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當寶媽的身邊多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寶寶,

寶媽的內心欣喜若狂,愉悅的心情每一天都寫滿了笑臉,很多的寶媽就會渴望跟自己的寶寶講話,想要將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發生的一切趣味好玩的事情,都告訴自己的寶寶,讓寶寶懂得他來到的這個時間,充滿著愛,充滿著很多好玩的事物。但是,寶寶在很小的時候,根本是聽不懂寶媽說什麼的,此時的寶媽們就會感到沮喪,開始漸漸地減少與寶寶對話,心想等寶寶長大了,能夠聽得懂了再增加交流的時間。

寶媽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正確的,眾多的育兒專家都建議:“多與寶寶說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裡有一名叫做弗雷德裡克·齊默爾曼的人,曾經做了一個叫做“成人獨角戲”的實驗,這個實驗從不同的社會階級選出了275個家庭,他們的孩子們大約在2個月到48個月之間大。

“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實驗過程中,要求家長們隨機地將寶寶一整天所聽到和說的話記錄下來,從早晨醒來一直記錄到晚上睡覺前,在半年內提供5天的錄音,有71個家庭堅持做到了這件事,並且將研究實驗的時間拉長到了2年,提供了20天的寶寶錄音。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寶寶們能夠在一天之內聽到大約1.3萬個單詞,這些話語均來自成人,並且能夠與成人對於大約400個單詞。而在實驗的時候,如果寶寶一天能夠多聽取人對話100個單詞,或者多對成人說1000個單詞,那麼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就會得到有效提高,寶寶會更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見,寶媽們與寶寶多說話是一件對寶寶非常有益處的事情,不應當以為寶寶聽不懂,就放棄與寶寶多說話。

▶▶多瞭解“嬰”語,加強對話的好處

福建有一位婆婆阿紅跟自家的兒媳住在一起,幫助一起照顧還小的寶寶,在家裡阿紅看到自己兒媳閒著沒事就跟寶寶說話,一邊說話一邊還表情非常地豐富,於是就說:“你這樣一直說有什麼用呢?寶寶還小,根本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對於阿紅的話,兒媳感到非常地害羞和不好意思,於是就半信半疑,覺得可能是沒太大的用處,便開始減少與寶寶說話。

很多老一輩人的思想比較傳統,以為與寶寶多說話是無用功,但其實並非如此,多和寶寶說話好處多多。

★能夠提升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

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曾經刊登過這樣的話語,經常對寶寶說話,確實是能夠幫助寶寶提升語言能力,有效的交流方式至關重要。曾經有科學家用儀器對寶寶的大腦進行了監測,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寶寶即使聽不懂媽媽在對自己說的話語是什麼意思,但是語言中樞在聽媽媽說話的時候,正是處於一個工作的狀態,能夠接受一切說聽到的語言,並且針對語言還會做出一系列的反應。

也就是說,寶媽們在生活中如果能夠與自家的寶寶說話多一些的話,那麼在對話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寶寶大腦中語言區的發育,讓寶寶們在以後更加快速地發展語言能力,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多和寶寶說話增強其安全感

對話本身就是一種情緒交往的重要手段寶寶的安全感很弱,如果能夠對寶寶多說話,讓寶寶可以獲取寶媽的情緒,表情,態度等等,這樣的話會讓寶寶覺得更加地安全和芳心,安撫好寶寶的情緒,也是寶寶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

“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專家提醒寶媽們,即使寶寶不會說話,也不能夠徹底地理解寶媽的話語,但他們依然會記錄自己聽到的話語,並且記錄下來,存在自己的記憶庫當中,以為未來的語言能力體系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寶媽們不要吝嗇與寶寶進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儘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語言,有聲有色地傳遞語言即可。

★建立與寶寶更加親密的關係

寶媽多與寶寶說話,也就是多多地與寶寶進行交流與溝通,在寶寶的內心會對寶媽更加地以依賴和熟悉,讓寶寶更加地信任寶媽

要知道,當寶媽們在寶寶身邊的時候,寶寶就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引起你的注意,希望寶媽們通過語言或者動作進行回應,增強寶媽與寶寶之間親密關係,幫助寶寶形成優良的性格,有效地進行情感表達等。

▶▶如何與寶寶溝通才是最有效的呢?

眾所周知,寶寶的語言發展可以分為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階段,在寶寶出生之後,寶媽多與寶寶說話,有意識地鍛鍊寶寶學會發音,並且將正確的語言信息灌輸給寶寶,寶寶在未來就會變成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優異的人。那麼,如何才能與寶寶有效地進行交流呢?

★利用語言激發寶寶的好奇心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寶寶,興趣一定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寶寶對語言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並且十分感興趣的時候,才會有動力主動去模仿和學習,堅持去與寶媽進行對話。

“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寶媽就要懂得利用語言的趣味性來刺激寶寶的大腦,讓寶寶覺得語言是非常有意思,多和寶媽說話能夠獲取到意想不到的快樂,並且寶寶也想要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這就意味著寶寶需要去探索和學習語言,在此過程中,自然也就鍛鍊了寶寶的智力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

★對話時多做一些豐富的表情

寶寶在出生之後,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滿滿的探索欲,他們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如果寶媽們死氣沉沉地與寶寶對話,寶寶就會感到乏味和無趣,完全不想要搭理你,只想默默地自己玩耍,或者尋找一些別的玩具,而不願意聽你說話。

因此,寶媽們要在說話的時候,儘量做一些豐富的表情,逗趣的表情雖然會讓寶媽覺得有一些尷尬,甚至做的時候會讓自己也覺得很好笑,但是千萬不要介意,要懂得你所做的奇怪表情正是寶寶最喜歡的,他們會覺得很好玩,並且萌生念頭,多多地與你對話。

“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神語氣語調要多變

在講話的時候寶媽的語氣語調也很是講究,平緩沒有變化的語氣,只會讓寶寶產生無聊的想法,加上寶寶在聽力尚未發育完全的階段,對於聲音沒有很強烈的敏感度,如果寶媽們講話特別地小聲,根本沒辦法成功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因此,在與寶寶對話的過程中,寶媽要學會適當地調整語氣和語調,提高一點語調,在講話的時候讓語言變得更加多花,此起披伏的語言會給寶寶的大腦帶來刺激,讓寶寶立馬就對你產生興趣,願意聽著寶媽們說話。

★重複語句更容易讓寶寶記憶

對於新生的寶寶來說,很多在我們看來簡單的話語,對他們來說是複雜的,根本不容易理解的,他們也不好學習和模仿,因此,寶媽在與寶寶對話的時候,要先將複雜的語句進行簡化,然後再不斷地重複一些簡單的語句,這樣的話更容易激發寶寶的學習與模仿慾望,讓寶寶自發地去研究寶媽的神態和語言,然後觀察寶媽的一言一行,滿滿地這些熟悉的詞語就會刻在寶寶的腦海裡,漸漸地寶媽就會發現,寶寶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潛移默化地學會了一些句子。比如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

★寶媽說話時要有語言順序

慢節奏,有順序,有停頓的語言更容易讓寶寶記憶,因為寶寶在聽取語言的時候需要一定的過程,寶媽們如果能夠掌握好講話的技巧,能夠讓寶寶快速地感知語言,也能夠讓寶寶在聽語言的時候形成雙向互動,跟寶媽有正在聊天的感覺。當寶媽說話的時候語言順序佳,那麼寶寶辨別語言細微變化,也將有助於後期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

★說話時可以結合遊戲

寶媽怎麼說話都吸引不了寶寶的注意力,那麼還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說話的時候結合遊戲,手拿一些小玩偶,或者是躲貓貓,一下出現一下消失,結合趣味的聲音,這樣的話能夠讓寶寶積極地參與到互動當中,與寶媽一起享受歡樂的親子時光

“寶寶聽不懂,那就別說了”,請別忽視“嬰”語,多說話準沒錯

★為寶寶讀繪本故事

當寶媽實在不知道跟寶寶聊些什麼好時?還可以藉助一些兒童繪本故事,在繪本故事裡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有著一些長相可愛有趣的卡通人物,也有著能夠吸引寶寶注意力的劇情,當寶媽將繪本故事一邊給寶寶看,一邊唸的時候,寶寶就會全神貫注,與寶媽一起笑呵呵的。

另外,在閱讀繪本故事的時候,在旁邊適當地放一些輕鬆愉悅的音樂,也能夠讓寶寶興奮不已,即使在聽不懂的語言的情況下,寶寶也會配合寶媽一起閱讀,一起玩耍的,在不知不覺間也就增進了寶媽與寶寶的親密關係,建立了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