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或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說出幾句你所知道的名言?

高梁美酒


儒家學說思想的核心,可以用八個字來表達,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用人類最原始的血緣社會紐帶來整頓超血緣失穩定社會的社會結構。這就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什麼意思呢?

他是把人類最原始的跟動物社會結構相似的血緣紐帶,用來整頓超血緣社會的紊亂社會體系和結構。由於,他用了一個最底層的最穩定的系統來整頓一個失穩,從而構成中國社會兩千年的穩定基石,至今仍然發揮著影響。


因為,人類早年都生活在血緣社會中,因此他們要尋找自己血緣的根脈。所以,中國人都認為是黃帝炎帝的後裔,把所有的中國人,都編排成一個血緣,共存於同一系統中。

圖騰時代,尋找血緣祖先是人類上古文化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中國的這個文化——血緣世襲,禮制文化一直保留著。而孔子只是把遠古時代的血緣文化條理化。

人類從氏族聯盟部落,部落再聯盟,這叫部落聯盟。然後部落聯盟再往上聯合,這就是國家雛形。這個不斷的聯盟過程是個什麼過程,就是一個血緣逐步被稀釋被沖淡的過程。因為,只要部落聯盟再往上一層一層聯盟,血緣關係必然會越來越淡。而隨著血緣關係越來越淡化,文明社會越來越族群化疊加化,社會就會越來越紊亂,原來的血緣族群穩定社會結構就會消失。

這個時候,孔子恰如氣氛地用最原始的血緣紐帶,重新解釋和編排超血緣社會結構,從而造成超血緣社會結構的極度血緣化穩定

中國儒家文化是以血緣居先,然後建立血緣關係叫宗法。然後才是神祇。所以中國的神都是祖先神靈,可見中國文化的血緣系統何其深厚。

血緣社會是什麼?就是“愛有差等”。什麼意思?

因為,任何一個系統愛,都是有差別的。比如,父母和子女之間,親兄弟和堂兄弟之間,他們在血緣結構中的愛絕不是均等的,這叫愛有差等。然後,孔子把愛有差等進一步分,這就叫叫“禮有尊卑”。

中國古代文獻上形容“禮”只用五個字,叫“尊尊而親親”。注意第一個字是動詞,第二個字是名詞。所謂“尊尊”,就是尊重有尊位者。所謂“親親”,就是親愛有親緣關係者,這叫禮制,也就是尊卑有序。

所以,儒家思想按照血緣結構,建立了符合人倫,符合人性,符合生物性本質的“愛有差等,即禮有尊卑。我們就把這種“尊尊而親親”或“親親而尊尊”的血緣有序結構叫禮制。孔子把這個政治禮制又操作變成一個理論體系,這叫儒學,這就是儒學的核心。


所以,中國的文化特別講究宗法關係。大家注意有一個詞叫宗法。

所謂,宗法就是在血緣結構中建立的尊卑有序關係叫宗法。我們把這種血緣結構內部的有序層級關係,叫宗法結構和宗法關係。

孔子再進一步把周公旦的禮制理論化、倫理化、系統化,比如“三綱、五常、五倫”,所謂“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叫三綱。注意,它們全都是血緣關係。所謂“五常”:“仁、義、禮、智、信”,大家注意它的“仁、義、禮、智、信”都是在宗法關係中、在血緣關係中講述的。所謂“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前四者都是血緣,後者最終也是泛血緣。


因此,它講究的全是血緣結構,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婦唱夫隨,君恩臣忠。

如果,想理解孔子的儒家學說,“禮”、“仁”、“恕”、“知”、“孝”、“忠”,就是這六個字。

為什麼孔子的學說以“孝”治天下,是因為“孝”表達的是血緣結構。由於孔子最終要把整個社會編排成一個血緣大家庭。因此,忠君就相當於孝父。所以“忠”和“孝”是以血緣結構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忠孝文化的來源。


超凡博弈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禮。

禮的實質就是等級。等級無所不在,君臣、父子、夫妻、主僕、上下、尊卑,包涵從吃飯到穿衣行動居住語言等各方面。

禮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禮法,禮法甚至高於道德,幾乎可與法律相提並論,作用就是維護等級,穩固禮的存在,乃至延續發展。

儒家思想第二就是忠恕。

忠,廣義是忠人之事,延伸到忠君。

此外,連帶出孝悌。

孝不僅是傳統要求,更被統治者肆意強化,成為儒家維護禮法尊卑,皇權控制國民思想的利器,鼓吹忠臣孝子,殘害國民思想。

恕,其實是儒家思想體系中少有的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四川達州


儒家核心思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薄者厚,而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大學》

儒家名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國學歸元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

新農村小華


懵圈,我們找不到北了。這波討論,不是我們在評論法家,道家,儒家,應該看到有一股思潮,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好的,就是正確的,重拾過去,以代今天。向後轉向後看找回歷史認祖歸宗。

應該喊一聲口令,向前看!大步走!跑步走!快跟上,別拉下,!

在當今世界一日千里的今天,走回頭路,踏步走,我們只能越拉越遠,越來越落後。

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向前衝,只有向前跑,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用最先進的社會制度引領國家向前走,大步快步向前跑,國家才有希望。

復古倒退是沒出路的,只有改革開放只有創新發展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用戶1443742464612


在儒家思想中,一個理想人格的核心就是“仁”。

何謂“仁”?仁,指好的道德品質。

仁是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具體體現為:仁者愛人,仁慈待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人生在世,不論是為人還是處事,先要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後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保證自己絕不超越道德的底線,守得住自己一份良心的安寧。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就是,自己都不願意接受、更不願意承受的事情,就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從不顧及他人感受,特別喜歡錶現自己。這種人稍微有點優點或是成就,就唯恐天下人不知,不是四處顯擺,就是到處賣弄。殊不知,這樣也會於無形之中傷害到了他人。

還有一種人更為奇葩,這種人講起大道理來總是頭頭是道,可做起人來可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這種人平時道貌岸然、以“衛道夫”自居,常要求別人這樣那樣,可他自己卻做不到。久而久之就被人看穿了,這種人在他人眼裡自然也就不值錢了。

人若是能有一顆仁慈的愛他人之心,就不會無故傷及到他人。因為仁者愛人,當仁者一換位,站在了他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就不會把自己也不喜歡的言論或行為,都用在了別人的身上。

做人其實很簡單,只要信守一個“仁”字,別處處都以自我為中心,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自然就可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愛人也。愛人者,恆愛之。

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牛哥談人生


儒,人需,人的最高需要。

道家,從人的生理需要,崇尚自然隨意。

法家,從人的安全需要,構建規則社會。

墨家,從人的生存需要,嚮往和諧發展。

儒家,從人的精神需要,追求聖人境界。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

華夏的發展,經歷過道家,法家,到現在的墨家思想盛行。未來,一定可以達到人人都是聖人。

這和馬斯洛理論的人的需求分析相符。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三思不可行


百年前魯迅先生就總結過儒家學說:橫看是“仁義道德”,豎看全是“吃人”,一針見血把儒家學說的“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虛偽本質揭露的玲離盡致。


平常心想入非非


儒家思想主要來源於孔孟,孔子把自己的思想學說,用一個“仁”字來概括。仁有三個層次。

首先是人之性,由真誠而向善。

意思是我們要由真誠來引發內在的力量,讓自己主動去行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多數人的善意行為,是十分被動的。比如,在路上看到了乞丐,如果同行的人,從錢包裡拿出了一些零錢,那這個人很可能是因為壓力,才這樣做。

仁的第二個層次,是人之道,擇善固執。

即對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堅決去執行。這個前提,是要對善有一個瞭解。孔子給我們提供了一套參考標準。我們和別人來往是否真誠?我們在面對對方期許時,是不是做到了提前溝通?即對於那些做不到的事情,是不是禮貌拒絕?對於能做到的事情,是不是能盡力完成?

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社會規範。而無論面臨怎樣的衝突,我們都要以真誠為主。

仁的第三個層次,是人之成,止於至善。即最後努力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境界。

最終,孔子與他的弟子們,創立了偉大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不僅表現在關懷社會上,還表現在人文教育上。孔子的一生,引起了很多非議,承擔著誤解,更有數不盡的責任。可他面對這一切,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讓自己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輝。不管那些君主權利如何,他都敢於挑戰。他埋頭苦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黑暗和邪惡在他的精神力量面前,在他追求的正義和仁愛面前,也依舊可以讓我們捕捉到一點亮光。




我打江南走過


儒文化的核心有幾個特徵:

1,虛偽,不講信用無原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也。

2守舊,固執,繁文縟節一成不變,克己復禮為仁。

3依附權貴,拍馬屁,媚上欺下。製造三六九等,上尊下卑,上可仗勢欺人,下生自卑而跪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