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考慮到長期吃外賣不太健康從而開始自己做飯,又或者是操持家庭需要每天下廚的緣故,烹飪應該是目前大多數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
然而,家裡飄香四溢的廚房中,你一定不知道,隱藏了很多致癌的隱患。這些容易致癌的做飯習慣,每天都在中國家庭的廚房裡悄然發生。
網上搜索的相關資訊
身處廚房準備大顯身手的你我,究竟需要躲避什麼致癌因素呢?
相信你的家人在指導做菜時,有強調過「要等鍋裡的油冒煙了才能下菜」。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老一輩當時使用的油大多都是粗榨油,內含較多會導致「冒煙」的雜質,煙點比較低。
而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食用油,一般都經過了精煉,煙點較高。等到「冒煙」的時候,說明油溫已經很高。食物在高油溫的烹調中,會產生如丙烯酰胺等一系列致癌物質,長期過量服用的話,有一定的致癌風險。此外高溫也容易造成食物本身的營養流失。
小指南建議:
做菜不要等到鍋冒煙才下菜。
中餐很重要的一種烹飪方式便是「炒」,這種方式可以令食材變香,不過同時會伴隨大量油煙的產生。植物油加熱超過 270 度會出現苯並芘——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 1 類致癌物,它是導致肺癌的一大元兇,不光存在於汽車尾氣中,還潛伏在我們的廚房的油煙中,時刻威脅著我們的肺部健康。
數據顯示,在得肺癌又不吸菸的女性當中,有 60% 長期接觸廚房的油煙,有 32% 的女性喜歡用高溫的油烹調食物。於是打開抽油煙機顯得格外重要。
另外,因為不粘鍋比不鏽鋼鍋和鐵鍋用油更少,所以也會產生更少的油煙。同時使用煙點較低的油,控制好油溫,保持鍋不冒煙,也就不會產生苯並芘。
小指南建議:
① 必須打開抽油煙機;
② 選用不粘鍋;
③ 使用煙點均低於 270 度的花生油、橄欖油、葵花籽油。
在煎炸食物的時候,我們都會使用較多的食用油。有的朋友不願意浪費,會將使用過的油收存起來下次繼續使用。這個做法看起來和節約,實際上卻暗藏危機。
已經高溫加熱過的油,或多或少會在其中殘留一些上次煎炸時的有害物質。如果這些油脂持續受熱,有害物質會繼續「發酵」,甚至會產生我們上面講到的苯並芘。
而且使用過的油已經發送了氧化,存放不當的話,也容易發生變質,影響食物的烹調。
小指南建議:
油用完一次就不要,不吃回鍋油。
有些人喜歡實用未經精煉的毛油,例如一些「土榨油」,覺得這樣的油天然、味道香、更健康。
實際上,土榨油存在更大的安全隱患。首先,食用油原料沒人把關,如果用了黴變的玉米、花生和菜籽等,很容易導致黃麴黴素感染,而黃麴黴毒素也是著名的 1 類致癌物。其次,如果榨油設備清洗不乾淨,同樣會造成食用油發生黴變。
土榨油未經過精煉加工,雜質多、煙點低,容易形成大量油煙。也有著上文提到產生苯並芘的風險。
小指南建議:
購買大品牌的食用油,為了食品安全少吃土榨油。
成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應超過 6 克,但根據 2012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每天為 10.5 克,幾乎是限定攝入量的兩倍了。
長期的高鹽膳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進而還會使得人們更容易患中風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除此之外,高鹽膳食還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考慮到日常食品中,多多少少已經加入了一些「隱形鹽」,所以做菜的時候,我們能淡則淡吧!
小指南建議:
每天只攝入 6 克以下的鹽,大約是一個啤酒瓶蓋抹平的量。
如上文所說,黃麴黴素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 1 類致癌物,廣泛存在於各種農作物中,尤其是油料作物。所以,花生、瓜子等各種堅果保存不當容易滋生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味道發苦。假如在吃堅果類零食時,感到味苦,一定要馬上吐掉並漱口。
小指南建議:
①低溫、通風、乾燥環境保存食品;
②購買小包裝的堅果,避免部分黴變發生影響整包食品。
誠然,烹飪食物時還要注意不同程度的致癌風險,廚房工作著實不好做。但其實只要多留一份心,多注意一點,相信都是你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做好了這件小事,還能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減低致癌風險。
如果在家是其他家人做飯的話,別忘記分享給他們注意一下這些廚房小細節~
閱讀更多 良醫匯腫瘤資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