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销售误导,有多可怕?

头条金融


买保险时,如果遇到有误导的业务员,后果到底会怎样?

一、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1.保险错买不赔

很多朋友的意识里,认为买了保险就能赔,其实保险分为很多种,买的不对,就不能赔。重疾险的缴费期限长,费用支出大,但只能在发生重大疾病的时候进行理赔,对一般的住院是不能理赔的。早期的保险业务员并没有给客户进行专业的搭配,客户生病的时候,不能理赔感受就非常不好。

2.不重视健康告知不赔

这也是我们太多次在新闻上或者身边看到的故事。但最可恶的事,客户不明白此中重要性就罢了,有些业务员为了业绩,把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身体小问题也不告知,其实有些告知并不影响承保,很多业务员自己把公司核保部门的事都做了。投保时,如果有既往病史症,没有告知,就是为以后不能理赔埋雷。

二、买6万,赔5万的情况

早期的时候存款变保单的事情,也没少听说。以为自己是存在银行的钱,而且利息还不错,结果要用钱时,却取不出来,非要去出来还损失一大笔,你说气人不气人,这笔账都算到保险身上。

除此之外,也知道自己是买的保险(比如重疾险),交了一两年,不想交了,干脆退保,只能退很少的现金价值。因为当初买的时候迷迷糊糊,也没完全弄清楚自己买的什么保险,回家之后想了一两年,越想越想不明白,干脆就退保了。

总结:

可以说误导销售,是一个三方皆输的局面,客户损失了利益,就会到处宣传保险骗人,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都落下差口碑,从长远来讲,保险业务员也不会有好评。

我是保宝小姐,关注我,买保险不踩坑!


保宝小姐


举个例子,教育金。被推销员宣传是即能保障,又能理财。

但是在保险行业内,教育金一直被当作是头号巨坑,谁买坑谁。

能理财,但是收益低;能保障,但是保障很差。

为什么说它收益低?举个例子:

小明妈妈给小明买的教育金,现在每年交1万,交10年,总共交10万。15年后,小明上大学,可以一次性拿到15万。

看上去50%的收益率,很高。但是平均到每年,年化收益只有1.21%。甚至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还低!

在我们国家保险行业有个普遍的规律:因为投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要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所以把钱交给保险公司去理财,从收益率角度考虑,肯定是亏的。

另外,这种保险说是保险,又没有足够的保障。

一般教育金的保障责任是“寿险责任”,意思是,只有孩子身故才能获得赔偿!万一孩子生病,根本帮不上忙。


牛先森避坑指南


之前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国内对于保险为何如此抵触?“下面有很多回答表示,自己抵触的其实并不是保险,而是不靠谱的代理人,同时分享了自己被不靠谱的代理人坑的惨痛经验。

保险种类多样,条款复杂,专业性较强,没有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想要靠自己买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就只能靠运气了。

普通人购买保险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线下代理人购买,一种是在线上购买,可以自主购买或请线上顾问定制保障方案。

不论是找熟人或其他线下代理人购买还是在请线上顾问定制保障方案,能不能买到好保险,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保险销售或顾问是否专业靠谱。

小编总结了如何识别不靠谱保险销售的三个关键,希望能帮助大家尽可能的避免不靠谱的保险销售~

1、不问需求

不论是自主购买还是通过代理人或顾问投保,根据保障需求来配置保险是最正确的投保姿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保障需求也不一样,比如有家族癌症病史的人需要重点保障癌症风险,可能需要配置高保额或可以癌症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工作意外风险大的人群更需要配置高保额的意外险和寿险。

而有一些保险代理人,没有“根据需求匹配适合保险产品”的能力,只了解固定的几款保险,也只会卖这几款保险产品。

没有最好的保险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不论那款产品被夸得多好,不符合自己的保障需求那就不是好产品。

2、不问预算

根据预算买保险是又一保险购买原则,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一样,适合的产品也不一样。通常来说,预算充足,可以投保障期限更长保障责任更多的保险产品,也可考虑理财型产品;如果预算有限,就要优先购买保障型保险,再逐步配置其他保障。

如果购买了超出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保险,买完后再选择退保,不仅保障没了,还会有经济损失。

3、不问健康状况

保险理赔被拒90%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如实告知。健康告知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是否承保,或者以什么条件来承保,被保险人出险后能否顺利理赔。

很多不靠谱的保险销售会直接告诉客户,健康告知都填无,过了两年一定赔,或是直接不问健康状况就为客户投保,不论是哪种方式这都是不对的。因为出险后申请理赔,保险公司通常会做理赔调查,之前的就医诊疗记录都是能查出来的,如果投保时没有做好健康告知,理赔时很可能被拒。

总而言之,保险配置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一个好的保险销售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帮你进行需求分析后,再推荐合适的产品。不靠谱的销售只会告诉你他代理的产品都是好产品,买就对了!配置保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噢~


精算师讲保险


保险销售对客户的误导,说轻了,则财产损失,往重的说,则家破人亡。过分的追求销售提成,是销售误导客户的主要原因。

先看一下保险销售主要有哪些误导?

  1. 虚假宣传:保险公司的每一份保险的相关条款中,责任,义务,风险等都已经明确告知。但部分保险销售为了促成交易,自己私印传单,避开风险,虚假宣传。

  2. 不告知客户存在风险:在收益率,或者保障上大肆渲染,对其中的风险或者不予理赔的项目一带而过,甚至不予告知。

  3. 不告知客户相关费用:手续费,佣金,等其他费用在购买之前不告知,待成交后,客户发现账户金额与之前相差甚远,无奈合约已签。

  4. 欺瞒无法理赔项目也可理赔:有时候,客户可能是冲着保险其中某个单一理赔项目才购买的保险,销售人员为了所谓的销售业绩,随意承诺客户。一旦出现意外,客户将无法得到理赔。

  5. 故意隐瞒或者篡改客户信息:如今的保险行业监管严格,部分销售使用了违规的销售方式,为了逃避保险公司的处罚,故意隐瞒或者篡改客户联系方式,等待保险公司对客户的回访期过期后,再将客户联系方式改回。

如何才能避免被保险销售员带入坑里?

  1. 仔细认真观看保险条款。

  2. 保险条款未提到的项目,即代表此项目不予赔偿,因为:最终解释权归发行方所有。

  3. 向懂保险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4. 购买前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

如今除了国家社保,其他的保险公司都属于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商业化运营,唯一的目的就是:利润。

虽说现在有保监会,监管也相当严格,但为了追求利润,部分不正规的保险公司将保险销售外包给个人或者第三方销售公司,如此做法,很难保证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财经攻城狮


错误的保单,不仅仅是同样的保险责任,你买贵了,增加保费负担率,降低生活品质,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错误只是低级错误,你只要肯下辛苦把所有保险公司在售保险的费率和保单责任对比一下,这种错误也能避免。

但如果犯了下面这几种错误,可能更可怕。

不保意外伤残的意外险不保身故的重疾险不能养老的年金险不能给父母养老的保险如果不看保险合同只看产品名称,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保险公司所约定的,可能依旧得不到赔付。如果投保顺序不对,花再多的钱去投保,也无法转嫁未来所面临的风险。记住,明确投保先后顺序,合理运用手中的资金,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单,看清保单合同约定内容。最后在适合自己的保险中,选择同类保障性价比最高的保险。


有保问答



你好,我是小彰,专注于车险理赔,欢迎关注我!

保险销售导购的误导,真的非常可怕。

导购让你对保险条款误解而购买了一个对你没用的保险的话,导致你后期理赔不仅赔不到钱,而且让自己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压力。

以上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或私信,谢谢。

如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


湘南彰哥


保险销售误导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也是国家大力打击的对象,影响有多方面。

首先,最直接就是对客户影响。我买了保险,结果除了保险事故被告知不能赔,或者我想买这个,结果推荐我买哪个,这都是对客户的极不负责任,不能理赔,没有既得预期利益,客户会很反感,极不信任。

其次,销售误导直接导致客户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严重者上诉法院,对保险公司名誉也是打击。

再者,保险销售误导会使得客户对保险本身不信任,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也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最后,对业务员来说,可能暂时获得了业绩收入,但对于后期的纠纷问题,也是首当其冲的,是损人不利己。

综上,保险销售误导影响太广,不只是单方面,所以销售人员一定要遵守职业道德标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客户也要多了解保险基本知识,避免被误导,毕竟是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


一起聊点保险


销售误导确实很可怕,前段听到一件事,家长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买了份保险,当时业务员不知道怎么推荐的,一年交快一万了,几年后,孩子生病了,是那种可严重的病,但不是重疾类的,出险后就申请理赔了,保险公司去后一看合同,说不能赔,因为买的是养老险,生病住院啥的不赔,当时家长就不干了,各种闹啊,后来找到当时的业务员问他怎么跟客户推荐的,怎么买的养老的,他说他当时就会卖那一个,


用户1552506398990


可怕的就是白做了保险。

可能出险的时候,由于误导,可能无法赔付,也就是花了钱,但却没有提供保障。

另外,营销员误导,是导致消费者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理解的偏差会侵害消费者的利息。


淡定的犀牛


人民人寿保险公司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者代消费者签字代消费者接听回访电话期交保险销售人员说是趸交的终身的说是三年的太不靠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