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除了後醍醐天皇、明治天皇,還有哪位天皇為重掌實權而與幕府作鬥爭?

大侃歷史


首先說一下醍醐天皇和明治天皇:

醍醐天皇(1288年11月26日-1339年9月19日)日本第96代天皇:

歷代天皇中有數十名天皇的追號、諡號前面加上“後”,如有名的“後醍醐天皇”。

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日本天皇的權力逐漸落入外戚手中。1192年,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天皇的權力被架空,實權掌握在鎌倉幕府手上。

後醍醐天皇即位後,他就親身感受到天皇無權,似同傀儡,幕府控制朝政這種君臣顛倒的現狀,所以他下定決心有朝一日登上皇位,要打倒幕府,奪回實權。

在楠木正成、足利高氏、新田義貞等名將的奮戰下,存在140多年的鎌倉幕府於1333年徹底滅亡。

後醍醐天皇在京都建立天皇獨裁機制,成為日本幕府時期唯一擁有全國性實權的天皇。在此基礎上,後醍醐天皇開始推行改革政策,史稱“建武新政”。

但後來後醍醐天皇賞不當,且為了個人的奢侈,無視民眾長期疲於戰亂,大興土木,擴張宮殿,引起大名和家臣、武士和農民的不滿,1335年7月,原鎌倉幕府執權北條高時之子北條時行率殘部攻陷鎌倉,史稱“中先代之亂“。

醍醐天皇乘車逃離京都,在吉野建立南朝,並宣佈在京都交給光明天皇的三神器為偽品,自此形成了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對峙局面。儘管他希望儘早滅北朝,回京都實現皇權的統一。然而,夢想並未實現,他卻突患重病,1339年8月16日駕崩,終年五十二歲。

明治天皇(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日本第122代天皇:

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繼位。

當時德川幕府末期,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以及接受了西方文明的進步分子伊藤博文、西鄉隆盛、巖倉具視等一起成立倒幕派,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即: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最終在明治天皇的名義下,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1868年1月,天皇發佈《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

1889年,日本政府頒佈《明治憲法》(即《大日本帝國憲法》),憲法第1條規定:“日本萬世一系由天皇統治”;第4條規定:“天皇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所以,《明治憲法》其實是在確立天皇權力的合法性。

明治維新改變了幕府的長期統治制度,效仿西方國家制定憲法,其中包括建立內閣和國會 。但明治時期的憲政制和現在是有所不同的。

現在的內閣和內閣首相是在國會選舉後再經由政黨協商或投票產生內閣成員和內閣首相。 而明治時期的首相是由元老向天皇推薦首相人選後在任命的。預算法案也不需要通過國會。但無論如何,憲政制下,雖然明治天皇擁有較多的實權,實際權力並非完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了。

下面介紹二名抗幕天皇:

後水尾天皇(1611年5月9日-1629年12月22日在位)日本第108代天皇:

德川幕府初建之時,需要朝廷的權威做為後盾,而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1611年德川家康迫使陽成天皇讓位給其子,這就是後醍醐天皇。

1619年,後水尾天皇和自己寵愛的女官已生下 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裡,引起秀忠強烈不滿。1620年,由於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寬永四年(1627年),發生紫衣事件。朝廷為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允許禪門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袈裟。但是幕府制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讓朝廷很沒面子。

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被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覺得幕府無把他的權威放在眼裡。

同年,憤怒的天皇無預警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是為明正天皇。此舉是為了防止德川幕府想效仿從前藤原一族以天皇外祖父的身份干預朝政的野心。由於德川和子只有四名女兒活至成年,此舉同時也斷絕了再次產生流有德川血統的天皇的可能性,因為皇室自元正天皇以後形成了不成文慣例:未婚皇女一旦即位便終身不嫁。

水尾天皇退位後,以太上天皇身份掌行院政。

後白河天皇(1155年8月23日-1158年9月5)日本第77代天皇:

平安時代末期,第77代白河天皇繼位之後不久,便想出了一個如何擺脫藤原氏一族對朝政的控制的方法,那便是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將天皇位讓給自己年僅8歲的兒子,自己做“上皇”,建立了全新的“院政”制度,從而繼續聽政。

但白河上皇都始終無法掌握軍隊。在長期面對藤原一族鉗制的情況下,後白河天皇最終利用武士集團的力量,不僅削弱了長久以來制霸朝廷的藤原氏一族,而且也讓武士集團相互殘殺(木曾義仲和源義經都毀於他手),自己從中漁利,因此被為“日本第一號大天狗”。後白河上皇就這樣把各個集團玩弄於鼓掌之間,最後徹底奪回政治上的話語權。

後白河天皇成為日本院政時代最後一個握有實權的法皇。他死後,日本進入了幕府時代。

以上為你介紹了這幾位抗幕天皇,希望你喜歡






浩瀚北斗星


提到與幕府鬥智鬥勇,怎麼能少得了被稱為“日本第一大天狗”的後白河天皇呢?後醍醐天皇開了“院”的傳統,讓天皇在退位成為法皇后,依然能干涉朝政。明治天皇作為幕府被推翻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重新把持了朝政,成為了日本走入近代的領軍人物。而後白河天皇,他雖然沒有後醍醐天皇和明治天皇的創造性成就,卻經歷了武家的崛起,對從武士手裡奪回實權做了最初的嘗試。

“日本第一大天狗”,這是鎌倉幕府建立者源賴朝給後白河天皇起的外號。當武士階層的平家崛起,掌握京都的時候,後白河天皇已經退位並出家,成為了後白河法皇。

在此之前,國家的實權都掌握在以天皇為首的公卿手中。雖然有時天皇會受到強勢的大臣的制約,但像平安時代末期這樣,武士以下克上而整個朝堂都對其唯唯諾諾,還是頭一次。

等到了源氏佔上風,平家被逼退的時候,後白河法皇倒像是悟到了政治鬥爭的樂趣,開始主動攪局。最初源賴朝的勢力迅速發展,並在鎌倉建立起了幕府。而源氏一方還有木曾義仲的勢力,且木曾義仲才是直接把平家趕出京都,進而入駐京都的大將。後白河法皇一面為源氏壓制了平家而歡呼,一面又擔心自己繼續過武家掌權,自己沒有實權的日子。於是這個狡猾的“大天狗”便設法牽制源氏。

後白河法皇的第一顆棋子,就是老實人木曾義仲。木曾義仲雖然也是源氏後代,但和繼承清和源氏正統的源賴朝並不是一路人,兩人從最初就把對方當做敵人,而非友軍。況且木曾義仲還收留了被源賴朝追殺的叔叔新宮十郎行家,並讓新宮掌握了部分軍隊。

為了利用木曾義仲,後白河法皇把新宮十郎行家也牽扯進來。本來按照軍中的地位,去覲見法皇時,新宮應該走在木曾義仲後面。但新宮仗著自己叔叔的身份,先一步進入御所。新宮的這一出格行為,讓木曾義仲這個一向不在乎禮節的人都感到不滿。看出兩人矛盾的後白河法皇火上澆油,給新宮賜了靠近自己的府邸,而木曾義仲被安排在很遠的地方。不僅如此,法皇還召見新宮陪自己玩樂。相比之下,木曾義仲就很少和法皇接觸。

對新宮這個叔叔越來越嫉妒和不滿的木曾義仲,終於在法皇的一次召見中爆發。法皇再次勸說木曾義仲出兵,要他以官軍身份前去徹底消滅平家,好讓國家實權再次回到朝廷手中。可木曾義仲出於軍情,再次拒絕。隨即法皇使出了激將法,他對木曾義仲說:“我認為,應該派新宮去討伐平家,你覺得呢?”

法皇跳過他這個大將,直接派遣自己的手下出徵,那不就會使自己失勢嗎?木曾義仲一想到這裡,就只有硬著頭皮自己上。法皇本想通過木曾義仲,擊敗平家,卻最終因為這趕鴨子上架而讓木曾義仲命喪近江國。

法皇的第二顆棋子,是更有軍事才華也更不懂人情世故的源義經。源義經和源賴朝的關係,比木曾義仲和源賴朝要親近的多。源賴朝是源義朝的第三個兒子,而源義經是第九子,兩人同父異母。源義經是源賴朝軍中的一員年輕大將,打出了一之谷的奇襲,指揮了源平兩家在壇之浦的決戰。就是這麼一個軍事天才,卻由於從小在寺廟長大,對人情世故完全不瞭解。

看中源義經的單純,法皇打算策反源義經,讓源義經把刀劍指向源賴朝。不過源義經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法皇賜給源義經比源賴朝還高的官位,結果源義經根本不懂法皇的心思,還覺得自己是在給哥哥爭光。法皇意圖利用源義經那和源賴朝相近的血脈,號召武士加入朝廷一方,結果由於源義經不懂得和其他武士打好交道,反而讓源義經被武士群體孤立。<strong>

最後,法皇心儀的這枚棋子在衣川館被源義經逼死。既沒有兵力,也沒有棋子的後白河法皇,最終只能同意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看著朝廷的實權被幕府接手。

後醍醐天皇是為了自己能更長時間掌握權力而和朝臣斡旋;明治天皇是為了拿回旁落幾百年的天皇權力而利用倒幕熱潮。而後白河法皇,是經歷了第一個幕府建立的法皇。他有對掌權的掙扎,卻最終敗給了手握重兵的幕府。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只能耍耍心機的後白河法皇敗給刀劍,也是自然而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