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紅樓夢》裡有那麼多女性,為什麼更多地提到金陵十二釵?

南山智叟2


《紅樓夢》裡女性確實是非常多,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為了頌揚女子而寫的。


在這些女子中,有高低貴賤,如寶釵黛玉、湘雲乃至賈元春等人,為貴;而多姑娘、燈姑娘乃至於鮑二家的、王善保家的,為賤。這些女子有聰慧,也有愚拙,比如晴雯、紫鵑為聰慧女子,而傻大姐,就是愚拙蠢笨的姑娘。


無論是高低貴賤還是聰慧愚拙,作者的本意,並沒有刻意要抬高誰或者貶低誰,曹雪芹著書,他本人的對書中人物態度以及他自身的心態,都是比較中庸、比較平和的,甚至可以說,這個中年男子,是極為溫和的,這些都是字裡行間能感受到的。


儘管如此,但是主次重點還是要有區分的,所以曹雪芹更多會提到金陵十二釵正冊及金陵十二釵副冊的女子。因為,她們是書中主要人物,也是關鍵人物,她們的故事,才是曹雪芹真正想要表述和流傳的故事。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女子都是極為優秀或者較為優秀的女子,她們的生平事蹟,值得被頌揚、被肯定,被更多的人瞭解和認識到,更為可悲、可感、可嘆、可泣的是,正因為這些女子極為優秀,她們的生命就格外美好,然而,美好的生命被毀滅或者璀璨,則更加令人感慨和遺憾乃至於憤慨。有句話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這也,是《紅樓夢》此書能夠傳世的價值和意義。


紅樓夜思


《紅樓夢》一書,據《中國文學史》有關資料稱共有人物975個,女性過半很多,為什麼更多提到「十二釵」,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書中寶玉見冊時,也有此疑問,金陵這麼大,怎會只有12個女子呢?警幻仙子告訴他,因為貴省女子再多,也只能選其緊要者作代表,次要的就只錄入副冊和又副冊了。

凡人事皆有主次之分,不可能一一盡述。縱曹公妙筆生花,也不可人人俱到,以十二個女孩為代表,作主幹,副冊和又副冊作旁枝側葉,這樣才主次分明,脈絡清晰,對於作者和讀者來說更容易些。



但不僅於此,我們知道《紅樓夢》裡,以正冊十二釵為主,還因為她們都是貴族小姐,冠首女子身份尊貴,不惜濃墨重彩的描繪,而副冊後香菱平兒等為妾,又副冊晴雯襲人等為丫頭,甚至都有誰,寶玉不得看,怕洩露天機。

曹公隱去她們的名字,除了為行文伏筆增加神秘感外,也透露出人物的尊卑之分。雖為閨閣女兒立傳,大旨談情,終舊假作石頭經歷,幻世間人物傳奇。


賈雨村與冷子興討論時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餘無大異,若大仁者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不過是「成則公侯敗則賊」的結局不同。

有道是:問誰幻入華胥境,千古風流造業人。曹公之所以分三冊立傳,其實也證明,他借賈雨村之口所言的:

天地生人,不過應運劫而生:若生於富貴之家,則為情痴;若生於清貧詩禮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偶生於薄祚寒門,必為奇優名妓。

所以以女主角林黛玉為例,她有幾個分身說,生於侯門,為千金林妹妹;生於詩禮之家,則為道姑妙玉,遇劫便成了香菱;倘誤入寒門,只落得身為下賤的晴雯了,根本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從「十二釵」的命運,曹公發出這樣同病相憐的嘆息,「慧彼小星,命實不公!」自己懷才不遇,奈何生在破敗之家,從文學性來說,與失意文人的「香草美人」之暗喻師出同門矣!


元元的天下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原書是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描寫的是賈寶玉與金陵那地方三十六位女子的“薄命司”中故事。成書後“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裡的專有名詞,它最早出現在開篇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在這一回,作者一開頭就介紹《紅樓夢》這部名著是如何成書的,接著又提到它在傳播過程岀現不同書名,有的叫《石頭記》;有的叫《情僧錄》;有的叫《風月寶鑑》,段未,作者又說按他原意這部小說應該叫《金陵十二釵》。後來,作者又在第五回《飲仙醪曲演紅樓夢;遊幻境指迷十二釵》裡,對什麼是“金陵十二釵”作了全面介紹。原來,所謂“金陵十二釵”就是書中主人公賈寶玉家裡三十六位有身份地位的小姐、小媳婦和地位較高丫頭們。這些人有一共同特徵:薄命。“太虛幻境”的主人“警幻仙子”(作者生造之地、生造之人)按“緊要與否”把她們收錄在“薄命司”貼上金陵地名櫃子三本上、中、下薄冊裡,每冊十二位。上冊十二位金釵,也叫十二正釵,她們的姓名和排名是完整的;中冊十二位金釵,也叫十二位中釵,作者只寫一位,還不說她排在第幾位;下冊十二金釵,也叫十二下釵,作者介紹頭二位,其餘也沒介紹。作者這種寫法是乎是有意為之,但大致也可讓我們讀者明白,金陵十二釵上釵、中釵、下釵分別是賈寶玉家裡有不同身份地位的小姐、小媳婦、丫頭。可是看完《紅樓夢》前八十回原著,認為“金陵十二釵”這個名詞又質樸、又有幾分意蘊,用作小說書名十分恰當,但那時人們的作文寫詩講究的是詩情畫意。別看“金陵十二釵”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有意味,是乎很質樸,但仍不如《紅樓夢》恰到好處。

作者想把《紅樓夢》叫成《金陵十二釵》大家都知道他是古今取名第一高手。你看他在《紅樓夢》裡塑造九百七十五個人物,這些人物,那一個姓名是深思熟慮寓意深刻的,所以,《金陵十二釵》這個書名能準確、生動地反映出《紅樓夢》這部小說內容,《紅樓夢》又一個特點是假借自我否定、使閨閣昭傳的手法,曲線變相的批判當時的世道。故又有《金陵十二釵》之名,列舉了與賈寶玉故事相關的三十六位女性。並緊扣書之本旨,說她們都是“薄命司”中人。書中唯一指明《金陵十二釵》之名是曹雪芹所提。可能有借大旨談情來掩蓋干涉時世之意,亦便於和利於小說的流行。

正是因為有這樣明確的結論,讀過《紅樓夢》這部名著的人都知道,書中故事雖然有“金陵十二釵”的內容,但更多還是寫賈家貴公子賈寶玉的個人經歷,金陵十二釵能做到準確、生動地反映出書中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的故事。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有人想到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都可算是書中賈家的人,而這部長篇小說又有點家史的味道,為何把它剛開始的書名《石頭記》改成《紅樓夢》。這書名即有詩情畫意,又能準確、生動地反映出書中內容。這可能就是《紅樓夢》這部名著在流傳過程中,其他書名逐漸沒被人提起,唯有叫《紅樓夢》的原因吧!

他把《紅樓夢》寫得象一個巨大的夢似,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讓人摸不著、看不清。因為作者在小說開篇就說過,他寫的故事是“甄士隱”(真事隱)、是賈雨村(假語村言),非“才子佳人”小說;非野史;更非“風月筆墨”,而我們讀者或多或少把《紅樓夢》裡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們的故事當作“才子佳人”故事來看,不過,書中主人公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們的故事不是“才子佳人”故事,它跟我國古代神話和寓言故事一樣在暗喻什麼?而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們的形象在當時社會應該是存在的,他們的故事也無非是當時一些日常小事,這樣的人、這樣的事能暗喻什麼?他們都是賈家的人。賈家,賈家……“賈家”不就是“假的家;真的社會”嘛!原來如此。作者為了創作的需要,把整個封建大社會濃縮成小小的賈家,那麼賈家裡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肯定不是實人,賈家裡大事小事也肯定不是實事,它們都應該是作者所說“假語村言”才對啊!現在,只要我們弄清“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在“假語村言”是什麼?那他們的故事是不是“才子佳人”小說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聰明伶俐貴公子,再加上他長俊俏,面似潘安,他家人和當時社會大多數人會把他看作是“寶玉”。可是,賈寶玉天性追求自然,雖然是讀書人,卻不喜讀書(這裡書指的是五經四書,不能按現在書解),心裡更是鄙視功名富貴,根本上就不會去參加當時社會人們熱衷科舉考試,自然也就考不上進士,從而踏上仕途。而當時社會對讀書人標準很簡單,就是看這位讀書人能不能考上進士、做大官,如果做不到,這個讀書人就是“不成器”的讀書人。寶玉就是這種人,自然就成大家眼裡“假的寶玉”。所以,“賈寶玉”就是“假的寶玉”,指的是那些眾人眼裡“不成器”、“不成才”的讀書人。在古代,考不上進士、做不了大官這些“不成器”、“不成才”的讀書人佔讀書人中大多數,所以可以把“不成器”、“不成才”這些修詞去掉,這樣“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的故事就成讀書人和“金陵十二釵”的故事,而讀書人一般只跟知識啊、思想啊,聯繫在一塊。為了更好地弄清“金陵十二釵”這個專有名詞的真正含義,我們還是先來了解“金陵十二釵”裡“釵”是什麼。“釵”,在古代就是金釵、裙釵、“閨閣之人”之意;在現在就是女子、女人之意。《紅樓夢》裡“女子”、“女兒”這兩個詞出現頻率十分高,特別是書中兩位主人公賈寶玉和甄寶玉這哥倆,都說過關於“女子”、“女兒”方面的痴話、呆話、瘋話。現在,我們知道他哥倆是古代“成才”和“不成才”讀書人的化身,讀書人說的話當然不會是表面意義上痴話、呆話、瘋話,他們用“女子”、“女兒”來比喻什麼,我們還真的不曾多聽說過,只知道大詩人屈原曾用“美人”來比喻過“謙謙君子”。把女人比做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有句是這樣說來:“第一個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庸人;第三個用花比喻女人的,是蠢才。”這句話當然不是實指,作者在《紅樓夢》裡也有不少把女人比作花的內容,如把薛寶釵比作牡丹花;把李紈比作菊花;把襲人比作桃花等等,那作者豈不也是大蠢才了嗎?作者當然不是這種平庸的人。我想他在創作《紅樓夢》之始,肯定是思考過這樣問題:既然可以用花來比喻女人,女人反過來也可比喻花,而花又可以比喻思想文化,那豈不就用女兒來比喻思想文化呢?

用花來比喻思想文化,在古今中外大有人在。比如杜牧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岀牆來。”詩句裡“紅杏”就是指“詩才”,有點自誇之意。又如偉人毛澤東說過:“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兩句很有哲理話,就是來比喻我國社會主義文藝要“百家爭鳴”,互相取長補短,不要在思想文化搞一家獨大、一言堂之類錯誤做法。看來用花來比喻思想文化也不是一件新奇的事,只有用女人來比喻思想文化,那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創啊!

在《紅樓夢》裡,作者最大構思也就在這。那麼用女人來比喻抽象思想文化是否準確、合適呢?這兩者表面看來是“風牛馬不相及”,實則在暗地裡無比契合,再也沒有東西來比喻思想文化,能象這樣生動、形象、傳神了。

我們可以把這雙比喻看作是現代邏輯學中特殊“三段論”:一·女人是花;二·花是思想文化;三·女人是思想文化。用女人來比喻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這種修飾手法確實太絕了、太獨創了,以致被很多讀者誤解。大家寧可相信作者是要用書中“金陵十二釵”來影射當時社會上某些人,書中主人公賈寶玉就是作者本人,即使作者本人在文章開頭明明說過“金陵十二釵”們故事是“假語村言”。“假語村言”就是用“村言”來“假語”,也就是說作者要用一個通俗,讓人一看就明白的事來借喻(借代)他想說、卻難以明說或難以讓人明白的事和道理。

大家都知道女人未結婚前的稱謂是“女兒”。“女兒”這一詞含有天真、無邪、幼稚、爛漫之意,而人類早期思想文化恰恰有這特點。以我國三大教:佛教、道教、儒教為例,它們剛開始發展時,其理論是多麼純正、無邪、幾乎不摻雜一點雜質,可是到後來,它們理論越來越完善,作用卻越來越小,最後竟然成了人們精神的桎梏。在書中,作者對它們世俗化的作法也多批評,但對其基礎理論卻心嚮往之。如他把道教裡莊子《胠篋》整段文章都搬到他小說裡,作為故事裡一個很重要內容;又用很長篇幅來介紹佛教裡禪宗創始人慧能故事;還通過主人公賈寶玉之口對儒教記錄先師孔子語錄《論語》大加讚賞。象作者這樣大才的人,如果不是這些思想文化太好了,太招他喜歡,他是決不會這麼做的。然而正如書中人物賈寶玉所說:“女孩子末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是顆死珠子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我們三大教基礎理論在實踐中、在世俗化過程裡,逐漸失去其合理、公正的部分,越到後來越僵化、越沒價值,成了名符其實廢物“魚眼睛”,甚至到了最後成了“比男人更可殺”(賈寶玉語)人們精神上桎梏。還好小說裡 “金陵十二釵”們,大多數是女孩兒,個別結過婚的女人,也因“染上男人氣味”不重,所以讓賈寶玉“見了便覺清爽”。通過對書中主人公賈寶玉口中所說“女人”和“女兒”的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竟然是指“己實踐過思想文化”和“未被實踐思想文化”。那麼書中另一男主人公甄寶玉口裡“女兒”是不是亦是這個意思呢?在第二回裡描寫曾在甄家當過私塾老師賈雨村對古董商冷子興轉述甄寶玉三句有關“女兒”話:

第一句是“必得兩個女兒伴著我讀書,我方能認得字,心裡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裡糊塗。”這句話跟賈寶玉所說“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逼人”意思是一樣的。這裡“女子”、“女兒”應作純正、無邪的思想文化解。意思是說真正讀書人,就應該裝有幾種純正、無邪思想文化,這才能真正明白道理,否則只是表面明白,心裡糊塗。

第二句是“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這兩個寶號還要尊貴無比呢!你們這些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這兩個字、要緊。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設若失錯,便要鑿牙穿腮等事。”這句意思不就是說,對待純正、無邪思想文化要心存敬畏、誠心誠意,切不可動不動就拿出來跟人說道理、與人爭辨;對那些滿口“之乎者也”,卻毫無一點真情、真意的人,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嘴爛了、說不出話,只有受到這樣教訓,他們才能真正地懂得要有敬畏之心。

第三句是:“急痛之時,只叫‘姐姐’‘妹妹’字樣;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聲,便果覺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極,便連叫姐妹起來了。”這話意思就說更淺顯了。它是說讀書人只要心裡裝有純正、無邪思想文化的話,那麼生活上磨難、不幸、痛苦對他們就不是什麼大事,因為這些純正、無邪思想文化是人們生活上慰藉啊!當今社會興起一股“諸子”熱,就很好說明這個問題。改革四十年來,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社會上卻物慾橫流、整體道德水平快速下滑,人們生活在這樣環境裡,內心是極其苦悶、壓抑的,必然會如飢似渴地向我國古代思想文化去尋找精神上慰藉,而“諸子學說”恰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精彩、最絢爛、最耀眼部分,所以“諸子”熱就理所當然地“熱”起來了。

通過上面對主人公賈寶玉(不成才讀書人)和甄寶玉(成才讀書人)所說有關“女兒”、“女子”話粗淺分析,我們讀者這才知道這些話那裡是什麼瘋話、痴話、呆話,簡直就是作者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真知灼見,沒有超凡超俗才華和獨特、深刻的內心體驗,作者是說不出這種高水平、超時代限制的話來的。在小說中,作者用女子來比喻(借代)思想文化,顯示他在文學創作上天才構思,又對思想文化有這麼深刻、獨到認知,從這兩方面來說,作者不但是偉大文學家,還是偉大思想家。這種讚譽,作者受之無愧,且名副其實,一點也沒水分。

現在,我們讀者可以清楚知道以及肯定,“金陵十二釵”裡的“釵”就是借喻(借代)“思想文化”。一說到思想文化,我們讀者就不免會想起我國曆史上思想文化大爆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種各樣思想文化突然就象雨後春筍冒了出來,社會上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雖是虛指,但也足以說明當時各種思想文化流派之多、各家各派活躍程度。思想文化有千千萬萬、種類繁多,即使是同一類,也是數不勝數,不可能只有三十六種。這樣,我們也就知道“金陵十二釵”中“十二”不是實數,而是“一打、眾多”之意。“金陵十二釵”中“金陵”是古地名,指的是現在南京市。古代,曾有七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譽,常被文人騷客在詩文中用來假代“我國古代王朝政權”。如此一來,“金陵十二釵”不就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史”嗎?

《紅樓夢》書中“金陵十二釵”們也不是什麼“淑女佳人”,她們被作者用來借代(借喻)我國古代社會曾經出現過、繁榮過思想文化。這天才的作者,他在書中塑造“太虛幻境”主人“警幻仙子”—這位中國思想文化中“文化之神”,把他要記錄、要評價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限定在“薄命”範圍之內。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還是太多,他又通過書中“警幻仙子”又給“金陵十二釵”們劃了一個“圈”,這個“圈”就是“金陵十二釵”們必須是賈家的人。“賈家”就是“假的家、真的大社會”,“金陵十二釵”們是賈家的人,那不就是說“金陵十二釵”們是假代(借代)我國古代社會上思想文化嗎!

我國古代各種學說(哲學)、觀念和觀點、看法和主張。這也不止有三十六種。書中“警幻仙子”在回答主人公賈寶玉提出同樣是這意思問題時說:“貴省(金陵)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金陵十二釵”們是先按其地位來分上、中、下三冊,再看她們在冊中“緊要與否”來排名。學說(哲學)在學術地位上比觀念和觀點、看法和主張要高許多,理所當然上了上冊;觀念和觀點、看法和主張按學術地位也可分出高低來,其中“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比其他觀念和觀點、看法和主張要高,所以“金陵十二中釵”們必定是借喻(借代)這“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一種;“金陵十二下釵”們必定是借代除了這“三觀”之外其他觀念和觀點、看法和主張。

“金陵十二釵”們,他把上釵中十二位介紹齊全、排名分得清楚;中釵只寫香菱一位,還不明說她排在冊中第幾位;下釵只寫睛雯、襲人頭二位。上冊裡金釵是借喻(借代)我國古代社會上十二種思想學說(哲學),好找也容易排名;中冊裡金釵是借代我國古代社會十二種“三觀”。作者只能把他認為最重要、最應該提倡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書中人物香菱的故事來大書特書,有人把香菱當作中釵第一名,他在書中只寫賈寶玉隨手拿起中釵簿冊,翻開一頁,正好翻到有香菱畫冊和曲唱那一頁,並沒有明說這一頁是第幾頁。作者這麼寫,是他不得不如此。當然,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文法上雷同。這是因為金陵十二中釵們是被作者用來借代我國古代社會十二種‘三觀’,那同樣是借代我國古代社會十二種觀點和看法的‘金陵十二下釵’裡睛雯和襲人兩人,作者為何能堂而皇之把她倆排在下釵頭二位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根據“睛雯和襲人的故事”邏輯結構,我們大概可以猜到書中人物睛雯是道家“順其自然”教育觀的化身;襲人是儒家“重視德教”教育觀的化身。作者把教育觀看作比其他觀點和看法高、比其他觀點和看法重要,恰恰反映出他的眼光和見識不凡和超絕。在二百多年前封建社會里,身為一個普通知識分子的他,就認識到一個社會里對人才教育和培養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今天不也在天天說“社會競爭在於人才,人才在於教育”嘛

至於下冊裡金釵書裡所寫可不止十二人,亦不好給她們排名,因為她們是在借代我國古代社會十種觀點和看法,比如正釵史湘雲丫頭翠縷是借代類似“主人是陽;奴才是陰”陰陽觀;正釵賈迎春丫頭司棋是借代類似“為情可以不顧一切”的愛情觀;正釵林黛玉丫頭紫鵑是借代類似“臣為君憂;下為上勞”的為人觀,有意義應該是弄清她們在借代什麼及她們為何“薄命”的原因。只有這麼做,才能真正瞭解作者在文章開頭所寫“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首詩裡的含義,才能真正瞭解作者良苦用心。

作者目的很明確,他塑造女主人公—“金陵十二釵”們的形象;塑造男主人公賈寶玉和甄寶玉這兩貴公子形象,就是要我們讀者象他倆對待“女兒”一樣對待我們傳統中優秀思想文化,讓這些純正、無邪思想文化深植在我們心中。這樣一來,即使今後我們在生活上遭受到多麼大不幸和打擊,這些純正、無邪思想文化也能成為我們精神上慰藉,讓我們有勇氣面對失敗、扽折,讓我們笑對人生,勇往直前。我想這可能就是作者塑造“金陵十二釵”們形象最大目的,也是他老人家在地下最希望看到情景吧!


愛福堂


你問的這個問題,寶玉也曾問了 警幻仙子同樣的問題:

“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只12個女子?如今,單在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面二廚則又次之,愚者庸長之輩責無冊可錄,再看下首二廚上果然寫著金陵十二釵副冊,又一個寫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可見,人物是有三六九等的,什麼樣的人為主,什麼人為副,什麼人次之,還是有區別的。《紅樓夢》中的中心人物就是以十二釵為主要人物來寫作的。

金陵指南京,故事發生在這裡,又是以寫十二個女孩為小說主要人物,當然書中會更多的提到“金陵十二釵”。





蘆薈79545


本人讀書心得說過,紅樓夢的原作者是朱允炆流浪各地化身做戲劇編劇家時,按自己的身世編成的戲曲劇本而成的,此劇本不知什麼原因而收藏在紫禁城的紅樓藏書閣上二百多年後,在清朝的乾隆時代後期,貪汙腐敗橫行,被保管紅樓的藏書閣的官員監守自盜賣出社會後,實際就是書中所開頭自述的以空空道人為首的一群有宗教信仰的文人學者重新整理編輯而成的。為什麼叫十二釵,就是說整理這部書的一群人都參考佛教的十八羅漢排列而有的儀式感,十八及十二是宗教信仰常用數宗,與民間認同的吉利數字不同的,對男子來說十八是最好的數字,也是最差的數字,對女子來說也是,十二是最好的數字,也是最差的數字,所講的金陵十二釵也是這群作者避開佛教的儀式,而要自己獨創另一種以女子為對象的宗教信仰儀式。沒時間如果以後有空這種儀式感說落去就一匹布那麼長,以後再說吧!


喜喜羊羊喜喜人


原因很簡單,作者秉持一個原則:“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傳者。"正因為有這個原則,所以他寫進書中的人物全部是自己“親睹親聞"的。作者出生在金陵,第二次被抄家前一直生活在金陵,他接觸的人除黛玉等少數幾個人外,絕大部分都是金陵人。當然這裡的金陵是廣義的,包括蘇州、杭州、揚州和金陵在內的廣大地區。書中的人物為什麼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就是因為作者和他們朝夕相伴,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的信息瞭如指掌,這是虛構不能做到的。正是這個侷限性,恰好說明作者所記錄的故事是真實可信的。(累了,到此為止)


gaotzy


擇其要者錄之,稱之中心。


林中雨微


如果曹公寫成北京十二釵,你會不會又提問,那麼多女子,為什麼曹雪芹更多的提到北京十二釵呢?


瑞雪兆豐年C


代表性人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