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來可以投資控股聯發科嗎?這樣可以補齊芯片短板嗎?

來魚


首先樓主應該先明白聯發科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小米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

聯發科



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Inc)是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專注於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其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包含無線通訊、高清數字電視、光儲存、DVD及藍光等相關產品。聯發科技成立於1997年,已在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總部設於中國臺灣地區,並設有銷售或研發團隊於中國大陸、印度、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丹麥、英國、瑞典及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2015年9月7日,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溢價收購立錡科技全部股權。2015年12月,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15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公司排行榜。2015年,聯發科發佈芯片系列Helio,同時推出兩款旗艦芯片,分別是X10和X20。

小米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0年3月3日,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也是一家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小米公司創造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小米還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概念。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是小米公司的願景。小米公司應用了互聯網開發模式開發產品的模式,用極客精神做產品,用互聯網模式幹掉中間環節,致力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用來自中國的優質科技產品。小米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費類IoT物聯網平臺,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MIUI月活躍用戶達到2.42億。小米系投資的公司接近400家,覆蓋智能硬件、生活消費用品、教育、遊戲、社交網絡、文化娛樂、醫療健康、汽車交通、金融等領域。2018年2月,Google聯合WPP和凱度華通明略發佈的《2018年中國出海品牌50強報告》顯示,小米在中國出海品牌中排名第四。2018年7月9日,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主板。2019年7月,《財富》雜誌發佈2019世界500強排行榜。小米首次登榜,排名468位。


這兩個企業能否合二為一呢?

之前也有類似的企業想要收購聯發科。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積極回應,並表示聯發科不止一次向政府建言,期望在IC製造業陸資投資管理辦法類似的規範下,有條件開放陸資投資臺灣IC設計業,為臺灣IC設計業提供更多增長機會和彈性。其中設及諸多兩岸關係,很難進行協調,況且現在小米明明可以買現成的芯片,沒有必要嘗試,嘗試成功皆大歡喜,嘗試有絲毫問題,用戶這一關就很難辦,畢竟三星的電池就是個個例,之後三星名氣大減,大不如從前,當然小米也嘗試去咬芯片這塊肉,但是肥肉多瘦肉少,難以下嚥,讓小米嘗試種種手段,從澎湃S1出世到現在已經數年,芯片研發進度上也被種種原因擱置,芯片這一塊肉小米勢必會咬,因為小米生態需要依靠芯片,所以不勞煩樓主多心,5G時代到來,萬物共聯。



  • 這樣可以補齊芯片的短板嗎?

目前可以補齊短板的辦法有兩條,1.自己造 2.買別人的

自己造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有可能費力不討好,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股研發公司,讓研發公司研發,成果可以互分,而且有利可圖的話還能擴大一波市場,撈到更多利益。

買別人的,無非就是蔬菜可以隨便買,做出來的菜就是貴,你可以不吃但是沒有食物你就會餓死一個道理,批量購買可以省來一大部分費用,所以大公司都在飢餓營銷,為了避免砸到自己手裡。

  • 總結

芯片這個路很坎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任何造芯片的都需要找ARM要構架圖,要不不敢造,給你圖紙的途徑就這一個是最好的,其他的都不專業,你會買誰的?肯定是老大哥的,老大哥給你要錢你不得不給啊,大不了就不給你圖閉門造車,不安全,性能不好罷了,值得一提的是華為買斷了ARM的一個公版構架圖可以進行模仿研發,自己改進。雖然給的圖不好,總比沒有要強很多,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華為芯片不如高通的原因。高通可以依靠老大哥強化自己的芯片構架,而華為只能片面通過自己能力進行研發進步。


天才小明同學



嗯,好想法,入股聯發科,小米可以為自己旗下的手機和智能硬件定製專屬的處理器。


實際上從資金方面來看,收購肯定不可能,但是小米入股聯發科沒有太大的問題。聯發科市值在120億美元左右,2019年第二季度淨利潤大約14億元人民幣左右;小米目前市值大約300億美元左右,2019年第二季度淨利潤大約36億元人民幣。小米無論從資金流還是資金儲備上都要高於聯發科,單從資金角度來說並沒有太大壓力。

自己做芯片沒那麼重要

那麼小米會做這樣的投資嗎?那得看小米到底對做處理器這件事情有沒有興趣。都知道小米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投入做處理器這件事情了,2017年發佈了自家的第一款處理器“松果”S1,並且用在了當時的小米5C這款手機上。但是懂行的人當然知道,這枚處理器直接購買了ARM整套的CPU和GPU解決方案,套了個殼子就發佈了,比起華為麒麟芯片自己在架構上做的設計修改,小米的水平基本上就是小學對比大學。

做芯片當然沒那麼容易,隨便拉一些移動芯片產商的數據就能夠明白有多困難:華為做海思半導體,砸了1800億人民幣,光是研發一枚芯片的成本就在3億美元左右。臺灣的臺積電,目前7nm製程工藝最好的芯片廠商,市值1900億美元,佔據臺灣上市企業市值的1/4。三星半導體,做處理芯片和存儲芯片,排進了世界500強,營收市值比高通還多。其實就是說,作為廠商,想要掌握芯片設計能力很困難,想要掌握芯片製造技術更困難。

芯片設計能力,不僅僅需要花重金購買已有的世界標準,而且還要建立自己的研發團隊,積累多多代的設計經驗最終做出在行業有一定影響力的芯片。比如說華為的麒麟系列,從2013年海思K3V2四核處理器,到現在即將在Mate 30上使用的麒麟990處理器,華為用6年的時間,6代芯片才做到了現在與高通競爭的水平。才做到了麒麟7、8、9三個系列的梯隊。但是華為很多智能硬件的芯片仍需要向高通購買,每年向高通採購5000W枚。

小米投資還是繼續購買使用更好的高通芯片,我覺得現在很難看到答案,至少目前我個人認為小米會選擇後者。

可能提高小米智能硬件產業

投資聯發科,小米能不能獲得期待的利益呢?也有多方面因素來決定。

首先聯發科的芯片到底怎麼樣。瞭解聯發科的人應該是比較清楚的,聯發科雖然起家於臺灣,但實際上真正讓它做起來的是深圳的華強北,10年前山寨手機盛行的時候,基本上你能叫出來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手機,使用的處理器全是聯發科的。山寨機每年上億臺的銷量,使得聯發科成為了僅次於高通的第二大移動芯片廠商。後來千元機誕生,山寨機被消滅,聯發科轉而主打性價比芯片,贏得了OV這些廠商的青睞。但畢竟不是正規軍出身,與高通相比聯發科處理器性能和功耗都不行,漸漸就被幾大廠商拋棄,或者成為了千元機專用。

後面隨著高通出現了主打中低端產品的7系列和6系列處理器,聯發科在主流手機市場逐漸就消失了那麼一陣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是這樣,聯發科作為為數不多掌握移動芯片設計和製造的企業,雖然手機市場不理想,但是在智能硬件市場表現還是非常優秀的。這一次紅米 Note 8 Pro選擇首發聯發科G90T芯片,主要是因為目前只有這枚芯片支持6400W這麼高像素的手機,後面小米還會有1億像素的傳感器,就看誰的處理器支持了,如果聯發科支持小米還是會首發聯發科的......


小米投聯發科可能會增加自己智能硬件的競爭力,但是很難提高手機的競爭力。

況且......臺灣會允許小米的投資麼???


宋東珂


個人覺得,如果利益分配適當,又可以樹立自己的品牌是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