不流失,所以我們才要把田埂加高加固,這樣可以很好的保證水分不會流失。

(2):施肥:茭白在生長的時候,須要大量的肥料,才能夠保證高產,讓肉根莖生長的更大更快。這樣就要把底肥施夠,我們主要用的肥料有,發酵好的農家肥,廄肥,每畝地要用2000千克,普鈣40公斤-50公斤,鉀肥10公斤-15公斤,然後用器械把地耕好,保證好有潛水層1天-2天,這樣就可以移栽啦。

(茭白移栽方法):

(1):把準備好的茭苗在10月份-11月份運送到田地裡,可以用拉繩的方法進行條栽,栽種茭苗的時候要深淺適中,不要出現栽種過淺的現象出現,不然茭苗會浮現倒伏,栽種的過深會讓茭苗的根部生長緩慢。拉繩的行距在80釐米-100釐米,每株的距離55釐米-60釐米,只要保證在每畝地用1200-1300株幼苗就可以啦。

(茭白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管理茭白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對水的要求也不是同的,只要注意水位的控制就會讓管理方便的很多。

(2):在茭白剛移栽以後我們要控制水深在5釐米-6釐米,這樣能讓茭白的本部生長的更快,在天氣溫度低的時候我們要控制水的深度最好在10釐米-13釐米,但是在氣溫比較溫暖的時候水就要少一點保持在5釐米-6釐米就可以啦。

(4):追肥:移栽15天后我們就要用碳銨20公斤-25公斤,這樣可以讓幼苗生長的更肥壯。在茭苗分櫱的高峰階段裡,我們要用碳銨15公斤-20公斤,這樣會幫助茭白分櫱進行的更順利。早熟的茭白在結茭的階段我們要加大肥料的使用,這樣能幫助肉質根莖長得更加的肥大,正常每畝地我們要用碳銨40公斤-50公斤。在每年的3月份我們使用磷肥和鉀肥進行根外噴施,這樣可以幫助茭白更好的生長。

(5):除草:茭苗移栽完成後,我們要根據田地的情況來進行除草,正常是要除草3次-4次的,不過這都要根據田地的情況來決定。

(6):蔬苗:為了讓茭白更好的生長,我們要蔬苗把,長的弱小,和土體過於茂盛的茭白,把多餘的都摘除掉。

(7):收穫:成長茭白的採收是在5月份開始陸續成熟,成熟後的肉質根莖為短粗扁圓形,採收的時間很長,可以在10個月左右,每間隔5天到7天採收一次,要定期的清理田地,這樣能較少病害的發生喲。


漁人武神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看到你的這個問題後,我查閱整理了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內容涵蓋了茭白種植從選種到採收的一系列指導意見,詳細如下:

根據當地環境選擇合適的茭白品種,將土壤深翻施肥,再進行移植,成活後加強水肥管理,並做好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的工作。

1、選種育苗

選種時可選擇晚熟、產量高的雙季品種,也可選擇上市早、產量高的單季品種,這看自己的市場狀況和當地環境選擇。由於茭白是無性繁殖,所以不存在常規的播種育苗方法,都是選擇將老茭墩進行分墩種植。選取生長強健、無病害、無雄株的茭墩,用刀切割它帶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種苗,一般一畝地要一千多個。

2、整地

選取一塊水田或淺水塘作種植地,將土壤深翻曬白,粗耕使其疏鬆,茭白生長需肥較大,所以要施足底肥,可以實現高產。底肥可以有機肥或農家肥為主,儘量不要施加化肥,施肥後將再將土壤深翻,將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然後灌水耙平。再加固加高田埂,茭白生長時需一定的水層,但水層最高不要超過20cm。

3、移栽

將準備好的種苗在10-11月時進行移栽,移栽一般以條栽為主,一般行距在0.8-1米,株距在05.-0.6米。栽種時要注意深度,種植過深分櫱不旺,一般以老莖和茭白苗基部插入泥中不致浮起為最佳。

4、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包括水肥管理、除草和病蟲害防治,茭白在各個生長階段對於水分的需求皆不同,生長初期需水量不大,到生長旺季對於水分需求較大,需保證充分的水分,而到了後期需水量減少。追肥則需要根據生長狀況來施用,施肥時要注意不要直接在茭苗下施肥,應該距離茭苗2-3cm,以免肥力過濃造成燒苗。在種植過程還有及時除草,提高土壤通透性和避免養分消耗,一般除草2-3次。茭白的主要病害是葉枯病、鏽病,蟲害是葉蟬、蚜蟲,要注意防治措施。

茭白種植技術和時間

茭白在春秋兩季種植。種植前應選種育苗,在整地施肥後進行移栽,生長中加強水肥管理,並及時除草以及防治病蟲害。

茭白是什麼

茭白根據成熟期分為雙季茭白和單季茭白,雙季茭白通常在夏秋兩季收穫,單季茭白在秋季收穫。

茭白什麼時候成熟

茭白的成熟時間與品種有關,如果是單季茭白,通常在9至10月份成熟上市,如果是雙季茭白,通常在5至6月份、10至12月份成熟上市。

茭白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茭白在春季3月份中下旬種植最合適,這個時期氣候回暖,將秧苗進行分株,可以很快長出新芽、新葉。

希望能幫到你,喜歡三農話題的網友可以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農村真實生活,歡迎大家評論轉發,謝謝





豫鄉遇緣


高質量高產量的優質農作物都離不開汗水的辛勤勞作,從一粒種子到豐收,土壤耕作,選種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每一樣都離不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