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仲雍奔吳,是主動讓賢,還是另有隱情?

對蘇州人來說,泰伯、仲雍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泰伯廟就是為了紀念他們而留存至今的古蹟。

泰伯、仲雍作為賢士大德,受到了歷朝歷代的尊崇,根據《史記》的記載,他們為了滿足父親公亶父決心傳位給幼弟季歷及季歷的兒子姬昌,主動放棄了繼位的資格,不遠千里從關中遷居蠻荒的吳地,既成就了八百年周天下,還成為最早開發江南的先驅。

泰伯仲雍奔吳,是主動讓賢,還是另有隱情?

在泰伯仲雍之前,有堯舜禹三代聖王禪讓,之後還有吳王壽夢的四兒子季札、唐朝寧王李憲等主動讓位的例子,泰伯仲雍的做法似乎也很正常。

但是,堯舜禹的故事早已有武力逼迫的爭議,李憲更是目睹了唐朝初年多次宮廷政變,面對強勢的弟弟平王李隆基,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無奈選擇。

因此,悅史君認為,泰伯仲雍奔吳的背後,可能不是主動讓賢這麼簡單。

《左傳》的成書時間早於《史記》,在《僖公五年》這一章節中,虞國大夫宮之奇對泰伯、仲雍的後人虞公說道:“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這裡的“大伯”,就是泰伯,宮之奇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說泰伯因為不聽從父親公亶父的命令,所以就沒能繼位。

這裡的說法顯然跟《史記》中不一樣,泰伯之所以沒能繼位,不是因為主動奔吳,把位置讓給弟弟季歷,而是因為他沒有聽公亶父的命令。

泰伯仲雍奔吳,是主動讓賢,還是另有隱情?

泰伯沒有聽從的命令,是什麼呢?

悅史君認為只有一個,就是公亶父要求傳位給泰伯的幼弟季歷及季歷的兒子姬昌。

按照殷商時期的宗法制度,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是繼承製的主流方式,泰伯作為公亶父的長子,是當然的繼承人,而他的弟弟仲雍、季歷,也有權利依次繼承他的位置,但季歷之後由誰的孩子來繼位,公亶父提出由“聖子昌”,即姬昌繼位,泰伯、仲雍的後代被排除,泰伯不聽從這樣的安排,連君位都不繼承就跟二弟仲雍一起逃亡了。

成書時間比《左傳》還早的《逸周書》中,也在《世俘解》這一章節中,寫了周武王姬發攻滅殷商後,祭祀先祖時的一個細節:“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維告殷罪,籥人造,王秉黃鉞,正國伯。”

這裡的“太伯”,就是泰伯,“虞公”就是仲雍,兄弟倆跟周太王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等人一樣,成為周朝祭祀的對象。

泰伯、仲雍能在身後取得這樣的地位,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都曾被公亶父立為儲君,只是他們不願意作為過渡君主,才選擇放棄君位奔吳。

泰伯仲雍奔吳,是主動讓賢,還是另有隱情?

到這裡,《史記》中關於泰伯、仲雍直接出走,把儲位讓給幼弟季歷的說法,也就不成立了。

不過,無論泰伯、仲雍是主動讓位,還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而出走,悅史君認為,他們奔吳的壯舉,客觀上給江南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也是蘇州人值得紀念的先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