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早期爲何要立女人爲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提示:“邪馬臺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在中國古籍中有很多記載。《晉書》關於“邪馬臺國”的記述可謂一幅風情畫,能讓人們看到其國“法律”之嚴苛與國民生存之艱辛。當時,“邪馬臺國”男人犯輕罪會被沒收妻子兒女;女人穿的衣服沒什麼做工,像“被單”。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邪馬臺國”在我國古籍《三國志》就有記載,系倭國名。《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用了約兩千字的篇幅介紹了三國時代倭國的情況。《漢書·地理志》也有類似記載,稱其為“倭”國。《後漢書》成書時間要比《三國志》晚一些。據《後漢書》和《三國志》記載,“倭”國或“邪馬臺國”在日本列島的九州島的東北部。

唐朝時期編寫的《晉書》只用了幾百字介紹了“邪馬臺國”的情況,《列傳第六十七·四夷》: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文身。自謂太伯之後,又言上古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於會稽,繼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沈沒取魚,亦文身以厭水禽。計其道里,當會稽東冶之東。其男子衣以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綴。婦人衣如單被,穿其中央以貫頭,而皆被髮徒跣。其地溫暖,俗種禾稻糹寧麻而蠶桑織績。土無牛馬,有刀楯弓箭,以鐵為鏃。有屋宇,父母兄弟臥息異處。食飲用俎豆。嫁娶不持錢帛,以衣迎之。死有棺無槨,封土為冢。初喪,哭泣,不食肉。已葬,舉家入水澡浴自潔,以除不祥。其舉大事,輒灼骨以佔吉凶。不知正歲四節,但計秋收之時以為年紀。人多壽百年,或八九十。國多婦女,不淫不妒。無爭訟,犯輕罪者沒其妻孥,重者族滅其家。舊以男子為主。漢末,倭人亂,攻伐不定,乃立女子為王,名曰卑彌呼。

這段記述翻譯成白話文即是: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倭人在帶方郡東南大海中,依山環海建立國家,島上多是山林,沒有良田,以海中動物為食。從前有一百多個小國相聯合,到魏朝時,有三十六個小國互相通好。全國有七萬戶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紋身。自稱是西周太伯的後代,又說上古時代派使者到中國,都自稱自己是大夫。從前,夏少康的兒子封在會稽,以斷髮紋身的方式來逃避蚊蟲的危害,現在倭人喜歡潛入水中捕魚,也是用紋身來使水禽駭怕。推測它的方位,應該在會稽東冶以東地方。他們的男子用橫幅為衣,但上下接束相連,幾乎沒有一點縫。婦女的衣著如同被單,在被單的中央有一洞眼用來伸頭,都是披散頭髮,光腳而走。當地氣候溫暖,普遍種植稻禾舼麻,也種桑養蠶織布。當地沒有牛馬,但有刀盾弓箭,箭頭都是鐵製的。蓋有房屋,父母兄弟都不在一處躺臥休息。飲食炊事使用碗俎等器皿。兒女嫁娶不拿錢帛,拿衣物去迎娶。人死後有棺無外槨,封土做成墳墓。人剛死,要哭泣,不能吃肉。埋葬之後,全家人到水中洗澡,自我清潔,以此清除不祥。他們決定大事時就燃燒骨頭來占卜吉凶。不知道一年有四季,只知道過了秋收就是一年。人大多有百歲的長壽,或者八九十歲。國中婦女佔多數,但不淫蕩不嫉妒。不設公堂訴訟,犯有輕罪的人沒收他的妻子兒女,犯有重罪的族滅其家。從前以男人為君主。漢代末年,倭人發生內亂,攻伐不定,便立女子為王,名叫卑彌呼。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這段記述對我們現在的人來說,有兩個地方比較“陌生”:男人犯輕罪會被沒收妻子兒女;女人穿的衣服基本沒什麼做工,像是“被單”。

不設公堂,輕罪就“沒收”人家的老婆孩子,重罪得滅全家,這“法律”也有點太嚴苛。只是不知道被“沒收”的老婆孩子,如果沒有勞動的能力由誰來養活?而女人穿衣讓人看到的是“邪馬臺國”民眾的艱辛生存。

筆者分析,“穿被單”這事可能說得有點過,穿的不一定是被單,也可能是一塊類似於被單的布,從中間“掏”個洞當衣服穿,分明是因為當時製衣技術相對落後和生活貧苦所致。

通過這兩點,人們能看到兩千多年前茫茫大海上的“邪馬臺國”因為封閉等原因而導致的落後生存狀態。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讓人琢磨起來比較費勁兒,即是“邪馬臺國”男人們打仗搞內亂,為什麼要立女人為王,是女人厲害還是有別的原因?當然都不是,這一點《三國志》給了我們答案,即是卑彌呼擅長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紀雖然很大卻沒有結婚,由弟弟輔佐朝政。卑彌呼為王后,從來沒有外人能夠見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伙食的男人其出入住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即是“法術”所致,人們有點信奉她為“神”的意思,人們認為她是有“神力”的。

“邪馬臺國”與中國三國時代的魏國通好,兩國通過帶方郡(屬於幽州,為東漢末年的遼東太守公孫康分樂浪郡所置,治所帶方縣,今屬朝鮮黃海北道)頻繁往來。公元238年,卑彌呼女王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魏帝賜予卑彌呼以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一枚,包括銅鏡百枚在內的禮物若干。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這時候,大約是“邪馬臺國”有一些麻煩,即是其與鄰國、男王統治的“狗奴國”有矛盾,專程前來向魏國求助。魏政府寫了篇檄文並派出使者支持“邪馬臺國”,但是“狗奴國”對魏政府的檄文並不在乎。

其後,“邪馬臺國”與“狗奴國”暴發長期戰爭,卑彌呼在戰爭中去世,“邪馬臺國”擁立了一名男性為王,但是國中卻引起大亂,只好再度擁立卑彌呼一族的女性臺與為女王,這才平息了內亂。很顯然地,男人在這裡缺少的是女王的“神力”的“親和力”。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類似“親魏倭王”的記載《後漢書》也有,《光武帝本紀》和《東夷傳》中說,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這一枚金印即“漢委奴國王金印”,作為中日兩國最早交往的證明,成了日本國寶。但是,一直以來日本的中國史專家對此存有疑惑。他們懷疑的是這枚金印不是真的,因為在金印發現的那個時代,已經有偽造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術。因此,他們認為金印到底不是中國之物,覺得這印章本就是時人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偽造。說白了,就是“漢委奴國”這個名字不好聽,好像一還有那麼一點歧視的感覺。

公元236年,邪馬臺國再度派遣使者來到中國。此時三國時代已經結束,晉朝佔據了主導地位。再往後,邪馬臺國就從中國的史書中失去了蹤影。這種“消失”並不是說不存在了,而是改名了,改名為“日出之國”了。

最後介紹一句:現在,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邪馬臺”是Yamato(日語大和)的音譯。(文/路生)

日本早期為何要立女人為王?只有1名送伙食的男人能出入女王住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