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文︱老佛@佛系戒菸。《戒菸這點事兒》專欄作者,戒菸三年的“前老煙槍”。宣傳戒菸,推廣戒菸方法,用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幫助更多朋友成功戒菸。關注老佛,迴歸健康生活!

今日頭條首發,原創文章,轉載請獲授權!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近些年來,隨著各地控煙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煙友們紛紛表示“菸民”這個身份儼然成了最“苦逼“的標籤。

家裡,老婆孩子強烈反對所以只能開著抽油煙機或者躲到樓道里抽;工作單位,越來越多的廠區開始設置禁菸區,無奈只好去廠外單獨設立的吸菸區過煙癮;寫字樓更是重點控煙區域,抽顆煙都要跑下樓;戶外吸菸總可以了吧?對不起,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開始禁菸,在號稱最嚴控煙的北京“只要有頂的地方就不能抽菸”。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很多菸民朋友們覺得這事兒不可理喻:吸菸不是很正常,身邊不是有這麼多菸民呢嗎?我們招誰惹誰了,為啥給菸民們設置這麼多的障礙?是,我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是有害也是害的自己。作為一個菸民,自己承受健康傷害的同時,每年貢獻了多少煙稅?怎麼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想到這裡,菸民朋友們那叫一個心酸呀。(此處背景音樂二泉映月響起。)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1.吸菸真和別人無關?

老佛也曾經是個菸民,深知煙友們心裡的這種無奈 - 正如不少菸民朋友們說到的,我自己花錢買菸,自己承擔吸菸對健康損害的代價,就是為了這點菸癮滿足之後片刻的享受,怎麼說這看起來跟別人沒啥關係的吧。

但事實果真如此?稍等一下,好像並非這麼簡單。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在由人組成的社會里工作生活。所以無論什麼行為,都會多多少少給他人以及社會帶來影響,區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此,經濟學家使用了一個“外部性”的概念來描述這種影響。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簡單來說,所謂的外部性是用來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會對其他人或者群體造成影響的現象。外部性有正有負,正外部性是指個人行為使得別人受益,同時其他人不用為這種收益付出代價。例如,你在路上栽了棵樹,路人累了可以免費乘涼。利己又利人,栽樹這件事就具有正外部性。

相反,負外部性是個人的活動使他人利益受損,但這個人沒有為此承擔成本。例如圖書館裡開揚聲器看手機,給他人造成了影響自己卻沒有付出代價。損人利己,說的就是負外部性的行為。實際上吸菸就具有典型的負外部性特徵,那麼吸菸是怎麼給其他人帶來負外部性的影響呢?

2.吸菸的負外部性

首先,吸菸會造成二手菸問題。

老佛未曾戒菸之前,覺得二手菸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嘛。“毒性最大的一部分都被菸民吸走了,有一點點二手菸怕什麼?”、“二手菸哪有那麼可怕,我天天吸菸都沒有生病……”,直到自己退出菸民的行列,才逐漸意識到二手菸和被動吸菸這個問題有多麼嚴重。

首先二手菸無處不在。根據全國吸菸情況調查顯示,近40%的非菸民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被動吸菸也就是“二手菸”的危害。其中家庭是遭受二手菸最為嚴重的地方,超過67%,而工作或公共場合佔到了14.4%。每日都遭受被動吸菸危害的近20%。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受二手菸損害的主要是女性和未成年人,而被動吸菸的損害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嚴重:例如家庭成員中有中重度菸民,那麼女性親屬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高6倍;對少年兒童來說,被動吸菸引發呼吸道疾病並影響生長髮育;孕婦更是高危群體,被動吸菸會導致死胎、流產和低出生體重兒等情況。即便是成年人,二手菸也會增加呼吸道疾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說,二手菸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們最親愛的家人。

其次,吸菸會造成潛在的醫療和社會成本。

吸菸致病,會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例如,吸菸會引起包括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等很多種慢性疾病,治療這些疾病會給醫療保險系統造成沉重負擔。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生病之後無法正常工作,除了造成生產力損失之外,可能還需要家人停止工作來照顧病人。雖然得益於近些年基本醫療制度的普及,我們大部分國民都有了基本的醫療保險,但其實絕大部分醫療保險並不能將全部治療費用涵蓋其中。這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尤其困難,常常無法負擔癌症等重大疾病帶來的高額醫療費用,因病致貧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家庭只能被迫放棄治療,這對患者和家人來說,都是極其痛苦的。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2014年治療菸草所致疾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530億元,而菸草使用造成的經濟總損失達到了3500億元,達到了當年GDP總量的0.55%,如果不加控制,未來的經濟損失會呈指數級增長,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吸菸的負外部性:一文讀懂吸菸的健康、經濟與社會代價

菸草使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2017.

最後,吸菸給少年兒童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作為一個菸民,我們自己如何受到父輩影響而走上吸菸道路的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實際上,如果父母有吸菸的習慣,那麼孩子成為菸民的概率是極高的 -日常的耳濡目染讓他們對吸菸完全沒有抵抗力了,而且潛意識裡給他們造成了“吸菸是享受”的印象,這是大人的權力,也是成熟的象徵,我長大了也要吸菸。同時,影視劇中的吸菸形象、偶像吸菸都會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讓他們認為吸菸很酷,吸菸能夠放鬆等等。這同樣是吸菸負外部性的重要特徵之一。

3. 控煙政策的重要意義。

總起來說,由於尼古丁成癮機制的特點,讓菸民過高估計了吸菸能夠獲得的“益處”,而過低估計了吸菸行為背後的“危害”以及需要付出的“成本”,而無法做出理性決策,終止吸菸行為。實際上菸民是出於典型的“非理性決策”狀態。

而控煙政策的制定絕不僅僅是以普通人的視角來看的。社會管理機構之所以大力推行並廣泛實施公共場所禁菸規定,背後是當前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現實:

我國民眾吸菸率高,菸草煙霧造成的社會危害巨大。……現有吸菸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達28.1%,其中男性吸菸率高達52.9%,是全球男性吸菸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的人數達136.6萬,超過因艾滋病、結核、瘧疾和傷害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吸菸和二手菸暴露導致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病,其患病率很高,病程較長,給國家造成沉重的疾病負擔和經濟損失。

公共場所禁菸規定的實施,正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對菸民的非理性決策做出限制,讓菸民感受到不便,減少對非吸菸者產生負外部性影響的同時,讓更多菸民選擇戒菸,迴歸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 《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送審稿)》起草說明. 國家衛計委. http://www.nhc.gov.cn/xcs/s3582/201411/cc090d9b0be641ac942daf1b101982b4.shtml

2. 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菸草流行給中國造成的健康、經濟和社會損失。世界衛生組織,2017.

3. 羅鈺[1], 孫浩軒[2]. 關於“二手菸”汙染危害性的探討[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8(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