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李泌為何被後世所輕?歷史上玩轉四代皇帝的第一人是誰?

用戶4474647406


老衲侃春秋現在來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只因李泌一生愛好神仙佛道,被歷來以儒家出身、執筆寫歷史的大儒們主觀看法所摒棄。所以歷史評價並不高。但是他在唐玄宗朝以“神童”的面目閃亮登場,唐肅宗朝有定策之功,唐代宗朝有地方治理業績,唐德宗朝被迫做了宰相,成為皇帝非常倚重的心腹。

在這裡我們只講一個李泌單騎闖敵營,瓦解叛軍的事例,就能讓大家都知道李泌是多麼的夠智勇了。

01

唐德宗征討藩鎮和叛軍的戰爭,一直持續了好幾年。這時,已經把叛軍李懷光逼到了死角,眼看再加把勁,就勝利在望了。誰知正在這個節骨眼上,長安的近鄰卻出了一件大事,剛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把唐德宗嚇癱在地。

原來陝虢(今河南三門峽市)都知兵馬使達奚抱暉,他用毒酒將節度使張勸殺害,自己代理總攬軍中事務,隨後立即上表希望得到節度使的旌節。而且,他暗中召引李懷光的將領達奚小俊作為聲援。

看到奏報,唐德宗頓時傻眼。如果達奚抱暉此時犯上作亂,聯合叛將李懷光抗拒朝廷,事情就非常嚴重了。

因為陝州具有十分獨特的地理位置,一旦達奚抱暉佔據了陝地,水路和陸路的運輸線就不通了。況且如今朝廷庫存的糧食即將告罄,這樣一來就等於掐斷了朝廷的生命線。如果李懷光和達奚抱暉再聯合到一起,左右夾擊,那還不要了自己的老命!

<strong>

02

在這種形勢下,朝廷是不可能兩面開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個人趕赴陝州,用最小的代價平定陝州的叛亂。

但是派誰去進行安撫呢?唐德宗前後尋思半天,才不得已找來帝師李泌進行商議:“陝州的重要性你也知道,眼下這種情況,只能麻煩你跑一趟了。”

於是任命李泌為陝虢都防禦使兼水陸轉運使,並打算讓神策軍護送李泌就任。臨行前,他問李泌:“需要帶多少人?”

李泌回答說:“陝州城三面絕壁高懸,如果攻打該城,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攻克的。我單人匹馬到那裡去就夠了。”

唐德宗問道:“你單人匹馬怎麼可以進去?”

李泌回答說:“陝州城的百姓,並不習慣違背朝命,這只是達奚抱暉作惡罷了。如果帶著許多兵馬到那裡去,達奚抱暉肯定會閉守營壘。現在我單人匹馬到陝州近郊,達奚抱暉大規模發兵前來,那是不相匹敵,如果他派遣一個低級軍官前來殺我,也可能反而會被我策反,我所利用。現在河東的全部兵馬都在安邑屯駐,馬燧來到朝廷。只希望陛下敕令馬燧與我一起離開長安,一路同行,假使陝虢人有心暗算我,也會顧忌日後河東軍討伐他們,這也算是一種造勢吧。”

唐德宗說:“話雖這麼講,但朕正要重用你,我寧可失去陝州,也不能失去你。看樣子只能另外派人前往了。”

李泌回答說:“其他人也必定難以進入陝州。現在是事變的初期,人心尚未穩定,所以我能夠出其不意的挫敗他們的陰謀。如果派別人去,再猶豫不決的拖延幾天,等達奚抱暉穩定住局面以後,事情就麻煩了。”唐德宗最終還是決定讓李泌前往。

<strong>

03

李泌見到陝州派來上奏的官員,以及正在長安的陝州將領與官吏,對他們說:“皇上因陝州、虢州在鬧饑荒,所以不授給我節度使的職務而讓我出任水陸運使,打算讓我監督江、淮地區的糧運,以便儘快賑濟陝虢。至於達奚抱暉,如果在賑濟災民時立下功勞,馬上就會授予他節度使旌節了。”

達奚抱暉撒出的探子立刻把這個消息進行了彙報,達奚抱暉懸著的一顆心這才落了地。

李泌將此事告訴了皇上,還說:“陝虢的軍民想得到糧食,達奚抱暉渴望著節度使的旌節,我去之後,他們把我當救星一樣,巴結還來不及,怎麼還會加害於我呢。”

於是李泌與馬燧告別京城,一路向西走來。到潼關後,渭北節度使唐朝臣率領步兵、騎兵三千人分佈在關外,他說:“我接到秘密詔令,送你前去陝州。”

李泌說:“辭別別皇上時,我已得到聖旨,准許我見機行事。我這次肩負著特殊使命,一個人也不能跟隨我。如果有人護送,我就進不了陝州城了。”唐朝臣因受有詔命,不敢離開,李泌寫了一紙文書,將他打發回去,接下來繼續急速策馬前行。

<strong>

04

達奚抱暉並沒有派人來迎接李泌,倒是一路上三三兩兩的可疑之人不斷,都是些達奚抱暉安排的探子。

李泌到底曲沃,在那裡夜宿時,不待達奚抱暉下達命令,文武官員們不約而同的來到李泌的住處噓寒問暖,這是明顯的在向朝廷示好啊!

接待完這些觀風騎牆的各色人物後,李泌笑著說:“我要辦的事情成功了。”

李泌行至離州城十五里時,達奚抱暉終於出來謁見李泌了。李泌稱讚他代理諸事保全城池的功勞說:“軍中的閒言碎語,不值得掛在心上。你們的職務都一如既往,不會改變。”

達奚抱暉的目的達到了,他感到很高興,心滿意足的告辭了。

05

李泌進城任職後,軍中許多官兵謁見李泌,都要急著稟告事情。李泌則一概不見,並嚴令說道:“在更換主帥的關鍵時刻,軍中難免有許多閒言碎語,這都是正常的。現在我來了,代表了朝廷的態度,這些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希望大家的心都早點安定下來,我不希望再聽到那些不實的謠言。”

此後,心中不安的人都安定下來了。而李泌這時心理也有數了,絕大多數官員還是心向朝廷的,跟隨達奚抱暉的只是極少的一小撮而已。所以,他準備和達奚抱暉攤牌了。

第二天,李泌把達奚抱暉叫到住宅中,當頭就是一句呵斥:“我現在就可以殺掉你,你相信嗎?”

一句話把達奚抱暉給說愣了,呆立當場。同時感覺到後脊樑骨颼颼直冒涼風。

李泌並沒有給他喘息的機會,馬上告訴他說:“我不是因憐惜你才不殺你。我是怕今後有了類似的兇險,朝廷所任命的將帥都無法順利赴任了。所以,我今天饒你一命,但你必須替我準備酒菜、紙錢,出城去祭奠前任節度使。祭奠完以後,趕快遠走高飛,別再進入潼關。等你找到安身之所後,再暗中把你的家小接走。按我的計劃去辦,我保你不會發生意外。”

達奚抱暉此時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有套路的!

這兩天陝州的絕大多數官員都往李泌那裡湊,造就被朝廷收買了啊。李泌說有能力殺自己並不是瞎說。

此時的達奚抱暉腦子開始飛速的轉起來。他當然可以豁出去跟李泌拼一個魚死網破,但按目前雙方實力來看,自己的勝算太小太小了。罷了罷了,按李泌的話去做吧,至少還能保全闔家人的安全。

達奚抱暉回去後給誰都沒有打招呼,當天就潛逃了,從此逃亡在外,不知去向。

李泌隨後皇上奏報說:“我已經將達奚抱暉打發走了,剩下跟隨他參與兵變的那些人人們不值得追查。”但皇上這時腰桿子卻無端的硬了起來,幾次派使者傳達聖意,一定要將那些人殺掉。

李泌沒辦法,只好把兵馬使林滔等五個參與兵變的主要將領押解入京,並再次懇請皇上赦免他們的死罪。這一次,皇上到底還是給了李泌面子,把林滔等人流放到天德軍去戍邊。

李泌這次用計逼迫敵酋逃遁,即開創了一種成功的戰例——可以兵不血刃的完勝敵軍。那麼,他的這些做法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1.文臣的膽略不輸於武將

李泌是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元老,曾經當過三朝帝師。

唐德宗遇到難題,找當時沒有官職,只是帝師的李泌問策。李泌分析形勢,提出自己單騎去解決問題,成本最低。當然,這個風險也很大,但他毅然堅持自己的建議,顯示出自己超絕的英雄本色。

2.先放一個煙霧彈

光有膽略不足以成事,還得有計謀。達奚抱暉毒殺上司,篡奪了軍權,一心等待朝廷的認可,此時的他肯定是驚弓之鳥。如果朝廷在這個敏感時刻處理稍有不妥當,很可能將其逼反,在這個節骨眼上是要命的。當時的情況是朝廷已經沒有錢再來開闢第二戰場了。打李懷光的那一路,只給了一個月的糧餉。(最後用了27天成功了,否則後果難料)。

李泌擔任防禦使兼水陸轉運使,奔赴陝虢,名義上是去救濟災民,和達奚抱暉的兵變沒有關係,使他驚懼的心儘量放鬆,起到了麻醉敵人的作用。

3.狐假虎威——巧妙找個擋風牆

他和遷河東節度使馬遂一路西行,安全上有了保障。試問誰敢到馬遂的身邊去刺殺李泌?如果出了事,馬遂是要擔責任的。誰刺殺朝廷命官,就是和他馬遂過不去。誰沒事無故的去得罪這位尊神?所以這個擋風牆用的是恰到好處。

4.甜棗給的恰是時候

事先給達奚抱暉的使者說,自己去陝虢救災,使地方軍民都安定了, 達奚抱暉是首領,有了這樣的業績,朝廷就會認可他節度使的職務。一個甜棗餵過去,讓敵首有了盼頭。

5.戰術運用得當

在沒有進城時,有好多文武官員來到他的住處,向朝廷示好,這讓李泌對形勢有了清晰的判斷,瞭解到達奚抱暉這裡並不是鐵板一塊。既然有縫隙,那就好辦了,瞅準時機分別瓦解就是了。

6.能準確把控局面,掌握主動權

見到達奚抱暉,曉以道理。但這樣還不足以使他放鬆戒備。所以,對他手下的來拜訪的官兵,則一個不見。這樣,讓達奚抱暉徹底放鬆戒備。但不見是不見,對達奚抱暉的實力有了更詳細的瞭解。

7.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氣度

最後一招,應該攤牌了。由於達奚抱暉摸不清李泌的路子,但自己畢竟做賊心虛,讓李泌一頓嚴厲的訓斥,立馬就弄得暈頭轉向。

這時候,要緊的就是淡定,淡定,再淡定。就像諸葛亮唱空城計嚇跑了司馬懿,又像金庸武俠中的絕頂高手,每當臨陣對敵時,總是那麼的淡定自若,用自己本身的氣場來威逼敵人。一旦攻擊,那就是一連串的行動,讓敵人手足無措,以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8.為以後解決類似問題,開創一條新路

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做絕了。就像古代的攻城大戰,高明的戰將往往是三面圍攻,留一條生路。否則,四面圍城,敵人做困獸猶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得不償失。

網開一面,以奪城為目的;敵人在守城無望的情況下,由於有退路,有生機,從而瓦解了堅守的意志。這種處理方式,可以作為樣板,為後人所借鑑。否則,對付叛亂一上來就動刀兵,成本太高。

結尾:一個文弱書生,憑著他的智慧和膽識,單騎闖敵營,成功化解了一場擁兵割據的潛在叛亂,解決了使唐德宗抓耳撓腮的難題,留下一段千古傳奇。至今想起來,還那麼令人崇敬和欽佩。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


李泌,字長源,他是唐朝的人物,他不僅是當時的謀臣,同時他在文學方面也有很有造詣。李泌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後來他也很受唐玄宗的器重。只不過後來因為和楊國忠不和,他就歸隱而去。


到唐肅宗時期,李泌又受到唐肅宗的賞識,他也得以參加軍政之事。每當唐肅宗遇到難事的時候,經常會和李泌商量,並且唐肅宗對她很禮遇在稱呼上稱他為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李泌在唐肅宗身邊,為唐肅宗平定叛亂出謀劃策,他在當時有著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不過也因為李泌受到唐肅宗的器重,因此也受到李輔國等人的嫉妒和記恨。所以李泌就再次隱居而去。

到唐代宗時期,李泌又被招回朝廷,雖然後來屢次受到別人的猜忌,不過他同樣受到唐代宗的器重。即使在後來的唐德宗時期,他也是受到皇帝的信任,之後他也被拜相,任命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封為鄴縣侯。

李泌可謂是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元老級別的重要人物,那作為一代名臣的李泌為什麼會被後世所輕呢?

雖然李泌是四朝元老,他也輔佐了四代唐朝皇帝,特別是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時期,他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參加軍政事務,配合當時很多名將的行動,比如郭子儀,同時李泌也善於調和朝廷內部集團實力的關係局面,所以李泌的功勞還是很大的。



但是李泌這個人卻崇尚老莊之學,他對功名和富貴看的很淡,因此他常年的隱居,又儘量遠離朝廷權利中心。

同時他又仰慕神仙長生不死之術,所以他也是一個好仙信佛仰道之人。

而後世的封建社會統治,則是以儒家為主,李泌雖然淡泊明志,但儒家的主觀思想對好仙信佛仰道卻有所不同。

因此李泌會被書寫歷史的儒家人物所輕,同樣的他也就被後世所輕了。



不過李泌雖然被後世所輕,但他的成就和當時影響力還是值得肯定的,他不僅政績突出,而且他在文學、書法方面也頗有造詣。李泌去世後,他被追贈太子太傅,同時到後來清朝康熙皇帝后期,李泌也得以和歷代功臣四十人從祀歷代帝王廟。


中孚鑑


李泌確實是被後世史學家和評論家有所忽略,其實,李泌是中唐最傑出的謀略家,在歷史上有過很多謀略家,但像李泌那麼特殊的並不多見,其特殊的表現之一是歷經四朝,輔助過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至少在肅宗、代宗和德宗三朝,他是重要的謀士。


唐朝到了唐玄宗時期,是一個起伏非常大的轉折點,唐玄宗在位前期,是一個在政治不斷走上升之路的時期,李隆基勤於政事,積極有為,穩固朝政,發展唐王朝事業,特別是採取積極手段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政局清明,皇帝大臣皆是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把唐朝的事業推到了極盛時期。但是,李隆基在位後期,卻開始變化了,他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他寵愛楊貴妃,給了李林甫、楊國忠等太大的權力,又聽信於這些奸佞之臣,皇帝沉溺於享樂奢華之中,朝廷逐漸腐敗,決策失誤,特別是用人失誤,誤用安祿山,結果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唐朝也從此由盛轉衰,天寶十五載(756年)李隆基退到後臺,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即位。

安史之亂後,肅宗收復兩京,平叛大局已定,而李泌卻主動奏請離朝,避開權力中心,遁避進衡山修道,肅宗見李泌去意已定,便下詔賜李泌三品俸祿及隱士服,還下旨為李泌建造居室。其實,在此前,肅宗的平亂沒有李泌是不行的。

比如,肅宗即位之後,需要謀士,便派人四處尋找李泌,而李泌恰好在靈武,肅宗便請來李泌,詢問當時的局勢,李泌便對肅宗分析了當時基本態勢並提出了預測,李泌認為:

第一,參與叛亂的多是異族人,而華人(主要指漢族)很少,這表明安史叛亂沒有得到中原人士的支持,沒有地民心,叛軍不能持久;而且,叛軍將掠奪之財物全送回老巢范陽,可見叛軍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所以,安史叛亂不會長久。

第二,唐朝軍隊必須相應採取平叛的策略,李泌提出:“今詔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翊,入河東,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將也。隨祿山者,獨阿史那承慶耳。使子儀毋取華,令賊得通關中,則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奔命數千裡,其精卒勁騎,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勞,來避其鋒,去剪其疲,以所徵之兵會扶風,與太原、朔方軍互擊之。徐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北並塞與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陽。賊失巢窟,當死河南諸將手。”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九》)

李泌這是以逸待勞、逐步取勝的戰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讓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是為了隔斷盜魁四將,阻止其南移,而密令郭子儀開放華陰一角,是誘叛軍通關中,北守范陽,西救長安,千里奔行,使敵疲憊。而唐軍乘機消滅弱卒,之後再引兵齊聚扶風,與朔方軍聯手平叛。同時,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與李光弼互為犄角,當叛軍救西安時,可乘機圍攻范陽,若叛軍失去根據地,必將敗於河南諸將之手。可惜,肅宗只是前期接納李泌建議,而後期卻急功近利,堅持先收復長安,結果把叛軍趕回河北,形成割據局面,留下了遺患。

李泌的軍事思想歷來受重視,靈武幫肅宗出謀劃策只是他的精彩建議之一,李泌曾寫過一篇《議復府兵制》,主張恢復原有的府兵制,力求從根上來遏止軍閥割據,馮夢龍高度評價李泌說:“鄴侯因戍卒成屯田,因屯田復府兵,其言鑿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 (《智囊全集》)

肅宗之所以能在安史之亂中獲勝,在外靠郭子儀的征戰,而在內,靠李泌出謀劃策,出來戰略上李泌輔助肅宗,在外交上,李泌的功勞也很大,李唐中興需重新修復與回鶻、吐蕃等異族的關係,而李泌獻言建策,制定了外交戰略,這方能是邊疆安寧。

李泌特殊的表現之二是:他在與皇帝的關係是,所表現出的是一種很奇妙君臣關係。李泌曾對肅宗自陳有“五太”:“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與肅宗、代宗、德宗三帝,李泌始終保持著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這是很不容易的。他曾與肅宗“出陪輿輦,同榻而寢”,地位奇高,但卻不被懷疑篡權。此外,李泌不葷不娶,代宗曾強使其娶妻食肉,但他巧妙應對。李泌曾指德宗為桀紂,而德宗覺得無妨。李泌履遭權佞忌嫉汙衊,曾四次下野,但又重新回到帝皇身邊,他受四代皇帝寵信,卻常在順境中離開權力中心,這是非常罕見的,李泌有重視輔助皇權,但沒有攬權之心;李泌智謀可比張良,但比張良更捨得急流勇退;李泌積極諫言獻策,但其進言方式極具策略,沒有一般帝師的那種居高臨下姿態。

李泌的特殊表現之三是善於協調唐王朝最高層之間的內部關係。肅宗即位後,本想任有帥氣有才學的建寧王李倓為天下兵馬元帥,而李泌認為,應該由李倓之兄、太子李豫(即唐代宗)來擔任此職。因為太子是虛名,而兵馬元帥有實權,二者的分離勢必會造成政權分裂。肅宗聽後,採納了李泌的建議。而當李倓遭到讒害而被殺後,李泌又勸代宗追封他為帝,這是很好的調和辦法,協調了肅宗兄弟之間的關係,同時保證了政權的統一。當克復二京之後,肅宗上奏避難蜀地的玄宗,表示自己願意再回東宮為太子,而李泌斷言玄宗不會回來,當肅宗問其原因時,“泌乃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戀晨昏,請促還以就孝養”。玄宗接到第一次奏章後,果然說:“當與我劍南一道自奉,不復東矣。” (《新唐書》),肅宗又上了第二本奏章,此時,玄宗很高興地回去當了太上皇。政治經驗豐富的唐玄宗心裡很清楚,即便是他兒子肅宗想真心讓位,而他身邊的功臣們也是不願意的,權力再交接極可能又會引起大動亂,他自知自己老了,噹噹太上皇得了。李泌很瞭解玄宗,向肅宗分析的道理是很準確的。所為四朝老臣,老謀士,李泌是一位很特殊的謀略家,值得重視。


文城觀點


首先李密性格狂妄自大,叛逆

,很在意榮譽,是個典型的事業狂

,有些多疑【其實就是不自信】,略中二

以及他有些事做的也不太好

1:搞內訌【使瓦崗走下坡路】

2:後期不聽他人意見

3:投降唐後又叛唐

李泌一生四次被排擠,但是又都再次回到朝堂之上,難得的是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居廟堂,他建功立業,處江湖,他修心養性,雖屢遭迫害,卻始終不改賢之本色。布衣道士的身份,為國出力,身在權力中心,卻始終保持距離,這個度可不是那麼好把握的。李泌一生歷經四朝,朝朝得重視,尤其是他敢在皇帝父子敏感時刻出手相幫,不得不說是古今第一人。

所以,這在那些深受孔孟毒害的“正人君子”和不明真相的百姓們眼裡,李密自然不會好到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