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防治水稻青枯、立枯病?

2019年育苗前期,由於溫度偏低,晝夜溫差大,加上水稻種植戶播籽過早、過密、操作不當、苗床管理跟不上等原因,很容易發生水稻立枯病,接下來要說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將立枯病控制住,最大限度的減少農戶損失。

一、初步判斷立枯病----一窩一窩葉尖不吐水(床土缺水情況除外)

通過這些年的學習實踐,水稻種植戶都知道立枯病的症狀是一塊一塊、一窩一窩秧苗發黃打綹,根系由白變黃變褐,有紅褐色菌絲,苗床溼度過大時在種子周圍發現白色、灰綠色黴層等等,但是當大家看到以上症狀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用藥時期,此時立枯病至少發生有2天以上,所以一定要關注立枯病最初的發病症狀,及時用藥才能有效控制。

立枯病最初期、最明顯的發病症狀就是:秧苗葉尖一窩一窩不吐水,我們每天管理苗床時,要密切關注秧苗葉尖吐水情況,只要發現一塊一塊不吐水立刻噴藥,不要等發黃打綹了才去買藥,立枯病屬於土傳病害,擴散速度特別快,如果錯過最佳用藥時期,很可能控制不住。

只要發現秧苗一窩一窩不吐水,立刻買藥噴藥。一方面,要買立枯病消毒殺菌劑:針對立枯病菌絲--鐮刀菌、絲核菌、黴菌,要選擇有效的消毒殺菌劑,如常規用藥噁黴靈、甲霜靈、福美雙等,或使用高端、高效殺菌劑【幫守組合】等。另一方面,病菌是從秧苗根系侵入,所以還要買生物菌劑如【木美土裡】等。注重以上兩方面即可,選擇正規廠家藥劑,含量足、效果好。

三、用藥後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逐漸緩解。

1.避免重複用藥

秧苗得病農戶跟著著急,噴一次不好使,第二天、第三天再噴一遍藥,結果越噴越嚴重,死苗速度越快。兩次用藥最好間隔5-7天,連續用藥會造成藥劑中毒,反而不利於控制病情

2.二次用藥要換藥

如果發生立枯病用藥5-7天后不見效,第二次用藥時要換藥,避免兩次用藥一致,產生抗性,影響治療。

3.用藥後避免溼度過大

用藥後,消毒殺菌劑會殺死土壤裡的立枯病菌,但是要想病情得到控制緩解,最主要的還是讓秧苗生出新根,生根劑起作用的同時,人為也要為水稻秧苗創造一個旱育狀態,因為“旱長根”,所以噴藥後苗床溼度降不下來、澆水勤,秧苗就很難生出新根,立枯病就控制不住。

4.加強苗床管理

得病的秧苗生命力比較弱,抵抗力也較差,所以噴藥後一定注重苗床管理。以苗床溫度為基準,秧苗1.5葉,棚內不超過28℃(保持25℃左右);秧苗2.5葉,棚內不超過25℃(保持22℃左右);秧苗3.5葉,保持20℃左右。並且要隨時警惕降溫,保持棚內不低於13℃,秧苗低於此溫度會停止生長。通過及時通風將大棚溫度控制在適宜秧苗生長範圍內,才能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作者:XXX;來源:農民關注;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