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你自己有了孩子時,在教育方面會比你自己父母做的更好嗎?

是小布丫


這問題問的很好,也是所有天下做父母和做子女共同面對的家常話題。在當今社會我們年輕人往往對孩子們都是做好的思想教育,最好的學習教育,最好的生活環境,最好的物質生活,總而言之,對待孩子都是最好的,毫不誇張的說,孩子就是天,孩子就是地,,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往往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親情和感情關係。我們一般都是我們的父母來照顧孩子,自己和愛人一起上班,為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濟負擔壓力,只能打拼賺錢,雖然都是為了孩子,但往往和孩子的關係有些陌生,缺少親情,這一點是我們沒有辦法和我們的父母相比較,甚至相差甚遠。孩子和我們之間也缺少有效的溝通,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些陌生,沒有親切感。

但相對我們父母對於我們來說就不一樣了。雖然我們父母沒有給我們非常好的教育,但父母也是竭盡全力讓我們得到最好的,用他們的善良,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把他們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時光來照顧我們,在這裡我要向我的父母以及天下所有的父母道一聲: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切。


在我身上也看到


對於這個問題上我想我還沒有足夠的發言權,因為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

小的時候說話大舌頭,l和n的音不分,在一次家庭聚會上被長輩拿來取笑。被取笑後的我每天對著鏡子練習發音,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自己去聽。可能這件事並不是多麼的嚴重,我卻記了20多年。但是這並不能說我的父母對我就是不好的,他們把一生中最好的都給了我,包括他們質樸和善良的品行。我曾經在大學剛剛畢業時和媽媽探討過這個問題,也直面告訴媽媽,她那時的舉動讓我覺得很沮喪。而我選擇教育行業,除去真心喜歡這個行業以外,我也希望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經驗去對待我以後的孩子。

我想我不一定會比父母做的更好,時代的變化,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會不一樣。但是我會認真去做一個好媽媽,傳承我的父母給我的優良品質,也將我耐心和愛給我的孩子。我們會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我們。


苗喵喵的小賣部


自愧不好。

我父母都是農民,並且識字不多,但是我從自身反省,覺得許多方面自覺不自覺地傳承了父母許多的品德,但是我的孩子卻並不具備這些品質。

比如說,善良。我的父母雖然是小人物,但是他們都很善良,有時候見著可憐之人,寧願自己餓著肚子,也會賙濟比我們更窮的人。

比如說,正直。我的父母雖然只是卑微的農民,但是並不影響他們正直的品質,他們不阿諛,不諂媚,行得正做得端,從來都是問心無愧,尤其是我的母親,心胸坦蕩,晚上頭著枕頭就睡。她說,好良心就是軟枕頭。

再比如勤勞。勤勞是他們身上最可寶貴的品質。我的母親數九寒天去河邊砍蘆葦,跌落河中,渾身溼透還要把水裡的柴草撈起揹回家;我的父親已經年過70,依然還在種地打短工。

再比如說孝順。我的祖父對我們家並不好,我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推卸贍養義務,而是有好吃好穿首先想著他。

善良、勤勞、正直、孝順這些優秀的品質我覺得或多或少都能在我的身上體現和流露,但是我觀察我自己的子女,許多品質卻沒有,比如吃苦精神,就是她身上最缺乏的。

從她言談中,我也沒有辦法看出她的善良,從她對我的態度上,我也體會不到孝順。還有那立身處世的正直,也並非令我滿意。

我的父母雖然識字不多,但是他們明理;而現在許多家長,包括我,只是強調學習,卻忽略品德教育,這才是我們輸於父母最根本的原因。


亂語三千


應該會的。

父母原來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用經驗或者感覺來的,原來的時候一家幾個孩子,重點是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更多的是在意孩子是否吃飽,在為了生計奔波,所以孩子犯錯可能多的是揍一頓,不會去想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少有心思去關注怎麼教育孩子。

現在的我們見的多了,聽得也多了,能接觸到教育方面的信息多了,也會通過身邊的人和事去想應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時遇到問題了,可以去問有經驗的人,或者上網搜,當然也是因為現在的父母更願意為孩子的教育付出。

我們小時候的做題的時候都是有標準答案的,現在更偏向於想象力的培養。記得我小時說過一句“魚在天空中游”的句子,媽媽說我說錯了,魚怎麼能在天上游呢,魚只能在水裡遊。以後如果我的孩子說“魚在天空中游”的話,我肯定不會說他說錯了,而且會誇他想象力豐富。


快樂兒童ing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想大多數人會認為是的,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嘛,站在歷史高度這種說法也是正確的,人類是從野蠻走向文明,從腐朽走向民主,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教育理念自然也是越來越進步。然而在現實中則未必,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盡相同,箇中體會,紛繁複雜,不一而足;且我們都會有意無意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這種強加在別人身上的思想有時候連你自己都無法判斷正確與否;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會促使你的教育行為偏離你的教育觀念;家庭教育還會受到父母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歷、時代環境的影響……如此種種都在說明,家庭教育受到時代特點和個人經歷等各方面因素影響,致使一部分家庭的教育一代比一代稍差,但總體來看家庭教育是在朝著更好,更優的方向發展,呈現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





江河之育


應該可以,現在社會和時代的進步,讓孩子學習的能力很強,但是陪伴是第一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