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為了什麼?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答案

現階段理財已成為了人人必備的人生技能,可是理了那麼久的財,你真的知道理財是為了什麼嗎?首先要了解理財的意義。我們投資理財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賺錢只是理財的一部分,更不能把理財當發財的工具。

理財是為了什麼?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答案

對於理財的態度大致分為這三類人:

第一類人:對理財總是不屑一顧,或覺得自己本金太少,理財是富人們的事,乾脆就不理財了,可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識別理財的能力,很容易被騙。

第二類人:對存錢沒有概念,工作3年存不下錢,工作5年還是存不下錢,財富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總存款卻屈指可數,甚至壓根都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第三類人: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收入尚為可觀,卻總想抱著一夜致富的美夢把錢拿去炒股,最後虧得血本無歸。

從這些人身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他們缺乏風險意識、成本控制、理財規劃等基本的理財技能,所以理財並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當風險來臨的時候我們有識別風險的能力,當有了錢以後我們有控制成本讓結餘大於支出的能力,當“中年危機”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好的理財規劃來抵擋。

理財是為了什麼?理財規劃師告訴你答案

那麼理財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理財是為了抵禦通貨膨脹

什麼是通貨膨脹?簡單的來說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了,而物價越來越高。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通貨膨脹數據是5%,也就是說2018年年初你手裡的100元,到了年底購買力就變成了95塊,你得用105塊錢才能買到年初100塊錢能買到的東西。

大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所以需要通過理財來打敗通貨膨脹這頭小怪獸。如果單獨把錢放餘額寶,按照餘額寶現在4%的收益是跑贏不了通貨膨脹的。

如果我們把錢放在網貸、基金、股票等金融產品當中,目前網貸年化收益在8%以上,基金定投年化收益可達15%,股票收益30%這三種方式都可以跑贏通貨膨脹,但網貸有跑路風險,基金定投有虧本風險,股票更是一賺二平七虧,風險更大。

所以我們就需要好好研究這些高風險的金融產品,讓自己再保住本金的同時還能賺點錢。

二、理財是為了不上當受騙

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掉入理財騙局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理財的人。

因為不懂理財,所以很容易被心懷不軌的人糊弄,面對高息的誘惑總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而一旦被騙了以後,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產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其實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想要不進入騙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學點理財知識,不為別的只為防身,只為可以好好保住自己的本金。

三、理財是為了更好的規劃未來

理財不能讓我們一夜暴富,但絕對不會讓我們一貧如洗。理財要趁早,假如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做好理財規劃,不管收入多少,都拿出收入的30%來強制儲蓄,並且做好子女教育金規劃、養老規劃。給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配置好相應的保險。

等到3-5年以後再回頭看時,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己比那些每個月掙多少花多的人還要富有,而那些沒有理財規劃的人說不定現在還是月月光,甚至負債累累,當意外風險來臨時,連抵禦風險的的能力都沒有。

理財就是理人生,理財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活越來越好。

考理財規劃師,首選中大互聯

40%實戰名師+40%專家名師+20%理論名師

高通過、重應用、強勝任

最快半年可拿證

關注“中大互聯理財規劃師”公眾號,免費領取歷年考試真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