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沒有小人物改變歷史的故事?

陝北特產後生


擁有一個支點,也許就可以撬動地球。歷史上總有些原本寂寂無名的小人物,後來用他們的人生給歷史長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其中,有草莽變皇帝的人,有平民成重臣的人,還有擁有普普通通的出身,卻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人。

草莽變皇帝的人,在古代中國最典型的有兩個,劉邦和朱元璋。

劉邦,周赧王五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出生在沛豐邑(今徐州豐縣)中陽裡的一戶農家。大概偉人都從小就有不同於常人之處吧。明明是個農家子弟,劉邦卻不喜歡下田勞作,而是想著投入豪族門下,成為一名門客,步入政界。只是後來秦朝建立,門客失去容身之處,劉邦才放棄這條出路,怏怏地回到沛縣,做了一名管理不到十里地的小亭長。

在沛縣任職期間,劉邦曾因公務前往咸陽。沒想到,他竟然在路上偶遇出宮巡遊的秦始皇。望著秦始皇龐大儀仗和華蓋駿馬,劉邦羨慕得張口就說:“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不過很可惜,劉邦後來並未享受到這般奢華的生活。他和兄弟們一起打下的江山,因為常年戰爭而變得人心不定,經濟衰頹。為了鞏固政權,劉邦不得不採取與民休慼的寬鬆政策。不過皇帝劉邦只乘過雜色的四匹馬,卻沒能等到大漢富強,民力殷富。

但對於其他小人物而言,劉邦草莽變皇帝的人生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劉邦用他的一生,告訴了後來人一個道理——出身不重要,付出才是。

而後的朱元璋,多多少少也受到劉邦的影響。或者說,時至今日,我們去嘗試突破階層和門第的勇氣,也有一絲是從大漢流傳到今日的吧。

而平民變重臣,在動盪時期也很容易發生。

德川幕府末期的日本,社會等級依舊森嚴。“士農工商”的等級在日本古代社會也存在。不過其意義和中國的有所差別。日本進入幕府時代後,武士階級成為國家的實際掌權者。所以日本等級最高的“士”,是指武士。而在武士內部,又形成了將軍、大名、家臣、浪人等階層,也就是把武士又劃分三六九等。古代日本的門第觀念也根深蒂固,下級武士不僅在武士內部被輕視,還沒有權利拜見大名等上層武士,幾乎毫無出頭之路。

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就出生於下級武士家庭。從1844年初次為官開始,西鄉隆盛的仕途就一直處在低迷期。在身份的限制之下,他只能做一名小小的郡書記官,和在底層掙扎的農民打著交道。

但西鄉隆盛無疑又是幸運的。1854年,他成為開明的島津齊彬的親信隨從。如果不是遇到這麼個不在乎門第而重視才能的上級,西鄉隆盛可能依舊在郡書記官的位置上起早貪黑地幹活。但由於他成為島津齊彬的親信,日益接近政治中心。最終,西鄉隆盛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倒幕運動的大功臣,成為所有藩臣中獲賞最多的人。其後他又參與明治新政府廢藩置縣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制定和推進,成為朝廷不可多得的一位重臣。

在人生路上,總有各種阻撓。他們也許只是一個可以一腳跨過去的小土堆,也可能是看起來無法逾越的鴻溝。但人是活著的人,往前走,就還是有路的。就算那路被野草和荊棘覆蓋,人還是有手,可以去撥開的。

林肯、居里夫人、華羅庚……他們都沒有高貴的出身,卻用他們的一生,為人類創造了更燦爛的文明。

歷史是人的歷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裡無可爭議的主角。至於“小人物”能不能改變“大歷史”,則還是要看我們怎樣選擇過完我們的一生了。


鄧海春


李自成和張獻忠,兩位身經百戰,掌握數十萬大軍的大人物,就是被兩個不知名的小人物殺死,而改變了歷史進程。

李自成在1645年初,帶領大軍進入湖北,準備突襲東南地區,作為抵抗清軍的基地。在5月17日,李自成離開了自己的20多萬大軍,只帶領18人上九宮山看地形。結果,就在山上遭到一幫當地山民襲擊。

山民用大石塊驅趕李自成的護衛,當時地上水多泥深,戰馬很難奔馳。李自成等人正在與山民搏鬥的時候,就在李自成準備抽刀殺死已經被打倒的山民程九伯的同時。程九伯的外甥,一鐵鍬就猛擊到李自成後腦,導致李自成身亡。

大順軍從此,群龍無首,頓時陷入混亂和衰亡。而南明也躲過了李自成大軍的水陸進攻,另外張獻忠的死,更加離奇。

1646年,張獻忠決定北上陝西與清軍決戰,當即率領精兵十多萬人北上鳳凰山。大軍紮營100多座與清軍對峙,但是就是在這個時候,張獻忠帶領幾個衛兵也跑出去看地形。

很巧合的是,就在河邊上遇到了八旗軍的偵察騎兵。八旗軍一個叫覺羅雅布蘭的低級軍官,當頭就是一箭射過去。張獻忠被一箭洞胸墜馬身亡。預想當中,與清軍決戰的計劃徹底結束,大西軍直接向貴州等地撤退。兩個小人物,在明末清初,一舉被清軍解決了兩個重要對手,改變了歷史。


深度軍事


在一戰時期,

戰勝方的英國士兵亨利·坦迪正在打掃戰場,此時他們發現一名受了重傷的德國士兵正準備逃跑,德國士兵也發現了正在追趕自己的英國士兵。之後他便停止了,背對著英國士兵,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但是這個士兵卻並沒有向他開槍,看到他站住後慢慢的把槍放了下來。

當時的英國士兵認為,既然戰爭都已經結束了,也不應該再讓無辜的人死去,便放走的這位德國士兵,正好這位德國士兵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在1938年張伯倫訪問德國時,希特勒在戰場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張伯倫,張伯倫得知此事回國後便大肆宣揚此事。

當初放走希特勒的英國士兵自己知道闖下了大禍,因此他十分的內疚。到了四十年面對四處侵略的德國,已經將近半百的英國士兵坦迪報名從軍,他想親自結束自己放走的罪魁禍首希特勒。

因為年紀的原因,上級沒有答應的從軍的要求,後來他的一生都在悔恨中度過,坦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自己雖然後悔放走了希特勒,如果再次遇到當時的場景,自己還是會放他走,因為這是他做人的原則。


大哥你咋想滴


小人物改變歷史的故事時有發生,甚至有可能一舉變成一個大人物。

個人感覺,趙高就是一個小人物,尤其在秦始皇眼中;趙高更是一個十足的小人,但卻改變了大秦王朝的命運。他篡改遺照,誅殺秦宗室,屠殺功臣名將李斯、蒙恬、蒙毅等,使大秦帝國處於滅亡的邊緣。

三國時的許貢也是一個小人物,但卻殺害了小霸王“孫策”,改變了江東的攻守局面,也使得曹操從腹背受敵變成了與袁紹單面作戰,大大減輕了曹操的壓力,甚至一定程度改變了三國的歷史進程。


歷史的重量


早就有偉人說過——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儘管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很多都是大人物,但是往往改變歷史的,真的就是一個小小的人物。

比如說金兀朮,一生兩次碰到無名書生:第一次是在黃天蕩被韓世忠追殺的時候,一個書生告訴他破宋軍之計;第二次則是岳飛在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時候,一個書生攔住了準備北撤的兀朮,告訴他岳飛自己都保不住啦,四太子趕緊把開封重新佔回來吧。

又比如布魯塞爾城的象徵——撒尿小孩於連,本來普魯士人的炸藥的導火索都已經快燒到成門口了,結果被機智的小傢伙發現,急中生智的他展現出一個孩子最淳樸、最本真的一面——用一泡童子尿救下了整個布魯塞爾。

還比如一個被西班牙人扔在美洲的黑奴的屍體,他是誰不重要,生前做過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因為天花而死的。而新大陸的居民對這種疾病毫無抗體可言,從而導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這場大瘟疫帶來的翻天覆地的劇變,大約等於獨立戰爭的獨立戰爭次方。

甚至連動物都能改變歷史——當高盧人趁夜偷襲羅馬最後的據點——卡比託林山崗的時候,是一群大白鵝發出了激烈的叫聲,喚醒了沉睡中的羅馬戰士,從而識破了高盧人的夜襲,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羅馬。



青言論史


瞭解歷史的人肯定會聽過這樣的一句詩,叫做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這句詩的意思就是比喻,那些弱小的力量來試圖撼動強大的事物。可事情的結果往往就是這些弱小的力量,撼動了強大的失誤,也就是說小人物完成了逆襲。同樣的,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小人物改變了一些歷史的走向。

比如說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是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項羽是真的不想渡江嗎?記得項羽,走到烏江的時候,一位庭長和項羽說,江東這個地方雖然小,但是也有千里的地方,數十萬的人,我們完全可以在這裡稱王。

但是下雨天后,卻冷冷的笑道,對這個廳長說,上天要亡我,我又怎麼在渡江呢?即使我渡江之後,江東父老仍然擁戴我為王,那我還有什麼臉面面對他們?聽到這裡從深層意義上來講,其實項羽是想要渡江的。這可不是我瞎說,在《史記》就寫得非常清楚,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可是當項羽聽到烏江亭長的這番話之後,他改變了主意,因為這個烏江亭長傷了項羽的痛處。因為江東這個地方太小,只有千里的地方,數十萬的人,不足以稱王,所以他自刎了。假如說沒有這個烏江亭長,歷史可能將會是新的走向。



趣微歷史


應該很多,我一下子也說不上幾個。

一,卞和,堅持認為自己的玉璞中有美玉,最後造就了“和氏璧”和“傳國玉璽”。引得多少人為此送命。

二,在薩拉熱窩刺殺王儲的塞爾維亞憤青。他點燃了一戰的導火索。

三,1937年盧溝橋一個拉肚子的日本兵。給日本人提供了一個全面侵華的藉口。

四,1970年代陝西臨潼一個打井的農民,無意中發現了兵馬俑。為現代人研究中國秦朝軍隊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五,二百多年前“五月花號”上的一群流民,簽訂了一份協議,造就了現代的美國。

…………

……


轉了三十多圈的驢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我們看到的歷史多是“大人物”的歷史,鮮有人關注“小人物”的歷史。其實呢,歷史的發展有很多是這些小人物推動的呢。那這裡來說一些這樣的例子:

一、畢昇與活字印刷術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術,對於中國古代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有著大書特書的功績,甚至對人類整個文明的繼承與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發明者就是一位北宋年間的平民,他的名字叫畢昇。也許他當初發明時,只是為圖一時方便、或為了盈利、再或者是無意製造,但它對整個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文化的繼承、發展以及閱讀方式等方面來看,真的可以說畢昇及其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二、幾位航海者與新大陸的發現

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這三位,可以說是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由於他們新航路的開闢,世界五大洲首次聯繫在了一起,新舊大陸第一次有了交流,隨著帶來的影響也是深刻的。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甚至是生態環境等。這裡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以中國目前的經濟作物來說,紅薯、馬鈴薯、花生、玉米等都是外來貨,都是原產美洲大陸的,伴隨著新航路開闢帶來地。至於世界格局以及政治形勢的影響,學過歷史的都知道,當今的國家以及各種衝突都是新航路開闢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擴張中形成的。

綜上所述,對於歷史來說,他們都是“小人物”,但無疑對整個人類的歷史發展,都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影響深遠,不亞於甚至遠超於一些英雄、精英人物。


關於“小人物改變歷史”的例子還有哪些呢?歡迎補充!



閱讀時間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小人物幹出了驚天地,泣鬼神改變歷史的事件很多。今天列舉一個北宋初年,河北大名府(宋、遼軍事緩衝區)一個宋、遼雙方名不經傳的小人物—伊繼倫,正領著自己的1000人騎兵隊,在邊境線上執行巡邏任務,突然前方哨騎飛馬回報 :發現遼國大軍!頃刻間,北方煙塵滾滾,旌旗遮天蔽日,幾萬遼軍鐵騎呼嘯而來。 伊繼倫等情知必死,派出哨騎回報本部,剩下的人列陣迎敵,準備以身殉國。沒想到遼國大軍瞅也不瞅他們一眼,徑直南下去也。伊繼倫當場做出大膽決定:遼軍瞧不起千人宋軍,必鬆懈,趁敵夜息發動偷襲。入夜千人宋軍發動攻擊,敵軍措手不及,主帥耶律休哥被砍身負重傷,宋援軍又趕到,遼軍被迫撤退。此役後,遼軍查帶隊官長是宋國何許名將,得知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嘆:宋國臥虎藏龍,奈何也!伊繼倫載入《宋史》流芳百世。



領略非洲風情


歷史,不是那些豐功偉業的人主宰的,不是那些惡貫滿盈的人主宰的,不是那些帝王將相、富商巨賈、文人士子主宰的,真正主宰歷史的是田間道路上的販夫走卒,他們決定著這個世界走向。你仔細觀察歷史會發現,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是順應著社會底層的百姓意願。

小人物主宰大歷史,改變大歷史,影響大歷史。史書留名的不過是代表人物,並非他們能主宰這個世界運轉喝歷史走向。今天筆者來和大家歷史上沒留下姓名的兩個小人物,一個害了西楚霸王,一個救了漢光武帝。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史記 項羽本紀》

西楚霸王,本名項籍,字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千古的武將。項羽一生只敗過一次,一次也是夠了,足夠別人奪去他的性命。項羽本不會死,奈何遇到了一個霸王死忠粉口中的“老匹夫”。

垓下之戰是劉邦突然發動襲擊項羽的,戰爭初期項羽的楚軍依舊在他的指揮下佔據優勢,後來優劣易轉。劉邦大軍越打越強,項羽軍越打越弱。最後田間問路,身陷大澤,不幸被追上絞殺。田間老漢是惡作劇,是為了好玩嗎?當然不是。

秦末亂世,項羽威名遠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對天下百姓而言,這是個赤裸裸的屠夫:坑殺降卒、屠滅咸陽、分封諸侯激活矛盾,他將戰火點燃至神州大陸全境。沒有哪裡的百姓是安生的,沒有哪裡的百姓沒經歷項羽戰火的洗禮。田間老漢可能沒想那麼多,就是覺得項羽不好,是個暴君,才如此坑害,最後逼得他烏江自刎。

劉秀進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為長安城守,去此八十里。”秀即馳赴之。——《資治通鑑 漢紀》

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翦滅群雄,建立後漢(即東漢),開創“光武中興”。劉秀被網友戲稱為“位面之子”兼“大魔導師”。劉秀起兵之初,上戰場都是騎牛上的,當時不少人暗裡明裡嘲笑他,最後劉秀登基稱帝后,這事還傳為一段佳話。

昆陽之戰是劉秀的成名的傳奇之戰,絕境逢生,死中求活,新朝王莽派出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勢必要剿滅新生的更始政權。劉秀先率十三騎乘夜色出城求援調兵。最終劉秀以三萬不到的步騎大軍大勝號稱“百萬大軍”的新朝軍隊,三輔震動,王莽的新朝頓時土崩瓦解。

但劉秀就沒遇到那種本來必死無疑的局面嗎?有,比此次大戰還兇險,因為這仗輸了還能跑,那個局面已經跑不過了,如果沒有天助。追兵在後,劉秀迷路不知何去何從,路邊老父主動指路,說去了那裡定可活命,還鼓勵劉秀。後來果然如此,其他地方都投降了敵軍,唯獨老父所指之地沒有,還給了劉秀大幫助,不僅撿回一條命,還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關於劉秀為何得路途中素未謀面的老父相助,很可能是看他相貌不凡,儒雅隨和吧。劉秀身長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準。

隨手的一指路,影響了兩位帝王的命運,更是改變了歷史走向,王朝的更迭。誰說小人物不能改變歷史了?就算不留名也能改變歷史。

參考文獻:《史記 項羽本紀》《資治通鑑 漢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