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房“煥”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條件大變樣丨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舊房“煥”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條件大變樣丨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

狹小侷促的空間

“夏熱冬冷”的特點

夜半天花板上跳舞的老鼠

還有一到雨季就漏個不停的屋頂

……

這是很多老一輩人對曾經居住環境的印象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對中國人有著特殊意義的住房也著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拔地而起形式多樣的公房、高層、別墅,在經歷過時代變遷的老一輩人眼裡,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房屋置換居住條件大變樣

今年80歲的衛九妹一個人住在永豐街道三辰苑一村的一間兩室戶裡。兩個房間一間當做臥室,一間當做書房,復古的全實木地板一塵不染,透露著主人對生活的態度。幾年前兒子一家搬到新城區,坐享完善的商業配套和便利的交通,兒媳婦好幾次勸她搬去一塊住,但衛九妹樂得一個人清閒:“老夥伴都在這裡呢,串門方便,住著開心。”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現在居住條件真是好啊,再想以前,那是真不敢想了。”回憶著今夕變化,衛九妹滿臉都是對如今生活的滿足。結婚那年,她住進了涇北街的一幢老房,當初那一片都是租賃房,房屋產權歸房管所,好幾戶人家同住一個屋簷下。她與丈夫的這間房只有16平方米,隨後幾年,因為新生命的陸續到來小居室變得擁擠不堪。後來,他們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積蓄,置換了一間32平方米的房子,但仍然無法滿足四個成年人起碼的居住需求,直到女兒讀大三,寒暑假回家還和他們夫妻倆睡一張大床。有一年梅雨季,灶頭間滴滴答答漏個不停,愛人在灶頭上燒飯,她就在邊上幫著打傘。那時候沒有電扇,舊街坊鱗次櫛比的房屋密不透風,每到夏天,屋子裡就熱得住不了人,晚上難以入睡,衛九妹就先在天井裡澆上涼水,再把床搬到天井裡,在床上支起一頂蚊帳。到了早上,往往貼著蚊帳的手臂或腿上,都是被叮得密密麻麻的包。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衛九妹在這樣的房子裡住了50年。2010年,永豐街道正式啟動老城區危舊房修繕工作。為更加準確地掌握房屋的破損情況,街道會同房管部門、永開置業等對區域內的房屋開展了全面地排查摸底,通過一戶戶的現場踏勘、拍照取證、危險評估、梳理存檔等,共排查出危房5.6萬平方米,其中公租房危房5.1萬平方米,私房危房0.5萬平方米。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房屋破損程度、修繕訴求意願、家庭居住條件等標準,篩選梳理出修繕房屋清單,決定通過3年時間逐步修繕。衛九妹住的房屋也在修繕之列。

2012年,永豐街道在全區統一部署下,結合街道實際情況實施了《松江區舊城改造解困安置政策》。衛九妹又成了這一惠民政策的受益者。她通過自願動遷,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產權房。2015年,她如願住進了剛剛造好的三辰苑一村。她的對門鄰居是王子祥,與衛九妹在租賃房中住了大半輩子不同,王子祥一出生就住在父輩位於中山西路244號的老宅子裡。雖是私房,可80平方米的宅子分成三間房,最多時候住著祖孫三代14個人。王子祥和奶奶一間,同屋還有哥哥和侄子,進出房間都要沿著床邊間隙繞道而行。在他的記憶中,床佔去了房間內幾乎所有空間,白天,床是活動的場所,晚上則是睡覺的地方。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幾年前,王子祥兄妹幾個人陸續通過房屋置換搬進了新建成的住宅小區。原先熱鬧不已的中山西路老房子,如今只剩下他的哥哥王子青留守。王子祥的父親也有換房資格,就去申請了電梯房。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如今衛九妹和王子祥更像是親人一般的關係。夏天,把公共空間外的紗門一關,蚊蟲飛不進來,兩家人家就開著房門拉家常,衛九妹還把備用鑰匙放在了王子祥家中。

舊房“煥”新居民幸福滿心田

歲月不居,老宅子的前世今生讓人感慨,時光有聲,舊街坊的改造讓老百姓舊房“煥”新顏。2017年,我區全面啟動實施舊街坊整體改造工作,涉及1223幢房屋。去年12月31日,58箇舊街坊整體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83萬平方米老舊住宅小區的居住環境從根本上得到改善,3.8萬戶居民受益。不少“老松江”感慨道:“面貌新、排水暢、路面平、功能全、環境美、交通有序,老房子常住常新,老幸福了!”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晴天進出樓道身上‘一層雪’,雨天在家頭頂‘下雨’腳下‘漲水’。”說起以前的住房,家住永豐街道倉城六村的馬春秀不住地搖頭。除去外牆年久失修、受潮發黴後汙跡斑斑的苦惱外,小區里路面坑坑窪窪,樓棟間的三角地帶雜草叢生也令馬春秀唏噓不已。前兩年,經過舊街坊改造,小區儼然換了容顏,道路平整了,晴天雨天出行不怕絆腳沾泥了,雜草叢生之地變為休閒涼亭,大傢伙沒事兒就跑涼亭拉拉家常。“我們這裡地理位置不錯,出門不遠就是興日農貿市場。舊街坊改造後,小區環境變好了,不少之前搬出去的年輕人又搬回來住了!”馬春秀直言這樣的改變讓倉城六村由內而外煥發了活力與生機。

比起馬春秀,在倉城六村住了20多年的徐菊感觸更深,她經歷了兩次舊房改造。“我家住底樓,每逢下雨天家裡的地磚縫隙裡就往外冒水,夏天會有難聞的味道。物業過來捅一捅,情況會稍微好一點,但也是治標不治本。”說起這段經歷,徐菊像是在說故事。而今,她不再擔心家裡漲水了:“前兩年的舊街坊改造項目中搞了雨汙分流,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舊房“煥”新顏,光陰寫故事。25年前,每月按時向單位上交6元多的房租,這段經歷令75歲的“老松江”朱耀華印象深刻,在岳陽街道松匯小區住了40多年的他親歷了住房性質從系統公房到售後公房的轉變。1994年,因為住房制度的改革,朱耀華掏了6100元買下了位於松匯小區的原單位福利房。“房產證拿在自己手上,心裡比以前更踏實了。”朱耀華笑著說。

讓朱耀華感到意外的是,時光改變了自己的容顏,但與自己一樣年長的老房子卻沒有老去。這些年,改造後的松匯小區顯得越發年輕了,水泥扶手變成不鏽鋼的了,樓道里的白熾燈泡被節能感應燈取代了,新型窨井蓋防護技術的引進使得雨天小區積水嚴重的現象消失不見了。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舊街坊改造改變的不僅是房子的面貌,小區內的配套管理也更科學了。今年72歲的常見通於1986年入住岳陽街道人樂小區,小區內有松江區實驗小學和榮樂幼兒園兩所學校,上下學車多人多,進出小區要二三十分鐘。2017年舊街坊改造後,小區內的主幹道拓寬了,主幹道兩旁還設置了約2米寬的人行步道,上學放學時段實行嚴格的人車分流,擁堵狀況大大緩解。此外,小區內的停車位增加了,管線入地,空中“蜘蛛網”不見了,生命通道打通了,公共健身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了。

文字:張小小 王梅

攝影:蔡斌

旧房“焕”新!70年,松江人的居住条件大变样丨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