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雌鹿",拥有强大对地火力

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无疑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武装武装直升机之一,自苏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以来,至今世界上已经有数十个国家拥有并且使用米-24武装直升机。目前这种武装直升机的升级版,也仍在被现在的俄罗斯军队所使用。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的成名之战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场上,在当时俄罗斯采用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编队的方法进行反游击作战,令当时的武装组织闻风丧胆。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米-24的生产厂家是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而米-24的研发工作从上个世纪60年代便已经开展,而首次飞行则是在1969年9月19日。在上个世纪5、60年代,直升机作为一种新的空中载具出现在战场上,包括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大量使用UH-1"休伊"直升机和其改型运输空中游骑兵进行作战。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其创新的作战方式,使得各国纷纷效仿。苏联的设计师米哈伊尔 米尔同样认识到了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直升机将会作为未来战场上的火力支援主力,亦或者是步兵的另外一种高机动运输工具存在。就此开展了关于新一代直升机的研发工作,这便催生了米-24武装直升机。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在项目早期,关于新一代直升机的引擎设计有着两种方案,第一种是7吨的单引擎设计,另外一个则是10.5吨的双引擎设计。为了搭载部分士兵进行地面作战,以及追求更强大的武器搭载和配备,设计师最终选择了双引擎的设计。而一些军方当初的需求也被纳入其中,包括正在开发的反坦克导弹、炸弹以及各型武器。在原型机试飞结束后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而修改后最终定型的量产版本则是最早一代的米24A型。最早一代的米24A型还不具备现在俄罗斯军队所使用的雌鹿的那些特征,例如旋转的机炮炮塔、阶梯式的机组成员位置等特点。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最早版本的米-24A型长的就像一个拥有大量武器挂载的中型运输机而已。武器配备方面,苏联极具特色的57mm火箭巢位于两侧翼下挂架,两侧各挂在两具一共四具发射器。米-24A型具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在最外端则有四枚9M17反坦克导弹供机组乘员操控。最初的米-24A还没有传统的23毫米机炮,取而代之的是一具12.7毫米重机枪。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此时的米-24A不仅在武器配备上都没有后来最为经典的米-24V("雌鹿"E)强,在其稳定性上也有着一定的问题,在做机动时有时会出现无法控制的横向翻滚,武器瞄准系统也有问题。上面曾经提到过,后来最经典的米-24V是类似于"阶梯式"的机组成员位置。而最初的米-24A则是两名机组成员,并排双座来操纵飞机。在实战中,驾驶员和武器操控员会互相阻挡对方的视线,从而造成效率低下。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因此在后来机身前端设计的大幅度修改也是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米-24武装直升机的造型就是修改后得来的。而米-24A型因为种种问题,产量也较少。但总的来说,苏联在当时还算是给后来的米-24V、米-24P等改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米-24A型仍旧量产出来了一部分,并且在1972年装备给了苏联空军。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由于米-24A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加之军队对这款机型也并不是十分的满意。因此对米-24A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升级,最终确认下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就是产量最大并且至今仍在使用的米-24V型。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其中最主要的变化,便是将机组成员座位进行了修改,将两个座位单排、高低安放,呈一个"阶梯式"的形态。使得飞行员拥有更好的视野去操纵直升机进行机动,而武器操控员也能够更专注的执行攻击任务。同时米-24V也在其他方面上有着改进。米-24V在机身防护上非常重视,有着较厚的装甲版防护机身,旋翼也是钛合金做的,因此无论是机身还是旋翼都可以直接抵挡12.7毫米口径武器的设计。防护最厚的位置是驾驶室和引擎部位,这两个部位据悉可以直接抵挡机炮的射击。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同时在一些方面上,米-24V也有着较大的提升。后来的米-24V则是换装了23毫米机炮,并非之前使用的重机枪。在对地火力上有着较大的提升,还可以打击部分碉堡、火力点、轻型装甲车辆。外挂架的设计基本延续了米-24A,与米-24A同样可以使用火箭巢、反坦克导弹甚至是空对空导弹。而米-24还可以携带传统的炸弹,可以携带约一吨的传统炸弹,10X100千克或者是4X250千克等。在携带较重的武器配备时,米-24得益于双引擎的设计,仍具有较为强劲的机动性。使得米-24可以较为灵活的避开各种地面防空武器的射击。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由于米-24系列的武器配备实在太过强大,以至于人们普遍忘记了米-24还可以携带步兵进行协同作战。米-24在机身后部设有一个运兵舱,在这个运兵舱内设有8个折叠座椅,如果理想情况下可以携带8名士兵,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除非这8名士兵不携带任何武器装备,不然米-24狭小的运兵舱是无法装下8名士兵的。不过运兵舱的存在,仍旧使得米-24具有更高的作战灵活性。在阿富汗战场上,一部分携带着精锐部队的米-24,就时常在战斗中放下士兵,与自己协同作战。而西方国家同类型的武装直升机,均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在动力系统上,传统的米-24系列武装直升机,一直使用的是两台最大功率为1640千瓦的TV3117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可以使米-24的最高飞行速度超过300千米每小时,但是由于武器挂载的情况,现实作战状态下基本不会有这么高的速度。最高升限则是高达4500米,如果携带了副油箱的话,米-24V型的作战半径会在270公里左右,滞空时间在4小时上下。由于米-24V型的升级较为成功,且诞生时,苏联军队对于这种新型武装直升机的需求较大,因此米-24V型武装直升机是米-24系列中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生产数量超过了1500架。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而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各种改型的系列。在米-24V后还有着如下改型,如米-24P型,主要将23毫米炮更换为30毫米炮,用来在实战中测试性能。米-24RKR,用于扔完核弹后的极端辐射环境,在防化方面着重加强并配有相关设备,这款机型也参加了当时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和阿帕奇齐名的武装直升机,苏联的米24

剩下的几款,都是应对各个部门需求而改装的,例如炮兵观测使用的米-24K,警察使用的米-24PS等等。而直至今日,米-24仍具有一定活力。南非一家公司就曾经将米-24进行过大幅度的现代化升级,这款机型被称为"超级雌鹿"。时至今日,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仍被许多国家所使用,足以见证它的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