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羅人是什麼時候從西域歷史中消失的?

慕容一汐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傳統上認為的月氏=吐火羅,是錯誤的。

吐火羅人是中亞和新疆最初的定居民族,屬印歐人種,像小河公主這種既是:

根據比較語言學的分析,吐火羅人的語言更接近於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也就是說。雖然長期被古人視為塞種的分支,和塞種一樣都是高加索人種,但是吐火羅人明顯區別於屬於古代伊朗民族集團的塞種,而更接近西歐人。

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個分子人類學的基因圖,裡面維吾爾人(吐火羅人絕大多數最榮融入了維吾爾)有較高成分的西歐基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為什麼阿富汗(也就是古代巴克特里亞、或者吐火羅斯坦)、敦煌(敦煌地名詞源亦是吐火羅)在地名上留下了吐火羅的印記,卻在文獻上大大地缺失。反而在南疆,卻出土了僅存的吐火羅文獻呢?

這都跟月氏有關。

月氏不是吐火羅人,而更像是古代中亞吐火羅民族的短暫征服者。

基本可以斷定的是,吐火羅人早於塞種來到新疆,大約是在夏朝中後期進入新疆,路線是從俄羅斯草原南下進入。此時的吐火羅人還是遊牧民族。

文獻記載的有:

大約在商周之交,一支遊牧的吐火羅人來到了新疆東部和甘肅西北部,此地就被中國音譯為“敦薨”也就是後來的敦煌。他們中的一支繼續東征,最終抵達山西,然後又被音譯為“大夏”。在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年代,這一批跑的最東方的吐火羅人,被齊桓公攘夷戰爭趕走了。

至於為什麼叫“大夏”這個曖昧的名字,而且居然還和漢族的核心起源夏人字眼重合。這一點沒有史料所解釋。但很確切的是,這是個音譯的名字。而且漢族的雛形夏人同樣也是從西邊(甘肅、青海)來的,而古代漢人也沒有近現代人這樣偏激的民族情緒,對外族稱呼的字眼也不會避諱自己的族名。因為直到漢朝,我們還把羅馬曖昧地叫“大秦”。

在希臘東征之後,希臘最東方的殖民地巴克特里亞就被吐火羅四個部落入侵,最終這些吐火羅人在巴克特里亞確立了統治,也就是中國史書上說漢朝時期的第二個“大夏”。

沒有被文獻記載遷入時間,僅僅是在張騫通西域後忽然發現的。就是南疆綠洲上,居然有不少定居農耕的小城邦,這些城邦的居民使用吐火羅語的兩種方言,一種是焉耆語,一種是龜茲語。他們的文獻,也是僅存的吐火羅文獻。可以說,他們算是最靠譜的吐火羅人。

然後,吐火羅民族的終結者,月氏出現了。

月氏起源於哪裡,不知道,但他們是屬於西戎集團的,語言和羌人相同,屬於古代羌族集團。他們本來遊牧於河西走廊,和塞種部落烏孫是鄰居。在戰國時期,由於中原諸侯大肆擴展,大量西戎部落和小國滅亡,大批西戎難民湧入月氏,導致月氏國力膨脹。最終在中國北部邊緣,形成了月氏、匈奴、東胡三個遊牧汗國。

然後匈奴征服了月氏,匈奴的冒頓單于拿月氏王的腦袋當了酒碗。月氏人的主體部分被迫西遷,一路逃到了新疆的伊犁地區,他們被稱為大月氏。剩餘的月氏人臣服於匈奴,被稱為小月氏。

大月氏在逃往伊犁的路上,可能順便征服了留居在敦煌的吐火羅人,並將其裹挾帶走。導致敦煌最終只有一個地名留存,而其他的都跟吐火羅無關了。而這次征服掠奪人口,也為後來大月氏被吐火羅人同化開了一個頭。

因為畢竟大月氏人是文明程度低下的遊牧民族,而吐火羅人是文明程度較高的定居民族。

大月氏遷居伊犁地區後,緊接著又被臣服匈奴的老鄰居烏孫趕走。可憐的大月氏只好再次遷居,最終翻過帕米爾高原,遇到了被希臘人、吐火羅人、塞種人統治的巴克特里亞。然後大月氏迅速征服了巴克特里亞,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這時候中國史書就記載了,巴克特里亞的大月氏國,國民有兩個種族。一個是月氏種,一個是塞種。月氏種大略是長相還有羌人痕跡的一部分,塞種就是包含了希臘人、吐火羅人、塞種人的白種人。為什麼都叫塞種,因為在黃種人眼裡,他們長得還真都差不多,哪裡分得清。

有一些學者猜測說,因為月氏就是吐火羅人,所以月氏種是吐火羅種族,塞種是塞種種族。因為吐火羅人和塞種人在種族上有不同,具體特點就是顱骨不一樣云云……

但問題是,張騫又不是人種學家,哪裡有這麼細緻的觀察?難道非要讓張騫殺一堆大月氏國的居民,洗乾淨人家的顱骨來分辨嗎?

而且也沒見中國的史書上,把南疆焉耆、龜茲、鄯善這些吐火羅人叫“月氏種”。反而被混同稱呼為“塞種”。因為在古代中國人眼裡,塞種就是白種人的統稱。

大月氏在統治巴克特里亞後,又迅速征服了北印度,最終建立了貴霜帝國。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吐火羅人的帝國。

沒錯,貴霜帝國的統治階層的確是吐火羅人,因為月氏人在遷移和定居巴克特里亞的時候,和吐火羅人、塞種人融合通婚,月氏人已經完全被高加索人種通婚混血成了高加索人。在貴霜帝國的錢幣上,貴霜的皇帝頭像,也都是蜷曲大鬍子深眼眶高鼻子的高加索人種。

但要明白,貴霜帝國的建立者丘就卻,究竟是不是月氏人還都是個問題。

因為史料明確記載了,丘就卻不是大月氏的首領,而是大月氏的臣屬國或者說外藩五個翕侯之一。這五個翕侯是否都是大月氏人,不得而知。但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們極有可能就是吐火羅人,也有很小的可能是塞種人,當然也有極小的可能還是月氏人。

據後漢書記載,丘就卻是貴霜的翕侯,也就是貴霜的領主,所以在建立帝國後,國號就貴霜。而不是什麼大月氏。

但為了能與當時的亞洲霸主漢朝外交上的方便,貴霜帝國一直以大月氏自稱,因為畢竟而言。沒有大月氏的征服統一,就沒有現在的貴霜帝國。他們的法統自然來源於大月氏人。

然而貴霜帝國的統治階層雖然是吐火羅人,但他們很快就被文明程度更高的三哥同化了,貴霜帝國皈依了佛教,使用三哥的佉盧文,也就是孔雀王朝的官方文字。證明這些吐火羅人已經不“吐火羅”了,他們已經完全被三哥同化了。

由於山西的吐火羅人,還沒站穩腳跟,就被齊桓公趕走了。

敦煌的吐火羅人,還沒有發展出昌盛的文明就神秘失蹤,大概是被月氏人裹挾走了。

中亞的吐火羅人,由於被月氏人征服統一,最終催生出貴霜帝國征服了三哥,被三哥同化了,使用了三哥的文字。

所以只有在南疆的綠洲上,那些小城邦在中原王朝的庇護下一直存在到了突厥崛起時,留下了吐火羅的文字,也讓現代人知道了古代還有這麼一個族群。


一拳撂倒丈母孃


十九世紀末,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大量婆羅末字母書寫的吐火羅語文獻,確定其就是已經消亡的吐火羅部族使用過的語種。吐火羅是原始歐洲人的一個部落,發源於烏拉爾山和南西伯利亞。早期吐火羅部族有兩大分支,其中一支向東部和西南遷徙至印度北方和中國的華北周邊,進入塔里木盆地後繼續東進,入駐中國青海及西南多部,與當地羌族通婚,我國最早的史料魏書《西域傳》中有所記載。公元八世紀,吐火羅人逐漸被當地維吾爾,突厥等其它部族同化,最終漸漸消失。


喬希軍


你所說的這個吐火羅人指的應該是吐火羅人中的一個分支,也就是遷移到我國青海地區和西南地區的那一支吐火羅人,他們的消失時間大概在公元八世紀左右。

吐火羅人是歐洲人的一個分支,曾經因為生存問題分成兩大部分,然後分別去了不同的地方,其中就有一個分支來到了我國的西南邊境,也就是青海地區等,和羌族通婚,在這裡生存了許多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的吐火羅人被我國的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同化,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和傳承,也漸漸的消失在歷史中,這個時候就可以算吐火羅人在西域歷史中消失了。

其實歷史就像一條滾滾前進的大江大河,在沿途中會有許多人物、英雄、甚至是民族被遺忘在過去的沙灘上,然而文明和傳承,卻讓我們知道他們曾經來過,曾經為過為了這個世界做出過貢獻。

吐火羅人雖然消失在歷史的浪潮中,但起碼我們還知道他們的名字,然而有更多的小部落都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