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革命圣地 山峰凛凛

轻抚史迹 炮声隐隐

回首看星火燎原 革命老区甘邦

再启封,岁月已经尘封了那段

风云变幻的岁月......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20世纪30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七军21师开辟了以富宁“七村九弄”为中心、覆盖3省28个县的滇黔桂革命根据地,是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坚持斗争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近年,富宁县共普查有革命遗址73处,这些革命遗址如星星之火,照亮了壮乡苗岭,为群众指明了翻身做主人获得新生活的方向。今天,我们就来为您讲述其中一处革命遗址----富宁县那伦乡甘邦红军洞的革命故事。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甘邦红军洞地处富宁县太平行政村甘邦村小组,仲秋的富宁县雨水突然多了起来,微凉潮湿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时间悄然流逝的萧索感。冒着大雨,我们从富宁县城出发,从剥隘下高速后,山路十八弯的乡道绕得我们昏昏然,让我们随即对即将采访的红军洞心生敬仰。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雨骤风停…刚一下车,就见到一位身材矮小、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村子活动中心门口等候着我们,他发梢微湿,黑色的布鞋鞋面泛着白,显然为了等候我们,老人家已经在绵绵秋雨中站了一会儿了。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老人名叫莫开元,70岁。打小就在这片壮乡摸爬滚打,方圆20里就没有他不熟的地儿,甘邦红军洞就是他和村里孩子们经常玩耍的一处地方。莫老告诉我们,甘邦村外有一条小河,名叫甘河,因此甘邦红军洞原名叫甘河洞。为什么甘河洞改名为甘邦红军洞呢?在莫老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村小组活动室背后长满青苔的石阶,跨过时间的长河,去打开尘封已久的那段峥嵘岁月。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从山脚至红军洞洞口的石阶共有80米,迂回曲折。石阶上长满了苔花,浓浓的绿在这仲秋时节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直延伸到洞口,指引着我们到达一个创造新世界新生活的地方。石阶两旁草木葱郁,一步步拾阶而上,甘邦村的美景也一点点呈现,一个炊烟袅袅的壮族村寨立即映入眼帘。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一边上山,莫老一边和我攀谈起来,据他父亲讲述,1931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很多人家缺衣少食,再加上当地国民党白匪军的盘剥,群众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也就是在那一年,村里突然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以“打老同”、“认干亲”、“喝血酒”等方式秘密结交群众,开始了地下革命活动,并策划创建甘帮革命根据地。接触下来,群众们才知道,这群人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红军。通过一段时期的地下秘密活动后,赵敏等红军领导人在甘邦坝子上召开了入村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大会,提出了“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主意出主意”的号召,吸引了甘邦周围群众积极踊跃参加红军、赤卫队队伍。

我们心中恍然,原来莫老的父亲是一位红军战士,难怪他会对红军洞的故事那么熟悉。莫老虽然已经70岁,但是当他讲到父亲毅然加入红军干革命的故事时,语速明显加快,声调上扬,脸上洋溢出一种自豪,洋溢着儿子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莫开元的父亲莫炳红

1933年,甘邦劳农会、甘邦赤卫队和太平赤卫队成立,至此,甘帮的革命组织和革命队伍正式成立,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1934年,赵敏、谭统南等红军领导人组织甘邦劳农会,轰轰烈烈的开展了斗地主分田地等反封建反恶霸运动,带领甘帮一带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在红军的领导下,百姓们过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群众纷纷加入革命,赤卫队队伍不断壮大。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已故红军莫炳红的儿子 莫开元:“我父亲说,那个时候群众的革命热情非常高涨,大家都积极参与到革命斗争的活动中来,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因此,那段时间群众的生活很幸福。”

1935年7月,随着甘邦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广富白匪军深感不安,白匪军首龙汉斗带领1个连,开始对甘邦地区进行第一次围剿。当时红军分散到其他地方开展革命运动,留守甘邦的红军只有1个班9名战士和8名赤卫队。龙汉斗趁着拂晓带领队伍向甘帮进攻,红军得知消息,在掩护群众安全撤离后,退守到红军洞内。由于此洞后靠山崖,洞前陡峭,并且只有一条蜿蜒的通道,洞口又被森林掩盖,易守难攻。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已故红军莫炳红的儿子 莫开元:“当时我父亲他们就退到红军洞里面和敌人对峙,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最终打死敌军1名,打伤多名。匪军见攻不下来这座山,烧了村子里的房子后就跑了,我父亲他们的第一次反围剿成功了。红军洞从此就留下了名,也成为了敌人来犯时的一个镇守据点。”

1936年3月至7月,广富白匪军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剿,红军和赤卫队严阵以待,先敌制胜,利用事先修筑好的工事闸门和险峻地势,诱敌深入,把敌人打得哭爹叫娘。敌人300多人的队伍大部分被打散,60多人被打死,10多人被俘虏,取得了著名的弄况大捷和板沟大捷。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已故红军莫炳红的儿子 莫开元:“那段时间,老百姓过得很紧张,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匪军就来打一次,我们虽然有不少伤亡,但是每次红军都能够带领群众打退敌人,每次都能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莫老激情的讲述,让我们仿佛看见头戴五角星,身穿绿军装的红军莫炳红此刻就在我们的面前,身临其境地讲述那一次次打退匪军的英勇故事,一次次在这红军洞洞口歼灭敌人的革命事迹。

1937年初,由于白匪军的不断围剿,红军在与敌进行反复的斗争中,弹药日趋减少,加之减员过多,被迫撤出根据地。红军撤离后,白匪军对甘邦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洗劫和杀戮,实行了惨无人寰的“三光”政策。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莫开元哽咽着说:“一天之内白匪军将甘邦一带弄况、太平、者郎、平架、平收、平别等6个寨子全部烧光,屠杀了躲进山里的群众50人,用辣子、棉被、衣布等熏死躲进甘邦寨子对面山洞的群众20余人,熏死后敌人还把尸体从洞里摔下山崖。”

讲到这,莫老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仰头注视着红军洞。红军洞洞口宽6米,高5.5米,洞深20余米,主洞面积约130平方米。洞前完好保存着当年红军修筑的防御工事,红军洞洞中有洞,内有三个支洞,1号支洞迂回红军洞口左侧5米处出口,在战术上有利于使用“回马枪”作战法;2号支洞进度不深,但洞内通道错综复杂难以“知其底细”,有利于躲藏转移迷惑敌人;3号支洞直通邻村弄言村小组,究其出口只有当地少数年迈的老百姓知晓,据说当年老百姓逃匪躲进红军洞时就从此支洞得以逃生。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战火已经熄灭,英烈值得缅怀,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红军的革命精神, 富宁县那伦乡党委政府决定把甘邦革命老区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那伦乡人大主席向真民介绍说,景区的规划已经在做,包括红军洞在内的革命遗址都规划在内,打造后的甘邦革命老区将分为甘邦革命老区、弄言休闲度假村、太平惨案旧址三大板块。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硝烟起 红旗扬

军号响 曙光现

革命的硝烟已经褪去

甘邦红军洞的革命烽火

依然在一代代人的心中传承

成为无法磨灭的革命记忆

本台:关韦伟 姜婷婷

制作:冯明兰 冯鹤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西畴精神》形象片 点击上图观看

富宁甘邦红色记忆:“打散300余敌军,毙敌6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