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臨死對左宗棠的評價,李鴻章表示看不懂

1870年11月,曾國藩覺得自己來日不多了,還有一些事情想交代,趕緊寫信給了李鴻章。

李鴻章對曾國藩可是敬畏有加。連忙不顧天寒地凍,馬不停蹄從保定趕往江寧。

曾國藩臨死對左宗棠的評價,李鴻章表示看不懂

曾國藩

見面一開始就商議送幼童出國留洋之事。師徒兩一致認為中國是該學習西洋技術的時候了,認為這是國家中興的根本大計,是創新之舉。必須刻不容緩的實施下去。商定完畢,李鴻章立馬寫成奏章,曾國藩過目,顯得很滿意,稍加修改。就囑咐李鴻章早日上奏。人之將死,還是想著這事,可見曾國藩還是心掛國家要自強,不能落後於世界。

最後曾國藩向李鴻章交代了三點,讓他銘記於心。

第一就是,曾國藩說自己不該過早自毀長城,解散湘軍,以至後來奈何不了捻軍,幸虧有學生李鴻章的淮軍給自己掙了這口氣。告訴李鴻章,以後再也不能像自己了,滿族人的八旗,綠營都不足以保住帝國王朝,淮軍才是中流砥柱,只可加強,不可削弱。亂世之際,把持住手中的軍權,於囯於家善莫大焉。現在我們回頭看歷史,就會發現曾國藩洞察是多麼入木三分。

曾國藩臨死對左宗棠的評價,李鴻章表示看不懂

李鴻章

第二點就是,國家大事難辦,主要就是因為人心不正世風不淳,私心雜念太重不能以天下為公。而要想人心歸正,世風歸淳,必須要有那麼一兩個人起帶頭作用,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最終得以天下歸心。他還拿自己跟李鴻章做例子,正是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才培養出李鴻章這種心繫大家的人,要李鴻章多培育這類種子。

當李鴻章問及哪些人可以作為種子培育時。曾國藩思考良久才告訴李鴻章。當時大清第一號種子人物當屬左宗棠。李鴻章頓感迷惑,他知道曾國藩與左宗棠一向不和,政見不一。曾國藩說,左宗棠,雄才大略,光明磊落,兩個人爭的是國家大事,不關私情。左宗棠“知人之明,謀囯之忠”,有目共睹,可做大清棟樑。

曾國藩臨死對左宗棠的評價,李鴻章表示看不懂

左宗棠

其次,他還說到了彭玉麟,郭嵩燾,亦是可塑之才。

最後,談到了洋務運動。曾國藩告誡他,洋務運動不管怎麼辦,都要讓教育先行,西方技術跟進,這樣方可富國強兵。

可以說這次臨死前的託咐,對李鴻章之後的所作所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為曾國藩最得意的學生,我們可以從李鴻章身上看到曾國藩的影子。

曾國藩臨死對左宗棠的評價,李鴻章表示看不懂

湘軍攻克太平天國天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