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在外界看來,相較於對混動技術的重視,雷克薩斯此前對於純電動技術似乎並不感冒,以至於在諸多競爭對手紛紛投向“全面電動化”之時,雷克薩斯仍然保持著對混動技術的執著。但在不久前的東京車展,雷克薩斯卻“突然”發佈了其首款純電動概念車——LF-30及其電氣化願景“Lexus Electrified”。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這一微妙的變化,讓外界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雷克薩斯為何突然對純電動車型如此上心?雷克薩斯的電氣化進程是否來的晚了一些?其電氣化策略的差異化表現哪裡,未來又將靠什麼來趕超對手?


1.雷克薩斯此前對純電動技術並不十分感冒,但在東京車展上,雷克薩斯卻發佈了其首款純電動概念車LF-30及其“Lexus Electrified”電氣化願景。按照雷克薩斯制定的推進時間表,其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將於11月份亮相;

2.雷克薩斯的“突然”轉向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全球汽車市場向純電動方向發展的趨勢越發明顯,加之全球排放標準的縮緊導致大多數主流汽車品牌投向“全面電動化”,這些因素都對雷克薩斯的未來決策產生影響;

3.在雷克薩斯看來,源於在混動技術上的多年研發,未來推進其電氣化進程的“技術壁壘”並不高。在與純電動技術息息相關的智能網聯技術領域,雷克薩斯也有非常多的儲備。再加上雷克薩斯在品牌口碑上的優勢,未來的電氣化競爭當中,雷克薩斯也能保持一定的優勢。


LF-30及“Lexus Electrified”意味著什麼?

10月23日,雷克薩斯在東京車展上發佈了其首款純電動概念車型——LF-30。與此同時,其電氣化願景“Lexus Electrified”也首次對外公佈。對於一直專注於混動技術的雷克薩斯來說,對於“純電動”的突然關注讓外界頗感意外。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熟悉雷克薩斯的人都知道,其大多數即將量產的概念車皆以LF(即:LEXUS FUTURE)命名,而在所有的概念車序列當中,即便把LF-1 Limitless包含在內,LF-30也是唯一一款僅有數字後綴命名的概念車型,可見其對雷克薩斯意義之重大。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首先是在造型上,LF-30代表的是雷克薩斯基於當前純電動汽車特性而做的設計重構。與雷克薩斯此前推出的概念車相比,LF-30的造型設計更加大膽而前衛,進一步擴展至整車架構上的紡錘形格柵、貫穿前後的透明車頂及車窗、超大容積的座艙、簡潔而犀利的尾部造型等等,完全突破了SUV、轎車或是MPV等現有的類型,打破了傳統燃油汽車的設計束縛。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純電動概念車LF-30外觀及內飾』

其次是在技術搭載上,LF-30搭載了輪轂電機(In-wheel motor)技術、線控轉向技術(Steer-by-wire)、車身姿態控制技術、無線充電技術等等多項“黑科技”。這些技術並非是對當前“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的集成,而是有所突破,比如通過搭載在四個車輪上的輪轂電機,LF-30能夠實現前輪驅動、後輪驅動和全輪驅動模式的自動切換。可以說,不論是造型設計還是技術搭載,LF-30所展現的都是雷克薩斯對“純電動汽車到底是什麼”、“純電動汽車能為消費者帶來什麼”的思考。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再來看與LF-30同時發佈的“Lexus Electrified”電氣化願景。按照這一願景,雷克薩斯將在2019年11月份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未來五年內將打造純電動專屬平臺;到2025年,雷克薩斯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擁有純電動版本,純電動車型的銷量也將超越傳統車型等。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不論是純電動概念車LF-30,還是其電氣化願景,亦或是即將在11月份量產的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都給外界一個明顯的感覺,那就是雷克薩斯似乎開始大張旗鼓的轉向純電動了。面對這一問題,雷克薩斯國際總裁澤良宏、雷克薩斯國際執行副總裁佐藤恆治進一步解釋稱,雷克薩斯所理解的電氣化包括兩大類,一個是大家經常說的純電動,另一個則包括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在內的廣義電動汽車。

但不管怎麼說,雷克薩斯已然在純電動這條路線上展示了其未來十年的規劃以及願景,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轉向”背後:全球競爭環境與排放標準趨緊

按照豐田發佈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在報告期內,豐田全球銷量約為271萬輛,除北美市場微降之外,其他核心區域市場都有不錯的增長。而其營收則達到7.6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了3.8%;而營業利潤則約為7419億日元,同比增長了8.7%。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再來看雷克薩斯,據其公佈的信息顯示,今年1-6月份銷量達到36萬輛,同比增長了10%,儘管雷克薩斯沒有公佈具體的營收數據,但從其銷量上也能夠大概看出來,營收數據肯定不錯。也就是說,截至目前為止,雷克薩斯的銷量及營收水平依舊保持著非常良好的狀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銷量及營收並未遇到增長瓶頸,雷克薩斯似乎沒有迫切推出純電動產品的需要,只需要像以往一樣做技術上的儲備就可以了。但事實卻是,雷克薩斯旗下首款純電動產品即將於11月份推出市場,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據日本諮詢機構富士經濟最近公佈的一組預測數據顯示,2035年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2202萬輛,屆時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056萬輛,佔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48%。也就是說,全球汽車市場向“純電動”發展的趨勢已然不可逆,而包括大眾、奧迪、寶馬、沃爾沃等主流或豪華品牌紛紛推進其“全面電動化”戰略,則讓“未來競爭”顯得更加迫切。

正如雷克薩斯純電動概念車LF-30總工程師渡邊剛所說,純電動技術可以使全球汽車產業產生新的競爭格局,想要在全球競爭當中立於不敗之地,雷克薩斯需要儘快推進其純電動產品。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另外一個原因或許是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對於車企平均燃效標準的趨緊。以歐洲為例,截至2020年,95%面向歐盟市場銷售的新車需要滿足“平均每公里排放二氧化碳不得超過95克”(相當於4L/百公里)的標準。如未能達標,罰款金額為每克二氧化碳排放95歐元乘以當年售出的汽車數量,此前有外媒曾分析稱,眾多車企或將面臨340億歐元的罰款。

從上表能夠看出,不管是日本市場,還是美國、歐洲、中國等核心區域市場,排放法規的縮緊正在影響著各大汽車品牌的相關決策,回過頭來再看諸多車企的“全面電動化”戰略,或者雷克薩斯的突然轉向,也就不難理解了。

未來並非只是“純電動”

就如同上文所說,不管是市場競爭也好,全球排放標準趨緊也罷,雷克薩斯已然開始為未來的“電氣化競賽”做了相當積極的儲備,但“來晚了”的雷克薩斯憑什麼進行追趕並實現超越?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按照幾位高管在東京車展上的表述來看,他們並不認同雷克薩斯“來晚了”的論斷。澤良宏就表示,雷克薩斯在混動技術的研發能夠追溯到2005年,而混動技術與純電動技術又有很多核心技術是相通的,例如在電池管理系統、能量控制單元以及電動機等技術上,雷克薩斯已經有了非常深厚的積累。言外之意非常明顯,那就是在“拼技術”層面,雷克薩斯並不怯場。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此外,雷克薩斯所做的不僅僅在於純電動技術層面,而是基於針對未來的技術儲備,以純電驅動為核心一直延伸至智能網聯及未來交互場景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東京車展期間,雷克薩斯在位於日本橋的豐田研究院高級開發所向媒體詳細講解了搭載於LF-30之上的兩套交互系統等智能網聯技術上的儲備,這是雷克薩斯此前很少對外公佈的信息。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而藉助豐田整體的研發架構,雷克薩斯實現了從軟件到開發平臺,再到仿真試驗分析能力的全面覆蓋,在人機交互和用戶體驗方面的實力大大加強。另外,通過上述提及的arene在線平臺和私有云平臺,雷克薩斯也實現了全球多地開發團隊的遠程協作和數據共享,開發效率也得到了質的提升。按照雷克薩斯的規劃,搭載Automated Highway Teammate車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將在2020年推出市場。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除了“硬性實力”之外,長期積累的“軟性實力”也是雷克薩斯能夠在未來競爭當中贏得主動的重要條件。佐藤恆治就表示,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並非只為了節省燃油成本,也需要通過純電動汽車享受到獨樹一幟的駕乘體驗,而這一點是雷克薩斯長久以來的優勢所在。


首觸“純電動”雷克薩斯來晚了嗎?


渡邊剛就表示,雷克薩斯一貫追求的東西是不變的,首先是卓越的品質,另外是雷克薩斯獨特的設計,最後是雷克薩斯產品一貫的靜謐性、舒適性及駕駛性能,這些都將在今後的純電動車型上予以體現。

從東京車展發佈首款純電動概念車LF-30,到11月份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亮相,雷克薩斯在純電動領域的推進速度可以用“飛速”來形容。在LF-30身上,我們看到了雷克薩斯對於傳統燃油車型設計束縛的突破,而從其搭載的核心純電動技術及智能交互技術上,我們則看到了雷克薩斯對未來十年的思考和預演,從整體上說,在未來十年的市場競爭當中,雷克薩斯並沒有太多的“壁壘”需要突破。除此之外,拋開雷克薩斯自身的技術研發儲備之外,其母公司豐田在純電動及智能網聯領域也已經做了相當長時間的佈局與準備,在核心技術的研發、電池的生產製造等等各個方面,也能夠為雷克薩斯提供助力。回過頭來再看雷克薩斯電氣化進程的推進,其實並沒有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