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安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一首?

用戶6649353362


我最喜歡描寫長安的詩句是賈島的“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描寫了詩人看到長安城一片秋風蕭瑟的場景,思念分別已久的友人。

賈島最出名的也許就是“僧敲月下門”這個典故了。賈島早年出家,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因不滿當時洛陽的政策不許和尚午後外出而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遂師從韓愈。

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後,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是全詩中名句,經常被後世引用。賈島在長安結識了一位好友吳處士,後好友去了東南沿海一帶。現在作者看到長安城一片秋風蕭瑟的場景,不禁思念遠方的友人。

謝謝你的閱讀和評論。有不同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孫老師,記得關注我哦


孫老師愛歷史


很多朋友認為洛陽牡丹知名,豈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長安城的牡丹就已經香飄千里,享譽天下了!把牡丹寫的最動人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qu)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個“京城”,指的是當時的唐朝國都長安。當時長安城裡人們栽培和欣賞牡丹的盛況比起今天的洛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參觀白色牡丹,紅紫牡丹,出現變異品種和重瓣現象的牡丹,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詩人崔道融在《長安春》寫到,“長安牡丹開,繡轂(gu)輾晴雷”,看看吧,牡丹花讓人們如此喜愛,如此嚮往,盛世空前,不可想象。應該說,長安作為唐時的國都,孕育了牡丹文化,提升了牡丹文化內涵,帶動了各地牡丹的種植和培養,才讓牡丹流傳華夏大地。所以說,牡丹的故鄉是長安,種植歷史比起今天的洛陽久遠的多。如果有誰不信,就請拿出像歌頌長安牡丹盛世的古詩詞證明吧








唯美長安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這是南宋辛棄疾任職江西時,於贛州望闕臺寫下的作品。

詩詞必須有意境,有情懷,才能稱的是上乘之作。辛詞大氣磅礴,構思巧妙,往往蘊含壯志難酬的無奈,自有一番豪邁悲涼的意味。

辛棄疾文武雙全,一生家國情懷,年輕時便投入義軍抗金。然國事衰微,掌權者一味綏靖求和,只想過著偏居太平的日子。雖有報國之心,卻難覓報國之門。



前四句為全文核心,“鬱孤”“行人淚”直接表述辛棄疾此刻的心情——壓抑而悲憤。此處的長安,詞解是指汴京,個人認為有些存疑,汴京古時並無“長安”之稱。當時昔日唐都長安,也已落入金人之手,因此詞解將本詞中長安強解為“汴京”,來突出作者收復故都之心,未免牽強。

“我站在鬱孤臺上,望著滾滾而去的贛江水,想遙望一眼長安故地,可憐被連綿群山所阻”,一股蒼涼之意迎面而來。大好河山淪於敵手,連想看一眼的資格都失去了。



直到他臨終前,尚大呼“殺賊!殺賊!”,帶著遺憾,帶著不甘而去。外賊易除,國賊難殺乎?


百味乾坤


孟郊的登科後:

最喜歡的就是後兩句,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經過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在科舉中考試登科!一步登天!那個感覺真的是春風最得意時!騎著馬,感覺飛奔的飛快,心裡那個美啊!我要一天就把長安逛遍,把長安的花全部看盡!

寫的就是人生四大喜事的金榜題名時啊!實現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夢想!可以學而優則仕,報效國家,報效朝廷了!

全詩如下:

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鵬程日誌


喜歡談不上,應該是最直接描寫長安的吧,我認為最浪漫的一首,應該是杜甫的那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時尚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其次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一首黃巢的詩最有霸氣,也最有殺氣。

李白的這一首: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一首相對來說,顯得有點哀愁。

而孟郊的這首則是充滿了無限的一種喜悅心情: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其實中國詩歌盛於唐朝,詞賦興於宋朝,而元明清三代則是以小說聞名。

當時的大唐首都就是長安,自然對於描寫長安的詩也就比較多!


東方中華不敗


描寫長安的詩詞,印象中最深的,也是自己曾背過的一首白居易的《買花》,這首詩從一個老農民角度描寫了長安城富貴人家上街買牡丹花,反映了統治階級奢侈浪費都是建立在對勞動人民剝削上面現實,以下是詩的全文: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做到杭州刺史,最後以刑部尚書退休,去世後朝廷贈宰相,諡號“文”。

白居易的詩比較通俗易懂,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又到了牡丹花開的季節,長安城車水馬龍,很多富貴人家上街買花,牡丹花價錢有高有低,別看只是一株花,貴的能賣到25匹白絲綢,注意了,這個價錢是非常昂貴的,但詩中寫的很輕微,是藉此來諷刺富貴人家花錢滿不在乎;花買回來後精心呵護,有錢人家家如此形成了風俗,話鋒一轉,有一老農民經過賣花地方時,看到買花賣花的低頭長嘆不已,這些人根本不在意,就這一叢深顏色的牡丹花,竟然是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繳納的租稅了!

《買花》創作於唐憲宗時期,屬於《秦中吟十首》,當時白居易在長安城做諫官,此詩描繪買花一事和李肇所撰《唐國史補》相符,圖為當時長安平面圖。

白居易,字樂天,下邽人(陝西渭南),他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早年在農村住過,對勞動人民的艱苦生活比較瞭解,他和另位詩人元稹是好友,共同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理論,也就是文學必須反映現實,為政治服務的“新樂府運動”。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圖為白居易墓,周圍有白園等景區。

公元808年,他做諫官,和當時的太監以及頑固舊官僚進行了鬥爭,同時寫了許多諷刺統治階級的詩,後來受到迫害,降職做江州司馬、忠州刺史,陸續又做過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在任上做不少為民有益的事,比如修堤壩、疏浚、教育著書等,他的詩平易通俗,藝術成就很高,比較經典的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等。


圖文繪歷史


沒有特別喜歡的,因為每一首古詩詞能流傳下來,都有它的獨到之處,難分伯仲。唯有讀者所處環境不同,意境也隨時改變。

比如描寫花的詩,“黃四孃家花滿蹊”“亂花漸欲迷人眼”“花重錦官城”這幾句,第一句讓人想到的是黃四娘愛花,種花,家裡的花不但多,而且分門別類,種植的很整齊;第二句描寫的是野花,也很多,讓人看得很是過癮,但是雜亂無章;第三句讓人聯想到現在的街邊盆景或者市政園林處栽種的路邊花池或者隔離帶。

再比如帶馬蹄二字的詩,“春風得意馬蹄疾”,“馬蹄催趁月明歸”,“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幾句。第一句不言自明,春風得意,要麼得了官,要麼中了舉,要麼發了財,要麼娶了妻,總之這句詩適用於人生最高光的時刻。而此時的馬蹄疾馳,是那麼的輕快愉悅,讓人心生陶醉;第二句可就沒那麼美妙了,“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嶽武穆當年多想好好的看看翠微亭的景色啊!可是不得不拖著連年征戰,疲憊不堪的身體,早早地回去,還有那麼多軍務要研究處理呢,這種無奈,只能通過疾馳的馬蹄來形容了;第三句淺草才能沒馬蹄,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花花草草都出來了,但是還不是很旺盛,只比馬蹄高一些,大概不到十公分吧。這裡通過對比,顯示出小草的矮小細嫩,讀者如果靜心去想,會不會和我一樣,想到一派遍山綠染,春意盎然的景象?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似乎描寫長安的詩句沒有幾句是讓人開心的。做為古都,歷經多朝,看盡人世變換,詩人似乎也願意拿長安做背景來描寫詩詞,但是其中不乏悲慼之語。或征戰,或孤獨,或思鄉,或留戀,五味雜陳,讓人不爽。像“三月三日空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樣明媚動人的詩句實在太少了。


禁街虎1


說不上特別喜歡這首孟郊的《登科後》,其中的膾炙人口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朗朗上口,流傳廣泛,詩句前兩句為: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作者從往日生活的困苦到金榜題目的轉變,那種得意之情淋漓的展現出現。景色的描寫和內心的爽快一併展現在眼前。作者騎著高高的大馬奔騰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大道上,那種神采奕奕的狀態舒爽呀!自己讀後也有優美的積極上進的感覺,希望我們有朝一日也會翻盤。


芽芽小精靈


終南山

唐代: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又稱太乙山,也叫中南山。號稱天之中,都之南,天下福地,洞天之冠。

天都:長安。


用戶66493533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