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騙局?

小小嬴政


(查爾斯.龐茲)

估計大家都聽說過“龐氏騙局”這個詞。即層壓式推銷。運作模式大家都很熟悉:參與者要先付一筆錢作為入會代價,每個參與者所賺的錢,都是來自下線,即他本人拉來的新人,而非公司本身透過業務所賺的錢,即“拆東牆補西牆”。投資者通過不斷吸引新的投資者加入付錢,以支付上線投資者的投資與利潤,初期通常在短時間內獲得回報以利於推行,再逐漸拉長還款時間。隨著更多人加入,資金流入不足覆蓋支出,最終爆倉,最下線和新加入的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

而“龐氏”之名,就來自這種詐騙方式的始作俑者,原籍意大利的美國移民查爾斯. 龐茲(Charles Ponzi 1882-1949)。1903年11月15日,這個傢伙抱著到新大陸發大財碰運氣的念投,來到美國,起先是在餐廳當侍應,因為盜竊餐廳財物而被解僱;後來移居至加拿大蒙特利爾,在一家意大利銀行當櫃員,因為商業詐騙,而被加拿大法院判監三年;1911年回到美國,又因販賣人口,而在亞特蘭大坐牢。

然而到了1919年,跑到了波士頓的龐茲卻一躍成為了金融投資界的名人,萬眾矚目,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一戰剛剛結束,由於歐洲各國因戰爭經濟凋敝,財政依賴美國,美國一舉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開始強勢輸出資本與商品,從而導致了金融投資市場上的繁榮,普通人也紛紛想從中獲益。龐茲很好地拿捏住了美國民眾躁動不安的投資慾望,他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稱自己有渠道能夠以折扣價格買到歐洲國家發行的郵政票據,而這些票據可以在美國全額兌現,比如在英國發售的,銷售1便士的郵政票據,可以在美國以25美分的全額價格兌現。他還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有一支關係通天的代理人隊伍在歐洲各國政府機構內走動,已經基本將這批郵政票據搶購一空,真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很快,龐茲的“郵政票據”投資方案吸引了超過4萬名波士頓市民,大多是缺乏金融投資常識,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工人,下層小職員和從事家庭生產意大利新移民,龐茲從他們手裡累計拿到了超過1500萬美元的資金,他信誓旦旦地宣稱,所有投資在45天之內,都會獲得投資本金額50%的利潤,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確實在期限內拿到了這筆“利潤”,當然,今天的我們知道,龐茲完全是在用後來投資者的錢"挖肉補瘡”在貼補早期投資者,然而當時的米國人民很傻很天真,他們認為龐茲是堪比JP摩根的偉大投資者,金融魔法師:當有一天龐茲去波士頓市政府辦事的時候,狂熱的投資者粉絲把他簇擁起來,高呼“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意大利人!” 龐茲這廝居然還玩了一把虛懷若谷,回答“啊,不是,應該是哥倫布或者馬可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馬可尼發明了電報”,粉絲們當時不幹啦,大呼“但是您發現了錢!!您比他們還偉大!”

當然啦,除了少部分用來貼補早期投資者,更多的錢落到了龐茲自己的口袋裡,他買了豪華別墅,好幾輛加長款的豪華汽車,買了超過100套名貴西裝和同樣數量的高端皮鞋,還有幾十根根鑲嵌黃金的手杖,連抽菸的菸斗上都鑲滿了昂貴的寶石,他還給自己的情婦兼秘書露西.麥莉買了許多昂貴的珠寶和首飾。

然而,假的真不了,這種草根傳銷式的投資越鬧越大,終於傳到了專業金融投資領域專家的耳朵裡,波士頓著名投資家巴倫就向大眾呼籲,郵政票據根本不是用來投資了,也不具備什麼投資價值,結果龐茲毫不客氣地在報紙上刊登自己的專訪,聲稱自己擁有的錢,巴倫做夢都想不出來。然後,曾經在龐茲的皮包投資公司擔任公關的威廉.邁克馬斯特也向波士頓環球報爆料,說龐茲根本沒有任何金融投資知識,他“連簡單加減法都算不好”,而且在辦公室裡,自己一張所謂的郵政票據都沒有見過。

終於,在1920年8月初,聯邦政府發佈公告:在美國本土兌現的郵政票據,其價值只是龐茲所宣稱價格的零頭,警告廣大市民不要受騙,進行所謂“郵政票據”投資,8月11日,龐茲早年的犯罪記錄被扒出,他在當天宣佈破產。絕望的廣大投資者擠滿了派依大街,試圖前往龐茲的辦公室“搶救”出自己的投資,但一切為時已晚,15日,龐茲因詐騙罪被波士頓警方逮捕,在庭審中,法庭發現龐茲至少中飽了430萬美元,1920年11月1日,法庭宣判,龐茲被判入獄9年。出獄後,龐茲枯惡不悛,繼續幹了幾次類似的投資詐騙行為,並在1934年被遣返意大利,他還甚至試圖詐騙墨索里尼,但沒有得逞,最終,窮困潦倒的查爾斯.龐茲於1949年死於一所巴西的慈善堂。

(1920年8月11日,擠在龐茲辦公室門口的絕望投資者)


晴天有時下豬


1992年左右著名的“水變油發明”。

水變油的發明者王洪成在發明出可以使水變成燃油的“膨化劑”之前是是一位普通司機,從未有過科研經歷。

1984年王洪成發明了這項發明,那個年代傳媒業遠不如現在發達,直到1992年才被大街小巷的百姓知曉,其中80多家中央和地方的主流媒體進行過報道,包括1992年8月14日的《人民日報》也進行了報道。

到底這項發明有多神奇?

王洪成公開的配方是75%的水勾兌上25%的汽油,再加上王洪成保密的“洪成基液”,經過40多秒的反應可以形成一種新的燃料。

按照王洪成的說法,洪成基液的製造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就利用這個所謂的發明到處宣傳造勢,尋找投資,有300多家鄉鎮企業拿出上億元資金給投資王洪成搞共同開發,他自己一不申請專利,二不建廠。

下圖為王洪成當眾表演

如果水變油成功,那對於解決能源危機,環境汙染都影響極大,但是很明顯示違背科學原理的,王洪成使用的很可能是劉謙的魔術手法,掉包計。這種方法之能作為表演效果看來,真的開廠投產,是不可能的。

最終,王洪成經濟詐騙最被逮捕,被黑龍江中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核先生科普


百年騙局——酸奶,造就萬億產業

酸奶對於每個人而言再熟悉不過。尤其經過奶企廠商通過電視、手機、網頁全方位的轟炸宣傳,各種關於酸奶增強免疫力、美容養顏色、減肥的噱頭已讓我們深信不疑。


但這其實不過是徹頭徹尾的一場大騙局,就目前科研表時:沒有任何研究成果能證明酸奶有這些神奇的功效。廣告中所大肆宣傳的這些功效其實都是假的,而佈下這個百年騙局的始作俑者就是——梅契尼科夫,1908年諾貝爾醫學、生物學獎獲得者。

1899年9月,梅老師途經保加利亞一個原始村落,意外發現這裡每20個人中就有一位百歲老人,經過幾番交流後,他發現村民常常喝一種神秘的飲品。這種把牛奶經過特定條件而成的神奇飲品,口感獨特,有點酸澀,當地人稱其為酸奶。


1903年,梅老師開始潛心研究衰老和長壽的關係,還把在保加利亞的見聞寫成了一篇文章,發表於法國《Ie matin》報。文中稱:經過他研究發現,保加利亞人是全球最長壽的民族,很可能源於他們常食用一種叫‘酸奶’的神奇飲品。


人類對長壽的話題總是如何趨之若鶩,這篇文章很快引起了轟動,看過文章的吃瓜群眾們紛紛向報社寄信詢問如何製作酸奶或者在哪裡能夠買到酸奶。


報社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堆滿了一屋子郵件,編輯頻頻聯繫梅老師,希望跟進關於酸奶的文章。很快,梅老師又發表了一篇解答酸奶疑雲的文章,而這篇文章的內容更讓群眾們為之瘋狂。


文章稱:梅老師已經找到了酸奶長壽的秘密!那就是酸奶中含有的“保加利亞乳酸菌”,每天食用含有乳酸菌的食物,普通人的壽命就是能大幅度延長至150歲!


作為一名享謄世界的資深化學家,梅契尼科夫早就探明瞭乳酸菌的特性,深知無論怎麼吃都不會使人延年益壽,但此刻無數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對此卻深信不疑,認為如果自己把當做獨門秘方來賣,一定能大賺一筆。


文章發佈後,消息很快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乞求乳酸菌。上了年紀的老人每天都會守在報社和他家門口,甚至,還有些人在他面前下跪,祈求他賜予一點乳酸菌。而不惜重金求購的大有人在。


在此之前,梅老師已然早就和食品廠商談妥,秘密在巴黎開設了4家“乳酸菌工廠”,通過他的指導批量生產固體狀乳酸菌藥片。


此後,梅老師多次在不同場合公開宣講乳酸菌的神奇功效,市場對於乳酸菌的預期也越來越高。


眼見時機成熟,終於,梅老師宣佈開賣乳酸菌藥片。而藥片甫一面市就遭到哄搶,供不應求。梅老師被抬上神壇後開始全歐洲巡迴演講,民眾對乳酸菌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1904年,狂熱的梅老師在巴黎演講時聲稱:酸奶可以讓普通人壽命延長至200歲,並且頭髮永遠不會變白!此刻的他已完全罔顧事實,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胡編亂造起來。

這場演講快結束時,他還大方地公佈了製作方法。此後短短一個月,法國境內數十家酸奶工廠拔地而起,世界酸奶產業在這場精心策劃的騙局中誕生了。


1907年,梅老師把之前的“科學研究”彙總,寫成一本《The prolongation of life:Optimistic studies》的書,提出乳酸菌會殺滅人體腸胃道里腐敗細菌,從而得以讓人長壽,因此鼓勵人們多喝酸奶。


1908年,“發現吞噬細胞,建立細胞免疫學說”讓梅老師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此時的梅老師已經陷入癲狂,把自己也騙進去了。他甚至瘋狂地向《費加羅報》記者說到:我研究的最新成果顯示,喝酸奶能讓人長生不老!

這位受諾貝爾獎神聖光環加持的生物學家,顯然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神。


然而,謊言終究是謊言,總會有戳破的一天。1916年,發生了一件舉世譁然的大事,被法國人神化的梅老師去世了!


這位掌握長壽秘訣的人竟然連自己的生命都沒法延續?喝酸奶能永生的真實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質疑,甚至很多人開始宣揚:喝酸奶有害身體健康!


1917年,多名科學家組成聯合調查團奔赴酸奶發源地保加利亞長壽村進行調查。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保加利亞根本沒什麼長壽村,梅老師得出保加利亞人長壽的結論也僅僅是因為這個國家很多人會使用一樣的名字!梅老師把這些重名人壽命疊加在一起,便有了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百歲老人的假數據。


此後,神奇的酸奶被迅速拉下神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它當做一種日常飲品,價格也越來越親民,雖然它神奇的功效不在,但仍有不少人喜歡他獨特的口味。


然而,酸奶的風波並未就此停息。


1942年,美國第一家酸奶廠落成。雖然酸奶已經摘掉了神奇的長壽光環,但奶企廠為了利益,總能想出點噱頭去重新包裝。


當時奶企廠瞅準了女性減肥、美白的市場,經過一番宣傳後,酸奶搖身一變,成為具有減肥、美白、養顏功效的保健品。這樣一來,頓時引起喝酸奶的風潮,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養成了喝酸奶的習慣,奶企銷量大幅攀升。

這引起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的注意。1960年,FDA專門成立調查小組,開始對酸奶進行嚴格的調查分析。


再一次讓世人大跌眼鏡的是:實驗結果表明酸奶非但不具有減肥、美白、養顏的功效,反而由於牛奶經過發酵營價值部分喪失,高脂酸奶中所含的脂肪和糧反而會增肥。


1962年,FDA規定:酸奶具有健康功效的廣告禁止出現在美國境內,因為這完全是虛假宣傳。酸奶在歐洲、美國折騰一圈後,21世紀初,酸奶中添加“益生菌”的廣告又開始風靡,助消化、易吸收、增強免疫力這些噱頭捲土重來了!


2009年9月,加州大學的科研機構對酸奶的功效進行了科學評估:市面上數百種所謂“益生菌”沒有一種增進腸道健康或免疫力。歐洲所有乳企關於添加益生菌能增進腸道健康、免疫力的廣告被全部叫停。


同年,法國達能旗下奶企因關於益生菌的虛假宣傳還被判賠償3500萬美元給消費者並責令修改了宣傳語。


這個百年騙局,這些虛假噱頭的廣告早已在歐美被叫停,但直到今天,這些假廣告仍在國內被大肆宣傳,廣而告之,而這些宣傳語放到歐美地區毫無疑問會被嚴懲,甚至可能直接讓你破產。


為什麼酸奶在國內如此有市場,大行其道而無所顧忌,不得不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同樣,還有一個遠比酸奶騙局誇張並且至今未被拉下神壇的營銷騙局——鑽石。


鑽石一度是地位的象徵,十九世紀後期南非一座產量幾千萬克拉鑽石礦被發現,一旦這些鑽石流入市場,鑽石價值勢必一瀉千里,於是,市場上很多投資者開始紛紛低價出手鑽石。


1888年,戴比爾斯公司創始人羅茲調研後發現:從目前形勢看,能控制鑽石的流通就能控制信價格,於是一橫心全部買進,買進了南非的鑽石礦。此後,帶著團隊嚴格控制全世界鑽石出產量,壟斷了整個鑽石供貨市場近90%的交易量。


儘管如此,鑽石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也不具備保存價值和溢價空間,價格自然越來越低。為了挽救這種頹勢,戴比爾斯公司苦思冥想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天才的營銷方案。


1938年開始,戴比爾斯耗巨資打造“鑽石文化”,廣告開始瘋狂轟炸民眾。鑽石逐漸洗腦成為愛情的隱喻,甚至演變到訂婚缺它不可。


1950年,“A diamond is forever"(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語橫空出世,徹底奠定了鑽石對於愛情不可撼動的地位。

捆綁了愛情後,買鑽石的人越來越多,但轉手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女人看重的不僅是鑽石,更看重的是鑽石代表愛情的象徵。至今世界上已有五億克位鑽石,但市場仍然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在扶搖直上,一切都歸功於把鑽石與愛情捆綁的完美營銷。


而究其組成成分,不過是碳而已,價格上漲是人為造成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許多現在我們看來深信不疑的東西,也許不過是場精心佈置的騙局而已。


朝聞歷史


歷史上的騙局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下面簡單說兩個。



男扮女裝,騙奸數百人

《明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情,明成化年間有一個叫做桑衝的潑皮無賴,成天無所事事,混跡於市井之中。

偶然間得知一個叫做谷才的人善於男扮女裝,以教授女工為由,暗行奸宿,誘姦、迷姦良家婦女,竟然連續十多年沒有案發。於是桑衝不遠千里拜師學藝,終於在學習了兩年之後,桑衝辭別師父谷才,一個人開始了騙奸少女之路。



這一晃就是就是十年,桑衝的足跡走遍了山東、河北、山西一帶,而且還教導了很多徒弟。不過最後一次桑衝在晉州高員外家時,被高家的女婿趙文舉看中。

晚上,桑衝正盤算著如何對高家小姐動手時,趙文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爬進了“桑小姐”的臥室,準備對他施暴,兩人爭執間,趙文舉摸遍了桑衝全身,發現了“桑小姐”竟然是男人。於是便把他綁了送到了衙門。

經過桑衝交代,十年間騙奸一百八十多位黃花大閨女。成化帝也感到十分震驚,於是下令把桑衝凌遲處死了。



假扮皇帝、行騙數省

清代《世載堂雜憶》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當時湖北武漢的一個公館之中來了兩個人。他們一主一僕,主人20多歲的模樣,身形俊朗。僕人40歲的模樣,說話聲音中略帶女聲。關鍵二人談話中還帶有一定的京腔。

當他們入住公館之後,這個僕人自“奴才,而且這個奴才還稱呼另一個人為“聖上”,這種事情馬上就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武漢瞬間炸了鍋。



傳言紛至沓來,最後武漢的官員也聽說了這件事,但是由於武漢的大小官員沒人見過光緒皇帝,而且當時也沒有光緒皇帝的照片,所以很多人就拿著光緒皇帝的畫像比對了一下,發現這個人和光緒畫像還真有些相似。於是武漢的大小官員,以及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拜見“光緒皇帝”,當然也送上了價值不菲的禮物。

這件事最終越鬧越大,當時的民間傳聞稱光緒帝在革命黨人的掩護下逃離北京,準備尋找兩江總督張之洞對抗慈禧。這件事引起了張之洞注意,於是立刻向朝廷打探消息,經過確認,光緒皇帝依然在北京,所以張之洞立刻把二人抓獲。



經過審訊得知,假扮光緒的人叫崇福,是一名戲子,曾經多次出入皇宮大內,對宮中禮儀非常清楚,而且因為長得像光緒,所以很多人都稱他為假皇帝。當他看到別人冒充親王、大臣到各省行騙暴富時,認為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於是勾結了一名畏罪潛逃的太監假扮光緒行騙。

最終,當事情明瞭之後,二人也被判處了斬立決。



倒賣埃菲爾鐵塔,成功獲利

1925年巴黎有傳聞稱法國政府負擔不起埃菲爾鐵塔的維護保養費用,準備把埃菲爾鐵塔賣掉。這時巴黎境內一個叫做維克多的小混混看到了希望,決定好好利用這個消息發一筆橫財。



首先維克多花錢給自己置辦了一身政府工作人員的著裝,偽造了大量政府工作證件。然後花錢讓報紙針對埃菲爾鐵塔的去留進行討論,等到社會輿論已經沸沸揚揚的時候,維克多以政府的名義給5位鋼鐵商人送去了邀請信。

信中告訴這5位鋼鐵商人,法國政府認為埃菲爾鐵塔沒有根本沒有帶來經濟效益,而且還浪費管理費用,所以準備把埃菲爾鐵塔賣掉。但是這個事情可能會觸怒民眾,所以你們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而且約好了見面會談的地點。

這5位鋼鐵商人為了得到這個大業務,所以積極的賄賂這位“政府高官”,而維克多也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等到會談的時候,維克多帶領著這幾位商人參觀了埃菲爾鐵塔,並且出示了偽造的證件。然後告訴他們,等回去之後,每個人寫一封信說出自己能夠出的三皇價格,然後寄給自己。

維克多看到信件之後,從中挑選了一個出價最高的人,然後告訴他需要先付10萬法郎的中間人手續費。然後這位商人付給了維克多10萬法郎,當維克多收到後,立刻逃離了巴黎。而商人知道被騙後,因為害怕政府給他定罪也選擇了默不作聲。



當維克多花光騙來的錢後,竟然故技重施竟然又一次準備把埃菲爾鐵塔賣掉,不過這一次卻沒有成功,失敗後的維克多也逃往了美國。在美國的維克多也因為得罪了黑手黨,被關進了監獄,直到死沒有出來。


我是越關


有人竟然偽造周總理的簽名,騙了兩麻袋現金20萬!

1960年3月18日,下午5:30左右,一箇中年男子來到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秘書室。他自稱是國務院的,來給行長送急件。

(偽造的急件)

當時行長到外地出差去了,聽說是急件,秘書趕緊送到了值班的銀行計劃研究局王局長手裡。王局長打開一看,立刻明白了這封急件的重要性。這是來自主席辦公室的撥款指示,後面還有周總理的親筆簽名。

急件的內容是這樣的:

“總理,主席辦公室來電話告稱,今晚9時,西藏活佛舉行講經會,並有中外記者參加,拍紀錄影片,主席囑,撥一些款子做修建寺廟用,這樣可以表明我們對少數民族和宗教自由的政策,根據以上情況,擬撥給人民幣15至20萬元整,可否請批示。”
左側是周總理的批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請撥款20萬元。
在周總理簽字的下面,還有兩個要求:要市場流通的10元舊票;包裝要好一些,晚7時以前務必送到民族飯店,交西藏工委宗教事務部趙全一收。

王局長一看確實是周總理的簽名,趕緊安排準備錢。不過,王局長次是也有一絲的疑惑,20萬這麼大的數目,為什麼不通過財政部呢?

就在這時,接線員告訴王局長,有來自總理辦公室的電話。這通電話,是催問錢準備好了沒,希望務必盡全力辦好。

王局長打消了疑慮,又看到時間快到了,立刻安排三個人把裝滿錢的麻袋裝進汽車,直奔民族飯店去了。

進了飯店大廳,就有一個人站了起來,對工作人員說自己是西藏工委的趙全一,還拿出了一張蓋有“總理辦公室介紹信專用”圖章的信函。

這封介紹信上說:“茲介紹西藏工委宗教事務部趙全一同志前去你行領取撥款20萬元整,此致中國人民銀行。一九六O年三月十八日”

送錢的工作人員一看,就把錢交給了這個人,拿到了他寫的收據就離開了。


到了3月23日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著急了。這麼大一筆錢,按理說總理辦公室應該很快來電話,交待怎麼入賬。但是,等了一天又一天,毫無動靜。

(王倬)

於是,中國人民銀行打電話到了總理辦公室,但是,對方竟然毫不知情!

這下事情大了,銀行趕緊報警!1960年的20萬,什麼概念啊!總理震怒,限期破案。

其實這個案子並不難破,因為罪犯留下了太多的線索。

他送急件使用的牛皮紙信封,是真的國務院舊信封,公文用紙也是大機關用的15行橫格紙。這些東西,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接觸到的。

綜合各種信息分析,辦案人員很快就查出,那個舊信封是國務院發給外貿部使用的,公文紙也是來自外貿部。所以,這個罪犯應該就在外貿部!

辦案人員到外貿部一查,工作人員一致認為,很可能是王倬!

為什麼這麼說呢?和王倬同一辦公室的人回憶說,案發當天王倬請假沒有上班,說是帶母親去積水潭醫院看病,但是經查他們根本沒去。

辦案人員找出王倬的筆跡一鑑定,完全一致。沒跑了,就是他!

王倬這個人,1951年自薦到中國進出口公司工作,1952年9月到外貿部出口局工作。早在1950年的時候,他到公安部禮堂看演出,發現牆上有周總理的題詞和簽名,就找張紙臨摹了下來。

回到家之後,他就一直在練習。到外貿部工作之後,王倬更是有很多機會見到周總理的批示。

他發現,周總理對外貿部門的批示和安排,外貿部和銀行都處理的非常快。所以,王倬就萌生了偽造周總理筆跡,騙一把的想法。

經過細緻計劃,王倬一步一步的設套,還真把20萬騙到手了。

(審判現場)

拿到鉅款之後,王倬騎著自行車帶回了家。但是,他很快就意識到,這筆錢根本花不出去。

北京已經四處嚴查,別說花錢了,把錢藏在家裡都不敢了。王倬沒辦法,為了毀壞證據,開始在家裡生爐子燒錢。接連幾天,白天黑夜的燒,王倬上班的時候,就讓他母親接著燒……

但是,直到被捕,錢還沒燒完。

1960年7月,王倬因反革命詐騙罪被判處死刑,王倬的母親因包庇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敢偽造周總理的簽名騙中國人民銀行,膽子太肥了……


七追風


納粹德國佔領荷蘭期間,有一個人找到蓋世太保頭子、空軍司令格林,說他有一幅維米爾的傳世名畫《耶穌和通姦的女人》,62萬美元賣給你,格林非常驚喜,這個人又說,看你也是愛畫之人,大家都是藝術圈的,談錢太LOW了,想要的話,拿其他名畫來換吧!格林最後用137幅從荷蘭搶走的各種名畫作為交換將這幅畫收入囊中,對於這樣的天價,格林認為太值了,形容這幅畫是他所有藏品中的“閃耀的珠寶”,希特勒看了也頻頻點頭,羨慕不已。而真實的情況是,維米爾一生根本就沒有畫過這幅畫。

上當受騙的不只是希特勒和格林這些書畫界的小白,就連許多世界著名美術館和收藏家都看走眼了。

鹿特丹布曼博物館收藏的《耶穌與他的門徒》、布寧根博物館收藏的《耶穌頭像》、《最後的晚餐》、凡德馮收藏的《以掃賜福雅各》、荷蘭政府收藏的《替耶穌洗腳》,統統都是假的。鹿特丹布曼博物館當年還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荷蘭藝術四百年”的大型展覽,把這些假畫拿出來臭美一番。

是誰這麼吃了熊心豹子膽敢矇騙希特勒、格林,是誰造假技術能騙過各大美術館的大師們,此人叫漢·凡·米格倫,一個荷蘭二流畫家,一流造假大師。

二戰後,因為向法西斯大佬格林出售荷蘭著名畫家維米爾的名畫,米格倫被控叛國罪,他在法庭上辯解道,賣給格林的畫是自己偽造的,目的是戲弄納粹,不但這幅畫是假的,我賣出的所有的維米爾的畫全部都是假的,這句話就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炸懵了整個藝術圈,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捏了一把汗,為了洗脫叛國罪名,證明自己說的是真話,米格倫在記者和陪審團的見證下,用了六個月的時間畫了人生最後一幅假畫《少年耶穌與長老》,不知情的專家一致鑑定為維米爾的真跡。

米格倫在創作《少年耶穌與長老》

最後,法庭無奈之下只好將他的叛國罪改為偽造罪,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米格倫從一個叛國者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民族英雄,一個用書畫作為武器同法西斯鬥爭的英雄,而且還給歐洲藝術屆和評論家狠狠來了一記耳光。

1947年,一家荷蘭報紙做了一個調查:你最喜歡國家的哪個人?米格倫竟然排在新任首相之下,荷蘭王子之前,位居全國第二。


“造假大師”是怎麼煉成的

1889年,米格倫出生於荷蘭一個小城鎮裡,父親讓他學建築,而他卻偷偷去學繪畫,當了幾年助理畫師之後,他辦了一次小畫展,好評如潮,正當米格倫準備大顯身手之時,很多評論家卻認為他只是一個“二流畫家”,得不到專家的首肯,多厲害的繪畫技術也被埋沒,心態爆炸的米格倫決心報復這些權威,開始模仿荷蘭國寶級畫家維米爾,因為維米爾在世的時候一生潦倒,死後才被髮掘出來,人們對他知之甚少。

米格倫不是簡單的臨摹,而是進行全新的創作,用上了年頭的顏料繪畫,然後放到烤箱裡烘烤,使之變色、開裂,出現200多年的歲月痕跡,憑藉自己的繪畫天賦,他的贗品惟妙惟肖,然後這些畫被當做“新發現的”維米爾的原作出售。

這些畫最低都是數十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高的價值五六十萬美元,在當時絕對是天價,一個公認的“二流畫家”居然發了大財,到處購置房產,據說他買了52棟房子和15棟別墅,名副其實的“房哥”。

自從米格倫承認自己是個造假大師後,世界各地的鑑定高手紛紛運用科技手段對他賣出的畫進行鑑定,最終發現米格倫的畫中有一種叫酚醛樹脂的物質,比維米爾所在的時代晚了250年。

米格倫使用的顏料

對收藏家和博物館來說,保有一幅真跡是風雅的例證,而接受一幅贗品則是無能的表現,於是,他們集體保持沉默。

在這一荒誕的歷史劇裡,藏家失語,大師受辱,藝術蒙羞。無數個體懵懂地成了幫兇。




最後,被判處一年徒刑的米格倫還沒有進監獄,就犯心臟病死了!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在外邊有了小三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我們在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展現了大禹為了天下蒼生,放棄兒女情長,舍小家顧大家,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隨著我們慢慢成長,我們會發現這個故事的蹊蹺之處。《百家講壇》紀連海曾經講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另有隱情,大禹還有另外一個女人――瑤姬,傳說瑤姬曾給大禹一個法寶――丹玉之書,幫助大禹治水成功。


事實上這個法寶是瑤姬送給大禹的定情信物,大禹在治水時和瑤姬已經有了婚外情關係,大禹為了欺騙自己的妻子女嬌,大禹自己編造,神女瑤姬送給自己――神物丹玉之書來幫助治水。




所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除了一心一意的治水外,事實上是在外邊有了婚外情

紀連海 這個解釋有一定的道理,證據也不充足,但是畢竟這個是歷史了,應該用多面的眼光看看這個世界

你有什麼想法,在下面評論一起討論

關注一波,得到更多你以前沒聽過的知識


腦洞大開的冷知識


我們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是非常信仰上帝的,因此宗教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因為缺乏足夠的知識,人們很容易將教會的話當成至上的權威。

而在最開始,歐洲教會的宗旨是將神的旨意傳達給民眾,引導人們向善和獲得更美好的生活,但在歷史的發展中,教會里難免出現了一些腐敗分子。

這些人整天想的不是怎麼傳教,而是如何搜刮民脂民膏,怎麼樣讓自己過得更加奢侈享受,而贖罪券就是他們想出的一種無恥伎倆。

據記載,贖罪券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11世紀。

在基督教的教義裡,非常注重贖罪一說,因為他們認為自從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後,人類從出生起就帶有原罪,同時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犯下一些違背上帝的罪行。

並且在當時的人看來,人死後是要接受審判的,如果靈魂純潔無瑕則可以升入天堂,但是如果生前罪孽深重,就必須下地獄受罰。

無數的人懼怕死後下地獄,因此迫切希望找到各種贖罪的辦法,好讓自己在死後能夠進入天堂。而教會就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大肆宣傳所謂的贖罪券,以此來瘋狂斂財。

其實一開始教會沒想到利用贖罪券來發財,他們只是想通免費發放贖罪券來吸一波粉,同時堅定一下教徒的信仰,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贖罪券簡直大受歡迎,以至於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

這下一些人開始動了壞心思,他們宣稱這些贖罪券是教皇從天國的一個巨大寶庫中取出的功德製作而成,人們只要購買了贖罪券,就能擁有這些功德,洗去自身的罪孽。

並且他們還將這些功德明碼標價,教會專門制定了一個“赦罪價目表”,只要你出的錢越多,就能贖越多的罪。比如為殺人贖罪開價8個金幣,赦免在教堂裡通姦的罪行則只需要6個金幣。

而人們對此深信不疑,為了洗清自身的罪孽,就是變賣家產也在所不惜。當然最開始也有人對購買贖罪券保持謹慎的態度,但是教會的人也不傻,他們非常懂得如何炒作和宣傳。

當時主要負責販賣贖罪券的是約翰·特澤爾修士,他簡直就是一個炒作高手。他公開對人們宣稱:“現在我手裡拿著的是通行證,引導靈魂進入天堂的通行證,只要捐了錢,靈魂就會得到寬恕,飛離地獄,升入天堂。”

這樣的話語無疑對信徒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有誰想要死後在地獄受苦,又有誰不想常伴上帝左右呢?哪怕只有一線希望,傾家蕩產也得試試呀。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約翰不斷地發表言論鼓動人們購買贖罪券,他的話語就像一波又一波的病毒式廣告,撓的信徒們心癢難耐。

“有誰會對能買到赦免的贖罪卷而猶豫不決呢?只要購買贖罪卷,所有的罪孽都能被赦免”

“現在哪怕你們只剩下一件外套,也要脫掉賣了,火速來買贖罪券。”

“只要買贖罪券的錢幣投入錢櫃叮噹一響,買主掛記的那個罪人的靈魂就立刻從煉獄直飛天堂。”……

反覆的宣傳終於讓歐洲民眾瘋狂了,人們迫不及待地掏錢購買贖罪券,幻想著之後自己進入天堂的美景。

而教會則馬不停蹄地印製大量票值不等的贖罪券,如同其他有價證券一樣,投放市場,僱人沿街叫賣。

當然也不是沒人看出贖罪券的真相,但是在這樣的熱潮面前,這些人的質疑和反對之聲顯得渺小無力。

而教會則在這股狂潮中掙得盆滿缽滿,甚至只要手頭上缺點錢,他們就馬上印製一些贖罪券,很快就能把腰包填滿。

比如歷史上的教皇利奧十世,他一生奢侈享受,揮霍無度,將前任教皇遺留下來的錢財和本屆教廷的收入全部花掉,還欠下大量債務。

在沒有錢的情況下,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同時也為了籌集聖彼得大教堂的重建費用,他就通過贖罪券滿足了自己的慾望。

而隨著教會越來越肆無忌憚,越來越誇張離譜的行為,被贖罪券折磨到痛不欲生的人們終於醒悟過來,他們憤怒了,一些人紛紛站出來痛斥教會的腐敗,比如馬丁·路德。

到1562年,鑑於各方人士的強烈不滿,教會決定停止發行贖罪券,雖然臭名昭著的贖罪券已經成為歷史,但已然給基督教留下了難以抹掉的歷史汙點。


菲李


最有名的恐怕我們今天都知道。而我們今天社會上仍然不是全部人認為它是騙局。


這個謠言我們大眾都知道,也就是著名的《貨幣戰爭》這本書!


世界上肯定是有貨幣戰爭存在的,但最高明的騙局,總是真中帶假,假中帶真,九分真實中帶一分假。讓你難以識別。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這本書中,主要在於陰謀論:

荒謬的把羅斯柴爾德家族誇大為控制美聯儲、控制世界歷史以及該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說法。


實際上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9世紀後期確實不錯,但卻犯下了重大錯誤,他們低估了美國的發展,放棄了在美國的全部業務,卻沒想到接下來的2個世紀堪稱美國世紀。


而接下來在一戰二戰時代,以希特勒上臺帶動的打擊猶太人運動在歐洲各國興起,於是只有財力卻無權力的猶太財團遭受重大打擊。然後又是蘇聯控制東歐,沒收了該家族在東歐的全部財產。


沒辦法,不光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銀行家也一樣啊!


今天,該家族在西方主要的業務是葡萄酒莊。


而中國人之所以會相信這種陰謀論,歸結到底還是因為太不自信,始終疑神疑鬼,懷疑外國洋鬼子會耍心眼的緣故。


總有一天,當中國人真正強大的時候,說不定在西方會流傳“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是中國征服世界的秘密組織”這種謠言吧!


閉家鎖的紅楓


二戰時,有一位叫普約爾的西班牙人,去英國情報機關應聘。結果,英國人覺得這小子太菜了,就沒要他。

普約爾不甘心,你不要我,我就跟你對著幹。於是,他就去了和英國敵對的德國情報機關應聘。德國人被普約爾的熱情感染了,同意他加入,並給與訓練機會。等普約爾完成特訓以後,德國就把他派往英國,代號阿拉貝爾(Arabel)。

普約爾的表現讓德國情報機關很吃驚,他“拿回來”的都是機密大料!而且,準確率非常高。

英國這方發現最近老是被“洩密”,就決定查清楚此事。這一查,就查到了普約爾身上。調查的結果很讓英國人吃驚!原來,普約爾一直呆在葡萄牙里斯本,根本沒去英國。他給德國提供的所有情報,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想象。而他想象情報的依據,就是英國地圖、火車時刻表、旅遊手冊,以及最近的新聞。

(普約爾自己編出來的情報網)

英國人震驚了,馬上策反了普約爾,代號嘉寶(Garbo)。普約爾走上了人生巔峰,開啟“雙面間諜”生活。有英國的支持,他能拿到一些真實情報。不過,他肯定會慢半拍再給德國,以證明自己很能幹。有了業績以後,他就向德國彙報,自己組建了一支27人的間諜網。其實,都是他自己想象的。德國人馬上給他撥款34萬作為經費。

後來,為了給自己“錯誤情報”圓謊,他還給這27人編了英勇犧牲的事蹟。德國人也是實誠,還給寄來了撫卹金。期間,德國方面為了表彰他的貢獻,給普約爾頒發了鐵十字勳。

普約爾還給諾曼底登陸打過掩護!

在諾曼底登陸之前,普約爾忽悠德國人:英國的進攻目標是加萊,諾曼底只是佯攻。這個情報成功地讓德軍的兩個裝甲師和19個步兵師堅守在加萊。

同時,普約爾說的有模有樣,還編出一支虛構的盟軍艦隊。當英國人發現德國耗費精力尋找這支不存在的艦隊時,更加認識到普約爾的重要性。

艾森豪威爾說:你(普約爾)做的事等同於一整支軍隊,你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普約爾被英國授予了大英帝國勳章。

他成為世界上唯一一位同時獲得同盟國和軸心國最高榮譽勳章的英雄。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