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夏目歷史君


秦末漢初的張良可以稱之為智多星,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張良,9個字: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作為帝王之師,張良對天下棋局瞭然於胸,運籌帷幄,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曠世奇功。

張良有三大特點:

一是出生好。張良是典型的“官二代”,他們家五代相韓,家門顯赫。然而,到張良這一輩,家裡的形勢卻變了,韓被秦所滅,張良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發誓要恢復韓之舊境。

張良想出了刺殺秦始皇的最直接辦法,於是他花重僱傭了一個大力士,並且選擇了一個絕好的伏擊地點——博浪沙。結果在這裡果然等來了喜歡出巡的秦始皇,但襲擊的結果是,陰差陽錯地的只擊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副車。逃過一劫的秦始皇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張良成了全國緝賞犯。無奈之下,張良只好選擇了遠走它鄉——逃匿於下邳。

二是師承好。

就在下邳,張良卻遭遇了人生的奇遇,一次在橋邊遇到一個童顏鶴髮的老人。這個老人故意將自己的臭鞋丟到橋下,然後讓張良去撿。張良看他年紀大,於是撿了。誰知道剛把鞋撿上來,那老人又把另一隻鞋丟下去了,還讓張良去撿。

張良忍了,又把鞋撿回來。老頭笑眯眯地對他說了4個字:孺子可教。然後叫他兩天後在這裡等他。

結果,張良兩次都因為來晚了,而遭到這老人的臭罵。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起來守在橋頭,終於比老人先到。這老人於是交給張良一本書,張良一看就驚呆了,原來這本書是失傳很久的《太公兵法》。

自從得到這本天下神書後,張良開始認真研讀,數年後,修煉成了深通兵法韜略、奇門遁甲的神人。

據悉,送張良書的人就是傳說中與鬼谷子齊名的黃石公。

三是謀略好。

公元前208年,農民起義第一人陳勝被自己的車伕殺死後,紅極一時的“張楚政權”走下神壇。為了打破群龍無首的僵局,項羽集團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年底,熊心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承諾:誰先進咸陽,誰便可自立為王。

次年,張良隨軍劉邦,兩人相見恨晚。有了張良的良計,劉邦一路開掛,最終先於項羽到達關中。劉邦入主咸陽後,張良勸他以示節儉,安撫百姓;項羽稱王封地後,張良勸劉邦“明燒棧道,暗渡陳倉”,奪取關中寶地……

總之,劉邦能打下江山,張良居功至偉,而關於他的智謀,最直接體現在這三件事情:一是在鴻門宴上與范增的明爭暗鬥,用計讓劉邦順利逃脫;二是當韓信派人找劉邦索要假齊王時,阻止了劉邦的怒火。三是定下“下邑奇謀”。當時,在彭城之戰後,劉邦被項羽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以至於各路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為了能夠逃命,直接丟下老父親、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逃得性命。

就在劉邦萬念俱灰時,張良果斷給劉邦做出新的戰略規劃,他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讓劉邦全力支持他們三人去開闢第二戰場。而事實也證明,張良的的這條戰略規劃非常正確。

因為,很快韓信就在第二戰場上勢如破竹,先後平定魏、代、趙、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劉邦的支持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在淮南攪得天翻地覆;彭越則在項羽的後方奪得二十多個城邑,並繳獲穀物十多萬斛,讓項羽的後勤頻繁出現狀況。

三年後,劉邦帶著韓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圍項羽,最終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四是淡名利。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張良被評為漢初三傑,功勞居百官之首,同時,劉邦還讓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引用劉邦原和衣而臥評價張良就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這是發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張良卻拒絕了,並且選擇了退隱江湖。在歸隱以後,張良在鄉間建造了一座房子,這個房子非常平凡,跟老百姓家的房子沒什麼區別。他甘守清貧,也沒有給子孫留下什麼財產。他這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劉邦看看,自己確實沒有什麼異心。

事實證明,這是張良的聰明和明智之舉。後來,劉邦為了江山社稷著想,開始對功臣下黑手,燕王臧荼、盧綰、趙王張耳、彭越、韓信等人無一倖免。伴君如伴虎,特別是功高蓋主的開國元老,能有善終的沒幾個。張良,卻是個例外。不但張良沒有被連累,他的家人也倖免於難。

張良歸隱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2個字:修仙。他因為得黃石公“天書”精髓,在政治上有深遠影響。同時受“天書”的影響,他也清心寡慾,退隱江湖,一心追求黃老之術,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據說張良死後,還帶著一塊黃石一起下葬。而張良在世之時,其家族堅持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雖少,但到了其第八世子孫張道陵之時,悟出張良的用心良苦,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成為一代宗師。其後代張魯繼而開創五斗米教,在漢中傳教安民,威震一方。

道教發展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張家子孫後代也就一直沾祖上的光,家族輝煌。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張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但是不僅僅是他,他的子孫後輩也都是個頂個的人才。毫不誇張的講,他締造了一個輝煌了千年的家族。

到了今天,張良的家族已經傳了六十四代。他的第八代世孫創建了天師教,兩千年鼎盛不衰,也就是那個十分有名的張天師。


張良的後人中還有著名的醫聖,張仲景。他的能力自然也是不同小可。《傷寒雜病論》這一部歷史著作,救助過多少的患者。他為中醫做的貢獻也可以說是不可磨滅的。除此之外,文人墨客,各朝官員,可以說更是不缺。

張良的家族確實厲害,兩千年以來出了多少人才。“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劉邦的評價或許真的可以很好的解讀張良。現在看來,何止於千里之外,還有千年之外。



有一句話在坊間傳的十分熱烈,“富不過三代”張良家族都傳了六十多代了,為何還能這麼鼎盛呢?


其實和他對後代的告誡不無關係。在劉邦大業已成的時候,張良就選擇了明哲保身,激流勇退。這也是他得以善終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這其實也是給他後代的一個很好的教育。黃老之道,這是張良家族鑫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在張良之後,他的家族確實遇到了一些波折,也就是他的下一代的時候,那個時候確實是張良家族的低谷。後來到了張天師的時候,他終於理解了張良的思想。最後跳出輪迴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張良家族就開始越發的壯大起來。



後來,張良家族一直都在發展,也越發的壯大,成為了繼孔子家族之後的第二大家族。


眾森淼


張良的聰明,在於他對人性的洞察,這一點,從他兒子身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漢惠帝劉盈是劉邦和呂后的親兒子,也是大漢的第二任皇帝。他沒有劉邦的無賴,也沒有呂后的狠毒,對人非常仁慈。他老媽瘋狂地報復劉邦留下的女人們,還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劉盈在觀看了他老媽推薦的人彘表演後,驚懼不已的同時,也為有這樣的老媽而傷心,結果23歲就病死了!

在劉盈的葬禮上,呂后嘴上嚎叫的哭天搶地,卻沒掉一滴眼淚,根本不像死了兒子的親媽。張良的兒子、年僅15歲的張闢疆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對左右丞相王陵和陳平說:太后唯一的兒子如今駕崩了,太后乾嚎卻沒流淚,你們覺得是為什麼?王陵和陳平心裡也正納悶呢,卻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張闢疆分析道:惠帝的兒子年紀小,你們這些功勳貴戚又都手握重權,太后這是擔心以後被你們欺負啊!太后是什麼人你們都清楚,等她掌權了你們都沒好結果!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太后的孃家人入宮掌握南北軍的兵權,這樣太后就安心了!

王陵陳平恍然大悟,連忙按著張闢疆的辦法稟告呂后。

呂后心裡高興,放下了心頭大石,才情真意切地開始放聲大哭,這回是真哭,聲淚俱下。

這就是張良的兒子,小小年紀就家學淵源。而我們觀察張良的一生,成功之處就在於他能夠洞悉人心洞察人性。

張良是春秋戰國時的韓國貴族後裔,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亡命江湖,遇到圮上老人黃石公傳授兵書。

張良原本是想單幹的,也拉起了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後來還是發現自己勢單力孤,準備投奔一個能夠依靠是勢力。而他的選擇原來也不是劉邦,只是在投奔別人的路上遇到了劉邦而已。

張良和劉邦之間交流了很久,雙方都十分滿意。劉邦欣賞張良的智慧,而張良也瞭解了劉邦:這個人雖然流氓,但格局很大而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亂世之中的流氓,有了格局和胸懷就是梟雄,劉邦就是這樣的梟雄。張良瞭解了劉邦的性格和人心,也就掌握瞭如何輔佐劉邦。

這一點我們從韓信自封為齊王后,張良的勸諫方式和劉邦的反應就能略窺一二。

韓信被拜為大將軍之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後把整個齊地都打了下來,自信心膨脹,派人去稟告劉邦:現在齊地雖然平定了,但還是有很多危險因素,我先在齊地當個假齊王,安撫人心民意。

劉邦這時候正被項羽攻擊的手忙腳亂,韓信這個舉動讓他勃然大怒,你不來救援我反而要自立為王,這不是造反嗎?當時拍著桌子就要發飆。

我們注意這時候張良的舉動。他不是馬上站起來阻止劉邦,而是在桌子底下踩了劉邦一下。劉邦馬上明白了張良的意思,情緒沒變內容卻變了:大丈夫要當就當真齊王。隨後封韓信為王,緩解了內部的危機。

劉邦平定天下後,讓張良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食邑,而張良說:我和您是在沛縣相遇的,從此我得到了明主,這事我一生都不會忘記,所以請允許我選擇沛縣作為食邑。

這個選擇,既在情感上打動了劉邦,又在現實中保全了自己。沛縣是劉邦的大本營,張良如果在封地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劉邦的耳目。張良的選擇是明確地在告訴劉邦:我自願接受你的監督,因為我對你毫無保留。

張良明白帝王的心思,知道他們對功臣的疑慮,所以才有了這個選擇。最後張良被封為“留候”,就是留下來的候,意味深長!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張良的成功,就在於他對人性有清晰的瞭解!


李飛叨


說張良是中國明哲保身第一人,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關於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聽說過一些。當然關於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幫助劉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劉邦稱帝后,輪到他們這一幫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時候,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為張良在人生的最頂峰的時期,他宣佈退隱朝野,獨善其身,不問世事。所以他才沒有遭到劉邦的報復。

張良為何在功成名就的時候退隱山林呢?難道他真的不想當官嗎?

事實上肯定不是這樣的,張良跟著劉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點江山嘛。

最後他之所以選擇不問政事,是因為他在跟隨劉邦打江山的時候,已經把劉邦這個人給看透了,劉邦絕對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麼張良是通過劉邦做得哪些事情,來看透劉邦發呢?

我們說幾個人,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蕭何和張良一樣,都是劉邦最為倚重的人。劉邦和項羽在爭天下的時候,讓蕭何給他管理大後方,雖然蕭何做的很好,劉邦缺人,他就給劉邦補充人員,劉邦缺糧,他就給劉邦籌集糧餉,可以說蕭何兢兢業業,從來沒有耽誤過劉邦的事,還把劉邦的大後方給治理的有井有條,要說這樣的蕭何,劉邦應該獎賞人家才對,畢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劉邦不這樣想,他猜疑蕭何,覺得蕭何這個人有異心,對他不忠。

因為蕭何在關中的名聲太好了,關中的人對他很尊重。劉邦擔心蕭何在背後擺自己一刀,然後自己稱王稱霸了。那他劉邦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想到這裡,劉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問蕭何最近怎麼樣了?

蕭何剛開始以為劉邦關係自己很高興,可是,時日已久,他覺得不對了。

蕭何在想若是問候的話,也該是蕭何問候劉邦呀,畢竟劉邦在前線打仗,那裡才是最為危險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時候,蕭何的門客告訴他,你就要大難臨頭了。

蕭何知道劉邦這麼頻繁地問自己沒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個門客就告訴蕭何,劉邦在前線打仗,是怕你在後院發展自己的勢力,畢竟你這麼多年,治理的關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對你都是讚賞有嘉。劉邦是怕你撇開他自立門戶。所以,他對你不放心。

蕭何問這個門客,那我該怎麼辦呢?

門客告訴他,只要你把你的後代,兒子,侄子全部都給送到前線,幫助劉邦打仗。他就不會懷疑你了。

蕭何依計行事,劉邦見了蕭何的親人來戰場。他很高興,從此,再也不問蕭何怎麼樣了。畢竟蕭何把最親近的人,都送來當人質了,他劉邦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要知道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張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劉邦連蕭何這個老鄉都不相信,他會完全相信張良嗎?

所以說劉邦這個人,多少有點不地道。當你對他有用的時候,他都敢懷疑你。若是他真的當了皇帝,對你豈不是想殺就殺了。

所以,單從這件事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劉邦是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們在看張良做的另一件事,劉邦稱帝之後,要分張良食邑三萬戶,而且這三萬戶,可以讓張良自己選,還是讓他選當時最為富庶的齊國的土地。

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覺得要這麼大塊地方,劉邦怎麼可能對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選三萬戶齊地的食邑,劉邦肯定會找他麻煩的。在張良看來,這麼多食邑只能給他帶來禍害,所以,他拒絕了劉邦。

最後張良在貧窮的留縣,選了一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劉邦對張良的做法感到很滿意。

張良在被封為留侯之後,就退隱山林不問政事了。所以,漢初三傑中,只他一人度過了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

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韓信最後被殺呂后了,死的時候只有三十歲,這個大家都清楚。

蕭何雖然最後也善終了,但是,他的命運也很坎坷。

劉邦臨死前把他給抓進了監獄,想要處死他。最後要不是蕭何自毀名節,又有高人來為他說情,說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劉邦的前面。

所以,相對比來說,還是張良的做法最聰明。

張良退隱山林之後,專心修道,死後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當然這是傳說了。但是,張良的後代都開始修道,這是真實的。

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學道有方,成了開宗立派之人,中國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開創的。張良的後代,之所以有作為,經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導,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給傳承了下來。張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學說一樣,對中國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


史學達人


張良到底有多聰明?

關於張良,他的計謀史書上都有記載。不像諸葛亮那麼虛的,找不到史實。


張良妙計太多,在這裡只說兩個代表性的。第一,在劉邦彭城之戰失敗之後,曾立誓,他要把函谷關以東所以土地捐出去,滅了項羽,問張良,怎麼分封,封給誰。這兩個問題張良一一解答,說的十分到位,這一大計劃實施起來,從此天下軍心向劉不向項。韓信,彭越,英布三人拼死為劉邦賣命。

第二個妙計,有一次,劉邦和張良站在城樓上散步,劉邦突然往下一望,很多功臣一團圍成一團坐著,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什麼。劉邦便問張良,他們在幹什麼。張良說,他們在謀劃怎樣造反。劉邦大怒,問為何。張良說,聖上你只封自己看的順眼的人為諸侯,那些立過實際戰功的人你從不過問,等土地快被你封完了,他們可能也就封不到了,所以他們覺得你不厚道,想反了你。劉邦想想也有道理,問有什麼辦法,張良說立刻封你最討厭但立過很多戰功的雍齒為侯,劉邦答應,從此功臣們更加心服劉邦。

為什麼他的智慧讓他的家族輝煌了這麼多年?因為張良知進退,張良也被封了一萬戶,且漢朝世世代代為人尊敬,後世遺留子孫自然會多。


如史如畫


說起張良的聰明,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他的這兩件事情:一是在鴻門宴上與范增的明爭暗鬥,用計讓劉邦順利逃脫;二是當韓信派人找劉邦索要假齊王時,阻止了劉邦的怒火。

從這兩點來看,張良確實聰明,但也僅僅只是小聰明,張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說他對劉邦帶來的真正價值,顯然不僅於此。

事實上,張良之所以能夠在劉邦集團中獲得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地位,是因為他給劉邦規劃了這樣一件事情,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邦才得以能夠快速獲取最後的勝利,這也才有了後來大漢四百年的天下。

張良所做的這件事情,就是幫助劉邦擬定出打敗項羽的戰略規劃。當時,在彭城之戰後,劉邦被項羽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以至於各路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為了能夠逃命,直接丟下老父親、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幾乎是萬念俱灰,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此時的劉邦,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打敗項羽這樣的神級對手。這時候,張良果斷給劉邦做出新的戰略規劃,總而言之,既然現在咱們根本無力和項羽爭奪六國之地,那還不如讓其他的人來和項羽爭奪,如果他們能夠崛起於六國故地,項羽的地盤,自然會被壓縮,到時候大家再一起群毆項羽,他自然是必敗無疑。

於是,張良便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讓劉邦全力支持他們三人去開闢第二戰場。而事實也證明,張良的的這條戰略規劃非常正確。

因為,很快韓信就在第二戰場上勢如破竹,先後平定魏、代、趙、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劉邦的支持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在淮南攪得天翻地覆;彭越則在項羽的後方奪得二十多個城邑,並繳獲穀物十多萬斛,讓項羽的後勤頻繁出現狀況。

當然,也正因為韓信、彭越、英布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尤其是韓信崛起的速度,實在快到驚人,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幾乎就成為僅次於項羽和劉邦的軍事集團。如果再這樣下去,韓信隨時可能失控。而彭越、英布本就是自己拉起的隊伍,一旦有機會,他們也可能失控。



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對張良的戰略規劃,開始產生懷疑。因為按照這種狀況發展下去,雖然最後能夠把項羽這隻猛虎打敗,但帶來的結果卻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群豺狼崛起,最後他們搞不好會成為第二個項羽,甚至是比項羽更可怕的對手。

這時候,酈食其就建議劉邦改變戰略。總而言之,與其培養英布、彭越、韓信這種如狼似虎、野心勃勃的人物,那還不如把六國故地分封給六國的後人,讓他們佔據六國故地,這樣他們崛起後,同樣可以壓縮項羽的地盤,最後大家也可以一起群毆項羽。

並且,因為六國後人,大都是一些平庸無能之輩,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足夠的威望,他們想發展起來,只能完全依靠劉邦的扶持,所以他們自然缺乏與劉邦相抗衡的資本。這樣等到擊敗項羽後,劉邦再來收拾他們,顯然要容易太多。

酈食其的這條建議,正好解決了劉邦心中一直以來的擔憂,所以他自然覺得酈食其的戰略規劃要更勝張良一籌,所以劉邦決定採納酈食其的建議。而當這個消息傳到張良耳朵裡後,張良馬上就飛奔過來面見劉邦,要求劉邦馬上中止實施酈食其的計策,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亡國之計。



張良當時向劉邦陳述了七條理由,而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雖然說,如果扶持韓信、彭越、英布發展壯大,等他們崛起後,必然會對劉邦造成很大的威脅。但問題是,如果不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種如狼似虎,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物,又有誰敢和項羽這種大佬正面對抗呢?

當時的天下,並不是誰都有膽子敢去和項羽爭奪地盤,如果隨便拉出個六國後人,就敢和項羽叫囂,敢去搶奪項羽的地盤,那趙王歇、陳餘、魏王豹等人,好歹也算是一時豪傑,他們完全可以把項羽打得在關東無立足之地,又何必勞煩彭越、韓信和英布呢?

事實上,如果劉邦真把六國故地分封給那些能力資質平庸的六國後人,他們中真有人敢去和項羽口中虎口奪食嗎?恐怕最後的結果是,面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他們轉頭就集體投靠項羽,到時劉邦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要命的是,如果說憑韓信為劉邦所立下的這份天大功勞,最後所獲得的權力和地位,還不如那些什麼事也沒幹的六國後人,那以後誰還敢替劉邦賣命。

因為,韓信這麼大功勞,彭越、英布也都是戰功赫赫,最後卻什麼都沒撈到,那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豈不是連湯都沒得喝?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會怎麼想、會怎麼做?還會有積極性嗎?

劉邦聽完張良的分析後,立馬明白這其中的核心關鍵。雖然說,張良所擬定的戰略規裡劃存在很大的缺陷,但至少可以補救。但酈食基的戰略規劃,會直接將劉邦帶向滅亡的境地。在這種背景下,劉邦果斷再次選擇按照張良的戰略規劃來執行,而一年後,劉邦帶著韓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圍項羽,最終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劉邦在登基後,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確實乃發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我是趙帥鍋


古往今來,凡能建成大業者,身邊不僅要有能衝鋒陷陣的猛將,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運籌帷幄的謀士。

謀士對於一方陣營有多重要,如果把一個陣營比做一個人體,而驅動這個人做任何事的是他的大腦,謀士在這時候扮演的就是一個大腦的角色,把握時機,深謀遠慮。

張良就是謀士中的一個傑出代表,不僅輔佐劉邦擊敗項羽,成就霸業,並且還在漢初劉邦大肆誅殺開國功臣的時候功成身退,可見張良的厲害之處。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張良生活於秦漢年代,祖上為戰國時韓國貴族,因此,他一直心存反秦復國之心,博浪沙刺殺秦王算是張良初初露崢嶸,可惜這時候的張良畢竟只是個儒生,滿腦子只有殺掉秦始皇,沒有經過縝密的部署。於是乎,這次刺殺失敗了,張良也因為刺殺一事被通緝,不得已,只能隱姓埋名到偏僻之地生活。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張良遇到了他的老師,半人半仙的黃石公,被授以《太公兵法》,張良非常高興,因為他知道自己遇到了貴人。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張良學成之後,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劉邦,二人的相遇,可以說就此命中註定,從此,張良正式登上了秦末亂世的政治舞臺,他的聰明過人之處也開始慢慢體現出來。

初隨劉邦,採取以金錢賄賂嶢關守將,待守城士兵鬆懈之時,迅速出擊,一舉拿下嶢關,於是嶢關周圍守將望風而降,劉邦沒費太大力氣就第一個攻進了咸陽,在咸陽城內,告誡劉邦要與秦民約法三章,從而幫助劉邦贏得了民心。

二出奇謀,鴻門宴上智鬥范增,項羽採取范增建議在鴻門設宴,本是為了誅殺劉邦,然而張良在得到項伯的告知後,並沒有逃走,而是讓劉邦去拉攏項伯,從而在宴上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哪怕范增召來項莊,舞劍直指沛公時,項伯起身保護了劉邦。

三定天下,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張良告訴劉邦,要想擊敗項羽,必須聯合韓信,彭越,策反九江王英布,攻取北方諸國,騷擾楚國後方,削弱楚營實力,如此一來,項羽必敗。

劉邦積極採取張良的建議,最終,待到項羽走投無路之時,在楚營周圍響起楚歌聲,項羽倒在了烏江邊。

漢朝開國時,劉邦高度讚揚了張良的足智多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由此可見,張良的才智對於劉邦來說有多重要。


然而,張良最聰明的地方並不在於戰爭之時,他最聰明的地方是因為這個決定——溜。

漢朝開國之後,張良深知劉邦可共患難,但不可共富貴,於是乎,在論功行賞之時,張良拒絕了劉邦的萬戶侯封地,只求做一留侯,閒雲野鶴,不參與世事紛爭。

張良悟到了老師黃石公的生存之道,於是一心向道,追求黃老之學,晚年生活安詳,比較一下並稱為漢初三傑的韓信和蕭何。

韓信在達到聲望頂峰時被劉邦誅殺,蕭何雖不致死,但晚年生活淒涼,由此可見,張良當初在功成名就之時急流勇退開溜是有多麼明智。

而張良的後代也因張良的這一明智決定大受啟發、受益頗深,最終,在張道陵之時,創立道教,自封為張天師,在當時那個年代深受皇帝器重。


從那以後,皇帝輪流換,不知到誰家,可張家子孫世世代代都為張天師,一直延續至今,張家也因當初張良的明智之舉輝煌至今,成為中華三大姓之一。

雖然沒有出過大一統的皇帝,但老張家不走尋常路,在搶班奪位的紅海里廝殺,人家走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宗教路線,開闢出一番嶄新藍海。


歷來現實


張良在漢朝和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在武廟裡面,主祀是姜子牙,也叫武成王,張良是配祀,然後十哲與六十四名將是從祀,也就是說張良在武廟裡面的地位排名第二。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劉邦信任也最器重的其實是張良,在史記裡面,我們完全看不到劉邦對張良的猜忌,而對蕭何,卻是一直是猜忌,外打出仗的時候,還派人一直打探蕭何的消息。

蕭何不得已將族人都派往前線,才打消了劉邦的想法,而漢朝建立之後,蕭何又不得已自汙,後來還被劉邦下獄,最後才逃命下來。

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劉邦兩次跑到韓信的軍中,奪了韓信的兵權,後來又將韓信從楚王貶為淮陰侯,最後蕭何與呂后聯手殺掉了韓信。

而最聰明的就是張良了,當劉邦想要賜給他齊地三萬戶的時候,他拒絕了,而只要了一個小小的留縣做為自己的封邑,而在漢初功臣裡,張良只排在了六十二名,這個正是張良的高明之處,樹欲靜而風不止。

蕭何與曹參也就才萬戶侯,如果張良真接受了三萬戶侯,那麼就在排名第一蕭何與排名第二曹參之上了,那麼必然會起眾人的不滿。

而如果張良完全不接受,那也顯得太虛偽,如果真的完全無所求,那就說明是有所求的,所以張良特意挑了與劉邦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做為封邑,那麼劉邦就會時常想起,自己與張良是怎麼見面的,然後怎麼一起奪天下的。

另外,張良在漢朝建立之後,就歸隱山林,但是並不是完全不問政事,比如在遷都上面,在廢立太子上面,還有建議呂后請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上面,在需要張良出現的時候,張良就出現了,那麼劉邦,呂后,劉盈都會記得張良的好的。


歷史簡單說


說點不一樣的。

俗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三國時期,司馬徽舉薦諸葛亮給劉備時,說了一句著名的話: “此人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開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這個張子房就是張良。

張良,何許人也?

——張良(約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

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所以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個詞,原是專指張良的。

張良之智,整個中國歷史能比肩的人不多。我覺得只有二個半。

具體如下:一個“姜子牙”,一個“諸葛亮”,還有半個,就是“劉伯溫”。


他的英雄故事就不一一列舉了,再回答一下問題的後半句:

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說實話,中國歷史上聰明的,家庭盛極一時的,多的和米一樣。但一直輝煌的,確實不多。

為什麼張良家庭就可以相對來說比較興盛?

這個張良的身份有一個極大的關係。什麼身份呢?

張良,是一個“道”家的信奉者。

而道家,講究功成身退,不居功。盛世歸隱,亂世濟民。

老子說:“夫唯不爭,天下莫與之爭!”

這種不爭的家族精神,是家族得以長盛不衰的原因。

不記得哪個學者曾經說過,中國歷史上,真正聰明的人,基本上都是道教人士。



吳謀



他,在全副武裝的秦軍面前,行刺秦王,然全身而退;他,在兔死狗烹的亂世,功高蓋主,卻獨善其身。劉邦說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諸葛亮也評價他為“帝王之師”……


他,就是張良。


國仇家恨,刺殺始皇


張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韓國貴族,祖父張開地連任韓國3朝宰相,父親張平繼任兩朝宰相,相國世家,正兒八經的“紅+富3代”。但還沒等到子承父業的那一天,韓國滅亡。


(張良像)


為了復仇,張良花了所有的積蓄,找到了一位滿意的大力士殺手,併為他打造了一支重達120斤的大鐵錘。殺手和武器都準備就緒,就等魚兒上鉤了。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32歲的張良終於等來了他復仇的時機,只是那時他還不知道,這將是他一生的轉折點。


(大力士埋伏刺秦)


既然是一國之君,按規矩,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馬車由六匹馬拉)。目標很明確,等6匹馬車路過的時候,張良一聲令下,鐵錘飛至,車毀人亡。成功?是不可能的。


相較於天子尊貴的身份,顯然秦始皇的求生欲更強。因為樹敵太多,秦始皇的遇刺經驗相當豐富,所以,為了保命,他經常更換座駕,管它幾匹馬,別讓敵人找準就行。


(秦始皇發怒,但最終也沒抓到張良)


秦始皇躲過了,張良自然就難過了。接下來的日子,作為全國頭號通緝犯,張良不得不輾轉各地。也正是在這時,張良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偶遇黃石公,得其真傳


相傳在張良“潛逃”期間,一日在橋上遇到一老頭兒。老頭兒把鞋扔進河,讓張良去撿鞋。張良忍著怒火撿回來後,老頭兒又讓張良給他穿上。或許是玩心大起,想要看這老頭兒還能作到哪一步,張良便照做了。


(張良給黃石公穿鞋)


故事還沒結束,老頭兒要張良5天后來此地相見,有大禮相送。閒著也是閒著,5天后,張良如約而至。但老頭兒又開始作妖,責問他遲到,並讓他5天后再來。又過了5天,張良天亮到了橋上,還是慢了老頭兒一步……


從小養尊處優的張良,哪裡受過這等委屈,不過,老頭兒的種種行為,成功激起了他的勝負欲。第3次,張良半夜就出發,黑燈瞎火地來到橋頭,這次終於比老頭兒早。


(秦末隱士,黃石公)


老頭兒很滿意,送了一本叫《太公兵法》的書給他,原來,這老頭兒就是傳說中與鬼谷子齊名的黃石公。


輔佐劉邦,成帝王之師


此後數年,張良潛心專研兵書。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張良屬於後者。


(張良研習兵書畫)


公元前208年,農民起義第一人陳勝被自己的車伕殺死後,紅極一時的“張楚政權”走下神壇。為了打破群龍無首的僵局,項羽集團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年底,熊心命劉邦、項羽分兵伐秦,並承諾:誰先進咸陽,誰便可自立為王。


次年,張良隨軍劉邦,兩人相見恨晚。有了張良的良計,劉邦一路開掛。


(楚漢爭霸)


劉邦入主咸陽後,張良勸他以示節儉,安撫百姓;鴻門宴上,張良隨機應變,護得劉邦周全;項羽稱王封地後,張良勸劉邦“明燒棧道,暗度陳倉”,奪取關中寶地;又以“下邑奇謀”,以弱制強,成功扭轉楚漢局勢……


作為帝王之師,張良對天下棋局瞭然於胸,運籌帷幄。可以說,劉邦的大漢公司能順利開張,張良就是其中的貴人之一。而這些,還不是張良最聰明的地方。


(鴻門宴)


進退自如,明哲保身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特別是功高蓋主的開國元老,能有善終的沒幾個。張良,是一個。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張良居百官之首。為表達心意,劉邦讓其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但張良推辭了封賞,只要了留地(今江蘇沛縣)。要知道戰國時齊國憑藉魚鹽之利富甲一方,而張良卻毫不猶疑地拒絕這一誘惑。


(張良生平關係圖譜)


張良是佛系青年嗎?不是,早年項羽集團立楚王時,張良也憑藉他的智慧,讓韓國復國。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要封地呢?其實,這恰恰是張良最聰明的地方。


雖說劉邦這個皇帝得來不易,若不是各路豪傑的鼎力相助,一個泗水亭亭長能有多大的火花。但稱帝后,該來的還是要來,排除異己便是第一步。


(劉邦及漢初三傑)


加封功臣時,秉著“非我劉姓不得封王”這一原則,所封最高爵位是侯爵,重賞的也是早期跟隨他的老將。昔日在項羽手下幹過事的都逐漸被他誅殺,手握兵權的也慢慢被架空,比如韓信。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定魏國,背水一戰,垓下滅項。但項羽剛死,劉邦就收回了韓信手中的兵權。


張良目睹了這一切,試問一個如此懂得洞察人心的頂級謀士,怎會不知帝王心思呢?劉邦給他三萬戶,看似最高封賞,實則是不信任他的表現。天下已經姓劉,如果要了這地,張良無疑是自掘墳墓。


(張良祠)


而留地,不僅是張良與劉邦初遇之地,又一語雙關,留,留下。既讓劉邦安了心,也讓自己得了安穩。


畢竟是謀略家,和搞政治的不同,和平年間,告別政治舞臺,逍遙快活才是最明智之舉。縱觀張良的一生,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活到極致,才是最好的人生。


關注“全歷史”

在這裡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係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