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財報出爐,劉強東底氣足了:漲工資!

5月10日,京東發佈2019年一季報,一季度淨利潤高達7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387%創出歷史新高,大大超出市場預期。

受業績利好推動,昨日晚間,京東美股股價在盤前一度大幅跳漲10%。不過,美股開盤後,股價震盪回落,呈現高開低走態勢,收盤漲幅收窄至2.4%,報收28.17美元。

財報遠超預期

財報顯示,京東第一季度淨營收為1221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200.8億元。此前京東的營收增速已連續6個季度低於40%,且在2018年Q3滑破30%,如今來看,同比增長20.9%仍未扭轉增速放緩局面。

本季調整後的淨利潤為33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1.47億元,去年同期為10億元。

京東財報出爐,劉強東底氣足了:漲工資!

再看活躍用戶增速,財報期內,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105億。在2018年Q3,京東年活躍用戶環比增速首次為負,到Q4無增長,同比增速也滑落至4.1。本季度環比增速上浮15%,同比降至2.8%。

2019年第一季度,京東集團技術研發投入達到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90%,包含廣告收入在內的淨服務收入達到124億元人民幣(約19億美元),同比增長44%。截至2019年3月31日,京東在全國運營超過550個大型倉庫,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

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一季度包含春節假期,各大促銷活動帶來了實體商品銷量的上漲,這對京東業績沒有明顯不利因素。但京東的困擾更多體現在輿論層面。明尼蘇達黑天鵝事件的負面影響從2018年10月一直延續至今,再加上2019年Q1京東所經歷的裁員傳聞、快遞員調薪、劉強東996言論等風波,都讓京東長期處於輿論漩渦。

但從本季財報表現來看,這些負面因素沒有過多影響京東業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呈負面輿論的調薪舉措,以及京東在內部陸續展開的架構調整、業務線梳理、高層優化,體現到公司層面都是利好因素。至於裁員傳聞,京東在本季財報中給出了答案:截至2019年3月31日,京東共有超過179000名正式員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6000人,環比淨增超1000人。

與騰訊續約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與騰訊的續約情況也在該季度財報中敲定。京東和騰訊的關係終於有了答案。

京東曾與騰訊簽訂了五年合約,今年4月已經正式到期,對於雙方是否會續約也引發了不少猜測。Q1財報也正式宣佈,京東和騰訊續簽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繼續在其微信平臺為京東提供位置突出的一級和二級入口,為京東帶來流量支持。雙方也同意在社交媒體服務、廣告採買和會員服務等一系列領域繼續展開合作。該協議自 2019 年5月27日起生效。

京東財報出爐,劉強東底氣足了:漲工資!

未來三年,騰訊在京東的股份依然會有一些增長。不得不說,這三年的合作,京東依然要付出一些代價。最新數據顯示,騰訊目前持有京東17.8%股份,是京東的第一大股東,但只擁有4.5%投票權;劉強東本人持京東15.4%股權,有79%投票權。劉強東對於京東依然有絕對的話語權。

騰訊能夠與京東繼續簽約,也可以看出京東對於騰訊的價值,在除阿里以外的電商平臺中,顯然京東目前仍然是騰訊最好的合作伙伴。但是,合約時間縮短到3年,是否意味著騰訊也要給自己留些“餘地”?畢竟拼多多現在發展勢頭正旺,誰都不能保證,三年以後,京東是否依然是騰訊最佳的合作伙伴。

而從京東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在微信入口的合作方面,還是廣告、會員服務等方面的合作,騰訊的社交流量對於京東的重要意義不言自明,也對京東未來的增長空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此外,京東集團宣佈將整合旗下醫藥零售、醫藥批發、互聯網醫療、健康城市等業務板塊,成立“京東健康”。

未來京東健康將基於以醫、藥為核心的現有優勢業務體系,持續鞏固並擴大在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等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通過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進一步拓展並深化在“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的佈局,以打造最值得信賴的健康產業旗艦。

劉強東:會不斷提高員工收入

在高管電話會議中,劉強東表示:“這個季度的淨利潤略高一些,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公司長期未來的投資,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以下幾個方面的投資。首先,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客戶體驗的投資。其次,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新業務的投資。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有了京東數字業務以及京東物流業務,我們會在開拓新的業務模式上進行更多的投資。”

京東財報出爐,劉強東底氣足了:漲工資!

“第三,我們會持續在技術方面進行投資,因為我們堅信只有技術能改善我們的運營效率,降低成本,能提高客戶體驗。這其實就是人才投資,我相信人才是體現京東每個優勢的基礎,所以,我們會不斷提高京東員工淨收入。實際上,在過去15年,每年我們員工的平均淨收入都在提高。我們會不斷投資,確保京東每個崗位都極具吸引力,確保我們擁有最好的人才。”


資料來源:新浪網、鳳凰網科技、證券時報、36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