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富貴怕見開花

《左宗棠家書》裡有這樣的話:“諺雲‘富貴怕見開花’。我一書生,忝竊至此。從枯寂至顯榮,不過數年,可謂速化之至,絢爛之極,正衰歇之徵。惟當盡心盡力上報國恩,下拯黎庶,做我一生應做之事,為爾等留些許地步。”

左宗棠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其清廉節儉,輕財博施,嚴於教子,為當時和後世所重。他以書信的方式,用“富貴怕見開花”這句諺語警示家人:富貴時要想到寥落,花開時要想到花謝,人生在世,要懂得“留白”。

左宗棠:富貴怕見開花

中國傳統文化推崇一種最美的境界,叫“花未全開月未滿”,因為這個時候,可以有想象,可以有嚮往,可以有改變,一旦花開月圓,則成定局,結果必然是花謝月缺。于丹在《心得》中也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滿,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凡事皆有度,而這個“度”,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留白”。

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佈局與智慧。畫如果過滿過實,在構圖上就失去了靈動與飄逸,顯得死氣沉沉;而有了留白,便給予觀賞者以遐想和發揮的空間。我們觀齊白石的蝦,才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賞徐悲鴻的馬,才能體味到風的速度。

其實,人生也需要留白。

在中國歷史上,將“留白”演繹成一種處世藝術的是范蠡和曾國藩。

左宗棠:富貴怕見開花

范蠡輔佐勾踐滅吳國,使越國一躍成為春秋末期的強國,官拜上將軍,人人豔羨。范蠡卻懂得給自己的人生留白,他向勾踐告辭,說:“君王好自勉之,臣不復入越國矣。”勾踐大感意外,軟硬兼施,但還是沒能留住范蠡。范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到齊國自稱鴟夷子皮,帶領家人在海邊辛勤耕作,由於懂得農業經營之道,“致產數十萬”,成為富豪。齊王下詔要委任他為相國。范蠡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三年後,他再次辭官,散盡家財後,飄然遠去。

曾國藩滅了太平天國後,擁兵30萬,已佔半壁江山。部屬幕僚均竭力進勸,有的甚至直截了當地說:“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但曾國藩懂得“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於是寫下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聯,自行裁撤湘軍,並扶植起一個對手淮軍。他這樣做,既打消了清廷對他的猜忌,又讓自己能安享晚年。將自己的書房取名“求闕齋”,更體現了他注重“留白”的處世觀念。

左宗棠:富貴怕見開花

人生要學會留白,那空白不是空缺,更不是蒼白。留一點空白,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點空白,這是生活的智慧。一個會佈局的人,永遠不會把人生塞得太滿,人生的留白,讓你看起來更為豐富。

懂得給自己留一些空間,也就給快樂騰開了一點地方。說話不能太滿,做事不能太絕,否則自己沒有退路,別人也沒有餘地。

留一點空白,陽光才能照進去,健康才能流進去,幸福才能走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