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西安新名片——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見聞

硬科技 西安新名片——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見聞

大會開幕式上,舉行了2019西安國際創業大賽頒獎典禮。

硬科技 西安新名片——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見聞

在創新發展論壇上,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巴瑞·夏普萊斯發表主題演講。

硬科技 西安新名片——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見聞

在創新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圍繞硬科技主題進行了高端對話。

硬科技,引領變革的力量。

10月30日,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古都西安正式啟幕。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駐華使節、知名科學家、經濟學家、企業家及投資人士齊聚西安,共襄硬科技發展盛會,共商硬科技創新之路,共繪硬科技之都藍圖。

大會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陝西省科技廳、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大會開幕式後,創新發展論壇和錢學森論壇兩場頂級論壇精彩上演,《2019年中國硬科技產業發展白皮書》正式發佈。

“大會期間,將舉辦14場硬科技領域分論壇,一批硬科技產業項目也將簽約落地西安,打造一批硬科技技術創新平臺、成果轉化平臺及絲路合作平臺,讓世界再次感受西安科技底蘊和創新脈搏,為全方位構築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院士專家齊聚

西安發出硬科技領域權威聲音

2018年,陝西省共有33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通用項目獲獎總數居全國第5位。陝西特殊和優質的創新驅動發展潛力正在加速形成,西安市作為國務院批覆的國家自主創新試驗區,率先提出硬科技發展理念以來,統籌推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八大領域的硬科技產業集群聚集裂變,硬科技在西安內涵日趨豐富。

硬科技是指那些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的高精尖原創核心技術。在大會開幕式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進行了主旨發言。“硬科技的概念在西安提出,與西安這座城市的特點密不可分。西安擁有高校、科研機構500多家,不乏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機械製造、航空航天、電子通信等領域具有紮實的研發實力,契合了‘硬’字的內涵。”賈敬敦說。

賈敬敦從硬科技的內涵、面臨的形勢和機遇進行了分享和解讀。對於如何切實推動硬科技發展,賈敬敦表示,將從對加強硬科技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快對硬科技進行深入的系統性研究、營造適宜硬科技發展的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充分發揮國家高新區在發展硬科技方面的策源地和集聚地作用、促進硬科技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深入對接、加強在硬科技方面的開放合作等6個方面進行努力。

在創新發展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的硬科技》的主題演講。姚期智介紹,今年5月,作為清華大學和西安市在人工智能領域“科創模式制度創新”的樣本——交叉核心院正式投運。既站位清華大學,承擔基礎性研究,同時立足陝西,肩負產業化使命,力爭實現“前沿基礎研究+優質產業培育+一流人才培養”的聚合聯動發展。

姚期智對交叉核心院在西安建設的前沿構架和智能芯片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研究中心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我們和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科技大學成立了‘五校聯盟人才培養平臺’,將在重點科研專項計劃、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課題聯合共研等方面進行合作。”姚期智說。

在錢學森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等嘉賓分別圍繞“智能時代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氣象衛星與遙感技術發展展望”“人體科學與人類健康系統工程”等作了主題報告。

硬科技發展白皮書發佈

西安表現亮眼

在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發佈了《2019年中國硬科技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以宏大的全球視野,分綜述篇、科技篇、產業篇和城市篇4個部分,系統論述了發展硬科技的時代背景、硬科技的各領域突破和進展情況、國內各城市硬科技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全球主要城市硬科技創新情況。

“在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下,硬科技可以直接定義為‘卡脖子’技術,其英文翻譯‘Key & Core Technology’直觀體現了這一內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曲雙石說。

根據《白皮書》評價結果,2019年,北京、上海、深圳產業創新綜合能力指數得分位列前三。西安表現亮眼,產業創新綜合能力位居全國第四。作為“硬科技”概念的發源地,西安強化頂層設計,致力於培育硬科技產業發展的全生態環境,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自2017年全球首屆硬科技大會舉辦以來,作為“硬科技”概念誕生地的西安已集聚了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18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業。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為5.1%,高於全國2.91個百分點,硬科技之都已經成為西安最閃亮的名片。

硬科技之都策源地西安高新區、集聚航天特色的西安航天基地、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兩年多來,西安明確路線、出臺政策,實現了從會議向平臺、從概念向行動、從思路向措施的跨越。適宜的土壤和氣候,催生了一大批硬科技成果的落地,使西安的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在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看來,西安是“硬科技”概念的發源地,更應該是硬科技企業的集聚地。“歷史與硬科技結合是西安的特色,只有西安能把硬科技、歷史、未來結合在一起,這是西安最大的優勢。”米磊說,“我們還需要不斷營造更好的氛圍,為硬科技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探索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硬科技創新之路。”

打造硬科技之都

西安全力以赴

“作為對硬科技大會的獻禮,我們將把高端原廠麥克風、高精準吸頂式麥克風、高抗噪的耳機、SW識別終端4個最頂尖的產品放到西安生產。目前,我們正在西安打造科大訊飛絲路總部,打造我們人工智能研究院和西安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的孵化器和產業集群。”在創新發展論壇主旨演講的最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宣佈了這個重磅消息。

劉慶峰表示,軟環境決定了硬科技發展的速度。“自從跟西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來,科大訊飛不斷感受到了溫度,特別是西安高新區對科技企業的關心和支持,對企業家的信任和幫助,讓我們對西安的硬科技發展充滿期待和信心。”劉慶峰說。

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安將打造硬科技之都納入“一帶一路”科創中心建設中,進一步統籌協調優化硬科技產業佈局,加大對硬科技企業培育支持力度,構建起硬科技企業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進一步加強硬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打造引領新經濟發展的全球硬科技之都。在錢學森論壇上,錢學森空天動力(西安)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在大會分論壇上,還將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新能源、5G應用等領域進行一批重點項目的簽約。

“我們是西安本土成長的企業,在西安創業16年,沒有西安提供的最佳創業環境,我們不可能在科創板上市,投資硬科技,在西安創業是最佳的選擇。”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勇在創新發展論壇的“對話硬科技”環節發言時表示,“希望西安的創業者,西安高校的畢業生,都能夠投身西安這片創業沃土,為西安的硬科技產業貢獻力量,收穫成功。”

長相聚,在長安!硬科技之都歡迎您!本報記者 霍強 實習生 董國偉 袁可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