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河西房價,被這個男人炒高

01

王祥,一個很會經營自己和事業的男人。

一個網紅,一個曾經的語文老師,“王祥房產”公司老闆。

坊間傳聞,河西房價都是被他炒高的,大家都這麼認為。至於是不是事實,也不重要了,反正已成為公論。

前段時間,他的中介門店開到了仙林湖,又引起轟動,因為仙林湖業主奔走相告:王祥來了。

他們興高采烈,期待仙林湖彷彿如河西奧體一般,房價如火箭。

畢竟有王祥,炒作有一套。

儘管我知道,他很委屈。

02

確實,王祥是委屈的。

我認識王祥還是2015年4月,第一次去江心洲,一個很會講的男人,衣服蠻講究,他喋喋不休,帶著眼鏡,試圖跟我講江心洲如何如何,銀城長島觀瀾如何如何。

我擺擺手,有點不爽:不要打擾我買房。


南京河西房價,被這個男人炒高


那會兒,我第一次去江心洲,往常印象這是一個南京小學生摘葡萄的地方,一個鳥不拉屎、江風吹拂的不毛之地,但其實我沒任何猶豫,甚至都沒去看樣板房,1分鐘就買了一套房。

直接簽字,合同。

於我而言,並非衝動,而是數週的樓市研究。2015年3月30日的房地產營業稅5改2那天,我無意中看到報紙標題,然後好奇了一下,房地產政策變來變去,裡面定有玄機。

幾個通宵鑽研後,我的感覺是:中國要變天了。

2個判斷:(1)房價可能會大漲,會翻倍;(2)學區房特別有價值,一定受追捧。

然後我把南京所有的二手房、新房都研究了一下,花了一週時間把整個南京城轉了個遍,開車、騎自行車,用紙筆記錄各種數據,然後調取南京水電氣、通信等數據,再把南京幾乎建國以來所有的城市規劃從頭到尾翻了個遍。

把和南京相關的金瓶梅也順便看了一下。

進而,3個判斷:(1)南京獨特的“新城區-老城區”架構,新城區房價漲幅將遠超老城區,並做了新城區1.0/2.0/3.0的定義;(2)南京以長江為紐帶的城市新格局呼之欲出(當時江北新區還沒批);(3)南京眾多新城區中,河西南的發展優先級最高。

當然,很多年之後,我也才明白,一個人的成功跟這個人是否牛逼無關,也和這個人的專業無關,更與這個人的行情判斷無關,而在於“智慧+格局”,這兩點,我一個都沒。而王祥都有。

那會,一直在看五礦崇文金城、正榮潤峰、升龍天匯。徐闖是王祥手下的員工,負責五礦崇文金城案場,幾根香菸買通保安,我們到施工的樓棟裡面去看。他很聰明,能搞定事。

在大漲前夕,銀城地產“精準”的把江心洲房源大降價拋出,精裝修單價低到2.2萬一平。

講真,不逮住這種機會就是傻。

因此,第一次去江心洲,我就知道,銀城在犯錯,整個南京都在犯錯。因為史詩級的暴漲就在眼前,他們卻降價拋房。

王祥很負責任也很擔憂的跟我說:別衝動,先看看房子再決定買不買。

我理解他的善意,但果斷拒絕。

買房,看啥房子啊。先買了,再去看不遲……

因為我認為,那時,速度最重要,是什麼房子不重要。其實我也“忘”了,自己手頭也就十來萬吧。

作為一箇中介,王祥在售樓處跑來跑去,帶著眼鏡,竟透著幾分儒雅。

那次給我留下印象的是,王祥這個人,有良心。

03

王祥會營銷,並且拉關係。

成為他的客戶之後,他把我及時拉入了一個QQ群。裡面很多人,天天吵來吵去,西堤國際的天天懟萬達華府,萬達華府的天天懟萬科光明城,奧東的罵奧西,奧西的瞧不起奧東。

巴掌大的奧體,簡直吵翻。我看得嫌煩,

黃豆大的利益搞得刀光劍影

但也有人留下印象,比如暗夜,一般也不說話,但說話都透露出專業性。比如阿珂,性情中人,一針見血。鳥總深藏不露,一出口就是吊打屌絲的腔調,不買房是傻&。

王祥的傾訴欲爆棚,QQ群就是他的“王祥房產講壇”,特別是晚上,群裡沒人說話的時候。就只有他在絮絮叨叨,講述他的淮安童年、今天的見聞趣事,娓娓道來初戀,小樹林裡的表白,酸酸甜甜的愛情,有時也講講房子,他表示,宏圖上水雲錦是不可能賣到3萬的,這不搞笑嘛。有學區的西堤國際也就3萬,宏圖,你憑啥?

群裡有人鬨笑,王總,要是真賣到3萬呢。

王祥很嚴肅的說:那我群裡一個月閉嘴。

2015年4月18日下午,宏圖上水雲錦首開,均價30500元/㎡,幾乎一售而空,打破多項市場記錄,整個南京都震驚了,這可是河西首個“破三”樓盤。

後來,與宏圖當時的操盤手周曉曼吃飯時,她感慨,

真他媽的是賭了。

於是,王祥就不太在QQ群說話了。

是的,因為他開始組建微信群,在微信群天天談自己的工作、坎坷、願景與夢想。夜裡沒人的時候,他侃侃而談,依舊是“淮安童年、今天的見聞趣事,娓娓道來初戀,小樹林裡的表白,酸酸甜甜的愛情,有時也講講房子”。

我和他聊得還算多,因為那時我還在從事嚴謹而專業的IT工作,每天陷在網絡項目上,一到晚上,從一堆機器轟鳴的機房裡出來,就在王祥的微信群裡聊天。

那時,他的中介公司發展也一般,給員工發工資都要靠信用卡,我也很茫然,兩個男人的“悠閒”時光吧。

我覺得,那是一個黃金歲月

7月份時,又去買了一套房,也是在王祥手上成交。其實行情已經起來了,我跟幾個同事、鄰居和朋友說,趕快去買房。

他們呵呵一笑:

你,腦子有病!


南京河西房價,被這個男人炒高


2015年8月,我們在河西一個小飯店吃飯,一堆人唏噓感慨,王祥有點捋起袖子幹大事的氣概,我勸王祥成立一個新媒體部門,專門做微信公號平臺,我認為,二手房是支柱業務,新房是增值業務,而新媒體則是第三條走路。

王祥說,可是已經有一些房產新媒體微信平臺,紅利消失了啊。

我想了下,說,要不我們做差異化優勢,專門做河西和學區房?我那時比較傲氣,在南京,沒人比我對城市板塊價值和學區房/教育資源更懂的了。

後來,王祥從365挖來了文濤,也是人才,利索的把“河西樓市”做得風生水起。

而那時,南京樓市等也才剛剛興起。南京房地產的新媒體格局,其實正在孕育中。

換句話,那時,對於房子,遍地黃金;對於行業格局,也是遍地黃金。

其實大眾經常把自己不能理解的“上漲”一律簡單認為是“炒作”,

房價也是如此,幾十年來都被坊間演義為“XX房價被炒高”的範式,簡單、粗暴,但又吻合民眾認知水平。他們其實並不知道,房價只是一個“果”,而城市/板塊的價值與動態發展才是“因”

上海浦東陸家嘴、蘇州園區、杭州錢江新城、鄭州鄭東新區,都是如此。

說穿了,王祥、中介都只是中間交易者,並不承擔房價漲跌的責任。因此,“房價被炒高”,嗯,其實是一個大眾智商鑑別器。

04

2015年,我們準備在河西奧體開一家咖啡館。

當時的理解是,奧體缺一個能夠討論、大家交流、關於金融/財經/地產的實體平臺,要不,我們大家一起做一個咖啡館?

反正,大不了,我們平時把自己的應酬、朋友聊天也放在這裡,虧不了!

這個思路。

王祥、我、暗夜和其他幾個朋友又開始忙活咖啡館。

尋址在朗詩國際的北側,一個咖啡館。當時,咖啡館是一個家住拉德芳斯的女人開的,畢竟是小資情調,開咖啡館不是為了掙錢,是為了滿足內心癢癢的情懷夢。

於是,連續三年虧損。

終於吃不消了。想轉手。

我們去談,轉讓費從80萬砍到了20萬。眼看勝利在望,突然另一個女人來了,很有情懷,很有夢想,很有錢,她說,咖啡館歸我了,100萬我收。

我們面面相覷。遇到這種高級接盤俠,沒辦法。

那時是2015年10月,秋風漸起,河西房價如星星之火,有點燎原之勢

夜風裡,王祥看著我和暗夜,說,咖啡館的事要不算了,我們還是買買房子吧。好像,買房比開咖啡館掙錢。

我指著江灣城的方向說,灣4挺好的

05

灣4確實蠻好的。

夜裡,我給了仁恆保安一包煙,對方恨不得給我敬個禮。

然後我就爬樓去看房,南京眼散發著撩人的光亮,江心洲薄霧籠罩,無邊的夜色裡,更遠處點點光,依稀莫名。

但,我們買不起。

那次,我們在龍江吃飯,一堆人吵吵嚷嚷,準備集資買灣4。只有王祥、鳥總(南京房產投資界的傳奇人物)買得起。

後來,我寫了一篇文章,關於灣4的身份標籤意義

文章發出來,瞬間數萬人閱讀。

無數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都告訴我,被我文章驚豔到了。簡直是2016年看到最刺激人心的文章——好幾個朋友發在朋友圈,然後刪了,壓力太大。

王祥的號是91號,只有90套房源。但前面一個女生放棄了沒買,因為喜歡的樓層被別人選到了,晚風裡她嚶嚶直哭,啜泣,忙著發朋友圈:我很悲傷。

然後,王祥買到了。

從此,王祥成了灣4業主,一樓的。後來,又調倉,換了另一樓棟的高樓層。

灣4的成交價的確很高,中介經常在朋友圈集體刷屏:震驚!XX萬/㎡,灣4房價又創新高!

對此,坊間酸酸的嘀嘀咕咕:都是王祥炒的

2016年就是這樣,與2015年大大不同,那些說我“腦子有病”的鄰居、朋友、同事都開始關注房市,紛紛買房,衝刺在南京各個售樓處,渾身使勁。彷彿買的不是房,是夢、是未來,是一種安全感。

那個時候的房子已經不容易買了。

4.2萬/㎡地王,3.7萬/㎡地王,4.5萬/㎡地王,震撼眼球。

不僅南京,整個中國都在沸騰。上海、北京、深圳、合肥、鄭州、蘇州,紛紛傳來地王,

如果有一個時刻能定義瘋子,我想肯定是2016年。

你們也想一想,2016年,是不是如此。

你又在哪裡幹著什麼事。

在餐館吃飯,在辦公室,在遊樂場,在高鐵上,幾乎所有人都在談房子,聊房價,彼此爭論著哪裡漲得多,買哪裡好。

這個過程中,收益很大的是王祥。他不斷的擴充門店、人手,從寥寥40人到80人,到一百多,到兩百多,三百多。


南京河西房價,被這個男人炒高


隨著城市發展,河西從河西中進化到了河西中+河西南+江心洲的大河西概念。而且,江北核心區的概念也出來了。“擁江”格局正式形成。

王祥自覺而不自覺的享受到南京城發展的最大利好,我們現在覆盤歷史,思路就很清晰了。

城市發展,帶來了河西的質變。民眾的認同度越來越高,房價趨高,成交量持續擴大,給王祥的二手房中介業務帶來了極大提升。新城區比如河西南、江心洲的住宅項目,又帶來了大量的重要的“增長極”。

在南京,沒有一個地方比河西更沸騰。

終於,鑄就了王祥的事業。這是本質。

當然,客觀上如此,這是大勢,他就處於河西這樣一個地標性的風口。主觀上,王祥一直努力、勤奮,不斷兜售他的夢想、理想、情懷、專業,經常在朋友圈、微信群、微信號裡,寫來寫去“王祥隨筆”“1天一塊錢讀王祥日記”“王祥觀點”“王祥週末”。很多人可能會發笑,但其實,他有智慧,且思考,不斷的突破行業瓶頸壁壘。

某種意義上,他一直在做南京中介行業裡的創新。

講真,沒有人比他更渴望在中介行業異軍突起,成為行業楷模,中介領袖。

有時候呢,慾望、精力與信念,確實能造就一個人。

說一遍,你可能覺得他在吹牛,說了好幾遍,不斷重複,且業績確實攀升,終於有一天,你覺得,王祥啊,就是那個在河西賣房子挺專業、人挺好的牛逼中介公司。

王祥成功,在於他從自住的斑駁老舊紫鑫中華廣場搬到了身份象徵的灣4。

這是大多數人的認知。

講真,我覺得中國社會一個隱蔽性的弊端但卻幾乎是大眾共識,在於,他們尊重的不是你的智慧、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專業。而是,你有實力。

06

我認為王祥的身上體現出兩種特質,很鮮明:一個是老師,一個是老闆。

南京河西房價,被這個男人炒高

其實,王祥確實做過老師,剛畢業,在溧水一所學校做語文老師,每次週末,都到南京去逛逛、走走、想想,他把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買西裝、皮鞋、護膚品。

有一天,他辭職了。

不做老師,去做中介。

然後開啟了河西中介公司老闆的生涯之路。

這是一個時刻都在對自己哲學三問的人: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去往何處?

從此,溧水少了一個語文名師,但南京河西,多了一個叱吒風雲的王老闆。

我補充一個,他後來又招了一個語文老師做中介,第一年就賣掉了幾十套房子,全年收入超100萬。

07

後來,我和王祥很少聊天了。

因為大家都很忙。

他忙著掙錢,河西房價屢創新高,數錢都來不及。

我忙著做“陽光城市頻道”,天天熬夜寫文章,後臺留言全是“他媽的,南京房價馬上就暴跌就腰斬,你居然還看漲”。

2018年初,我們照例過新年互相祝福。

王祥說,好久不見,大家聚聚。下週一起吃飯,好的好的。

2月,我們又說,等不忙了,大家招呼一下聚聚吃飯。

3月……

到了2019年,上週,王祥又跟我一起說,啊,兄弟,好久不見了,大家下次聚聚吃飯啊。

我笑了,所謂成功者,就是“下次聚聚,有空一起吃飯”。

而在市場凋敝、百無聊賴的2015年,那時候天天有時間,天天有空吃飯。

08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南京房價這麼高,甚至還在漲?

我笑而不語。

這根本就不是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金融機構存款等冷冰冰的數據決定的。

其實,豐滿且生動的答案就在身邊,在我們每一個個的個體身上。

我們從中國、江蘇無數個城市、城鎮、農村來,來到這樣一個叫做南京的城市,我們從事著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個體悲歡與際遇,我們會遇到一個個的人也與一個個的人揮手道別。我們在歲月裡掙扎、努力,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去做我們不得不做或很喜歡做的事。

我們可能會失敗,也被很多人嘲諷。

像我這樣的農村縣中出身,多多少少也被南京人瞧不起,認為是缺乏高貴家教,只會應試的農村傻粗笨。而像王祥這樣淮陰師範的,本來也書香氣,也被一些人奚落不過是賣房子的。

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太陽依然升起。

很多人來到南京,現在垂垂老矣。而生生不息的是這座城,我們愛它,儘管經常被它傷害。

到現在,王祥有時看到群裡有人說,“河西房價都是被王祥炒高的”

,他經常認真憤怒,然後委屈屈的辯解,特別孩子氣。

我們,不動聲色的掩嘴竊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