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因為遇到豬隊友,而把自己害死的將軍,你知道哪些?

漢史趣聞


1948年11月22日黃昏,斃命前的黃百韜對身邊的第25軍副軍長楊廷宴發出最後的哀鳴:“我有三不解,第一,我為什麼那麼傻,要在新安鎮等第44軍兩天?第二,我在新安鎮那兩天,為什麼不知道在運河上架設軍橋?第三,李彌兵團既然後來要向東進攻來救援我,為什麼當初不在曹八集掩護我西撤”?—— 特別注意,那第三條。

(李彌)

前兩條當然是黃百韜自責自己的指揮失誤,所謂兵貴神速,為了一個軍拖累整個第七兵團是極度愚蠢的。五個軍12萬人僅靠一座鐵橋過運河,致使西渡緩慢,更是黃百韜“慮事不周”的表現,當然也說明他身邊一群廢物,連個好的參謀長都沒有。而第三條則是黃百韜對“豬隊友”憤怒的控訴:李小彌,你跑那麼快乾嗎?

楊廷宴在碾莊戰場上僥倖逃脫,後來將這“三不解”原原本本彙報給了南京,因此黃百韜的這三點主要意思是真實的。將黃兵團孤零零扔在運河兩岸,結果被華東野戰軍割裂包圍,第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難辭其咎,因為他原來的防區,就是運河西側的曹八集地區,這裡也是華野先頭部隊最先插入的地方,而那個時間李彌已經是人去樓空。

(李彌)

最大的“豬隊友”當然是坐鎮徐州的總司令劉峙,我軍發起淮海戰役已經第三天時,他居然仍未弄清華野的主攻方向,完全不明所以。恰好中原野戰軍在徐州以東的張公店追殲了劉汝明所部的第181師,劉峙立即判斷我軍的主要目標是取徐州,於是緊急命令駐商丘的邱清泉兵團、駐蒙城的孫元良兵團、已經原駐徐東地區的李彌兵團向徐州收縮,保衛他的老窩要緊,卻把正在向徐州趕路的黃百韜涼在一邊。

曹八集今稱“八義集”,是隴海鐵路線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鎮子,在碾莊圩以西10公里處(碾莊距離徐州不到50公里),李彌的第十三兵團部原來就駐在這裡。如果不是劉峙的緊急調令,李彌完全可以等待黃兵團渡過運河靠攏他的部隊之後,兩個兵團交替掩護再撤往徐州,那麼,華野前鋒山東兵團就不可能順利襲取曹八集,進而截斷黃百韜“回家的路”。



(黃百韜)

國軍部隊執行命令向來拖拖拉拉,為什麼李彌這一次動作如此迅速呢?第一是怕死,第十三兵團撤守曹八集的時間是11月8日,“賈汪起義”已經發生兩天,李彌深知華野大軍將至,儘早縮回徐州才覺安全;第二是派系,李彌出身黃埔,與黃百韜這個雜牌“老廣”無甚交集,犯不著為他涉險,這也是國軍常吃敗仗的頑疾。

就在8日這天下午,已經渡過運河的黃百韜驅車趕到曹八集與李彌會面,這也是兩個兵團司令官最後一次相見。黃百韜向李彌說明,自己的部隊還沒有完全渡過運河,因此右翼毫無掩護,懇求第十三兵團緩撤,以便掩護第七兵團全部到達運河西岸並且完成集結,其實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彼此是“友軍”嘛!

(李彌開飯)

李彌考慮了片刻說:“劉總司令判斷共軍要打徐州,已嚴令我兵團向徐州撤退,本兵團部和第8軍將於今晚行動,第9軍明天把防務移交給貴兵團後,也要向徐州集中”。黃百韜聽著客氣的婉拒,看著這個豬一樣的隊友,卻沒有絲毫的辦法,因為兩個人沒有隸屬關係,只能告辭回去碾莊繼續收攏部隊。

黃百韜至死都想不明白,李彌為什麼堅持他的兵團立即開拔,而置掩護和接應第七兵團過運河的原任務於不顧?即便徐州方面有新的命令,在第七兵團尚未完全渡過運河的情況下,也根本無法接替李彌的防務。話又說回來,如果李黃兩軍能夠交替掩護西撤,不是更有利於兩個兵團的安全,同樣更有利於徐州的安全嗎?

(黃百韜、劉峙和杜聿明)

就這樣李彌跑了,黃百韜整頓完亂七八糟渡河的隊伍之後,於11月10日才指揮第七兵團繼續向西行軍,中午突然從前面的曹八集傳來了激烈的槍炮聲,黃百韜大驚失色。這一天,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飛兵到達,一舉殲滅駐守曹八集的第100軍(原整編83師)所屬的第44師,卡住了第七兵團撤往徐州的必經之路,黃百韜插翅難逃了。

1948年11月11日,杜聿明趕回徐州,隨即部署剛剛撤到徐州東郊的李彌兵團,配合邱清泉第二兵團向東攻擊前進,以解救被包圍的黃百韜,於是李彌又踏上了“來時的路”,可面對華野部隊的頑強阻擊,這一回卻是寸步難行了。幾十公里外,黃百韜在碾莊圩苦笑連連:李彌你這個豬隊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李彌)

黃百韜覆滅後的11月22日傍晚,解放軍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動員民工將4000多名第七兵團的傷兵抬進徐州城,立時與論大譁,萬人空巷參觀,有記者追問杜聿明:“黃百韜到哪裡去了”?

杜聿明一時很窘,想了想回答說:“他回家休息去了”。

(曹八集位置圖)


度度狼gg


從古自今,戰爭的藝術,都不是單一兵種可以完成的形態。從冷兵器時代開始,戰爭都是強調團隊意識,集體精神。互相協同作戰。各軍種,各兵團,各集團軍之間,更是強調,精誠團結。互相協作。互相支援。從而完成戰略戰術計劃和謀略,最終戰勝敵人,贏取勝利。

但是歷史上,就有很多豬隊友拖累,出賣而打大敗仗的奇葩。比如民國時我們強大的國民革命軍,就沒有少出豬隊友而打敗仗,把我們偉大的蔣委員長氣的半死。真的是恨鐵不成鋼啊。國軍豬隊友之多,讓蔣委員長也大開了眼界。蔣委員長也不知道罵了多少娘希匹,我頂你的肺了。說多了都是淚啊。這主要就是國民黨軍隊,本來就不是一個整體,說白了這個是,西方民主在中國的實踐失敗,而水土不服典型特點和特色。造成了最大後果就是軍隊的事實分裂。各省都擁有軍隊,都不聽中央號令。結果是民主自由的民國,內戰打了三十年,一直打到了它滅亡。中華民國是繼南北朝,五代十國後,中國又一個亂世。

比如我們蔣委員長的心頭肉新編74師,以及心腹愛將張靈甫,就是在孟良崮,因為各豬隊友不支援,出賣,而被我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包圍消滅了。1947年,蔣委員長出動45萬人進攻華東野戰軍。其中新編74師是他的嫡系部隊,由軍事才幹強悍的張靈甫指揮。而華東野戰軍27萬人,在19萬老百姓支援下,在能征善戰的大將粟裕指揮下,堅決抗擊國民黨軍圍剿。

粟裕敏銳抓住新編74師冒進空子,決定打掉新編74師,打蛇先打頭,從而震懾敵人,打亂敵人戰略部署。大膽實施我軍優良作戰傳統,以多欺負人少,圍點打援。調動20萬主力大範圍穿插迂迴。於1945年5月,我軍20萬主力四面合圍,把新編74師,35000人阻擊包圍在孟良崮。並立即實施了攻擊。

張靈甫並不慌張,認為完全可以憑自己新編74師拖住華東野戰軍27萬人於孟良崮,讓國民黨軍40萬軍隊反包圍華東野戰軍,來個中心開花,從而與粟裕決戰於孟良崮。可以說,張靈甫不愧是蔣委員長青睞愛將,他的戰術意圖是完全正確的。可惜,他千算萬算,算錯了自己的隊友的心機和暗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蔣委員長完全支持張靈甫作戰計劃。以是電令各部迅速增援新編74師。特別是離孟良崮最近的黃伯韜25師,李天霸83師迅速支援新編74師。結果呢?李天霞83師是走的最前面的國民黨軍了,不過只是一個連,帶了部步話機,在張靈甫欲哭無淚: 兄弟,救我一把苦苦哀求中,隨意的忽悠他。兄弟,堅持住,俺們馬上就到了。結果是張靈甫新編74師35000人,在我軍25萬人包圍攻擊中,堅守了三天。按道理講,國民黨各部隊三天時間,爬也爬到孟良崮了。實際無任何一支部隊到達外圍與我軍交火。25師慢慢悠悠,等新編74師被消滅,它離孟良崮還有5公里呢。

可以想象張靈甫的絕望,這是對國民黨,國民黨軍隊的絕望。他的戰死,代表徒有強大外表的國民黨政權的腐朽和不堪,預示了一個腐敗的政權必然的滅亡結局。


紅紅火火講歷史


因豬隊友而戰死的楊業

楊業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的領頭雁,折太君的老公。在楊家將演義中,楊業是被大反派潘美害死的,“折太君”叫“佘太君”。正史中,楊業是被豬隊友潘美、王侁等人坑死的。



楊業本來是北漢建雄軍節度使,因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時人送外號“楊無敵”!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征討北漢,北漢王劉繼元投降,楊業隨同歸降。次年,就與潘美合作,在雁門關外大敗遼軍,殺死遼國駙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自此威震契丹,遼人聞楊業之名如三國時東吳人聽到張遼的名字一樣。宋太宗非常信任楊業,但宋軍的其它將領對楊業反而妒忌。



公元前986年,宋太宗北伐,意欲收回燕雲十六州,楊業跟隨出征,任西路軍副主將,主將是名將潘美,監軍是王侁。



各路大軍先後攻下雲、應、寰、朔四州,因遼國反擊,朝廷下令將四州百姓遷往內地,潘美率兵保護百姓。



當時遼國蕭太后已率十萬大軍攻陷寰州。楊業認為遼軍兵多氣盛,不宜對敵。向潘美建議,保護好百姓順利遷移回內地要緊,並提出了詳細可行的掩護方案。

潘美本來是贊同楊業的意見的,但是監軍王侁不同意。認為潘美、楊業手提數萬雄兵,不去殺敵,有畏敵嫌疑。認為只要大軍直奔雁門北川,就能戰勝遼兵。楊業認為時機不成熟,按王侁的方案出兵,必敗無疑。王侁諷刺挖苦楊業畏敵,徒有“楊無敵”稱號。而潘美對王侁的要求採取默認態度。



因為宋朝自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為了防止武人作亂,採取文人治國,對武人採取種種措施予以防備,監軍是皇帝親派監督武人的,擁有直接向皇帝彙報的權利及對武人進行評估和使用建議的權利。甚至宋朝的許多戰爭,都是朝廷先計劃好怎麼打,甚至行軍路線都給你規劃好,監軍負責監督執行。一旦戰場形勢發生變化,草包監軍會要求軍隊繼續按原定計劃、路線執行,讓前線將領左右為難。潘美對王侁的外行建議之所以沉默,也是因為這個要命的監軍制度作祟。

楊業非常悲痛,說我不是不想殺敵,只是時機不好,不想讓將士們白白丟了性命。既然監軍大人逼我出戰,那我就衝在最前面。



出征的時候,楊業指著陳家谷口說,我肯定會轉戰到這裡,你們在這裡預先埋伏好步兵和弓箭手,等我把遼兵引過來時,左右夾擊,即使不能取勝,也可以救援我們。隨後楊業領兵殺向遼軍。潘美、王侁按照楊業的要求在陳家谷口佈置好伏兵。

楊業是早辰5點多鐘出兵的,潘美、王侁在陳家谷佈置好伏兵,等到中午時,也沒見楊業返回。王侁登高瞭望,看不到任何旌旗煙塵,以為遼兵已敗,為了爭功,立即撤走陳家谷口的兵力,去追擊遼兵。潘美控制不了王侁,也帶兵離開,行了20多里,聽說楊業兵敗,趕緊撤回兵馬,但來不及了。



楊業奮戰一天,傍晚時分才來到陳家谷口,一看沒人,非常悲痛,率領士兵繼續奮戰,兵盡馬疲,力竭被俘,絕食三天而亡。(楊家將演義裡,楊業碰李陵碑而死)隨同征戰的兒子楊延玉也戰死。遼人敬重楊業忠勇,在遼地建楊無敵廟祭祀。

宋太宗聽說楊業戰死,不勝惋惜悲痛,將豬隊友潘美連降三級,王侁免職流放。將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軍節度使,並舉行隆重的典禮,表彰楊業的忠勇報國精神。



豬隊友潘美,經此一戰後,在民間逐漸被演化為反派人物,而在楊家將演義中,被定型為奸臣潘仁美……潘美一世英名,盡付流水!


一葉碧雲


因為豬隊友而戰死的孫傳庭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明的滅亡一直都是我們心中的痛,我一直都理解不了:為什麼人口比滿清要多數十倍的大明,就這樣被滅亡了。

在後世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傳庭死,明朝亡”,傳庭就是明末名將孫傳庭,山西代縣人,擔任過吏部主事,魏忠賢弄權時期辭官回家修養了十多年。

為什麼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在閒置了十幾年後卻能得到如此大的讚美,甚至還認為他的死是直接導致了大明覆滅的原因呢?下面我來說說孫傳庭的戰績,以及他是怎麼死於豬隊友之手的。


崇禎八年,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崇禎皇帝起用了孫傳庭,先調任為順天府尹、陝西巡撫,後在陝西練兵,一年之內剿滅了馬金忠、劉國能等十幾路農民軍,而且依靠治理關中,自產自銷,孫傳庭所練的數萬“秦兵”,作戰七年就沒向朝廷拿過一分錢。

崇禎九年,孫傳庭在子午谷設伏,大敗明末農民軍中實力最強的闖王高迎祥軍隊,崇禎十一年,於陝西寶雞、潼關大敗高迎祥的繼承人李自成,打得李自成帶著幾個騎兵連夜奔走。接著兵鋒直指河南,大敗“十三家聯軍”,幾乎平定了明末的農民起義。

可就在大明覆興有望的時候,兵部尚書楊嗣昌向皇帝提出“招安”農民軍的方針,崇禎下令暫停對農民軍殘部的追擊,白白錯過了全殲農民起義的絕好機會。崇禎皇帝耳根軟,本人又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不但多次錯過了拯救大明的時機,還因為讒言將孫傳庭下獄。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部橫掃河南,圍攻開封,崇禎再次起用孫傳庭,在失去了百戰餘生的“秦兵”之後,孫傳庭用來對付李自成的軍隊只有一萬多新招募、連血都沒見過的新兵。孫傳庭扼守潼關,本來已經控制住了李自成軍勢的蔓延,可崇禎這時候又想來個“一勞永逸”,下令孫傳庭主動出擊,和李自成決戰。

孫傳庭在接到出戰詔書後,痛哭道:“吾固知去而不返也”。雖知必死,但自幼在忠君愛國思想渲染下的孫傳庭還是帶著那一萬新兵,在沒有任何援軍的情況下面對近五十萬的李自成大軍。戰局的結果毫無懸疑,孫傳庭部被李自成全滅,孫傳庭單騎衝入敵陣,以身殉國。

孫傳庭一死,大明再也沒有能對付農民軍的人了,李自成平定陝西后,直衝北京。崇禎十七年(孫傳庭死後兩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盡,大明滅亡。可笑的是崇禎皇帝死前還在說“百官誤我”、“文臣皆可殺”的話,似乎大明的滅亡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似的。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有句話說得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豬隊友會玩出什麼騷操作,而且往往造成的破壞力還是對手辦不到的。下面咱們就聊一聊有哪些專坑隊友的大神。

伯嚭

春秋吳越爭霸賽時。吳國有個伯嚭,擅長溜鬚拍馬,很得吳王夫差賞識,官至宰輔。這個人貪財好色,在爭霸賽中夫差擊敗越國後,伯嚭收受文種賄賂,勸說夫差接受越國的投降,讓越王勾踐活了下來,並和越國裡應外合,勸阻夫差不要聽從伍子胥殺掉勾踐的建議,讓夫差放勾踐回越國,這才有了後來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國。此外,伯嚭還妒忌賢能,陷害吳國大將伍子胥,使吳王夫差賜伍子胥自刎,伍子胥被迫自刎,含恨而終。無愧於“豬隊友之名

鴻門宴中的項伯

項伯 ,你可是項羽的叔叔啊,你怎麼胳膊肘往外拐啊?可坑死你侄子了。

項伯先是向張良通風報信,讓他告訴劉邦在鴻門宴上小心一點,放機靈,不然小命難保,這也就罷了,然後他又經不住劉邦的甜言蜜語的轟擊,和人家結親家了,幫劉邦跟項羽說好話,然後又在鴻門宴上掩護劉邦。讓項莊沒法下手,雖然如果項羽下定決心,劉邦還是個死,但項伯的保護作用還是很大的。范增得鬱悶死啊,怎麼就攤上了這麼一個貨色的隊友啊。。。結果就是劉邦跑路,最後逼死項羽。

馬謖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命馬謖守街亭,結果馬謖覺得自己飽讀兵書,是個名將。剛愎自用,不聽手下的勸告,違背諸葛亮的意圖,把部隊駐紮在南山上,登山據守。結果被張郃切斷水源,一舉擊潰,大敗而逃。諸葛亮失去了重要據點,只能無奈撤軍,最後落了個諸葛亮揮淚斬馬稷的下場,別的人坑隊友都是噁心別人,成全自己,這位仁兄倒好,不自量力的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藺MG


要說豬隊友,非意大利墨索里尼莫屬了,被坑的隊友就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了。當年,墨索里尼寫信給希特勒,信中說他想跟著希哥一起“開闢新天地”,希特勒感覺多一個隊友總比少一個人強,於是就同意了,這時候有下屬勸告希特勒不要這樣做,因為墨索里尼是“豬隊友”,下屬說了這番話:

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就相當於我軍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意大利加入對方,我們用20個師就能搞定它;但如果意大利要加入我方,我軍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它。

這個下屬真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預測能力堪比諸葛亮或者劉伯溫,奇準無比,可惜這個下屬沒能留下姓名,否則絕對能榮登世界預測大師排行榜榜首。







何處夢醉寄逍遙


明成祖時期,曾經幾次南征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其間出現了一個猛將張輔,表現不亞於洪武創業時期的元勳名將。


張輔,字文弼。跟隨他爹張玉,起家于靖難之役。張輔的妹妹又入宮成為明成祖的妃子,起初因為這個原因,張輔的爵位不高,僅封信安伯。後來因為另一名將朱能上書為張輔抱不平,才轉而封侯。

早期的張輔一直都是做為朱能的副手出現,直到永樂三年安南黎季犛殺了陳朝最後一位皇帝陳日焜,自稱上皇(當時越南是上皇負責制)。陳日焜的孫子陳天平逃到了明朝,黎季犛欺騙明朝要接回陳天平,成祖就派五千兵把陳天平護送回安南繼位。但是陳天平一到安南就被黎季犛殺害。成祖大怒,派朱能討伐安南。張輔作為朱能副手一併隨軍。

不巧的是,到安南前線沒多久,朱能就病死軍中。張輔被明成祖任命為統帥,任命制詞裡把張輔代朱能比作洪武時李文忠代常遇春故事,可見成祖對張輔是寄與厚望。而張輔也沒讓成祖失望,上任後很快就領軍取得節節勝利,僅用半年時間,就擒獲黎季犛及其子黎蒼檻送京師,成功平定整個安南,並且設交阯布政司,在唐朝滅亡安南脫離中央政府控制四百多年後,安南再次併入中華版圖。張輔立下的是不世之功。

張輔從安南返京後,安南再次叛亂。明成祖不得已再次派張輔入越平叛,張輔前後共四次進入安南平判。很可惜,由於屢鎮屢叛,到了明宣宗時期,名臣楊士奇主張放棄安南,張輔雖然堅決反對,但明廷最終還是放棄了安南。至此,安南徹底從中華版圖上脫離。


到了明英宗時期,張輔已是歷仕四朝的元勳耆老。瓦剌太師也先擾邊,太監王振的鼓動英宗親征。時年已是七十五歲高齡的張輔也隨軍行動。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土木堡之變,只是隨軍行動,並沒有軍政大權的張輔遂死。可憐一代名將,竟然就這樣被一群豬隊友裹脅著,最終身死於亂軍之中。


孤獨守夜人


“豬隊友”自古有之,古今中外“豬友”何其多!

1、秦舞陽 害死荊軻

荊軻刺秦時,帶了個助手叫秦舞陽,這哥們傳說是燕國勇士,12歲時就殺過人,從此之後沒幾個人敢正面直視他。荊軻也以為這哥們是個猛人,於是拿著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和樊於期的人頭,領著秦舞陽去覲見秦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臺階下,秦舞陽見這陣仗再想想一會兒自己要做的事,越想越怕,腿腳不自主地哆嗦,使秦王生了警惕之心,最終圖窮匕見,荊軻刺秦失敗而身死

2、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刻,北宋徽宗、欽宗以及王黼、蔡京、蔡攸、李邦彥、童貫等等一大批奸臣就是中國歷史上最蠢的豬隊友組合!宋徽宗北宋宣和二年,宋金合盟攻遼,商量好金攻中京,宋攻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遼的其餘國土歸金,宋亦將原本獻給遼的歲幣轉獻金。金兵伐中京進展順利,北宋兩次攻打燕京卻大敗而回,最後燕京也被金兵攻陷。金自然不肯按協議把燕雲十六州還給北宋了,你又沒出力,北宋只好出巨資將其買回,號稱“代稅錢”。金收了這一大筆錢,又把燕京劫掠一空,把一個空城還給北宋。童貫等人也不在意,煌煌北宋又不差錢,要的只是面子!立馬“凱旋而歸”,並上“復燕奏”,號稱不世奇功,徽宗立“復燕雲碑”紀功。北宋滅亡在即,這幫豬隊友還做著春秋大夢呢!

3、紳士也有“豬隊友”

二戰時期,英國的路易斯·蒙巴頓在大西洋海戰打得如火如荼時,他卻想起了帆板運動。當他升為海軍少校,並被任命為“凱利”號驅逐艦艦長時,將他的船通體塗成粉紅色,號稱Mountbatten Pink。看吧,戰火都燒到家門口了,也阻止不了他熱愛帆板運動的心。後來開船與友軍相撞,愛飈帆板,有一次海面風浪大,皇家海軍有嚴格紀律,那種大風浪下,軍艦隻能開到14節。14節不刺激!蒙巴頓開到了28節,結果把軍艦開壞了!還有巡邏時收到情報,率第五驅逐艦分隊前去搜捕敵人,結果旗艦“凱利”號被德軍魚雷炸成重傷,蒙巴頓遂將旗艦移到“長矛”號。幾個月後,和德國海軍交戰,“長矛”號又受創,德國海軍無一損毀,貴重的帆板終於被他玩壞了!

4、希特勒的“豬隊友”

二戰中,德國的兩個搭檔:意大利和日本

二戰初期,德國和日本法西斯軍隊曾經橫行一時,惟獨意大利法西斯的軍隊屢屢受挫,沒有取得過一次像樣的勝利。首戰法國,佔有絕對優勢的意大利軍隊竟然沒能使法軍後退一步;再侵希臘,卻被打得丟盔卸甲,不久就被迫轉入防禦;搶佔東非,除了克倫之戰打得還算頑強,意軍幾乎每戰必敗。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北非意軍總司令巴爾博元帥的座機竟被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東非戰役中意軍精銳部隊的一個營竟然向一個英軍士兵投降,成為了二戰史上的奇聞和笑談。意大利的笑料能萌的你懷疑人生!

雖然日本軍隊打仗很猛,但後來也犯下豬才會犯的戰略失誤:傻子都知道打仗要遠交近攻。德國先跟蘇聯簽訂合約,掃平西歐,然後撕毀條約進攻蘇聯。眼看要打到莫斯科改變世界歷史了,只需日本從東邊稍微牽制住下蘇聯的遠東兵力,就大功告成了。此時日本非但不出兵蘇聯,竟然去炸美國的珍珠港,給了美國出兵的藉口,最終導致德國兩線戰敗。神助攻!

“豬隊友”依靠其出色的南轅北轍的能力,往往使既定戰略背道而馳,成為一時的笑柄,也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