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不學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如果朱棣學李世民,明朝歷史會怎樣發展?

史家風骨


我是清風醉史,我來回答此問題。



朱棣如果學習李世民兵變奪位,只有死路一條,絕不會成功的,所以明朝的歷史會改變走向,朱棣會被貶為庶人戓直接處死,皇孫朱允文會繼續在皇帝路上走很遠。

為什麼堅定的認為朱棣造反必敗呢?有以下這麼幾個原因:

1.失去了造反的藉口,名不正!

朱棣在造侄子的反時,喊出的口號是“清君側”,當時是朱允文削蕃太急,一眾蕃王對朱棣的起兵,還是抱有同情和支持的態度,所以他可以名正言順的造反。


朱元璋活著的時侯,他敢這麼幹,就是大逆不道!全國上下,包括他的其他兄弟們也不會支持他的,只會盼著他儘早失敗,失去一個爭奪皇位的勁敵。

2.朱元璋的能力和威望不是他能比的。

在後世評價朱元璋時,總是提到他當上皇帝后殺害功臣,但大家好好想想,朱元璋的手下能人輩出,有哪個敢真正謀反的?即使他殘暴異常,文臣武將們也得兢兢業業、唯命是從。這就是老皇帝的政治能力和威望所致。

後世談到明初的大將,都會想到徐達、常遇春、藍玉等,然而忽略了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軍事能力。


要知道朱元璋是乞丐起家,小兵做起,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要是沒點過硬的本事,紅巾軍主帥郭子興會把義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許配給他為妻嗎?

再後來朱元璋的隊伍規模越來越大,跟陳友諒、張士誠作戰時,都是親領大軍指揮的,並一舉殲滅這兩個最大的地方軍閥,穩定了中原戰局。只有在跟蒙古大軍作戰時,因年紀大了,再有就是徐達等名將都可獨當一面,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帶兵,才空閒下來與一幫文臣治理天下。

雖說朱棣是朱元璋兒子裡最能打仗的,但跟老爹的經驗和能力比起來差的還不是一星半點,他想造反何談勝績?


3.軍心不穩是兵家大忌。

朱元璋要是活著,敢於跟隨他造反的除了他的親信等少數人外,不會有太多人參與。即使他掌控的燕京邊軍也不會聽其號令。

沒兵怎麼打仗?怎麼去造反逼宮呢?換而言之,在南京他學習李世民帶少數親兵逼宮造反,也沒有絲毫的機會。一是當時守衛京都之將心裡只忠於老皇帝朱元璋,不會聽他一個藩王擺佈;二是,能跟隨他進城的親兵最多幾十人,就憑這點人手不要說攻打皇宮,就是去打太子府也不夠啊,太子戍衛親軍千人而且都是精挑細選的功臣子弟,這怎麼打?還沒等打太子、皇孫,武將功臣們帶領家將就把他收拾了。


朱棣不像李世民在軍中擁有崇高的威望,剩下最後一招,策反守宮的禁軍將軍,他威望不足,再說成功機會渺茫,沒人會跟隨他拼命的。

結語

綜上所述,朱棣如果在朱元璋活著時兵變,結局只有一個,失敗後被拘禁至死或是判罪誅殺。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看好了皇孫朱允文承接大統,是不會給他留下朱棣這個造過反的叔叔隱患的,很有可能在他駕崩前會帶著朱棣一起走的。


清風醉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說,朱棣想學李世民在他老爹健在時候就逼其禪位,可以說是絕無可能性的。不知道他當時想沒想過,即使想了,我套用當下一句流行語,想也白想,因為“實力不允許啊!”

我們可以試對比一下,從這兩個爹和這兩個兒子之間的差異性來找出“實力不允許”的原因。

先說李淵父子。

李淵起兵反隋,是父子興兵起事,甚至有史料說是兒子李世民的主意。父子齊心,同仇敵愾。兒子李世民南征北戰,協助父親打下了大唐的江山,開創了唐朝的基業,功勞卓著。

在老爹李淵稱帝后,兒子李世民仍親帥大軍參與了四場大戰。四場大戰之後李世民的戰力和威望爆棚。集“秦王”的名銜與太尉、司徒、中書令、尚書令、天策上將、十二衛大將軍等軍政大權於一身。把這些官銜解釋一下你就會明白:秦王屬親王,太尉是軍事上的最高長官,司徒是掌民事,中書令為首席宰相,天策上將那是李淵單獨賜給李世民的頭銜,地位無人能比。由此看來,唐朝朝野內外除了皇帝李淵外,基本上都是李世民說了算。所以“玄武門之變”廢除太子然後逼父禪位,這事除了事成之後自己洗洗白,剩下的都是十拿九穩的事兒了。

朱元璋父子則不一樣。

別看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但人家可是一路殺到皇帝寶座上的。1368年,在朱元璋南京稱帝時,朱棣只是一個剛剛被老爹起了名字的十歲小屁孩兒。老爹光顧打仗了,7個兒子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現在自己當皇帝了開始分封,總不能給他們叫大王二王三王四王五王六王七王吧!大家想,一個10歲時才獲得“棣”字之名的孩子,有什麼實力跟當年“秦王”李世民比啊?但是10歲獲封燕王的朱棣一路追趕下來,到他老爹朱元璋駕崩時(1398年)已經弄得不錯了。不過朱元璋臨死之前,只要還有口氣兒,恐怕朱棣的皇帝癮再大,也絕無逼父禪位的可能性。根本原因還是威望和實力不夠。別說作為皇子的朱棣,當初給朱元璋拼命打天下的諸位功臣,哪個不是一飛沖天的戰神?無論時機和實力,應該都不在“燕王”朱棣的整體水平之下吧?還不是被朱元璋一個個地給拿下了!

所以如果真有皇帝夢,可以肯定不是在他爹健在的時候。燕王朱棣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燕京北平,經過近20年的經營,加上朱元璋晚年,將功臣宿將斬殺殆盡,北方軍事只能依靠諸王。因此朱棣借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軍北征,才逐漸使他成為在北方軍隊中影響力最大的藩王。

朱元璋駕崩之後,隔代傳帝位給了朱允炆。朱允炆推新政削藩,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被削奪,但是新皇帝朱允炆削藩的終極目標是朱棣。此時的朱棣,三個哥哥已死,作為老四的他在家族尊序上成為諸王之首,外加擁兵自重,因此朱棣才有了爭奪侄子朱允炆皇位的威望和實力。

如果朱元璋在位時朱棣就動手,明朝歷史怎麼發展我不好說,但是朱棣的命運卻可以肯定:死路一條!


yaoyaobukeqi


首先第一個問題,明成祖朱棣沒有膽量去逼朱元璋退位。其次,我們假設朱棣學李世民去逼朱元璋退位了,那麼至少靖難之役的發動者不會是朱棣,為什麼呢?因為朱棣已經被老朱給砍了。甚至有可能的話靖難之役就不會發生了,因為老朱有可能會親自削番,不會把這個問題留給隔代皇帝朱允炆。明朝的皇帝世系會安安穩穩的在朱標一系傳承。為什麼呢?諸位看官接著往下看吧。

朱棣為什麼沒有膽量學習李世民去逼朱元璋退位?

我們先來看看李世民為什麼敢去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而且在三個月後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史書說的是,李淵下詔書內禪,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

李世民在李淵造反起兵時已經19歲了。在晉陽起兵之時,李淵以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李淵稱帝后,李世民拜尚書令、晉為秦王。但是唐朝建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因此,李世民經常出征,最終統一中國。自武德元年起,李世民親自參與四場大戰役。

  • 其一,破薛舉,淺水原平定隴西薛仁果(薛舉之子),平定祖宗之地。
  • 其二,敗宋金剛、劉武周,收復並、汾失地,消滅北方地方軍閥。
  • 其三,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中原兩大割據勢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集團,消除河北、河南的地方勢力。
  • 其四,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

自此李世民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班師返京時,受到長安軍民的隆重歡迎。武德四年十月,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李淵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李世民因此闢弘文館,收攬四方彥士入館備詢顧問,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一個小內閣。

這麼說吧,可能李世民不像史書中寫的那樣,李唐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但是至少有一半的江山是他打下來的。所以說李世民有實力、有魄力,也有勢力敢去逼迫李淵退位。

但是反觀朱棣呢?

朱棣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已經進行反元戰爭8年了,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朱棣也才8歲。第一次接觸軍事,也是在二十歲時就番北京之後,才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但這也僅僅加強的是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對於其他方面的軍隊,他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所以他是不敢去學習李世民去逼朱元璋退位的。

而且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的誅殺功臣的事例,也讓朱棣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半步。

那麼假設朱棣真的逼迫朱元璋退位,那又會怎麼樣呢?

既然問題這麼問了,我們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朱棣在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逼迫朱元璋退位,又會是什麼後果呢?

第一、朱棣會死,會死的很慘。

朱棣造反只能是在朱標死後,不然朱棣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這件事情,朱標死了,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可以用這個理由去逼迫父親退位(這個理由也站不住腳,看客們有什麼好的理由可以在評論區探討下)。但是朱元璋不是朱允炆,雖然開國的功臣大將基本已經死絕,可是,朱元璋的江山可不僅僅是靠這個這群功臣打下來的,他可是從一個小兵做起來的,所以說朱棣會死翹翹。

第二、根據朱元璋為了朱家之人(應該說是朱標一系)江山而做的事情,老朱會親自削番。其實按照慣例,朱標死後,再立太子應該是次子秦王朱樉,可以說歷史大部分皇帝都是這樣做的(少數除外,但是也僅僅是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但是老朱很執拗,一定要讓嫡長子繼位,嫡長子死了也要讓嫡長孫繼位(就算朱棣繼位以後,朱家的傳承也無不遵循這樣一個規則,就算是無子的明武宗死後,繼位的也是他爹最大的弟弟的最大的兒子)。所以在出了朱棣的情況之後,朱元璋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會第一時間去削番,為孫子的繼位掃平一切障礙。


結語

綜上所述,朱棣不敢去學習李世民,因為他沒有那個勢力、實力。其二,如果朱棣真的有膽去學了,那麼就不會有朱允炆削番被推翻,朱元璋會幫他進行削番,以確保自己的嫡長子一脈能順利的繼承自己的皇位、自己的大明江山。


本問題回答者是@俗人俗語俗評 ,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俗人俗語俗評


俗人俗語俗評


我覺得朱棣完全沒有那個膽量和魄力,結合當前的歷史情況來看,朱元璋深得民心,治國有方,已經坐穩皇上的寶座,如果朱棣造反逼宮死的可能會很慘,畢竟皇權是不允許被覬覦的,一旦他動了這個心思,我相信支持他的人可能連一個手都能數的過來,以朱元璋殘暴的手段,必定會處以極刑,以絕後患。但是我覺得如果朱棣篡位成功,明朝的歷史一定會被改寫。明朝建立初期,朱棣被封為燕王,多次受命參加北方戰事,兩次率軍北征,而且朱棣即位以後還收伏過安南,由此可見朱棣是一位很有野心很有戰略思想的皇帝,加入他在朱元璋在位時逼宮篡位成功,很有可能在一開始就會趁著收復臺灣之際順道滅掉日本等周邊的小國,平定國內外的一切叛亂,雖然朱棣是篡位得到的皇位,但是他的政績也是不能抹殺的,若果朱棣篡位成功明朝也許可以抵抗住清兵的進攻,從而使我們國家的統治權一直在漢人的手裡。


平凡的人Lbw


李世民能逼李淵退位,是因為唐朝建立,李世民出功出力最多,兵強馬壯,人才濟濟。

而明朝是1368年建立的,而朱棣是1360年出生的,可以說明朝的建立是沒朱棣什麼事的。

朱元璋從放牛娃到開創大明朝,戰鬥力和政治手腕可不是朱棣可以挑戰的。


向陽花開7290


沒有那個能力逼朱元璋退位,如果學了李世民註定會失敗,那建文帝朱允炆就會一直在皇帝位置上壽終正寢,就沒有“靖難之役”的發生。

朱棣為何不學李世民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在明朝成立後被封為燕王,其封地在今北京。其曾經多次受命參加北方軍事活動,兩次帥兵北上,在北方軍隊有一定的影響力。可擁兵自重的朱棣在朱元璋末期卻沒有學李世民逼迫其父退位,在此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朱元璋對國家掌控力很強。明朝的建立不是僥倖,是朱元璋一步一步打下來的天下,每一場戰爭的勝利都是在朱元璋和其功臣集團的帶領下取得。明朝建立後,作為皇帝的朱元璋勤於政務,親自建立錦衣衛來監控朝中各大臣,對朝中大事瞭若指掌,各種律法也是出於其之手,對眾大臣具有很強的威懾力。若朱棣在後期逼其退位,首先就無法獲得朝中大臣和功臣集團的信服。

二、當時的太子朱標剛過世,但其影響力還在。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朱元璋非常喜歡的喜歡,從其出生就得到朱元章的重視,並讓當時的大儒宋濂及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輔佐。從這也能看出,朱元璋對朱標所給予的厚望。而朱標生於明朝建立之前,經歷過與功臣集團眾臣同甘共苦的時代,其被封為太子後為人謙遜性格仁慈寬厚,而且常勸諫朱元璋少殺戮,因此備受各大臣和眾兄弟間的尊重。到後來雖然早逝可影響力還在,又有鐵血皇帝朱元璋的支持,所以朱允炆被立為了皇太孫。在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之後,朱元璋考慮到太子年幼,以後無法震住功臣集團的那些人,於是為了權利的平穩過度開啟了新一輪的殺戮,將藍玉等開國功臣清除。



三、朱棣不具備地理和時間的優勢。明朝成立以後,朱棣被封為燕王,鎮守北京。當時的都城是應天(今南京),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很悲痛,不顧群臣的反對堅持立太子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在這期間作為燕王的朱棣沒有皇帝的許可是不許到京城來的,更別說帶兵前來。與朝中其他大臣的聯繫也較少,沒有政治基礎。


綜上,朱棣若要逼朱元璋退位,是不可能成功的。若真的學了李世民,那註定是失敗,就沒有接下來建文帝被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幌子舉兵造反,也就沒有了“靖難之役”的發生。建文帝所作出的一系列改革也會成功,國家會高效的發展。



打工仔老楊談古論今


朱元璋笑著說:我玩人從小玩到老,想讓你老子我退位?你沒睡醒吧?


手機用戶52856800774


李淵是養尊處優的貴族,打的仗還沒兒子多。朱元璋是正兒八經淮右布衣苦出身。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皇帝


北漂叔叔


李世民沒有逼朱元璋退位,朱棣如何學?如果真學了,那他是不是要去神經科看看。對於這種問題我只能這樣回答


獨醉沐清風


首先,朱元璋、朱棣的關係與李淵、李世民之間的關係有本質的區別。

大唐天下是秦王李世民等人打下的,李世民本人各項能力都很強,威望很高。李淵就好比綿羊老子帶著老虎兒子打天下,擊敗外敵後,自然就被老虎兒子收拾了。

大明天下是朱元璋親自打下來的,他自己有著極高的軍事素養。而朱元璋自己就是老虎,比李淵強太多,也強於朱老四。

隋煬帝不離大興遊楊州,李淵父子不過揚廣的吹鼓手,英雄無用武之地。

隋亂,群雄並起,李家父子借隋之勢,而雄起。此時仍不免於“篡”。

李淵有父祖之蔭可乘,諸子多勇力可賈,併力打造出一大唐來。

在朱棣造反吋,庸弱的文帝,每每對對抗朱棣軍士說:不許傷朱棣,因為他是我叔叔。最終朱棣大軍攻入京城,文帝乘船遠渡,不知所終。這一刻朱棣順利當上了皇帝,是為明太宗。如果說朱棣沒有象李世民那樣去逼其父明太祖遜位,那是因為朱棣不具備李世民的勇武之才。明代的江山都是太祖自己打出來的,朱棣並沒有尺寸之功,他憑什麼去逼迫太祖退位,純屬夭方夜潭。而唐代的江山,如果按李淵的志向根本就打不出來。其實唐代的江山基本上都是李世民帶領他的部下打下來的,當李世民發現大權要旁落時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這是一件不得己而為之的事情。而李世民一怒之下讓其父遜位,假以"太上皇"的美名。如果李世民不是一個功高蓋世的皇子,量他的臣僚也不會支持他的"玄武門之變""逼父退位"。一切事情都有其前因,所以必有其後果。

李世民在朝廷有很大的勢力,他殺了太子之後,唐高宗更加忌憚李世民,只能把皇位交給他。

朱棣則不然,他只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為燕王,封地在北京。一個王爺手下沒有多少兵,就算朱棣暗地裡發展勢力、招兵買馬,遍佈全國的錦衣衛也會報告朱元璋。朱元璋已經立了朱標做儲君,朱標病故後,又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朱棣如果敢造次,可能還在萌芽階段,就要被朱元璋扼殺。

如果朱棣狗膽包天,直接挑戰朱元璋。其結局只能是失敗,到時候高牆圈禁對朱棣都是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