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说到平息广东倭患的明将,必须提到与戚继光齐名的另一位将领——俞大猷。他是福建泉州人,自幼喜欢读书,长大后投笔从戎,承袭了父亲的百户军职,开始了军人生涯。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俞大遒

俞大猷在1562年被皇帝重用,派遣到福建抵御倭寇,前后担任副总兵、总兵之职,曾经与戚继光等人一起合力取得平海卫之战的重大胜利。当福建残余的倭寇逃入广东的那一年,他改任广东总兵,肩负起保一方平安的重任。

俞大猷同时大力主张重用海军平倭,尽量不让敌人有登陆的机会。他甚至建议要将部队的7/10改为水师,在重要的岛屿及航线上建立多层次的防御,目的是直接将倭寇消灭于海上,防患于未然。他有一句著名的话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强调要优先使用福船这种大型舰只,在远海上大规模集中兵力与火力,打有准备之仗。遗憾的是,这种战术思想未能在朝廷大臣中取得共识,所以也没有成为现实。俞大猷在御倭战争中经常将已经登陆的敌人赶下海,然后再在海上歼灭之。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倭寇

那时,倭寇在浙江与福建作战不利,便陆续侵入广东,数量有一两万人。这些人与当地的海盗头子吴平等人狼狈为奸,成为潮州、揭阳等地的祸患。主持广东军务的俞大猷从福建调来旧部属一万多人,会同当地的抗倭力量,逐一清除流窜到各地的倭寇。1564年3月,明军包围揭阳邹堂地区,在一日一夜之内连克三个敌巢,焚烧及斩死400多人。接着,俞大猷与副总兵汤克宽指挥部属又在海丰大破倭寇。寇屡战屡败,垂头丧气,他们企图逃往崎沙、甲子诸澳,以便夺取老百姓的渔舟出海。不料,很多船只被飓风刮沉,尸体在海面上飘浮。拼死从海中游回的生还者有200余人,这些人走投无路,只好退回海丰、金锡等地区,在那里又被以逸待劳的俞大猷围困了两个月。

倭寇弹尽粮绝,不得不冒险突围,却闯进了明军早已准备好的埋伏圈中,真是自寻死路。战斗中,副将汤克宽亲手斩死3个敌酋。参将王诏等随后赶到,各路明军互相配合将敌人杀伤殆尽。部分漏网的残倭从此无力单独抢掠,只能做海盗的附庸。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倭寇

明朝历来对海盗与山贼采用剿抚结合的策略,俞大猷胆大心细,有一次竟敢凭着在战争造就的显赫威名,单骑闯入敌巢,以招安盗贼。总而言之,明军能够顺利清除潮州、揭阳地区的倭患,很大程度要归功于俞大猷大力招降群盗,致使倭寇丧失内应。

海盗吴平不久也被朝廷招安。但吴平野性未驯,降而复叛,他制造数百艘战舰,聚众万余人,行劫滨海郡县。为了平定海疆,俞大猷与戚继光再次合作,于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打响了歼灭吴平的精彩一战。早在这一年3月,各路明军就已多次与吴平交手,先后击沉敌舟20余艘,不久,戚继光又率一部分兵力围剿骚扰后方的龙头寨山贼,意图除掉牵制自己捕杀吴平的障碍。那一仗,剿匪军队动用了木熕战斗在9月22日开始了,首先出发的是戚家军,将士们纷纷将粉墨涂在面上,看起来有如厉鬼,目的是为了吓唬敌人。就这样,数以万计的军队乘坐了800艘各类船只,先行成功登上南澳岛,然后,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修建了大型木城,作为一个临时的营垒。木城,这种古代常见的兵垒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到过了,其制法比较简易,通常在两根高5尺、阔5尺的木材中间钉上几条竹子,由一些士兵背负着行军。宿营时将这些东西树立于地面上,它们之间横竖相连,互相用绳子固定,形成一排排围在一起的木栅,用来遮蔽自己,打击敌人。军队进退之际,可以将木城拆开或组装,非常方便。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戚继光雕塑

吴平不甘心束手待毙,分别于22日与25日出动二三千人,进行两次反扑,企图乘已经登陆的戚家军立足未稳,将他们逆推回大海,但是均告失败。戚继光巩固了登陆点后,按步就班地向纵深挺进。俞大猷与汤克宽等人出动300余艘舰船,也陆续到达了南澳。闽粤两省军队会师在一起,于十月初五日发动总攻,目标对准吴平的本寨、后寨以及土围,海盗们抵抗不住明军的凌厉攻势,退守木城之内。戚家军斩栅而入,将敌人的巢穴付之一炬。一些海盗乘船逃亡,他们手持火器、竭力抵抗。明军水师抛掷火球,痛击敌船,致使很多敌人掉落海中淹死。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海盗船

南澳之战,一共有1500多名海盗战死,另外还烧死与淹死5000多人。明军俘虏及收降了一些海盗,解救出被俘军民1800余人。不过,吴平这只狡猾的老狐狸却杀了条血路,逃出重围。戚继光留在南澳打扫战场,俞大猷则指挥李超以及汤克宽等将领继续对沿着海岸线南逃的吴平穷追猛打,一路紧跟不放。追击的过程是一波三折,在饶平的凤凰山,明军眼看就要全歼这伙残余海盗时,没料到竟让吴平掠夺老百姓的渔船从眼底下溜走了。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战船

慌不择路的吴平,跑向潮州,经雷州、廉州等海域逃往安南(今越南)。但是,就算海盗们跑到天涯海角,也是枉然,这些人的结局是在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4月于安南万山桥那一带的海面上被汤克宽率领的追兵在战舰上用各种火器饱和射击,无一人生还。走投无路的吴平在最后一刻跄跄踉踉,他将一门大铳绑在脚上,投海自尽。吴平的覆灭,标志着广东倭患基本已经得到抑制。不过尚有一些余波未平,例如吴平的余党曾一本,就先降后叛。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火器

曾一本在吴平溃败时,流窜到广东海丰、惠州地区,并在那里投降了汤克宽。做惯了海盗的曾一本,虽然因环境所迫一度被招安,但死性不改,不受朝廷管束。他终于耐不住寂寞,又再叛变,重新回到海上,干起了烧杀抢掠、痛快淋漓的无本生意,直至多次击败官军,活捉澄海知县,又用大炮打死守备李茂才,并引来新的倭寇进犯广东、侵扰福建。这使宦海沉浮的俞大猷又一次有机会受到朝廷的重用,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发挥余热。本来,俞大猷因早前参与平定河源、翁源等地的盗贼已经复职,并任广西总兵官,现在为了扫荡海盗,他联合李锡等军在1568年(隆庆二年)出海,在柘林澳、马耳澳等地连战皆捷,其后,会合郭成率领的广东军队在莱芜澳分三哨进攻,歼敌上万,灭掉了垂死挣扎的曾一本,又进一步高升为右都督,为自己的御倭生涯增添了新的光彩。

金戈铁马,杀敌报国,看俞大猷抗倭的戎马生涯

战船

至此,嘉靖年间极度猖獗的倭寇,随着吴平、曾一本等海盗的覆灭而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留在中国的被一一歼灭,少数人逃到东南亚,还有的返回了日本。此后的隆庆以及万历时期,中国沿海的倭患已经很大程度减轻了。

总结

倭寇的销声匿迹,虽然与日本国内形势的改变以及明朝放松海禁政策有关,但也离不开胡宗宪、戚继光、谭纶、俞大猷、汤克宽等人的不懈努力,其中战绩最引人注目的是戚继光,根据《戚少保年谱耆编》的记载,这位名将在与倭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总共斩获了数以万计的首级,另外还通过火攻与海战,烧死及淹死了数万敌人。正是文武大臣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在广大老百姓的支持下浴血奋战,才促使这场斗争以胜利而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