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曾经,乌鲁木齐山西巷子有这样一条小巷,长也就100多米,极不起眼,极其简陋。但这里集中了最地道的维吾尔族传统美食。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没有人知道这条小巷确切的名字,对我这地道的吃货来说,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食物完全当得起美食这一称呼。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大串烤肉,当时8块钱一串,我试过,一次只能吃3串。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这小巴郎子竟然能吃两串,还要加个小馕。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现包现烤的烤包子,制作过程完全公开、透明,独特的是,他家竟然有苜蓿馅的素烤包子,同样好吃。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烤包子的爷爷,有3、4个普通烤包子那么大,与烤包子馅完全一致。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各种各样的馕。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煮的羊头、羊蹄,蘸盐吃即可。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米肠子、面肺子。很多人喜欢吃,但我从来没吃过。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我问过几次却始终没记住名字,暂且称之为豆豆饭吧。完全用鹰嘴豆蒸制而成,用醋、蒜、辣子等拌着吃,也可以与凉皮子掺到一块儿,入口绵软,非常好吃。乌鲁木齐除了这里,别的地方我还没见过。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手工制作的冰淇淋,据说非常好吃,但我没吃过。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玛糖,也叫玛仁糖,也即大名顶顶的“切糕”,120块钱一公斤。旁边有切好的小块儿,5块钱,可以先买一小块儿尝一下再确定买不买。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这个…当时我是第一次见到,看内容和玛仁糖差不多。于是我和老板有了如下对话:

啥东西这个?切糕吗?

这是切糕的爷爷。

里面糖有没有?

没有糖。

多少钱一公斤?

60。

半公斤称一下。

半公斤不卖。

咋啦不卖?

不卖,59块9毛钱的也不卖。

感情人家是一公斤起卖,我只能就范。

那老板用一把木头铲子把“切糕的爷爷”铲出来放到秤上,够数后还不忘让我看一下秤。我又追问一句:你好好说有糖没糖?我糖尿病有。

那老板一听,连忙说“糖尿病不行”。做势要把“切糕的爷爷”再铲回罐子里。

咋啦不行?不是没糖吗?

“糖没有,这个东西不行”。

他从“切糕的爷爷”里挑出一颗椰枣:“糖尿病不能吃”。

我曾不止一次在超市、面包店、西点屋买面包,店员信誓旦旦的告诉我没糖,结果拿回家后一看配料表,上面赫然写着白砂糖。

为这老板的真诚所感,我说:“没关系,我买,拿回去别的人吃可以”。

原来,这东西称好后,要放在搅拌机里搅成糊状,然后再装到一个瓶子里,一公斤刚好装满一瓶。难怪59块9毛钱的也不卖呢。

不经意的感动系列(二)

瓶子里装的就是切糕的爷爷,买回家后我没吃,但我会经常给人讲这件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