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桑鉅變,何去何從?

本文以一種宏觀的視角來解讀倉儲領域的三個層次的變革,從行業概況、業務場景、模式發展等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著眼於系統,而不是侷限於一企或一倉,對未來倉儲變革趨勢提出的設想頗有代表性,推薦大家閱讀和交流。

01取勢

我們走過的這10年(2009年~2019年),物流行業很熱鬧,從小票整合到大票整合,從小票領域出現上市企業到大票領域出現整合平臺,各類資金與人才不斷往裡湧入。

從根本上來看,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行業規模巨大(5萬億級市場)但集中度差(越是到大票領域幾乎無頭部企業),一個是互聯網技術幾乎重構了其他大部分生產製造與服務行業,但唯獨這個行業目前絕大部分從業者仍然延續著較為傳統的服務模式;也就是說,這個行業存在巨大的變革與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同行之間在場景提供上由於規模問題都拿不出更多的閒餘資金與時間或者人才做點新東西,於是,在服務創新上也難跳出現有的價差與賬期的輪迴。

這種現狀導致了一個十分奇特的行業現象,那就是:作為整個行業大家都在忙於研究競爭對手,而集體忽略了客戶需求;或者說,集體在研究供給問題,但幾乎沒有人研究需求問題。這種情況下,想創建一個巨大的盤子來支撐這個行業的發展,其切入點有幾種可能:

  • 通過提供全國運力平臺來切入;
  • 通過提供全國倉配服務來切入;
  • 通過提供全國信息化服務來切入;
  • 通過提供金融服務來切入;
  • 通過提供……

事實上,這幾年關於這個領域的商業模式探索玩家已經很多了,大家一致會發現,提供單一要素的服務要想重構這個領域非常的難,那些想靠單一運力、單一倉儲、單一信息化、或者單一金融來掙到大錢的,要麼做不大、要麼風險太大、要麼模式從根本上就不被認可而戛然而止的,比比皆是。

“倉”桑鉅變,何去何從?


於是,我們需要一場思維變革,我們需要回到需求方去看問題。站在需求方的核心企業來看解決方案,他們需要解決三大核心問題:上游採購、中間生產、下游分銷。在所有環節中,從物流角度來看,前端重在物料配給(影響生產效率與成本),後端重在幹倉配的協同(影響銷售效率與成本),而幹倉配的協同中,倉儲是核心。

於是,從需求方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需要得出一個答案:倉儲服務在不同供應鏈中應當如何配置?

可以按此進一步判斷:未來,誰想成為大票領域的頭部企業,不研究倉儲,不將倉儲這個分銷領域的核心節點做成網絡型服務,做成匹配產業互聯網配套服務,這個頭部至少是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行業壁壘的,那隻能是數據上的規模,而非行業能力上的規模。

於是,我們通過需求側的判斷標準來一步步得出我們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倉儲物流服務?這個問題得從一個更大的問題開始理解:

  • 人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分銷供應鏈?
  • 人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分銷供應鏈裡的倉幹配?
  • 人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分銷供應鏈裡的倉幹配的倉儲服務?

這個問題我們先不回答,先理解一個參照系:倉儲這個領域服務,會如何變化?

02明道

過去這幾年,客戶需要倉儲服務這個事兒,大致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傳統階段和互聯網階段

倉的主要需求:能夠提供倉儲租賃+作業服務;能夠提供接近需求方的供應響應效率

倉的主要功能:存儲貨;滿足需求方的快速需求

倉的主要裝備:叉車+搬運+分揀;數據在線+可視化監控+預警

倉的呈現方式:CDC、RDC、DC……;前置倉、產地倉、集貨倉……

互聯網開始影響大家的生活與經濟時,又分為兩個階段:

1、 前一個週期是消費互聯網(約2008~2018)

這個階段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是共享、消除信息不對稱,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其中,對“倉”的需求是無限接近消費者,於是,這幾年,對倉的大範圍高頻率改造是“前置倉”,那些原來臨時存儲貨的、小的廠房改造的、農民房被改造的都成了解決消費供應鏈的最前端存儲“前置倉”;可以粗淺的理解為這個週期大量倉儲設施改造是為了應對C端的需求;

2、第二個週期是產業互聯網(約2017年~2027年)

這個階段互聯網的核心價值是連接、消除信息孤島,影響著採購、生產、銷售上下游的供應關係以及供應形式;其中,對“倉”的需求是無限接近供應鏈成本與效率優化,未來幾年,對於倉的大範圍需求,將從原來單一靜態倉到網絡連接倉過度;可以粗淺的理解為這個週期大量倉儲設施改造是為了應對B端的需求;

我們可以簡要的理解為,倉儲的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我們目前大量的倉儲服務是為支撐第二個階段,我們將迎來第三個階段的發展機會

“倉”桑鉅變,何去何從?

這個時期,當我們開始理解“人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分銷供應鏈裡的倉幹配的倉儲服務?”時,我們所指的更多開始側重於“我們是否在搭建一張服務於產業互聯網的倉”。

目前中國可用於服務供應鏈需求的倉共計有10.38億立方(其中標準倉(含高標)只有12%,絕大部分倉還沒有標準化改造),其中被消費互聯網拿走了近30%,還有70%的倉目前分佈十分離散,而我們國家供應鏈整體浪費接近25%(萬億級的物流浪費),絕大部分原因是由於物流節點之間不對流、路由不優化、數據不在線;這個巨大的市場需要一張O2O的行業解決方案,那就是“線下幹倉配一體化加上線上數據一體化”,而能串成這張網的,如何佈局倉儲節點是核心問題。

03優術

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解決的問題有本質差異:

(1)後者解決的更多是消費體驗,顧客消費體驗好了帶了大量的線上訂單,於是,線下的服務才要跟得上,這對物流是倒逼的;

(2)前者解決的更多是生產端、供給端的優化,是成本優化、效率提升、響應及時、信息透明、過程監督……

整個行業需要搭建一張服務於B端的產業互聯網的“網絡倉”來支撐這個優化,而建設一張全網“線下幹倉配一體化加上線上數據一體化”服務節點,要實施這樣子的工程,需要分為三步:

1、物理層的倉配網

全國必須要建立一張倉儲節點網絡;這個網絡上游鏈接幹線運輸,下游鏈接配送服務;這套服務需要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中近2/3的城市提供服務(餘下的1/3城市經過周密計劃發現訂單密度大概率無法支撐匹配的服務成本);也就是說,需要至少在200個城市節點提供完備的幹倉配服務。

而幹倉配的服務節點中,運力端是可以通過整合形成,因為不需要管理太多細節,而倉配服務需要花很多管理去解決運營細節,必須通過自組織來完成落地;

2、數字化的控制塔

我們需要依託這張全國倉配網的物理層建立一套通過覆蓋訂單全生命週期的一體化運營操作方案,需要確保從訂單開始,到入廠物流,到倉內操作、到出倉運輸、配送全鏈條數字在線化,才能確保各個環節的標準在最優化的的指令中得到執行;而數字質量又進一步導向我們的各環節的供應問題分析質量與改善措施。

“倉”桑鉅變,何去何從?

3、模塊化的方案池

各個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公司,尤其是傳統的合同物流,最大的困惑就是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游客戶過於個性化的需求導致各合同物流企業無法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階段,而提供的服務自然也就無法專業化。

有了物理層的倉幹配這個底盤,上層的數據沉澱才能長得住,依託在數據池上面形成的各個領域的結構化數據將逐步呈現出各個領域的最佳實踐,而最佳實踐裡隱藏著各個操作環節的最佳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可以模塊化輸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且方案十分接地氣。

綜上,物流這個行業,在整個中國經濟發展中處於支撐位置,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在大票領域仍然沒有出現頭部企業,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但是,這幾年以來,想去迎合這個機會的玩家往往將目光投放在本行業的競爭對手而非需求方,導致大家出手的藥方往往想採取單一要素去解決一個大行業的問題。

我們需要將目光放在需求側,通過順應技術發展的趨勢,抓住目前產業互聯網將重構生產製造領域這個趨勢去重構我們物流服務,而這個核心點就在於全國倉儲節點為核心的幹倉配網絡的打造;未來幾年,此處應是兵家必爭之地。

鏈倉:https://www.warehousing.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