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典型

典型是藝術語言體系中顯出特徵的富有魅力的性格,是對現實生活某種概括性的表現。它在敘事作品中,又稱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西方文藝理論對典型對大量論述。黑格爾認為:在荷馬作品裡,第一英雄都是許多性格特徵的充滿生氣的總和。他強調,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應當是個性非常鮮明的,又富有代表性。“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是一個充滿生氣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充滿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性格特徵的寓言式的作品。別林斯基指出:“創作本身標誌之一——典型性。在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寫來,每一個人物都典型,每一個典型對於讀者來說都是似曾相識的不相識者。”但是真正闡明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論述:“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正如老黑格爾所說的,是一個“這個”。為了真正塑造典型,就需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的形象,富有典型藝術魅力,是一個優秀作品的顯著特徵,一個藝術典型人物所呈現是斑斕多彩,即性格的分豐富多彩。藝術典型呈現的精神世界是如此豐富,往往令讀者歎為觀止。例如紅樓夢中林黛玉,她的一顆心靈顯得那樣晶瑩,那樣高潔,那樣美麗可愛。她多彩的性格側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那就是聰慧過人,柔情萬種,纏綿悱惻,富於幻想,嚮往美好愛情的少女之心;又是詩意充盈,敏感多思,眼光超越,痛苦憂傷,嚮往自由和舒展個性的詩人之心 ;還是 一顆飽讀詩書,超凡脫俗,俊逸高潔,孤獨自傲,寧折不彎的富餘東方文化特色的士子之心。然而,肉眼凡胎支配的世俗環境,也給這顆心打上社會和時代的烙印。這使她既有貴族少女的孤僻,乖張,又有世俗女子的軟弱和小性兒。使她的戀愛史,幾乎成了不斷拌嘴,誤解和流淚的歷史;使她的叛逆和反抗多存在於心靈的領域,並很難衝破封建禮教的規範,因而只是無濟於事,僅以眼淚和生命相拼的反抗。然而林黛玉心靈的一面,從藝術上看,無疑又增添她性格的悲劇美,其性格中世俗性和非世俗性的矛盾,拓展了生命的張力,更顯得有血有肉,豐富多彩,而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藝術中典型

典型人物的性格分類,英國文藝理論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提出了“扁形人物”和“圓形人物”的概念。所謂,“扁形人物”是指性格結構單一,具有漫畫性特點的人物,這類人物的特點沒有形成與發展過程。扁形人物能夠明確,直接,集中地反映人物的典型化,其藝術明顯體現為單一性,穩定性和和諧性。所謂圓形人物,是指文學,戲劇,影視作品中具有複雜性格特徵的人物。圓形人物,更真實,更形象揭示人性的複雜,豐富,具有更高的審美的價值。

總之,典型是顯示出特徵的,富有藝術魅力的人物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