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重病不起,赵匡胤十分关切,每天侍奉在杜太后左右,杜太后行将就木之时,赵匡胤急忙召宰相赵普来听取记录杜太后的遗命。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杜太后就问宋太祖赵匡胤,说:“你知道你是因为什么才能得到天下当这个皇帝的吗?”赵匡胤十分悲伤,哽咽之中难以回答,杜太后又问了一遍,赵匡胤这才回答道:“我之所以能得到这天下,是因为父母和祖先的恩德。”杜太后说道:“不是这样啊,你得到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让一个小孩子坐了天下啊,如果后周有一个年长有成、德高望重的皇帝,那这天下又怎么会到你的手里?你去世之后应当先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天下是十分广阔的,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如果能让一个有为的长者来做皇帝,那才是国家的福气!”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宋太祖赵匡胤泣不成声地回答道:“我绝不敢违背母亲您的教导。”杜太后紧接着对宰相赵普说道:“你也要一起记住我说的话,绝对不能违背。”接着,杜太后让赵普在床边把记有这个内容的誓约书写下,赵普也在誓约书的末尾写上了“臣普书”,并将它藏进了金匣之中,让宫里的人小心保管。

这段故事叫做“金匮之盟”,源于《宋史·杜太后传》,而《宋史·魏王廷美传》也有相关记载,且记载内容基本上没有差异。

但是《宋史·魏王廷美传》在这段记载后又加了一个解释:昭宪太后,也就是杜太后和宋太祖赵匡胤的本意,大概是想让宋太宗赵光义也效仿自己的哥哥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赵廷美,然后赵廷美再把皇位传给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所以宋太宗继位之后让赵廷美当了开封府尹,而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也是“实称皇子”。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那么问题来了,所谓的金匮之盟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这一从未被记载过内容的盟约到底是什么内容?而金匮之盟到底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一、真假难辨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的时候有两个儿子,赵德昭二十九岁,赵德芳是十八岁,按理说这两个儿子是优先享有皇位的继承权的,但是太祖死后的第二天,继承皇位的却是宋太宗赵光义,这种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行为严重缺少合法证明,但是赵光义却拿出了一份“合法文件”——金匮之盟,也就是昭宪太后的遗诏。

这份文件的曝光是在太宗继位六年之后,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的九月,“金匮之盟”这件事才在朝堂之中正式的公开,公开的人就是大宋开国功臣——赵普,声称皇位“兄终弟及”是太后遗诏,并献出了“金匮之盟”,这样一来,赵光义的继位就有了充足的合法性。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然而,既然有“金匮之盟”的存在证明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那为什么赵光义和赵普不在刚继位的时候公开出来,而是等到赵光义继位近六年之后才向朝堂公布?并且在赵光义继位后、“金匮之盟”曝光前,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一个被赵光义训斥了一顿之后自杀(赵德昭),另一个则是年仅二十三岁就病逝(赵德芳),都可以算得上是“非正常死亡”。

再加上“烛影斧声”的传说,赵光义虚构“金匮之盟”谋夺皇位的嫌疑大大增加,坊间多有流传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杀害了亲哥哥谋夺了皇位之后,又逼死了亲哥哥的两个儿子,且都是原本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之后迫于舆论编造“金匮之盟”来获得皇位继承的合法性。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二、赵普的处境

要讨论“金匮之盟”的真假,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曝光“金匮之盟”的执行者赵普。赵普在宋太祖时代就和赵光义不和,基本上是当时朝中最激烈的势力斗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宋太祖一直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从来不加干预,直到赵光义势力坐大,宋太祖也是偏袒于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把赵普赶到地方去做节度使。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因此,赵光义和赵普两人之间的恶劣关系还是毋庸置疑的,丁谓的《丁晋公谈录》中有载,说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曾对大臣们说:“若还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意为,如果赵普还在中书当宰相,我估计自己也当不上这个皇帝。

当时的赵普处境很尴尬也很危险——自己曾经的政敌变成了皇帝,朝中大臣也因此对其大力的打压、排挤,尤其是一个叫卢多逊的大臣更是不断向赵普施压,由此可见,此时赵普曝光“金匮之盟”的行为更像是和赵光义之间的一种妥协和交易。

此时赵光义一方面无法解释自己亲侄子的死亡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也无法证明自己不是谋夺皇位,再一方面,他的弟弟赵廷美的存在也让赵光义头疼不已,就在赵光义最需要自己皇位的合法证明的时候,赵普献上了“金匮之盟”。

于是,交易双方达成共识,赵普给了赵光义最需要的“合法证明”,赵光义将赵普调回中央,尽释前嫌。从这点来看,“金匮之盟”更像是赵普手中自保的底牌,虽然无法证明“金匮之盟”的真假,却可以减缓赵光义伪造“金匮之盟”的嫌疑。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三、史书与史实间的貌合神离

“金匮之盟”的相关记载不仅仅是在《宋史·杜太后传》和《宋史·魏王廷美传》中存在,在宋朝当时的史料中,基本上都是承认“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

比如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就曾记载过杜太后临终嘱托宋太祖将皇位传给弟弟的场景,王禹偁所写的《建隆遗事》和李焘所编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也有类似的记载。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但是,关于“金匮之盟”原文的记载却完全没有,北宋的官方史书《太祖新录》和《太宗实录》虽然对“金匮之盟”也有提及,但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对“金匮之盟”原文的内容都是含糊带过,因此争议不断。

并且,当时的《太祖新录》和《太宗实录》中有一个记载上的差异耐人寻味,《太宗实录》中说,订立“金匮之盟”的时候赵光义不在现场,而《太祖新录》却说赵光义在现场,太宗对“金匮之盟”是否提前知情也和赵普进献“金匮之盟”是有密切联系的。

并且,赵普进献“金匮之盟”给太宗赵光义这件事虽然广为人知,但是官方正史并无实录,但也未否决,但是赵普面见太宗并重回中央一事在《续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但是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宋朝迷案之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普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此外,关于“金匮之盟”的内容也存在极大争议,准确的说是对杜太后的遗愿争议极多,最早关于此事的记载明确点明“金匮之盟”是“独传约”,也就是说杜太后的遗愿只是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太宗实录》等当时的官方文献均有记载。

但在当时,关于“金匮之盟”是“三传约”的记载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杜太后的遗愿是让太祖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再把皇位传给赵德昭,众说纷纭,让人越发怀疑史书与史实间的貌合神离。

虽然关于“金匮之盟”一事的争论已延续千年,有的说“金匮之盟”完全是子虚乌有,也有人说“金匮之盟”是赵普为了逢迎太宗而编造出来的,也有人说“金匮之盟”是宋太宗与赵普合谋的产物。

不管事实的真相是哪一种,小编更希望“金匮之盟”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因为它寄托了一位慈爱的、有智慧的母亲——杜太后对于子女和国家的关爱,即使“金匮之盟”只是一位慈爱母亲的一厢情愿,但它让我们在冰冷残酷的封建皇室之中看到了一丝母爱的光亮。

参考文献:《太祖新录》、《太宗实录》、《涑水记闻》、《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