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滴滴拿什麼讓他們“熱愛工作”

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滴滴拿什麼讓他們“熱愛工作”

對於一個網約車司機,大家的印象大概是這樣的。不用打卡上班,時間自由規定,靈活自主,擁有一筆可觀的補貼。甚至很多網約車司機自己也是這樣定義自己工作的。

但實際情況與此大不相同。在平臺初期大量補貼的時代過後,較高的抽成讓網約車司機的收入並不比出租車司機高,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長卻並不比出租車司機少。類似滴滴這樣的網絡平臺到底又是如何留住這些司機,並促使他們辛勞工作的呢?

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滴滴拿什麼讓他們“熱愛工作”

系統和規則總在誘導著你多幹活,其實你也並沒有那麼自由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社會學家麥克·布洛維曾提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人們一直拼命工作?”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現如今類似網約車、外賣配送這樣的系統中,就應該是僱主給僱員們設計的“遊戲化工作機制”

譬如在網約車這一個系統中,對於在高峰時段接單,高峰地帶接單,每日裡程數等都會有活動與任務獎勵。面對“獎勵”機制敏感的網約車司機,便會​樂於在這些任務時段內增加自己的工作量。甚至在美國網約車平臺Lyft上,一些任務獎勵甚至以老虎機抽獎這樣的隨機遊戲化形式體現。這種帶有賭博色彩的方式更會加重這些遊戲化系統的吸引力。而這種隱藏於任務中的遊戲化形式導致,有時候,人們在辛苦工作的時候,獲得的感受甚至像是在玩一個大型遊戲。

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滴滴拿什麼讓他們“熱愛工作”

遊戲最為讓人上癮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制,投入,及時反饋,有效競爭。網約車實時變動的評分,里程數,以及排名與獎勵。這些都無不契合著一個遊戲機制的重要內容。在這些遊戲機制下,網約車平臺可以較為輕易的改變用戶行為,誘導用戶達成平臺所需要的目標。

這樣的激勵方式,其高明之初就在於,相比過去強加的目標規則而言,甚至更加有效,因為從明面上來看,這些激勵都是正向的,而所有參與遊戲的網約車司機都是自由、自願的。

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滴滴拿什麼讓他們“熱愛工作”

做一名網約車司機,到底如何面對自己的這份工作,是真正的一份靈活補貼家用的零活,還是參與遊戲,辛勞奮鬥。這些選擇,都需要在我們真正理解這個系統是如何運行之後才能明瞭的。

新知舊問:倘若我們還在以過去的思維模式理解當下生活,那應該是個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