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房企明年有3850億元人民幣在岸債務到期

我國房地產開發商有數百億美元在岸債務將於明年到期,在經濟放緩和流動性趨緊之際,這引發了人們對房企違約的擔憂。

我國房企明年有3850億元人民幣在岸債務到期

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塊基石。經濟學家擔心,隨著各種問題迭出,開發商債務也出現問題的跡象可能會在整個金融體系掀起波瀾。

由於中美貿易戰可能影響中國的各種製造行業,中國經濟中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而不斷上升的債務水平和雄心勃勃的銀行業改革也引發了人們對中國金融業不穩定的擔憂。

Dealogic的數據顯示,中國開發商2019年的人民幣在岸債務負擔——包括資產支持證券(ABS)——達到3850億元人民幣(合550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到期的美元離岸借款的四倍,後者約為145億美元。

儘管國際投資者通常透過離岸信貸市場投資於中國房地產行業,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10年來最低水平,分析師越來越多地將在岸債務視為開發商面臨的關鍵挑戰。

“對2019年來說,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在岸(債務),”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企業債務主管阿拉•布謝里(Alaa Bushehri)說。“美元債務引起很多關注,但我們目前主要關注的是人民幣債務。”

9月份房地產投資放緩,表明開發商對未來越來越感到心裡沒底。最近在一些大城市,由於開發商採取降價措施刺激銷售,許多房主走上街頭要求退款。

隨著中國政府力圖控制由信貸推動的失控增長,房地產開發商今年很難發行新債和為到期債券進行再融資——近年來,信貸推動的增長為房地產行業提供了動力。

布謝里指出,今年新發行的人民幣債務中僅2%來自開發商,較過去幾年明顯下降。

儘管中國政府最近加快了審批速度,以使企業能夠在市場中進行再融資,但規模較小的開發商較難獲得審批和吸引投資者。


上週,中國第三大富豪、地產集團恆大(Evergrande)董事長許家印(Hui Ka Yan)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恆大發行18億美元債券,他自掏腰包認購了10億美元,試圖在市場不斷萎縮的情況下支撐這次發行。

東方資本研究(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總經理安德魯•科利爾(Andrew Collier)表示,過去幾年,房地產開發商通常可以通過中國的影子銀行業獲得信貸。中國影子銀行業的市場規模據估計達62.9萬億元人民幣(合9萬億美元),由銀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的表外融資構成。但當局對影子銀行業的打擊,讓企業更加依賴公開資本市場。

“房地產開發商是資本密集型企業,隨著國內市場放緩,他們正面臨困難,”科利爾說,“所有這些不利因素將加大它們為既有和未來債務融資的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