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浸浴”療法——治癒銀屑病及慢性溼疹病人

藥浴作為內病外治的一種傳統療法,源來已久。《禮記?曲禮》:“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東漢時期張仲景將浴法推廣於臨床,《傷寒雜病論》載用百合洗方洗身以治百合病,苦參湯洗浴治療狐惑病等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關皮膚病藥浴的記載如下:水萍治風熱瘙癢,煎水浴,取汗;柳枝及根皮,洗風腫。到明清,藥浴法發展成熟,並探討了相關機理,如吳師機《理瀹駢文》提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雖治在外,無殊治內”等著名論斷。

“中藥浸浴”療法——治癒銀屑病及慢性溼疹病人

二、中藥藥浴(浸浴)的機制:

藥浴作用機理是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局部、患處,並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裡,因而產生效應。藥浴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養生功效。現代藥理也證實,藥浴後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肌膚的彈性和活力。

從中醫角度探討藥浴的作用機制有以下幾點,其一,藥浴防治疾病,同內治法相比只是變換了方式而已。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表明外用方式亦可助陽化氣,使邪從汗出。其二,人是統一的整體,五臟六腑與四肢百骸通過經絡相聯繫。正如吳尚先《理瀹駢文》所謂:“就病以治病,皮膚隔而毛竅通,不見臟腑恰直達臟腑也”。

以藥浴之方法使藥物入腠理,經經絡,而達病所,以發揮其效;其三,中藥藥療利用熱能與中草藥結合產生大量的藥汽及藥物煎煮後產生大量的中藥離子作用於皮膚,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循環加快,加速組織的再生和細胞活力,促使組胺樣物質排出,藥物有效成分通過肌膚、孔竅深入腠理,疏通汗孔,從而達到驅逐風寒,疏通淤滯,祛風止癢的目的。

從現代醫學研究皮膚的生理作用是發揮藥浴藥效的前提,現代醫學認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除保護作用外.還具有吸收、滲透、感覺、分泌、排洩等多種功能,在人體的生理病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證明藥物經皮吸收,直達病所;同時皮膚分佈的大量神經末梢及特殊感受器,在刺激作用可以影響附近的接受器,從而調節神經、體液、循環功能,改善相應各組織器官的活動以增強機體的抗病和修復能力。此外,皮膚的分泌、排洩、代謝功能參與機體對尿酸、尿素及一些無機鹽等代謝產物的排洩,同時也參與對病體毒素及堆積代謝廢物的排除,即中醫所謂“透邪外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